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司馬相如愛上另一個她,卓文君如何用一首絕妙數字詩挽回愛情?

2021-01-10 島主歷史觀

文/藍夢島主

原創文章,已開啟全網維權,抄襲必究!

自古至今,一見傾心、海誓山盟常有,忠貞不二、至死不渝難得。愛情中最稀缺的,向來不是狂熱,而是專一。男女平等的當下如此,男尊女卑的古代更甚。在男子有權三妻四妾的封建王朝時期,即便是金枝玉葉、傾城佳人,等到容顏不再時也難逃「一代新人換舊人」的命運。

正所謂「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裡挑一」,芳華會老去,才華卻歷久彌新,那麼,當古代才女遭遇丈夫變心,又是如何挽回愛情的呢?且看歷史上最有名的兩個例子。

(《鳳求凰》卓文君、司馬相如劇照)

一、卓文君挽回司馬相如

卓文君與司馬相如,一個是中國古代四大才女之一,一個是兩漢辭賦家之首,一個是巨富之女,一個是窮酸書生,一曲《鳳求凰》,琴挑佳人,一番山海盟,深夜私奔,貧賤鴛鴦,當壚賣酒,他們之間的傳奇佳話被奉為不拘禮教、追求自由的典範。

但是,即便是這樣的愛情,也有崩塌的一天,當卓文君年老色衰,仕途得意的司馬相如終究是當了負心漢,他要納妾,他愛上了另一個她,更美更年輕的她。

但是,卓家畢竟富甲天下,對司馬相如又有資助之恩,該怎麼開口呢?思前想後,司馬相如用了一個很隱晦的表達方式,他給卓文君寫了13個字書信:「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萬。」

(司馬相如劇照,扮演者:焦恩俊)

卓文君是何等聰敏的女子,她一眼便明白了司馬相如的意思,「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萬」 ,單單缺了一個「億」字,「無億」即「無意」,她知道丈夫已經不愛人老珠黃的自己了。卓文君的悲痛不言而喻,但才女畢竟是才女,她要挽回婚姻和愛情,但方式不是一哭二鬧三上吊,而是同樣以「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萬」 為主題,給司馬相如回了一首《怨郎詩》:

一別之後,二地相懸。

只說是三四月,又誰知五六年。

七弦琴不可彈,八行書無可傳。

九連環從中折斷,十裡長亭望眼欲穿。

百思想,千繫念,萬般無奈把郎怨。

萬語千言說不完,百無聊賴十倚欄。

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圓人不圓。

七月半,秉燭燒香問蒼天,六月伏天人人搖扇我心寒。

五月榴花紅似火,偏遇陣陣冷雨澆花端。

四月枇杷黃,我欲對鏡心意亂。

三月桃花飄零隨水轉,二月風箏線兒斷。

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為女來我做男。

(卓文君劇照,扮演者:樸詩妍)

司馬相如讀完卓文君的這首《怨郎詩》後,回想起曾經的誓言與相守,又感動又羞愧,遂打消了納妾的念頭,決心與卓文君相扶到白頭。另外,那首著名的《白頭吟》,相傳也是卓文君為求司馬相如回心轉意而寫,其中「願得一人心,白首不相離」兩句尤為被後世所熟知。

二、管道升挽回趙孟

相對比於卓文君和司馬相如,管道升與趙孟(fǔ)這一對的知名度要差一些,但實際上,其後世影響力絲毫不遜色。

趙孟(fǔ),字子昂,號松雪道人,是趙匡胤的第十一世嫡系子孫,與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並稱為「楷書四大家」。趙孟被譽為 「元人冠冕」,他不僅是元朝成就最高的書法大家,而且奠定了明清兩朝的書畫風格,比如乾隆皇帝學的就是趙體字。

(趙孟書法 )

自古才子配佳人,趙孟的妻子管道升在當時也是萬人追捧的傳奇女子,尤以才貌雙全著稱,二人年輕時候也曾伉儷情深、琴瑟和鳴,但當管道升容顏老去,年近五十的趙孟與老前輩司馬相如一樣,也起了納妾的心,於是給髮妻寫了一首小詞:

我為學士,你做夫人,豈不聞王學士有桃葉、桃根,蘇學士有朝雲、暮雲。我便多娶幾個吳姬、越女無過分,你年紀已四旬,只管佔住玉堂春。

趙孟的這首小詞,非常通俗易懂,大意就是:夫人你看,同為文化名人,王羲之有桃葉、桃根兩位紅顏,蘇東坡有朝雲、暮雲兩位知己,我即便多納兩房小妾也不算過分,畢竟你已經年過四十,只管坐穩正房之位就好了!

