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智慧型手機學習課 幫老人跨越「數字鴻溝」

2021-01-10 荔枝網新聞

  數位化時代,老人不能缺席。今天(1月8日),70多位老人共同參加了一堂智慧型手機學習課,在志願者的幫助下,了解智慧型手機功能,學習使用各種生活類APP。 

  前些年,智慧型手機對65歲的馬躍輝來說,只是接打電話的工具。他告訴記者,他也下了幾個APP,但從註冊到使用,兩眼一抹黑,「比如說到醫院裡面看個病,或者在超市裡面,都是工作人員幫我們操作,我們自己一般都不去操作,因為我們也接觸得少。」

  今年「新冠疫情」期間,不能出門,馬躍輝看著鄰居點點手機,就有人送菜上門,他才知道智慧型手機對生活的重要。馬躍輝的兒子結婚後,就從家裡搬了出去,偶爾團聚,也沒耐心一個一個APP教他,「是想學,但是兒子40多歲了,有家有小孩,沒有時間來教我們。」

  課堂上,馬躍輝請志願者幫他下載了家附近超市的APP,綁定好了銀行卡,詢問了怎麼安全支付。和馬躍輝一起上課的不少老人,還請志願者教他們如何填寫信息,進行「健康碼」的申報。

  陳雲華是課堂上最忙碌的一名志願者,只要有老人請教,他就會耐心講解,一個步驟一個步驟教。陳雲華說,報名參加這次活動,源於他對母親的內疚。「去買菜,她也不會網購,只能帶錢,尤其是疫情期間要看健康碼這些,她更不敢出門。」陳雲華說,「一部手機走天下」的便捷,對老人來說,是一道難以跨越的鴻溝。「老人現在不缺智慧型手機,缺的是子女的耐心和交流。」

  老年人在數字融入時遇到的阻礙主要有3個:數字接入、數字技能、數字思維。其中最主要的問題是數字思維。在計劃經濟時代成長起來的老人,更習慣於簡單機械的命令式灌輸,而網際網路卻是基於自主驅動、自我探索的,這與老人的傳統思維背道而馳。「光靠直接領進門是不夠的。老人們數字思維的匱乏,導致他們體驗的網際網路和年輕人所感受到的網際網路是不一樣的,即便數字融入了,也會帶來數字區隔的結果。」深圳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周裕瓊表示。

  據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最新發布的第46次統計報告,截至2020年6月,中國9.4億網民中,60歲及以上的老人有9700萬,還有1.5億多老人可能不會上網,更不會使用智慧型手機。

  工作人員馮志強表示,這樣的智慧型手機學習課還將不定期舉辦,"這次共同開展這樣一個活動,想讓老人可以更好、便利地去利用數位化,更好地方便他們生活,過一個更好的晚年。"

  (來源:江蘇廣電融媒體新聞中心/徐華峰  江蘇新聞廣播/索浩陽 編輯/韓瑜)

