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錢孫李,周吳鄭王「這是傳播最廣的百家姓的第一句。姓氏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都是無比常見,一個人的名字就是一個人的代號。姓氏作為一個標籤,如果人身上沒了這種標籤,那麼一切就會變得混淆;如果透過歷史的角度去看待姓氏,那可能就是一段驚心動魄的故事,一個無與倫比的傳說……
姓氏的起源
現在我們喊一個人會喊他張三,張是他的姓,氏是三。雖然我們現在不再將姓氏分開使用,但其實他們的出現卻是有先後的。
據考證,早期的姓於上古時期部落的圖騰崇拜密切聯繫。古人因為受限於知識和能力有限,他們便從自然界中選出了與自己氏族發展息息相關的事物進行頂禮膜拜,並且因為不同的部落有不同膜拜的事物,後來這就成為了區分部落之間的標誌,這就是最早期的圖騰。又經過時間的演化呢,圖騰就慢慢的演變成了整個部落共有的」姓「,通過這種方法產生的姓有馬、牛、梅等等。
此外,我們同過字形的構成來看」姓「是有漢字」女「和」生「組成,這或許表明,最早的姓其實是和女性有關。
那麼,為什麼說最早的姓其實和女性有關呢?其實這和當時的母系社會離不開關係。
因為在原始時期,人類保有的最原始的本能——繁衍,那既然要繁衍,自然需要女性生孩子,所以很自然的女性就成為了部族的領袖,而且在那個時候並不是現在的一夫一妻或封建時期的一夫多妻,而是一妻多夫。而且因為當時男性必須去別的部落尋找心儀的女性(因為同一個部落同一個血脈,同性不通婚),所以就導致當時的一種現象,知母不知父。所以他們的姓氏自然也是從母親那裡繼承過來的,也正是因為這一個原因,最古老的一些姓氏也都是女旁,比如:姜、姬、媧、婢等等。
其實在我們著名的半坡遺址就曾發現,巨大的女性生殖崇拜雕像。而且全世界所有的文明都是從母系社會過度而來的,由此可見,這的的確確是自然界的選擇。
隨著歷史的不斷發展,到了黃帝時期,部落的首領為了更好的統治,開始選擇分封了一些貴族。於是,這些貴族不但有自己的姓,還會把封底的名字當作自己的」氏「以和別的貴族區分。一直到後來周天下的時候,周天子大量分封諸侯,於是這些諸侯便有了氏、諸侯再分封給卿大夫,這些人後來也有了氏。這一時期,是氏大量產生的年代「
如今,我們可以在百家姓中找到許多的「姓」,其實他們以前也有的是「氏」,只是當時始皇帝統一六國後,許多原先的貴族變成了平民或是奴隸,那
些標誌著身份的「氏」也只能是他們自說自話的驕傲,早已名存實亡了。
氏的來歷
上文我們說氏是貴族的產物,那為什麼早期的氏會有不同的名稱?
這就要講到氏的來源,總結中國氏的來源呢,大概會有以下幾種:
以姓為氏。姓作為氏族公社時期氏族部落的標誌符號,其後人便直接承襲為氏。如:姬、姜等。以國名為氏。上文說,周天子大量分封諸侯,這些諸侯國的名字便直接成了氏,比如:齊、宋、吳、趙、韓、陳、燕等。以居住地為氏。這類姓氏中,複姓較多,一般有郭、邱、裡、野、鄉,表示不同的居住環境。(早期日本的命名方式也有此類)按兄弟順序排行。老大為伯或孟,老二為仲,老三為叔,老四為季等。以官職為氏。如:司徒、司馬、司空、司寇等。以職業為名。如:陶、匠、屠、卜等。當然,中國氏除了以上途徑,還有太多來源,列入皇帝賜字,躲避追殺改字等等。感興趣的讀者不妨去翻看一下自家的族譜,或許會有不同的收穫。
至於那些生僻的姓氏,來歷不清的姓氏,我們現在只能把他當作未解之謎慢慢探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