(古代才女劇照)

論書法,管道升比不過趙孟,但論寫詩作詞,卻更勝一籌,她二話不說,提筆回了丈夫一首小詞:

你儂我儂,忒煞情多,情多處,熱如火。把一塊泥,捏一個你,塑一個我,將咱兩個一起打破,用水調和,再捏一個你,塑一個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與你生同一個衾,死同一個槨。

管道升的這首小詞,名曰《我儂詞》,雖然字字淺顯,卻貴在情真意切,其中「你儂我儂」、「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生同衾,死同槨」等詞句更是成了傳唱不衰的經典。趙孟讀過後,既見識了妻子才華,又懷念起昔日恩情,於是浪子回頭,痛改前非,發誓從此做個好丈夫。

綜上,無論是卓文君與司馬相如的故事,還是管道升和趙孟的故事,都讓我們見識了古代才女的驚世才華,但與此同時,也讓我們感慨於多情女子薄情郎,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王朝時期,即便是男子始亂終棄,女子能做的也只有竭盡全力、苦苦挽回。可悲!可憐!可嘆!

文中圖片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焦點

  • 歷史上著名的才子佳人:司馬相如與卓文君的浪漫愛情故事
    歷史上著名的才子佳人:司馬相如與卓文君的浪漫愛情故事在中國古代介紹語中,犬子是形容兒子的,是謙虛的說法。這種說法的來源是因為司馬相如的小名就叫犬子,一般的貴族都會取一個下賤的名字衝喜。司馬相如的犬子也紛紛被人模仿,大家都用犬子謙稱兒子。
  • 古代有名的才子司馬相如,為何被稱為最會吃軟飯的男人?
    中國古代文人騷客數不勝數,有人以文章流傳千古,有人以纏綿悱惻的愛情被後人津津樂道,而有一位因為吃軟飯吃到名留千史的地步,著實令人欽佩。這位吃軟飯大咖就是司馬相如,很多人應該都知道千金小姐卓文君跟他私奔的故事,那麼他是如何吃上軟飯,並且吃得硬邦邦,吃到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呢?
  • 成都有一條「愛情路」,相傳是當年司馬相如追求卓文君的地方
    是專門為紀念西漢時期的傳奇人物及愛情化身的卓文君與司馬相如而命名。相傳當年卓文君與司馬相如在琴臺路上開了一家酒鋪,卓文君親自當壚賣酒,司馬相如則當夥計打雜,兩人淡笑風聲,無比幸福!最終司馬相如以一曲《鳳求凰》獲得美人芳心。整條街以漢唐仿古建築群為依託,以卓文君與司馬相如的愛情故事為主線,展示漢代禮儀、舞樂、宴飲等風土人情。
  • 才子佳人故事背後的愛情真相
    侍女對卓文君說司馬相如是鑽石單身漢,過幾天就要走了,再不主動出手就沒機會了。 卓文君也從他的琴曲裡聽出他對她也是有意的,於是經過一番常規思想鬥爭以後,她就偷偷溜出家門跑到賓館去找司馬相如。 司馬相如一看卓文君:「眉如遠山,面如芙蕖,膚如凝脂」,自己果然是走了好運了,真給我一個大美女。
  • 卓文君和司馬相如的婚姻告訴我們什麼道理?
    作者:王崇菊愛情需要浪漫,婚姻需要經營。此話世人皆知,有多少人能夠做到,在浪漫婚姻之後好好經營婚姻讓幸福生活如長青樹,歷久彌新,四季常綠。早在久遠年代,亦有一名女子創造一段傳奇佳話。(一)一代曠世戀愛轟動全國漢武帝時,轟動全國的愛情故事莫不屬司馬相如和卓文君。
  • 青蛙變王子,窮酸才子司馬相如靠什麼俘獲了美人卓文君的芳心?
    司馬相如在中國歷史上一位很有名氣的才子,他被班固、劉勰稱為「辭宗」,被林文軒、王應麟、王世貞等學者稱為「賦聖」。同時,他出使西南夷,將西南夷民族團結統一於大漢疆域,被稱之為「安邊功臣」,名垂青史。特別是司馬相如與卓文君演繹的經典愛情被譽為「世界十大經典愛情之首」,聞名中外。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這段「鳳求凰」美麗愛情故事。
