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得茫然、輸得糊塗」,裁判文書如何以理服人

2021-01-09 中國法院網

2018-07-15 21:28:05 | 來源:光明日報 | 作者:靳昊

  【法眼觀天下】

  「官司打輸了,可我真不明白為什麼輸了。」

  「判決書寫得根本看不懂。」

  「法官為什麼這麼判?」

  …………

  長期以來,我國裁判文書中「不願說理」「不善說理」「不敢說理」「說不好理」等問題較為常見。面對一紙「乾巴巴的」判決書,很多當事人往往會「勝得茫然、輸得糊塗」。

  裁判文書說理改革是司法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黨的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決定先後提出「增強法律文書說理性」「加強法律文書釋法說理」的改革部署。最高人民法院在「四五改革綱要」中也確立了「推動裁判文書說理改革」的具體任務。

  「要不斷提高裁判文書製作水平,加強裁判文書說理,尤其對當事人爭議較大、法律關係複雜、社會關注度較高的案件,要更加充分釋法說理,切實以公開促公正、樹公信。」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周強在談及深化裁判文書公開工作時曾如此強調。

  今年6月,最高人民法院出臺《關於加強和規範裁判文書釋法說理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這是推動我國裁判文書說理改革的首個系統性規範文件。《意見》提出,裁判文書要闡明事理、釋明法理、講明情理和講究文理,並從審查判斷證據、認定事實、適用法律、行使自由裁量權等方面提出具體的說理要求。

  「司法公正不僅要實現,而且要以看得見的方式實現」。當前,一場裁判文書說理改革正向縱深推進。

  1、「七錯」裁判文書引關注——避免文字性差錯是底線要求

  【案例】去年11月份,湖南省永州市東安縣人民法院一份「七錯」裁判文書引發公眾關注。這份裁判文書是東安縣法院去年4月份作出的執行裁定書。該裁定書只有一頁紙、幾百字,卻出現7處書寫差錯,包括地名、姓名、性別。其中,兩處把「東安縣」寫成「東這縣」,把兩名被執行人的名字反覆寫錯,把性別「女」寫成了「呂」,「身份證號碼」寫成「身份號碼」。此事被曝光後,相關責任人員分別被給予黨紀、政紀處分。

  「程序層面的說理是最基本的說理,如果裁判文書說理出現當事人姓名、性別、地址、申訴事項等錯誤,表面上是文字表達和寫作的問題,實質上是涉及司法公平正義的基礎性和底線問題。」中國法學會法律文書學研究會副會長、河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趙朝琴認為。

  在我國,裁判文書主要指人民法院製作的判決書、裁定書、調解書、決定書以及通知書等。近年來,有關裁判文書出現文字性差錯的例子並不鮮見。同樣是在去年,湖北省雲夢縣人民法院的兩份裁判文書被發現出了「低級而離譜的錯誤」。在一起交通事故責任糾紛案中,雲夢法院在一審判決書中竟認定被告、原告同時承擔「事故的主要責任」。該案判決後,被告一直沒有賠付賠償款。在原告申請強制執行的執行通知書裡,卻寫著原告要賠償被告損失,讓人啼笑皆非。

  「判決書都出現筆誤,那法官判案能認真嗎?」很多人發出疑問。

  今年5月份,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全面提升裁判文書質量切實防止低級錯誤反覆發生的緊急通知》指出,個別法院個別裁判文書存在明顯低級錯誤,反映出個別法官工作作風不嚴謹、工作態度不紮實、職業能力有欠缺,也集中反映出有些法院裁判文書審核把關機制不健全、文書上網管理制度有疏漏、信息化應用程度不高。《意見》此次提出,裁判文書應「語言規範,表達準確」,並提出對瑕疵裁判文書進行通報批評。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瑕疵裁判文書大都是在公開上網後被發現存在問題的。當前,我國已建成全世界最大的裁判文書公開平臺——中國裁判文書網。除涉及個人隱私、國家秘密等特殊情形,裁判文書一律公開上網。

