1924年11月10日(農曆1924年10月14日),孫中山發表《北上宣言》。
1924年11月10日,孫中山發表《時局宣言》(即 《北上宣言》)。10月25日,馮玉祥發出通電,邀請孫中山北上,共商國事,並提出召開由各實力派參加的和平會議,產生正式政府。
11月1日,馮玉祥、段祺瑞、張作霖電請孫中山早日入京。4日,孫中山決定接受邀請。
孫在《時局宣言》中重申:必須打倒軍閥及其賴以存在的帝國主義,廢除一切不平等條約。他說:「國民之命運,在於國民之自決。本黨若能得國民這援助,則中國之獨立、自由、統-諸目的,必能依於奮鬥而完全達到。」
11月13日,孫中山偕宋慶齡等乘永豐艦離廣東北上。14日抵香港。17日抵上海。19日,孫中山在寓所招待新聞記者,發表對時局主張。
他說「我們中國以前13年,徒有民國之名,毫無民國之實,實在是一個假民國。"「中國現在禍亂的根本,就是在軍閥和那援助軍閥的帝國主義者。我們這次來解決中國問題,在國民會議席上,第一點就要打破軍閥,第二點就要打破援助軍閥的帝國主義者。打破了這兩個東西,中國才可以和平統一,才可以長治久安」。
21日,離上海。23日,抵日本長崎,日本記者、政學務界及中國留學生約300人登船歡迎。孫中山答記者說:「中國同俄國不只是親善,照革命的關係,實在是一-家。至於說到國家制度,中國有中國的制度,俄國有俄國的制度,因為中國同俄國的同情,彼此向來不相同,所以制度也不能相同」。「中國將來是三民主義和五權憲法的制度」。24日,抵神戶。30日離神戶。12月4日 抵天津。
31日,抱病抵北京,受到中共北京區委、共青團北京區委、國民黨北京執行部組織的2萬群眾的歡迎。同日,發表書面談話《入京宣言》稱:「文此次來京,曾有宣言,非爭地位權利,乃為救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