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娛樂綜藝中倍受熱議的應該算是第二期《演員請就位》這檔欄目了吧!
在這檔節目中,大家最熟悉的著名演員李成儒老師應該算是流量之王。他在第一期節目中對臺上演員的那幾句霸氣點評,在這一期中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第二期節目中,郭敬明在發S卡給張逸傑和何昶希兩位出道新人時,由於前言不搭後語的一番評價和解說,一下子惹怒了李成儒。
李成儒接過話來後直接就對郭敬明一頓猛烈轟擊。他表示:自己從來不喜歡那種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做法,言外之意就是指郭敬明腦子裡壓根就沒有一個判定S卡的標準線, 給新人發S卡也是一下子講是為了將來合作拍戲,一會兒卻又說發卡並不表示就一定合作。李成儒表示,點評人員手中的S卡是很寶貴的,要做到公平公正,這樣隨隨便便將卡給別人的做法是對其他演員的不公平和不尊重。
當李成儒在進行批判的時候,郭敬明這邊可能面子上有些掛不住,於是就想插一句來打斷李成儒的講話,同時還尋找說話間隙進行回擊。不過李成儒卻沒有給郭敬明機會,而是面對郭的舉動,更加有些激動,直言你小小年紀這麼沒有禮貌,應該懂得尊重別人。
面對李成儒老師如此敢說敢懟的一段話,網上一下子炸開了鍋。很多網友表示支持李老師,也有一些網友表示只是個節目,大可不必這麼較真,不給別人留一點兒面子。
還有觀眾表示,這個李成儒怎麼這麼敢說話呢?他到底有何過人之處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
李成儒是土生土長的北京人,他出生在1954年,李成儒祖輩家庭富裕,雖然家中兄弟姐妹眾多,不過他們小時候都過著大戶人家的生活,從來吃穿不愁。並且李成儒家就在老北京城中心,小時候和兄弟姐妹們都是追逐打鬧著就到了故宮大門口了。這樣的黃金地段,現如今是在有錢也買不到了。
不過好景不長,李成儒十幾歲的時候,父親不幸去世。家裡失去了頂梁柱,富家公子的日子也戛然而止。一家人的擔子全壓在了母親一個人肩上。母親白天跑到鐵路工地上挑枕木掙錢,晚上回來納布鞋。無奈家中11個孩子,都等著吃飯。沒有辦法,最後目前只能開始變賣家產維持日子。
母親為了節省家裡的開支,因此將年齡大點兒的李成儒送到戲劇學校去學京劇,每天學一點兒就回來教弟弟妹妹們。母親就想著能夠讓自己的孩子有個一技之長,將來不至於挨餓。於是李成儒就這樣同戲劇表演扯上了關係,並且慢慢的他喜歡上了戲劇。後來李成儒稍大一點兒,在一家服裝廠上班,經常利用業餘時間參加各種戲劇演出。
參加演出次數多了,李成儒認識了他表演生涯中的第一位老師——董行佶。據悉,當年李成儒是死氣白咧的求著董行佶收他為徒的。幸運的是董大師最後答應下來。在董大師的門下,李成儒艱苦學習刻苦磨練了十年,這十年的刻苦學習為他今後的演藝事業奠定了基礎。
後來國家恢復高考制度,李成儒在老師和家人的鼓勵下考取了北京電影學院。當年同他一起的同班同學不乏國家著名演員如:朱琳、張光北、李勤勤、趙寶剛等等。
大學畢業之後,李成儒被調入中央電視臺,並且被臺內領導派到當時由楊潔導演的電視劇《西遊記》劇組。李成儒進入劇組後多次自薦要飾演唐僧,可由於他當時人太瘦,同唐僧的白嫩形象有些差別。後來被劇組安排成了一名劇務和場記。在之後的5年拍攝中,李成儒都全程參與。李成儒以及劇組的共同努力才成就了如今《西遊記》的經典。
《西遊記》殺青之後,李成儒便離開了劇組,重新回到了北京,琢磨著自己幹點兒什麼掙錢的行當。
1985年,李成儒乘著改革開放的浪潮,在北京做起了生意,思想超前頗有經商頭腦的他很快便富了起來。
特別是在1990年,眼界開闊的李成儒在北京西單北京百貨大樓一下子開了個一千多平米的自選式服裝大賣場,起名叫做「特別特」。
由於他的商場經營採用當時還比較新奇的自選模式,整個服飾鞋帽沒有櫃檯,全部顧客進來自己挑選款式顏色,這在當時北京城算是獨一份。特別特商場也因此名聲大噪。