  可以預見的是,隨著中國裁判文書網的「知名度」越來越高,法官在撰寫裁判文書時,面臨的公眾檢視壓力也將與日俱增,讓法官不得不謹慎撰寫判決,「奇葩文書」將越來越沒有藏身之地。

  2、「詩意判決書」走紅——用語既要規範也要有個性

  【案例】「原、被告從同學至夫妻,是一段美的歷程: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令人欣賞和感動。若沒有各自性格的差異,怎能擦出如此美妙的火花?……本院極不情願目睹勞燕分飛之哀景,遂給出一段時間,以冀望惡化的夫妻關係隨時間流逝得以緩和……用智慧和真愛去化解矛盾,用理智和情感去解決問題,不能以自我為中心,更不能輕言放棄婚姻和家庭,珍惜身邊人,彼此尊重與信任,重歸於好。」這段文字來源於2016年6月江蘇泰興市人民法院作出的一份判決。

  在處理一對夫妻的離婚官司時,法官在判決書中使用了詩意化的語言,根據夫妻雙方感情狀況,最終判決不準予離婚。

  這份判決書「走紅」後,人們褒貶不一。有人認為判決「很到位,很專業,很人性」,也有人認為,判決書應使用法言法語,「法官不應該把居委會大媽的事兒給幹了」。

  「裁判文書屬於國家法律公文的範疇,具有法律和寫作的雙重屬性」,最高法司改辦負責人表示,「法律屬性」內在地要求相對統一性和規範化,而「寫作屬性」少不了靈活性和個性化。

  對於裁判文書說理的行文,《意見》此次規定,應當規範、準確、清楚、樸實、莊重、精煉,裁判文書應當遵循最高人民法院制定的系列文書樣式的技術規範標準等。同時,為了避免說理「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現象,《意見》又作了靈活性規定,如法官可以在裁判文書中選擇採用附圖、附表等表達方式,必要時可以採用適當的修辭方法增強說理效果,同時規定應避免使用主觀臆斷的表達方式、不恰當的修辭方法和學術化的寫作風格。

  3、為人詬病的「彭宇案」判決書——邏輯推理至關重要

  【案例】2007年9月,南京市鼓樓區人民法院關於「彭宇案」的一審判決引發軒然大波。該案法官在判決書中的論證引發廣泛質疑,如判決書中提到,「如果被告是見義勇為做好事,更符合實際的做法應是抓住撞倒原告的人,而不僅僅是好心相扶;如果被告是做好事,根據社會情理,在原告的家人到達後,其完全可以在言明事實經過並讓原告的家人將原告送往醫院,然後自行離開,但被告未作此等選擇,其行為顯然與情理相悖」。

  一時間,「救人反被誣」「葫蘆僧判斷葫蘆案」等說法流傳甚廣。儘管事後彭宇本人也承認自己撞了人,但是案件所造成的不良影響已很難挽回。

  針對「彭宇案」,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負責人早在2014年回答記者提問時就曾表示,「從一審的證據看,彭宇確實與原告發生了碰撞,一審判決在證據評價和事實認定上並無錯誤,在審理結果上也並無不當,但為何會引起爭論?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一審判決沒有正確理解和運用生活經驗推理」。「運用日常生活經驗進行推理、作出判斷,一是一定要結合既有證據全面綜合考量,二是在裁判過程中要注意與社會的善良風俗結合起來。」該負責人強調。

  「裁判文書離不開三段論,具有很強的邏輯性。」趙朝琴指出。司法實踐中,說理不充分、說理不當甚至說理錯誤的問題較為突出。有的法官未經分析論證,而直接使用「沒有事實及法律依據,本院不予支持」之類的表述;有的只是簡單羅列事實和法律依據,判決理由和結果「兩張皮」;有的本應大書特書的理由部分,法官往往惜墨如金、簡略粗疏;有的論證看似環環相扣、邏輯嚴密,但卻違背常理、站不住腳。

