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韓國的《Produce》,被公布因節目投票造假,而失去出道機會的選手名單。
作為國內101系選秀模板的節目,爆出這種醜聞屬實令人迷惑。
幾個在國內出圈的選手——
中日合作的《Produce 48》中,韓國代表的初C位李佳恩。
留下了不少名場面的韓初媛。
兩人本該在第五、六位出道,卻因為節目方做票而無緣成團。
反觀內娛,2021,即將迎來所謂的「選秀大年」。
飄卻對如今傳統的101系選秀,心態疲憊。
資方操作、流水線般的劇本、人設,以及幾乎全員白富美的內娛女團。
越來越無趣了。
自2018偶像元年,發展到第三年,內娛愛豆已整體呈疲軟之勢。
僅說內娛女團,早就失了野蠻生長的生命力。
從模式到玩法,越來越成為一場資本的遊戲,「民意」作用越來越微弱。
雖然對當年超女萬眾「民選」的局面,早已不抱期待。
但內娛首個101系女團選秀時,還會有些性格定位屬意料之外的選手。
最典型就是楊超越的「廢材錦鯉」。後期有劇本推動是必然,但初期的成功卻是偶然。
偶然,便意味著不可複製性。
而這兩年的選秀,卻連人設都在繼承模仿「成功的前輩」:白痴美人、喜劇人,白富美、酷颯姐姐……
固定的人設,仿佛是資本提前給觀眾設置好的興趣點。類似人設的粉絲還能互相繼承,成就一單單穩賺不賠的買賣。
但這麼玩,導致了內娛愛豆文化越來越圈子化,輻射不了路人。
看著流量兇猛、變現能力高,有時候國民度還不如一些網絡紅人。
典型現象是:團綜基本都很冷門,為了節目效果不乾巴,粉絲們還爭著想請綜藝感強的藝人來錄自家團綜。
可,這難道不是一種本末倒置?
自家愛豆沒能出圈的點,要靠有趣嘉賓來湊。
但偶像本就是種年輕文化。
被年輕人仰望或投射的偶像們,身上怎麼也該有能戳中年輕人的魅力氛圍吧。
但事實證明,常做嘉賓的李誕和汪蘇瀧都比她們有。
李誕吐槽汪蘇瀧愛在言語上裝嫩:以後能不能不要再叫我哥哥了。
汪蘇瀧立刻站起來乖巧答:好的哥哥。
上周末,李誕和汪蘇瀧一起在抖音《無限偶像》裡做導師。
就沒看過比他倆還惹人愛的組合。
這是場選拔直播,選手眾多,有好苗子,但也有不少奇葩選手。
李誕和汪蘇瀧,既妙語連珠熱得了場,每次發言又能說到觀眾心坎裡。
碰到自我介紹比表演費時還長的選手,汪蘇瀧打斷:直接表演吧。
李誕則一如既往,對於戲多還滿嘴陳年爛梗的,笑嘻嘻地說著狠話——
尬也要有個底線。
年輕人想看的,不就是這種敢說破,而非一味兜著選手的導師嗎?
儘管非愛豆出身,但像李誕和汪蘇瀧這樣的,無疑才是更具「偶像」質素的人。
他們是年輕群體中,文化icon似的存在——
一個帶著90後QQ空間時代的流行文化記憶。
搞笑起來自帶一種學生時代特別熟悉的臭屁自戀。
另一個,是在成長起來的90后里,備受追捧的佛、喪文化。
這種幽默更傾向於解構一切。
吐槽汪蘇瀧的歌,放如今就是美容美髮開業。
這才是如今年輕群體最buy的幽默類型。
用符合一代年輕人語境的話語氣質,去折射他們的心境。
李誕談棄文從商的經歷。
以前做記者時,遇到春運買票,好不容易排隊買到一張,電梯裡聽到同公司的通過關係就能「搞兩張」。
那一瞬間,讓李誕徹底「不想和你們這些理想主義玩了」。
被世間不公的運行法則幻滅理想,才是普通年輕人不同程度體會過的痛。
發現沒,李誕和汪蘇瀧身上,這份「野蠻生長」的氣質,立體豐富的市井氣息。
實實在在。
有符號性的年輕文化icon,總是因平民色彩而鮮明。
以前到現在,都是如此。
從歌手圈的毛不易、周深、汪蘇瀧,愛豆圈的楊超越,小眾文化圈的李誕。
甚至如今最火的帶貨主播李佳琦、薇婭,都是。
而這一點,和如今偶像圈重點打造「白富美人設」的策略完全相悖。
資本打造,能出有強商業價值的流量,但捧不出能代表年輕文化的,有符號性意義的偶像。
「平民色彩」,才是成為年輕文化符號的必要條件。
因為豔羨和仰望,並非偶像達到國民度的關鍵。
共鳴感、對話感和代入感才是。
而,草根偶像區別於人工流水線偶像的魅力點,恰就在於此。
特別巧,抖音《無限偶像》的另一位導師王霏霏,也是少有的,能給飄「共鳴感和代入感」的女團偶像。
王霏霏在浪姐的衍生訪談《定義》裡有一場採訪。
易立競問,這些年過得怎麼樣。
王霏霏答得相當坦誠。
年輕時算有運氣,做愛豆賺了些錢。但畢竟是「在韓打工」,和內娛比不了。
收入給媽媽在海南買了套房,換了輛車,自己就沒剩多少了。
她還用了挺具體的例子,來表達這種焦慮——
姐啊,我真的怕花光存的錢。
不矯情。不否認比普通人收入高得多。
