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南風窗資深主筆 雷墨
7月10日,朝鮮勞動黨第一副部長金與正發表談話說,她「個人認為」朝美領導人會談今年內可能難以舉行,對美方來說需要舉行會談,但對朝方來說,會談毫無實際利益,沒有好處。
根據朝中社的報導,金與正表示,在朝美之間存在嚴重對立和分歧的情況下,若美國不改變關鍵立場,那麼年內乃至將來也沒有必要舉行朝美首腦會談。
金與正還稱,朝方的立場並非是絕不能實現無核化,而是現階段不能實現。若想實現朝鮮半島的無核化,在朝方付出行動的同時他方也要與之並行,作出相應變化,採取不可逆的重大措施。
朝鮮勞動黨第一副部長金與正資料圖
此前的7月7日,川普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我知道他們(朝鮮)想見面,我們也一定會這樣做。」
朝美這輪隔空對話,給外界的感覺是川普吃了「閉門羹」——他說「我們都想見面」,平壤的回應是「相見不如懷念」。但話外之意是:雙方都有「共識」,是否見面視情況而定。
6月16日,朝鮮炸毀了位於開城工業園區的朝韓聯絡辦公室大樓。朝鮮人民軍總參謀部當天發表新聞公報說,朝軍正密切關注近期朝韓關係每況愈下的事態,並已做好充分的備戰,為黨和政府採取的任何對外措施提供可靠的軍事保障。
6月16日,朝鮮炸毀了位於開城工業園區的朝韓聯絡辦公室大樓。韓朝共同聯絡事務所是根據2018年4月27日韓國總統文在寅和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在位於板門店韓方一側的「和平之家」共同籤署的《板門店宣言》而設立
平壤在「證明」朝韓關係急轉直下後,向美方發出不再對話的信息。朝鮮外務省第一副相崔善姬,在美國國慶日(7月4日)那天發表談話稱,「美國只是將朝美對話視為處理政治危機的工具,沒有必要與其坐下來面對面對話」。
川普向金正恩發出見面邀約時,美國副國務卿兼對朝事務特別代表比根正在韓國訪問。7月7日至9日的韓國之行,比根把韓國國家安保室、外交部以及外交部半島事務負責人,會晤個遍。談的話題有很多,但他此行最重要的使命,是安撫正在生氣的朝鮮。
據韓國紐西斯通訊社報導,韓國總統文在寅6月30日與歐盟領導人視頻會晤時表示,希望美國大選前,美朝首腦峰會能夠重啟。韓國將全力相助,以促成此事
目前川普的選情非常不利,所以他對政績不得不敝帚自珍。根據美國皮尤研究中心7月1日發布的民調結果顯示,僅有12%的美國人對國家的現狀感到滿意,有87%的人表示不滿意。這項民意調查於6月16日至22日進行,多數美國人對美國的運作方式不滿意。
還有民調顯示,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的選前支持率比現任總統川普高出9個百分點。
與金正恩的兩次峰會雖然沒有解決朝核問題,但只要在今年11月大選前能讓平壤「保持安靜」,川普都可以把自己的對朝外交,裝裱成史無前例的功績。
外界真正關注的,其實不是川普是否會與金正恩再次見面,而是見面是否會發生在11月3日美國大選投票前。
如果川普能得到平壤在美國大選前不採取能被解讀為挑釁美國的承諾(或者可靠的暗示),他肯定有與金正恩見面的意願。如果川普與拜登的支持率差距縮小,選情朝好的方向轉變,那麼他的這種意願會更強烈。
朝鮮的態度也是「視情況而定」,但比川普更糾結,主要是因為美國撲朔迷離的選情。具體地說,平壤拿不準2021年白宮的主人還是不是川普。
2019年6月30日,正在韓國訪問的美國總統川普在板門店與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握手會面後,跨越軍事分界線來到朝方一側
從意願上說,平壤肯定是希望川普連任的。這倒不是因為他是歷史上首位與朝鮮領導人見過面的美國總統,或者說他與金正恩私人關係不錯。真正的原因在於,如果川普連任,平壤就有了打開對美外交局面的更大可能。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川普成功連任肯定也是險勝,共和黨失去對參眾兩院的掌控,是大概率事件。這一點已經多次被美國選舉歷史所證明,也符合美國權力制衡的政治邏輯。但美國政治的另一條邏輯是,總統在第二任期的重心一般都會放在外交上,尤其是在國會被在野黨掌控的情況下。
如果川普保住了總統大位,那麼對朝外交就是個歷史留名的機會。朝鮮會樂觀其成,因為朝美外交歷史,已經多次證明了「反向邏輯」。
2018年6月12日,朝美首腦會晤在新加坡嘉佩樂酒店舉行,金正恩和川普出席籤字儀式,雙方籤署朝美峰會歷史性文件
從1990年代初朝核危機爆發開始,美國政府的每一次「變天」(執政黨輪替),對朝外交都會上演一次推倒重來。
1990年代末朝核危機緩和時,時任總統柯林頓訪問平壤的事,已被提上議事日程。小布希入主白宮後,對朝外交「全面評估」,朝鮮首次核試驗。他執政時期的六方會談,最為接近解決朝核問題。但繼任者歐巴馬,對朝外交變為「戰略耐心」,朝核危機大幅惡化。
「拜登總統」與金正恩握手言歡,這需要太大的想像力。所以,平壤不僅沒有讓川普吃「閉門羹」,而且還擔心美國關閉對話的大門。
編輯 | 黃靖芳
排版 | SHAN
更多推薦
熱文
圍觀
故事
商城
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