  著名法學家王利明認為,欠缺說理的判決導致一方或雙方都不相信該判決是公正的,甚至出現無休止的纏訟、上訪,並引發了一系列的社會問題,包括對整個司法的權威性和公信力的損害。

  4、「說不好理」原因何在——內外因並存

  「很多判決書別說當事人看不懂,就是法官也很難弄明白。」北京實現者律師事務所專家委員會主任周愷深有感觸。

  周愷此前長期擔任天津高院法官,平時接觸二審案件比較多。他告訴記者,有的案件的判決書「像流水帳一樣」,把案件中各種材料堆砌在一起,真正到了說理的部分,反而非常薄弱,且都是套話、程式化的東西。

  周愷把這類文書叫作「堆砌文書」。他認為,這是由於文書寫作的評判標準產生了偏差,「大家認為比較繁雜、材料堆砌得多的文書才是好文書,造成大家都朝這個方向努力」,「裁判文書求長、求多,有的長達幾十頁、上百頁,實際上說理並沒有改善」。

  「規範不等於僵化,能寫出情理的文書才是好文書。」周愷指出,「說理最終靠的是法官,而現在對法官的束縛太多,要認可法官的自由度,不能一個人寫八個人來改。」

  趙朝琴則認為,當前裁判文書說理不強的一個主要原因是制度層面的問題,「如果沒有一個系統地加強說理、規範說理的制度機制,理由說與不說、說多說少一個樣,再加上工作壓力大等因素,法官說理的積極性與說理的效果肯定會受到影響。法官也容易『趨利避害』,說理太多,反而容易暴露出一些問題」。

  總體來看,造成我國裁判文書說理性不強的原因很多,既有「人的問題」,即法官個人素質與責任心等原因,也有裁判文書制度以及相關司法制度的設置原因,還有傳統法文化的影響。如,在英美法系國家,主要使用判例法,法官的判決具有「造法」功能,其判決書有可能成為先例,被其他法官在判決中援引遵循,這激發了法官們寫作經典判決的動力。我國不存在判例法傳統,法官們寫作經典判決的動力也因此不足。

  5、說理不是廣撒「胡椒麵」——堅持繁簡適度

  當前,隨著立案登記制的推行,一些法院「案多人少」的矛盾較為突出。在案件數量急劇增長,法官人數沒有明顯增加的情況下,一線法官承受著巨大的辦案壓力。

  「司法實踐中,95%以上的案件都是程式化的案件,案情比較簡單,當事人爭議不大,沒有太多的說理要求。剩下5%的案件,案情比較複雜,社會關注度較高,則需要法官著力進行說理。」周愷對記者表示。

  《意見》此次充分關注有限司法資源與多元司法需求的衝突,根據案件的不同情形合理配置司法資源,提升裁判文書對不同受眾的說服效果。《意見》明確,對於疑難、複雜案件,訴訟各方爭議較大的案件,社會關注度較高、影響較大的案件等,裁判文書應當強化釋法說理;對於適用簡易程序、小額訴訟程序、刑事速裁程序等審理的案件以及適用普通程序審理但是訴訟各方爭議不大的案件等,可以簡化釋法說理。

  「『說理支出』不是廣撒『胡椒麵』,而是有重點地『聚焦』,真正地把需要說的理說透講明,不需要說的理絕不『無病呻吟』。」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李少平不久前撰文指出。

  6、推動法官「願說理」「善說理」——建立評價、考核機制

  歷史上,我國不乏經典的判詞。近年來,一些優秀的裁判文書,如「無錫冷凍胚胎案」「奇虎360訴騰訊壟斷案」「山東於歡案」等案件的二審裁判文書,也引發關注和好評。今年1月份,北京高院評選出百篇優秀裁判文書,其中公眾熟悉的「快播案」「狼牙山五壯士案」等案件裁判文書均入圍,「快播案」一審刑事判決書因「層次分明、邏輯清晰、論證嚴密、說理透徹,且展現出法官在應對社會治理難題時的理性、審慎、自信與擔當」,獲得一等獎。