但因為明星=有錢的概念,家人難免更大手大腳。
看著銀行卡裡的錢越來越少,又接不到工作,會讓一家人省著點花。
怎麼說呢,國產編劇編不出的打工人細節。
靠「事業」生活的人,也有實力有拼勁有理想。
但大部分時候,運氣不好不壞,結果不壞不好,且總要和更落地的焦慮相伴。
乘風破浪裡,有許多姐姐的訪談,都實在。
王霏霏卻總是顯得更普通人視角。
她身上這種「親近感」,也是圈粉的一大特質。
一方面,王霏霏是靠硬實力殺出血路的女團偶像的代表,實力強得相當「女神」。
每次他在抖音一跳舞,飄就開始星星眼。
另一方面,她的工作態度、生活態度,乃至思考方式,又沒那麼遙遠。
能讓更多女孩子能代入,有共鳴。
這是普通家境的女孩子,遵循行業規則,一路成長的實力女團選手。
每次站在臺上,都交足貨。
而,沒人會討厭一個尊重行業規則的人。
你覺得王霏霏也就這樣了。
但只要她身上這層意義沒散,她就會是觀眾的選擇。
在某個時刻,驚到所有人。
所以發現沒,資本造不出真正的爆款,也捧不出符號性的偶像。
因為有些東西,是無法預測和設計出來的。
而所謂的想捧就紅,多是藉由複製模仿「成功基因」,而非開創。
高手還是在民間。
民選之子們,依然具備一種魅力,即便今天降在他們頭上的機會和通道,從原本的10%降到5%。
但爆款,還是更可能從這5%裡走出來。
這大概也是飄飄最近挺關注抖音這檔女團選拔活動,《無限偶像》的原因。
不僅形式上有新概念,選主播女團。
且這些選手某種意義上,是真正的「民選」。
來自民間,她們都是抖音上有流量的紅人,有人關注打call,靠得是自身的魅力和實力。
說白了就是,身上或多或少,都帶點吃這碗飯的基因。
再加上三位備受年輕人喜愛的平民偶像。
能唱能跳能嘮。
別的不說,夠熱鬧。
果然,周日的選拔直播,沒了錄播濾鏡和後期剪輯。
飄是真情實感看樂了。
主持兼導師李誕,上場就撂段子:
這場活動,本來就是選拔裡面最好看的、最詭異的、最多意外發生的。
誕總誠不我欺。
這次直播竟讓我品出一絲,當年超女內味兒。
抓馬選手不少,且「詭異」得千奇百怪,一看就非流水線生產,都是野路子。
李誕:你是不是參加過其他的選秀?
實誠妹子:參加了青你2。初舞臺蔡徐坤老師問我是不是主唱,我說是,結果我那個臨時拼湊出來的團裡其他人都是。
選手們接地氣兼之啥都敢說的調性,導致的結果是,活動向「歡樂喜劇人」方向越走越遠。
好在王霏霏守住了底線。
好幾次,隔壁倆燈都「樂」亮了,她都始終守住最初的唱跳標準,沒按燈。
直播中無數次強調,我要看到你們是聽著音樂在跳的,才能合格。
霏霏也真的不負「導師」之名。
上場給選手做示範,跟著音樂秒上手,節奏把握一絕。
正如網友所言,專業性毋庸置疑。
不過大部分時候,真正有點東西的,眼毒的評委們絕不錯過。
讓飄印象深的,和王霏霏一樣,來做女團的「姐姐」——
唱京劇的黃令儀。
她入駐抖音,是想要把京劇傳播給更多的年輕人。
黃令儀在活動裡說,很多人覺得京劇是老一套,但其實,很多年輕人愛的古風歌曲,用的也是戲腔。
說完她唱起《赤伶》,一句「臺下人走過,不見舊顏色」。
飄隔著屏幕起了雞皮疙瘩。
還有一眼見功底的雙胞胎,duo+dian。
穿著睡衣的喜劇人好平靜。
一上場,磁場就和李誕對上了。
看著不靠譜,爛梗一堆。
但安安靜靜唱歌時,卻出乎所有人意料地穩。
演完李誕一臉浪費感情:咦,我還以為你會垮。
挺神奇。這麼一場選拔,120位選手,飄看著看著,竟就追到了最後。
一搜網友評論,和我一樣的還不少。
大約是因為這場選拔,頗有些民間藝人百態的味,很世情,也很抖音。
而直播的形式,也的確增加了觀眾的互動感。
尷尬了,吐槽兩句。
李誕喊大家投票了,屏幕上立馬一溜的「11111」。
誰是「民選」,評委怎麼選的,為什麼這麼選,大家一清二楚。
形式的新穎,選手的鮮活,導師的搭配組合,讓整個活動,都充滿了人味。
看得出,抖音這次,是真的要選出個,不一樣的民間女團。
而據飄飄了解,周日的選拔只是開始,《無限偶像》會最終選拔出42名「入營女生」。
她們會在明年初入營「無限直播學院」,在此期間,接受明星製作人、行業大師一對一指導,再通過4周公演舞臺,最終決出抖音年度5人「無限女團」。
這支主播女團,不僅可以和經紀公司籤約、獲得抖音長期流量扶持,還有機會舉辦千萬流量加持的個人線上演唱會。
我們常說,天生偶像,自會無限發光。
但,若在發光路上,有人助力,也是件美好的事。
希望草根偶像,不再是幾年只出一例的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