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我國的傳統紀年法,公曆2019年2月4日將成為農曆戊戌年的最後一天,即除夕。
第二天的2月5日,將是我國最盛大的節日「春節」。從春節這天起,在我國的傳統曆法中、將從戊戌年進入到己亥年。
在這天之前,新出生的孩子都是屬狗的,從這天零時開始,再出生的孩子就是屬豬的了。
屬相是我國的一項傳統文化內容,也叫生肖,戊戌年肖狗、己亥年肖豬。
對於很多年輕人來說,說起我國的傳統紀年法就是一頭霧水,似乎農曆是件非常艱澀難懂的事情。
其實不然。看完這篇小文,您就能徹底搞明白了。
大家知道,現在的飛機座位號都是用一個數字加一個英文字母來表述,如4E、5D之類的,其中的數字說的是座位的排號、字母說的是座位的列號。
具體的辦法,和數字加字母的方式類似,我們採用的是天幹加地支。
西方的數字有10個,字母有26個;我國的天幹有10個漢字,地支有12個漢字。
天幹的十個漢字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的十二個漢字是:就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我國的傳統紀年法,就是從天幹中的「甲」字開始,依次分別與十二地支中的每個字搭配,組合成: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
如果用數字加字母來仿照搭配辦法,那就是1A、2B、3C......
到了第十個地支漢字「酉」時,十個天幹中的字全部都用完,地支中的第十一個漢字「戌」就和天幹中的第一個字「甲」再開始搭配。這樣接下去就是甲戌、乙亥、丙子……等等,依次類推。
這樣進行下去,一直可以到第六十個組合「癸亥」。接下來,天幹和地支再搭配,要重新從甲子開始。
按照這種辦法,天幹的漢字和地支的漢字的搭配總共會出現六十個不同組合,每六十個組合就完成了一輪的循環,這一輪就叫一個「甲子」。
我國的傳統紀年法,就是用這些組合來表示不同的年份,也就是說,每六十年才重複出現一次甲子的組合。
在這六十年中,並不是每一個天幹的漢字都有機會和每一個地支的漢字相配。一個天幹漢字只能和六個地支漢字相配、一個地支漢字只能和五個天幹漢字相配。
以地支的亥為例,在十個天幹的漢字中,只有乙、丁、己、辛、癸五個有機會相配,也就是說,在六十年的一個甲子中,會有五個不同的豬年,即乙亥年、丁亥年、己亥年、辛亥年、癸亥年。
我國的傳統文化裡,又有五行的說法,為了形象地區別這五個豬年的不同,就將這五個豬年分別用五行中的「金木水火土」五個字來描述。
乙亥為火,丁亥為土、己亥為木、辛亥為金、癸亥為水。
按照我國傳統紀年法,明天將是木豬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