  《意見》此次提出,最高人民法院建立統一裁判文書質量評估體系和評價機制,定期組織裁判文書釋法說理評查活動,評選發布全國性的優秀裁判文書。《意見》還要求,人民法院應當將裁判文書的製作和釋法說理確立為法官業績考核的重要指標,納入法官業績檔案。

  「說理問題不僅是寫作問題,更是法律問題。裁判文書進行釋法說理的素材來自於審判過程,說理的過程就是對庭審舉證、質證、認證過程的再現和分析,而不是法官生編硬造的結果。」趙朝琴認為,通過裁判文書質量評價、業績考核等機制,可以為法官提升說理水平提供指引,也是增強法官職業榮譽感的有效方式。

  「如果把公正的判決比作一份合格的司法產品,那麼裁判文書說理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這份產品的質量和性價比。」李少平表示,裁判文書說理是人民法院從內部增加的、倒逼司法公正的「加壓器」,是以「讓人感覺到的方式」來呈現司法公正的重要環節和關鍵載體。

相關焦點

  • 裁判文書網上公開彰顯看得見的正義
    據報導,作為全球最大的裁判文書公開平臺,中國裁判文書網上線四年多來,累計公開裁判文書超過3247萬篇,包含7600餘篇民族語言文書;總訪問量突破100億次,日均訪問量達1729萬人次,其中超過17.5億的訪問量來自海外,訪問範圍覆蓋全球210多個國家和地區。裁判文書上網公布是國際司法領域的慣例。
  • 周強:中國裁判文書網成為全球最大的裁判文書資源庫
    開通審判流程、庭審活動、裁判文書、執行信息四大公開平臺,在滿足當事人知情權、參與權的同時,自覺接受監督,倒逼法官提升司法能力,讓人民群眾以看得見的方式感受公平正義,在國內外產生廣泛影響。截至今年2月底,中國庭審公開網直播庭審64.6萬件,觀看量48.5億人次;中國裁判文書網公開文書4278.3萬份,訪問量133.4億人次,用戶覆蓋210多個國家和地區,成為全球最大的裁判文書資源庫。
  • 用了外籍裁判,魯能反而輸了國安,所以還是得饒人處且饒人
    老實說,國安這場踢得不如上一場比賽好,球隊整體發緊,機會也沒打出來。而魯能呢,鬧了半天,為什麼還是輸了?原因就是三個字:鬧過了。首先,需要明確一個事情,現在誰最希望魯能「滾蛋」(此處沒有不敬,而是用此詞表達一種語氣)。答案,當然是裁判。而且不只是一個裁判,是中國所有從事足球裁判的人。為什麼不是國安?
  • 一次性弄明白:離婚證、離婚裁判文書、離婚證明書丨天府小妹微普法...
    學法守法,構建和諧家庭這裡是四川省婦聯聯合省委全面依法治省辦,省司法廳,省婦兒工委辦打造的『天府小妹微普法』欄目第91期本期內容■區分離婚證、離婚裁判文書、離婚證明書■離婚證、離婚裁判文書不能同時擁有今天我們就來一次性弄明白離婚證、離婚裁判文書、離婚證明書這三者之間的關係。一、離婚證、離婚裁判文書不能同時擁有首先需要明確的是,在一段婚姻關係結束時,一個人不可能既取得離婚證又取得離婚裁判文書,二者不可兼得。這是因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規定,離婚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登記離婚,一種是訴訟離婚。打算離婚的男女只能選擇其中一種方式解除婚姻關係。
  • 古訓:寧跟聰明人打一架,不跟糊塗人說胡話!
