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賢(左二)向一線醫護人員捐贈防疫物資。(受訪者供圖)
福州日報記者 蔣雅琛 謝星星
走過不同尋常的2月,臺企賓聯汽車集團又現往日繁忙。昨日,位於則徐大道的賓聯4S店內,員工在嚴密防護中熱情迎客。「九成員工已到崗,正常經營秩序基本恢復。」集團董事長鄒賢說。
作為臺商二代,鄒賢2005年來榕協助父親鄒文義打理生意,到2017年正式接手集團,再到如今一人掌管5家門店,他不僅把福州當成開創事業的熱土,更當成風雨同路的家。
上月,鄒賢不光忙著復工準備,還想盡辦法籌集了價值50萬元的防護物資,捐贈給一線醫護人員。
攜手戰「疫」 他不缺席
「口罩能不能勻100隻給我們?」「連你們都不夠嗎?好,我去想辦法!」2月初,從臺灣返榕的鄒賢接到醫生朋友的電話。
口罩難找,鄒賢早就知道,之前為公司復工準備口罩就屢屢碰壁,下了20個訂單,15個被退了回來。但得知一線醫護人員急需口罩,他還是二話不說就答應了。
花了兩周時間,打了無數通電話,2000套防護服、2000隻N95口罩、2000副護目鏡終於湊齊,鄒賢和同事們馬上把物資分別送往醫院和支援湖北醫療隊。「致敬偉大『逆行者』,人間有愛,戰勝病毒!」了卻一樁心事後,鄒賢在微信朋友圈寫道。
「兩岸一家親,這場戰『疫』沒有局外人。」鄒賢告訴記者,共克時艱的舉動源自父親對他多年的影響,「我記得2008年汶川地震時,父親一下就捐出40萬元。」
父親的善舉在鄒賢心中埋下種子,從平時組織公司職員到養老院、孤兒院做公益,到如今千方百計籌集防疫物資捐給醫護人員,鄒賢都充滿激情。
共同發展 他有信心
眼下,嚴防嚴控和復工復產是頭等大事。「市臺港澳辦等很多部門都來了解我們復工的困難,並積極幫助解決問題。」鄒賢表示,疫情期間,政府一項項給力政策和暖心服務讓他深受鼓舞,有信心把父親辛苦建立的事業傳承下去。
早在1992年,鄒文義就來到福州投資建廠。「當時福州幾乎沒有汽車維修行業,父親奮力拼搏,闖出一片天。」鄒賢說,如今的福州早已不是他當年第一次來時的模樣,不論是城市環境還是營商環境,都是臺胞登陸的最佳選擇。
搭上改革開放的快車、分享大陸發展的機遇,在父子倆的接力奮鬥下,賓聯的版圖一步步擴大,從汽車維修拓展到汽車銷售,如今在福州、泉州共開了5家4S店。
「2017年父親去世後,我一個人扛起公司,更加深刻理解父親對福州這片土地的熱愛。我要繼承他的遺志,在這裡把事業做大做強。」鄒賢說。
臺青築夢 他願助力
臺灣青年周齊翰在賓聯旗下一家4S店擔任銷售顧問,他與榕城的結緣與鄒賢有關。
身為在榕臺胞,鄒賢與父親一樣,致力於創造更多機會讓臺青實地了解、感受大陸發展的真實面貌。2017年,賓聯集團創設了暑期實習計劃,每年招募臺灣青年免費來榕實習。
得益於這一計劃,周齊翰2018年第一次來到福州,「那次的體驗真的很棒,不僅能在公司體驗,還有幸到網龍等行業龍頭參觀,讓我看到大陸廣闊的市場和年輕人良好的發展空間,因此我決定長期留在福州發展」。
有這樣想法的不僅是周齊翰,百餘名參加暑期實習計劃的臺灣青年都表示福州之行令他們大開眼界。「許多人來到福州以後都感到很訝異,因為他們本來以為大陸只有北京、上海這樣的城市發展得很好,沒想到福州也有這麼好的發展環境、這麼厲害的企業。」鄒賢說。
受疫情影響,今年的暑期實習計劃可能會暫停,但鄒賢表示,未來一定會延續下去,讓更多臺青踏上「登陸」之旅,來到「第一家園」,讓兩岸更近更親更融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