  • 司馬相如寫下一封休書,僅用短短的13個字,妻子的回覆被千古流傳
    ——伊莉莎白「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在我們生活中,人們都渴望得到愛情。愛情是甜蜜的,總是讓人留戀。從古至今,人們都用美妙的詩句和感人的故事表達愛情的美好。我們現代人思想開放,對於婚姻來說可以自由選擇結婚伴侶。但是,在古代婚姻觀念與我們大不相同,婚姻大事都由父母做主。沒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是不被大家認可的。
  • 這一首樂府民歌,最著名的一句被改為一首歌曲,許多人都聽過!
    卓文君,是漢代的一代才女,和當時的著名文人司馬相如有一段愛情佳話,至今還被人津津樂道。她寫的一些佳作也被後人所傳頌。而最出名的還是那一句「願得一心人,白首不相離」。這句詩就是出自這首《白頭吟》。這首詩的創作背景也是被人津津樂道,話說卓文君是蜀地巨商卓王孫的女兒,從小就聰明美麗,富有文採,精通音樂。
  • 愛情古史古詩:千古美人寫這2首美詩,挽回婚姻!最美愛情詩
    一個人常反省自我懂得愛與克制,能讓心寧神安。一個家庭懂得愛,能讓家和萬事興,子孫綿延。一個國家懂得愛,能保國泰民安,天地祥和。愛,是有智慧的。2019.5.20這天,讓我們一起來回顧下歷史上令人欽佩的有智慧有德行的才女們,面對丈夫朝三暮四時,是如何用古詩表達愛?化解家庭危機的?
  • 情不知所起,最動人的愛情,都在古人的詩詞裡
    這兩句詩出自卓文君寫給司馬相如的決絕詩《白頭吟》。當年,卓文君是千金小姐、大家閨秀,司馬相如只是一個身無分文的窮書生,但是卓文君卻對他一見鍾情。為了能和相如在一起,文君不惜違逆父親的意願,毅然離家出走,與相如私奔。之後,因為生活過於窘迫,文君又不惜拋頭露面,當壚賣酒,當起了老闆娘。誰知相如得勢之後,卻起了納妾的心思。
  • 明代才女一首小詩:「何須問短長、尺寸自思量」,盡顯愛情的甜蜜
    愛情,從來都是文學永恆的主題。人之異於禽獸,在於有情,親情是血脈相連的感覺,友情是肝膽相照的感覺,然而愛情是為何物,能令人生死相許?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在我看來,每一首情詩,都是愛情的樣子。一曲《鳳求凰》,令卓文君放棄榮華富貴,與司馬相如當瀘沽酒,「願得一人心,白首不相離」這是他們愛情的樣子。李商隱有「何當共剪西窗燭」的期盼,杜牧有「十年一覺揚州夢」的恍然,崔護有「桃花依舊笑春風」的惆悵…。這些蘊含愛情的詩句,就像花苞一樣,散在後世無數少男少女的心中,待東風微雨拂過,愛情之花,悄然生長。
  • 大學教授:非詩非文,讀司馬相如一篇足矣
    形式上,它是介於韻文和散文之間的一種半詩半文的混合體,內在因素卻又有詩有文。起初,它只是宮廷文學,流行於達人顯貴之間,但卻成為當時文壇的霸主,統治了兩漢文壇四百年之久。當時,賦家的代表人物有司馬相如、楊雄、張衡、班固等人。「賦」的興起有特定的社會原因,主要是兩漢封建統治者為了牢固手中的皇權,需要大量美化「統一」和粉飾「繁榮」的文藝娛樂品。
  • 十首關於愛情的詩詞,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關風與月
    愛情是一個常談常新的話題,有人為它海誓山盟,有人為它肝腸寸斷。在中國古典詩歌中,有著多種多樣的愛情,雖斯人已逝,但留下經典篇章代代相傳,盪氣迴腸。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劉禹錫《竹枝詞》(其一)江邊的楊柳,嫩葉青青。江水平緩地流動, 輕舟隨波慢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