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20日是我國第32個「愛牙日」。口腔健康關乎人的全身健康,如果不注意保護牙齒,往往會帶來一系列的口腔問題。在諸多口腔問題中,「牙痛」是最為常見的一種。但在我國,「牙痛不是病」的錯誤觀念深入人心。醫院副院長、神經外五科主任魯明提醒,有的時候牙痛,可能並不單純是牙的問題。
俗話說:「牙痛不是病,痛起來要人命。」近半年來,56歲的茂名人王哥頻繁牙痛,起初他並不覺得牙痛是病,沒有去看。誰知牙痛一連好幾個月都沒有緩解。「痛到都不敢好好刷牙,只能用水稍微漱漱口。」
後來實在忍不住了,就去看了牙醫,但也於事無補,「醫生當時還說不刷牙會導致牙周病之類,但是我又實在痛得不敢刷。」後來輾轉看了幾家醫院才被確診為三叉神經痛。剛開始吃藥還能緩解疼痛,到後來效果越來越不明顯。
最近「牙痛」發作越發頻繁,王哥在網上了解到目前已有「微創介入」方法,只需一個小針眼就能解決三叉神經痛。在朋友的推薦下,王哥最終選擇了去醫院。
入院檢查發現患者右側三叉神經顱內段上方有細小血管緊貼伴行,魯明認為患者三叉神經痛的診斷明確,可以實施微球囊壓迫術。術後,王哥很快就清醒了。手術切口果然僅僅只有一個小針眼。術後疼痛也都消失了!
今年60歲的劉姐,已經被左側「牙痛」折磨了4年。早在4年前,劉姐就開始感覺自己左側臉頰出現疼痛,「痛的時候就像是被電擊一樣,刷牙、洗臉、吃飯的時候都會出現劇烈的疼痛。」劉姐回憶,剛開始以為是年紀大了牙齒不好,就去家附近的牙科診所拔了顆牙齒。不過,拔完牙後,劉姐左臉疼痛的感覺不但沒得到緩解,反而更嚴重了。
無奈之下又到佛山當地醫院檢查,才知道所謂的「牙痛」其實是「三叉神經痛」。先後經過藥物治療、伽馬刀治療,近兩個月以來,劉姐疼得越來越嚴重了,甚至連吃飯都吃不下,覺也睡不好,整日愁眉苦臉。上個月下旬,在朋友的推薦下,她來到醫院以求進一步診治。
很快,醫生為劉姐實施了左側三叉神經半月節微球囊壓迫術。整個手術過程不過10分鐘。術後,醫生發現手術傷口用創可貼就能蓋住。
三叉神經是面部最粗大的一對顱神經,是一對混合神經,既有管理感覺的纖維,也有管理咀嚼肌運動(張口+咀嚼)的成分。三叉神經痛發作的誘因可能僅是說話、咀嚼、刷牙或洗臉等一些簡單的日常活動,由於疼痛通常從牙槽開始,所以常被患者誤以為是牙痛。
當感覺到刀割或火燒一樣的陣發性「牙痛」,應警惕三叉神經痛。三叉神經痛很難自愈,如果診斷、治療有誤,將經久不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