據說,在那個人們還在考慮吃飽穿暖的上世紀九十年代。李成儒的商場每天營業額就已經達到了五六十萬元。
其實,這些錢對於李成儒來說,僅僅只是小意思。更讓李成儒賺錢的手段是他炒外匯上面。據悉,1993年李成儒最輝煌的時候,自己的外匯帳戶資金高達1300多萬美元。要知道那是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按照李成儒說的,如果當年有什麼福布斯排行榜的話,他早就上榜了。
不過似乎老天爺故意跟李成儒開了個天大的玩笑,在一次外匯購買中,李成儒看準時機,將全部身家投到了裡面,但是萬萬令他沒有想到的是,全賠進去了。
一夜之間,從京城大富翁變成了大負翁,李成儒猛然間竟大徹大悟了。在那段日子裡,李成儒一直問自己,自己究竟想要什麼?自己究竟最想做什麼?在他的心底,他還是喜愛表演,既然那麼喜愛演戲,那就丟掉商人的身份,全身心的投入演戲。李成儒盤點了庫存,清理了債權債務,將所有欠款外債全部償還清之後,終於在1997年,他徹底的回歸到了演藝事業上。
重拾演員行業,李成儒依舊輕車熟路,因為他對表演這一行早就印在心上了。從最早的電視劇《編輯部的故事》中李成儒扮演的騙子,到在電視劇《過把癮》中的精彩表演,都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大家記住了這個有著個性表演風格的男人。
之後李成儒在當年同學趙寶剛導演的電視劇《東邊日出西邊雨》中出演警察吳永民這一角色,徹底讓他開始為全國觀眾所熟知,那時的李成儒雖然已經41歲,但是他的表演藝術生涯才剛剛開始。李成儒經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我熱愛表演,我對表演充滿自信心,因為我當年的老師教的比別人的老師教的都好,而我學習比別人都刻苦。
大家一定記得李成儒在電視劇《重案六組》中所扮演男的大曾——曾克強。大曾是個辦案民警,有著多年的處理案件的經驗。李成儒反覆研究角色性格特點,在劇中將這一個角色演繹的飽滿有特點,深入人心。
還有他在電影《大腕》中那句經典對白:「什麼叫成功人士你知道嗎?成功人士就是買什麼東西,都買最貴的不買最好的!所以,我們做房地產的口號就是,不求最好但求最貴」。據說當年李成儒在拍攝這個鏡頭之前五分鐘才拿這份足足一頁紙的臺詞,當時導演說,準備一遍過,李成儒看了幾遍臺詞,默默背誦下來,拍攝時,他將這總共328個字的臺詞用了不到兩分鐘事件一氣呵成,脫口而出,中間沒有一絲停頓,神清語言完全到位。拍完之後,導演激動的將李成儒抱了起來。
慢慢的李成儒有了一些積蓄後,認識了不少收藏界的朋友,於是開始投資一些藝術收藏品,他早期還在北京昌平購入一片地,用多年積蓄蓋了一個小四合院,還在院子周圍栽種了好幾百棵的櫻桃樹。四合院按照李成儒的設計進行建造,中間是寬敞的庭院,庭院中植樹栽花,備缸飼養金魚。體現了老北京傳統的鄉土風情。
李成儒用拍戲所掙到的錢不斷的購入金絲楠木家具,各種瓷器字畫文玩等古董古物。據說,在李成儒家裡有一對元代時期的水晶天鵝小把件,價值高達四千多萬元。
所以說了解李成儒老師的人都知道,他在影視行業中是出了名的快人快語。李成儒能那麼敢說話,敢於毫不留情面的指出年輕人不足,不僅僅他有著豐厚的家底財力,更重要的是他確實在表演方面有相當的實力。
不單單針對一些年輕藝人身上的各種缺點,就算是老演員,李成儒只要是覺得做的不對,都要說出來。曾經有一次李成儒在同香港著名演員歌手鄭少秋對戲的時候,因為鄭少秋是香港人,說普通話不流利不標準。李成儒在看到鄭少秋講臺詞時候說不出來的地方就數數字,之後再後期配音。看不慣的李成儒直接揚長而去。
這就是真實的李成儒,對待自己看不慣的事情絲毫不留情面。
如今的演藝圈中,新藝人層出不窮,難免會出現各種不盡人意的事情,這也正需要無數個像李成儒老師這樣,敢講真話敢於指出新藝人身上問題的人,只有這樣,才能夠讓新人不斷成長不斷進步,給觀眾帶來更多精彩優質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