相關焦點

  • 老年人,如何更好融入智能生活(解碼·縮小數字鴻溝)
    然而,對一些老年人來說,便利的科技反而帶來不便:疫情期間,掃不出健康碼而徘徊在小區外,使用不了行動支付在難以找零的超市著急,起大早去醫院排隊卻失望而歸…… 智能時代,如何不讓老年人成為數字生活的局外人?本版推出系列報導「解碼·縮小數字鴻溝」,關注當下老年人的「觸網」狀態,為他們適應智能時代、共享科技紅利,探尋解題之道。
  • 88秒|老年版手機銀行來啦!山東這樣助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
    齊魯網·閃電新聞1月8日訊 智慧型手機時代,如何讓咱們家的老年人也參與其中,獲得方便呢?今天上午「弘揚敬老傳統 樂享智慧金融」活動在濟南召開,進一步推動解決老年人在運用智能技術方面遇到的困難,助力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
  • 黃浦這些政務服務新舉措,幫助老年人等特殊人群跨越「數字鴻溝」
    然而,部分老年人或是沒有智慧型手機,或是不會「亮碼」,造成了辦事通行的不便。2021新年裡,黃浦區行政服務中心推出了「一網通辦+全程幫辦」服務等措施,破解老年人的「數字之憂」。此外,中心還擴大了「店小二」綜合政務智能終端的布點範圍,安裝了「手語視頻服務」軟體,讓老人、殘疾人等特殊人群都能享受到辦事的便利。
  • 科技賦能,讓老年人樂享數字生活
    新華社記者 王婧嬙攝為了讓廣大老年群體更好適應並融入智慧社會,許多國家和國際組織出臺多項舉措,支持老年人學習運用智能技術,幫助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使其充分享受信息社會、數位化生活的紅利,提升老年人在信息化發展中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韓國努力建設包容型數字社會本報駐韓國記者 張 悅「疫情初期,我看到新聞說政府開發了一個手機應用,可以查詢附近藥店位置及其口罩庫存
  • 政協委員關注老年人資訊時代現狀 多招助力「銀髮族」跨越「數字...
    在此次兩會上,不少委員也把關注的目光放在了這一問題上,在進行了詳實地調查後,委員們提出了一些建議,希望全社會動員起來,助力「銀髮族」跨越「數字鴻溝」。關注現狀:數字鴻溝、新技術「失能」使老年人背負心理負擔政協委員張鴻俊在提案中說,「健康碼」所折射的不僅是一場關於時代進步的「快慢之爭」,更是一個多數大眾利益和少數弱勢群體權益如何平衡兼顧的問題。
  • 設計牽手「黑科技」,幫您擁抱數字時代
    時代飛速發展,數字科技為人們的生活帶來諸多便利。但如何在當下關照好銀髮族,幫助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已成為全社會都在關注、思考、共同努力去解決的問題。 冒著寒風大雨,獨自到櫃檯交醫保,卻被工作人員告知不收現金,只能手機支付;被人抬進銀行,只為在激活社保卡時完成人臉識別。數字時代,智能設備和新技術日新月異,但老年人卻「跟不上趟」了。老人窘迫,大眾不忍。
  • 幫「銀髮客戶」跨過數字經營的坎
    數字時代,與「銀髮族」同行,跨越「數字鴻溝」,共享數字紅利,正成為社會普遍關注的熱點話題。  隨著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數字應用正在覆蓋生產生活方方面面,憑藉一部智慧型手機,人們就能享受到便捷、高效的服務。然而,在數位化洶湧而至的潮流中,不少「銀髮族」卻「步履蹣跚」,對各種App感到力不從心。
  • 助力跨越「數字鴻溝」,喜馬拉雅大字模式正式上線
    老年群體面臨的「數字鴻溝」問題正在引發全社會關注。日前,音頻分享平臺喜馬拉雅宣布,通過對老年群體內容喜好、使用特點與應用場景等全方位的研究,正式推出大字模式,以科技搭建起老年用戶與網際網路音頻世界的橋梁,幫助更多老年用戶跨越「鴻溝」,提升幸福生活指數。    2020年12月,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正式提出為期一年的「網際網路應用適老化及無障礙改造專項行動」,建議一批使用廣泛的APP更多考慮老年群體的需求。
  • 老人沒有「健康碼」 社區手把手來教
    「王大爺,您打開手機,我教給您怎麼申領健康二維碼。」說著,張店區和平街道和平社區的「愛心教導員」便手把手地展開了耐心講解。昨日記者獲悉,日前和平社區組織了一堂智慧型手機「老年課堂」, 幫助轄區老年人學習核酸信息登記、微信掃碼、退休認證等手機操作,讓更多老年人克服「老來難」,於智能時代打開「溫情」連結,實現「老有所智、老有所樂」。
  • 酷狗大字版踐行企業責任,助力破除中老年人「智能鴻溝」
