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就要到來了,想必很多朋友已經做好了出遊計劃,名勝古蹟,名山大川,一向是旅遊熱點。在這些歷史古城、青山深處,座落著許多古老的佛家寺院,道教宮觀廟宇,自然是要去參觀遊歷一番。「文明出行,從我做起」,遊覽禮拜佛寺道觀,需要注意哪些禁忌呢?
今天先來說一說進入道觀需要注意的幾個方面。
第一,進入道觀等宗教場所之時,不能穿袒胸露背的服裝,不能穿拖鞋,衣著整齊。
第二,與道人交談時的禮節、談話內容。
對道人的稱呼,不能流於世俗,比如不能叫年輕的男性道人為「帥哥」,女性道人為「美女」;年長的男道人為「老道」、「大爺」,女道人為「大媽」、「大娘」,這些都是不規範,不尊重的稱呼。至於想惡搞一把,開玩笑稱道人「牛鼻子」,後果自負。那應該如何稱呼?我們普通人,稱呼他們一聲「道長」即可,如果知道其姓氏,加上姓氏,比如:張道長,李道長等。
與道人見面常見的行禮方式切不可行合什禮,那是佛教禮節,正確做法是拱手禮,左手抱右手與胸平齊,面帶微笑,微微低頭,口念「福生無量天尊」。道家文化認為,左手為善,右手為惡,左手覆蓋右手,意為「隱惡揚善」或「抑惡揚善」。通用的握手禮在道觀不適合,更不能玩新潮,來個擁抱、拍打之類的。
與道人交談,有「三不問」之說:一不問年齡,因為道士修的就是長生久視,追求「白日飛升,羽化成仙」;二不問塵世俗事,比如問人家你談過戀愛沒?你父母同意你出家嗎?你想你爸媽不?……問這些俗事是修道大忌,擾亂道心;三不問籍貫,道家之人四海為家,雲遊天下求道,心所在處即是修道之處。
第三,進入道觀三清殿時應注意的事項。
三清殿,是供奉道教三大至尊主神「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的地方,是道觀中最為莊嚴神聖之處。因此,進入三清殿後,要保持安靜,不能隨意觸摸供品,嚴禁用手指點神像。在日常生活中,用手指著別人,就是極其不禮貌甚至是挑釁的行為。
最為忌諱者,是自以為掌握了一點點現代科學知識,妄加批評甚至嘲諷,說「供奉神像是封建迷信行為」等等,一付「眾人皆醉我獨醒」的「民科」、「公知」嘴臉。豈不知很多科學巨匠就是宗教信仰者,比如牛頓,愛因斯坦,法拉第等等。沒有人去強迫你信仰宗教或供奉神靈,但在宗教活動場所內,不信沒關係,保持沉默,不亂說話,是最基本的道德準則。
第四,敬香的禮儀。
不少朋友進了道觀,要敬香許願。道教的敬香拜神有嚴格的禮儀規定,作為普通人,不太可能完全懂得這些儀式,了解一些最基本的常識就可以了。
敬香選三柱香,不能選斷香。為什麼是三柱?有好幾種說法,試舉幾例:《道德經》上說「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三柱香代表禮敬「三清」;三柱香是分別敬天、地、人。
用神案上蠟燭點燃香,如果起了明火,左右輕輕擺滅,也可用手輕輕煽滅,不能唾沫星子橫飛的「噗、噗、噗」用嘴吹滅。
面對神像,雙手舉起香到與額頭相齊的地方,躬身敬禮。
上香的時候用左手上香,三柱香插直、插平,間隔以一寸左右為佳,意為「聊表寸心」。當然,也有上一炷香的,有人解釋為「萬法歸一」或「一心一意」。
敬完香,許願之時,切忌雙手合什,前面說過了,這是佛教禮,對著道教神行合什禮許願,等同於跑到聯通公司買移動卡,屬於砸場子,引人恥笑。那應該是何種手勢?以左手覆蓋在右手上(女性是右手覆蓋在左手),左手大拇指插入右手虎口內,掐右手子紋(右手無名指根部);右手大拇指屈於左手大拇指下,掐住午紋(右手中指第一個指節處),這樣雙手外呈「太極圖」形,內掐「子午訣」。這種手勢也通常用於道家打坐入定,寓意為「抱元守一」。
子午訣掐好,至於行鞠躬禮還是跪拜禮,我個人認為,隨自己心意即可,把心誠放在第一位就可以了。再者說,絕大多數人只是普通群眾,並非專業修道之士或信眾,很難完全掌握道教完整規範的禮儀。
當然,除以上事項以外,還有遊覽的公德,例如不大聲喧譁、追逐打鬧;不隨地扔垃圾,注意保護環境;不能隨意拍照,以免損傷文物;不能到處刻字,「到此一遊」等等。
總之,假期出遊,要做到「文明出行,從我做起」,時刻注意社會公德,參觀宗教場所,要了解其禁忌,做到心中有數,相互尊重,舉止得體。
以上文章內容,參考了道教相關文獻,希望各位讀者在評論區不吝賜教。
本文由「山楓說文化與歷史」榮譽出品,不經本人同意,切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