    莊子說:「魚在河水中遊得多麼悠閒自得,這是魚的快樂啊。」 惠子說:「你不是魚,怎麼知道魚的快樂?」 莊子說:「你不是我,你怎麼知道我不知道魚的快樂?」 惠子說:「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本來就不是魚,你不知道魚的快樂,這是可以完全確定的。」
  • ——最高人民法院環境資源審判庭負責人就《公益訴訟文書樣式(試行...
    第二,提升文書寫作質量。《檢察公益訴訟司法解釋》施行後,各級人民法院在檢察公益訴訟文書寫作時,對於人民檢察院身份地位、二審訴訟過程等存在稱謂不統一、表述不明晰等問題,亟需予以規範。此次發布的公益訴訟文書樣式,為全國法院法官提供標準文本,有利於規範裁判文書寫作標準,提升裁判文書寫作質量。    第三,弘揚維護公共利益氛圍。
  • 能否推翻已經由生效民事裁判確定的案件事實並提起刑事程序?
    生效民事裁判原則上不能輕易被否認推翻。生效文書所確定的事實屬於「法律事實」,但基於維護生效裁判的既判力和司法的權威,只有符合特定條件和經過特定程序,才可以將其推翻和否定。當前立法對於正處於或已經經過民事審理程序的經濟糾紛案件進行刑事立案做出了一定的限制。
  • 浙江隊老總大鬧賽場,口直心快怒罵裁判:中國籃球被你們吹掉了!
    廣東隊對於27連勝是志在必得,此次還是全華班出戰,雖然前三節打得並不是很好,也一直落後浙江隊,但是最後一節全隊開始發力,最後有驚無險的逆轉,最終廣東隊以107-98拿下這場艱難的27連勝,但是到比賽最後一刻的時候,尷尬的瞬間發生了!
  • 啊賓輸得心服口服,還輸了穿衣細節?
    而日前LPL全名賽也打得火熱,儘管全明星賽事中途遭到意外停電的gank,但絲毫不影響全明星SOLO賽這個關注焦點,決賽階段更是由Bin和369兩位國產上單展開了巔峰對決。此前二人在賽區的比拼上,也是有不少針鋒相對的情況。至於誰強誰弱的問題,觀眾也不是第一次討論。尤其是啊賓,作為過去S10總決賽走得最遠的上單選手,這次SOLO賽無疑也是一次個人秀的機會。
  • 下個月,胡思亂想,竭盡全力付出,愛得用心,也輸得徹底的星座
    恩愛的情況下,並不是你真心實意努力付出,就能得到另一方愛惜,也許情感就這樣,誰先心動誰先輸。一部分人為了愛奮不顧身努力付出了全部,用心又認真,最終卻傷得悲催,最後也只有說上一句,願賭就需要認輸。下個月,胡思亂想,竭盡全力付出,愛得用心,也輸得徹底的星座。
  • 「兵貴勝,不貴久」,長線短線怎麼抉擇?「久」字如何拿捏?
    孫子曰:「兵貴勝,不貴久。故知兵之將,民之司命。國家安危之主也。」此話之前有很長一段:「國之貧於師者遠輸,遠輸則百姓貧;近師者貴賣,貴賣則百姓財竭,財竭則急於丘役。力屈、財殫,中原、內虛於家,百姓之費,十去其七;公家之費,破軍罷馬,甲冑矢弓,戟盾矛櫓,丘牛大車,十去其六。
  • 朱彥碩談首鋼離場抗議:一些媒體把責任推到裁判身上太扯了
    直播吧1月12日訊 籃球評論員朱彥碩更新個人社交媒體,表達了他對北京隊此前提前離場抗議,以及一些媒體人就此事批評裁判等事的看法。「今天看到有些媒體朋友對昨天晚上事件的一些文章和節目, 我對事不對人, 我也不跑北京隊或跟任何CBA球隊有往來, 以一個局外人的身份說幾句。一, 你首先是個媒體人, 然後才是北京的媒體人。
  • 沒什麼不甘心,甲午戰爭清政府輸得理所當然!
