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是人體最重要的器官之一,體檢常做的心電圖檢查可以發現靜息狀態下心臟跳動節律及速度的異常。除此之外,還有一種動態心電圖檢查,利用動態心電檢測儀連續記錄患者24小時甚至更長時間的心電活動情況,並且藉助計算機分析,可以發現常規心電圖不容易發現的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情況。
普通人看到心電圖結果時,真是一頭霧水!曲線忽高忽低,根本搞不清自己是否生病了,只好跳過圖像,直接看下方的文字診斷。而大多數人的檢查結果都寫著:竇性心律。感覺看到了文字也不知道自己是健康還是患病狀態,那麼,「竇性心律」到底是怎麼回事兒呢?
什麼是竇性心律?動態心電圖顯示「竇性心律不齊」是正常還是病態?
竇性心律,是正常人的心律是由心臟存在的「發電機」發出。這個發電機位於右心房上部,叫做「竇房結」。它發出電衝動,通過心臟的特殊傳導系統,依次傳達到心房、心室,使心房和心室收縮,繼而把血液泵到全身,血液能夠滋養全身各個細胞、組織、器官,保證人體的正常生理功能。因此,竇房結是人體自主節律的最高「司令部」。
有時,大家可能會在心電圖結果中看到「竇性心律不齊」。這表示心跳起源未變,但節律不整。竇性心律不齊可以發生在正常人身上。
人體內的自主神經會對心臟活動產生影響。在白天,心臟由交感神經支配,心率是比較快的;到了晚上,心臟是由迷走神經支配,心率變慢。可以發現,心率不是一成不變的。
每分鐘心跳多少次是正常的?為什麼心跳不能過快或過慢?
雖然心電圖檢查心率的正常標準是60-100次/分,但研究證實:正常人應該保持在60-75次/分。
然而,運動員的心率比較慢,大家卻稱之為「長壽心率」。這是由於心臟的每一次搏動可以把血泵到全身,如果心臟搏動一次,能夠維持正常血液循環的需要,就沒有必要更頻繁、更快地搏動。搏動得越快,對心臟的損耗越大。運動員的心率慢,心臟跳動消耗的能量以及對心臟的損耗會相應地減少。
另外,如果竇房結髮生病變,心臟確實搏動不起來時,心率也會減慢,此時的心率可不能被稱為「長壽心率」了!並且,對於老年人來說,心率過慢也可能會導致腦供血不足。
因此,心臟搏動過快或者過慢都不利於身體健康。
保持健康心率的生活小竅門都有哪些?
今天是4月7日——世界衛生日,其設立意義是為引起大家對衛生、健康事業的關注,提高全民健康水平。藉此節日,傳授給大家7條保持健康心率的小竅門:
合適的運動方式。運動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要剛開始訓練時就追求運動員的訓練強度。
正常的飲水量。建議選擇熟水,即燒開的水,可以適當飲用礦泉水,並且少喝飲料。
戒菸、限酒。菸草中含有尼古丁,尼古丁會導致心率加快。
均衡的飲食。在低脂、低鹽的基礎上,保證飲食的多樣化,均衡的飲食應該包含維生素、礦物質、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等等。
健康的體重。肥胖的人,身體消耗的能量增加,其中包括心臟的做功增多。
充足的睡眠。睡眠是保證人體健康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因為充足的睡眠可以保證人體各個組織得到更好的休養。
良好的心態。具有積極樂觀情緒的人,他們身體裡的一氧化氮水平會增高,有助於降低心率。
下次看到體檢報告上寫道「竇性心律」,不要憂心忡忡了!記住,竇性心律其實就是正常的心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