    一位不會使用手機行動支付的中老年人,應該如何在櫃檯拒收現金的情況下進行付款?近日,一則新聞將網際網路技術給中老年群體帶來的「智能困境」展現在了公眾面前,引發全網關注。 一直以來,資訊時代的「數字鴻溝」客觀存在。
  • 數字時代,不能讓老年人掉隊
    但在網際網路技術蓬勃之下,有老人乘車無健康碼被拒,有老人凌晨起床到醫院唯一的老年窗口現場掛號失敗,有老人疫情後再未走出過小區……他們被迫切斷了與社會的連線。有學者認為,社會或主動或被動加快了網際網路技術運用進程,應盡力填補擺在老年人面前的「數字鴻溝」。
  • 公益大課堂教「老爸老媽」用手機
    星沙時報訊(記者 塗麗)近期,為幫助社區老年人邁過「數字鴻溝」,熟練使用智慧型手機,星沙滬農商村鎮銀行開展了「老爸老媽幸福生活公益大課堂」系列活動。「老爸老媽幸福生活公益大課堂」共10期,自去年11月啟動,將延續到今年3月,每周一課。
  • APP、手機適老化火熱進行中,有些品牌早已圈粉眾多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加速以及智慧型手機普及率的提升,很多老年人越來越難以跨越時代進步帶來的數字鴻溝。與此同時,在掃碼消費、網上預約掛號以及出入都需要健康碼的當下,解決老年人遇到上述問題時所面臨的無力早已迫在眉睫。
  • 新年這些智能時代難住老人的坎兒都怎麼樣了?我們幫您問了
    網上買票、掃健康寶、電話諮詢、手機約車……許多年輕人再熟悉不過的事情,對於不擅用手機和智能軟體的老人卻猶如一道道鴻溝,難以逾越。為解決老人在信息智能時代遇到的種種難題,各部門近日發布了多項舉措。記者在新年假期走訪發現,有些舉措已經帶來了新變化。但同時,因為身份識別難的問題,一些為老人開展的線上服務還需要進一步優化。
  • 數字人民幣可視卡首亮相!上海試點實現脫離手機的硬錢包支付模式
    1月5日,在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同仁醫院員工食堂,一位醫生正在使用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提供的技術,率先藉助數字人民幣「硬錢包」,實現點餐、消費、支付一站式體驗。於亦鳴醫生使用數字人民幣此次試點的第一位「嘗鮮者」,是上海首例新冠肺炎病人的發現者——同仁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於亦鳴醫生。
  • 老人樂享「智生活」 服務還需更靈活(解碼·縮小數字鴻溝)
    「老人家,沒那麼麻煩,在手機上就辦啦,您先打開手機……」 家住貴州省貴陽市的凌裕明今年77歲,不久前他起了個大早,特意抽出一上午時間,趕到中信銀行烏當支行。 「用手機銀行,隨時隨地都能辦理轉帳業務,還省去不少麻煩。」工作人員向俊萍趕緊引導老人落座,「注意密碼是8位的,包括數字和字母,字母要分大小寫。」
  • 中國移動四川公司讓老人同享智能生活_中國工信產業網
    九十多歲老人被抱起來進行人臉識別的消息引發人們廣泛的熱議,加快消除數位化和老年人之間的「數字鴻溝」,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最近,中國移動四川公司做的一件事就很暖心,創新推出了「手機輔導員」服務,為老年人的智能生活搭建起「數字橋梁」,讓老年人也搭上了信息高速車。當前中國的老齡化現象明顯,老齡人口數量快速增長,不會使用智慧型手機和智能服務,使得這些老年人在出行、就醫、消費等生活中遇到極大的不方便。
  • 應禮誠:一堂開心的畫畫課
    卡通牛大功告成後,我又開始寫2021幾個卡通數字。由於豎著寫沒掌握好距離,我只寫了2、0兩個數字便沒位置了。我只好提行寫下了剩下的數字,可這麼一來2021就有幾分像2201的樣子了。老師看到後打趣說,「180年後,你孫子的孫子還能用這張日曆。」卡通牛和數字部分畫完後,就該填畫面背景了。我皺著眉頭思考了好一會兒,決定在畫面周圍空白處畫上一圈金元寶。
  • 老人沒有健康碼,怎麼辦?還能坐公共運輸嗎?河南最新發文來了!
    如果沒有網絡、沒有手機等電子設備,你會怎麼度日?網購讓我們足不出戶就能買到各類商品,微信、QQ等社交軟體讓我們可以輕鬆聯繫到想聯繫的他和她,形形色色的打車軟體、支付方式讓我們的出行變的簡單。而你是否有想過,我們習以為常的這些電子設備、軟體,卻讓不少老人在生活中處處碰壁。根據數據統計,2020年全國仍有超1.9億老人未曾接觸過網際網路。
  • 守護寶F6S,全網通老人智慧型手機,支持遠程協助
    用手機追劇聽歌、聊QQ微信、體驗各種各樣的應用,這對於年輕人來說早已成為生活中的一部分了,但這對於老人來說,卻往往不是一件易事,否則市面上也就不會出現什麼老人智慧型手機培訓班了。近期,國內知名的老人手機品牌守護寶,在繼守護寶F5之後,又推出了一款支持遠程協助的老人智慧型手機——守護寶F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