    痛定思痛,在譴責仇恨帝國主義的殘暴同時,筆者覺得當年甲午之戰清政府輸得一點都不冤。 境遇相同,選擇不同。17世紀由於基督教的傳入等原因,時任幕府將軍的德川家光同樣實施了閉關鎖國政策,19世紀中葉,長期與世隔絕的日本同樣被西方列強打開國門並籤訂一系列不平等條約。
  • 推行在線調解庭審合議 電子卷宗自動生成文書
    南寧市興寧區法院啟動「無紙化辦案」推行在線調解庭審合議電子卷宗自動生成文書平安廣西網南寧訊(記者陳丹桂 通訊員吳昊)作為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信息化試點法院,南寧市興寧區人民法院於1月4日起全面開啟「無紙化辦案」,出臺《南寧市興寧區人民法院「無紙化辦案」流程實施辦法
  • 男籃拼盡全力還是輸17分,裁判引爭議,解說員王子星:無話可說
    賽後,許多人也表示,中國男籃的確實力不濟,但是,裁判的吹罰,似乎也是有點莫名其妙。比如,郭艾倫犯規8次,有些沒有明顯犯規動作的動作,也被吹犯規了。此外,中國男籃都不知道有多少次進攻犯規,這些,很多也是很奇怪的。因為,對手明顯是在移動,男籃的運動員,也沒有揮肘的動作啊。也因為這樣,知名解說員王子星也在賽中表示:有時候對解說員來說,也有無話可說的時候。這樣的話語,是對哨子的一種不滿。
  • 王振忠|兩份徽州文書中的晚明歷史
    徽州遺存有目前所知國內為數最多的民間文書,目前已發現的總量就多達一百萬件(冊),這些文書構成了南宋以來中國史(特別是明清史)研究的史料寶庫。其中,反映土地關係的契約文書可謂汗牛充棟,以至於迄今仍有一些學者誤以為徽州文書就是一批斷爛朝報式的契約散件。
  • 千萬不要小看了糊塗人,更不要高看了聰明人
    馬拉度納如此頗具心計的回答的確很難得,因為倘若他直言不諱地承認「確係如此」,那麼就表示他對裁判的有效裁決「恩將仇報」。但是如果不承認,又有失「世界最佳球員」的風度。這句「一半…一半」的回答的確妙不可言,既承認了球是手臂撞入的,顯示出自己「明人不做暗事」的大將氣概,又在規則上肯定了裁判的權威,這樣一來又不失君子風度。如此一箭雙鵰的效果又有幾人可以做得到呢?
  • 王皓帶上周愷向該裁判道歉,對方接受
    奧地利公開賽資格賽中,小將周愷1:4輸給日本的松平健太,只因他在比賽過程中他的發球被裁判判罰,從而影響了心情導致連續丟分輸球!賽後他跟松平健太握手後就直接離場,沒有跟裁判握手!通過此來表達自己對這場判罰的不滿!
  • 大事不糊塗,小事不糾結
    在大事上,不能犯糊塗。02記得初三那年,市裡的中學生運動會上,好朋友小玉與獎牌失之交臂。全市的中學都知道,我們學校裡有一個競走冠軍,別的學校從來只敢爭第二,這個人就是小玉。可那次比賽進行到一半時,她卻被裁判舉紅牌罰下場,看臺上頓時一片譁然。體育老師讓小玉回班級方陣中休息,大家七嘴八舌地圍攏過來問原因,她卻一句話也沒說。我們一起走在回家的路上,她才一邊流淚一邊告訴我原委:原來她出門走得急,忘記穿新買的運動鞋了,比賽的時候老擔心同學們會笑話她腳上的舊鞋,便亂了方寸。
  • 「刑動派」團隊舉辦閱卷及法律文書寫作培訓會
    閱卷和法律文書寫作,既是律師所必須具備的基本技能,也是通往精英律師的必由之路。接案後沒有全面細緻的閱卷工作,就不可能了解基本案情,並從中發現證據和線索,找到辯護的突破口;沒有標準規範、表達精準無誤的法律文書,既有失律師的專業性,也會影響辦案效果。那麼,究竟應該如何做,才能快速掌握閱卷和法律文書寫作的技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