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守恆定律告訴我們,年輕時候輕易犯的錯,一定會在未來的某個時間節點,回饋到我們自己身上。
所謂能量守恆是說,能量既不會憑空產生也不會憑空消失,它只會從一種形式轉化成另一種形式,或者說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而能量的總量則會保持不變。
也就是說一個人年輕的時候做錯事,導致的結果或許不會直接呈現在此人身上,但在未來的某個時間節點一定會有所呈現。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這樣的事情,那些晚景悽涼的老年人,在年輕的時候,必定都做錯了這些事。
一、暴力傷害至親
我有一朋友的父親,在她小的時候對她和她媽媽總是拳打腳踢,一句話不對拳頭就像雨點一樣揮下來,導致現在提起她的父親還是一臉的恐懼。
現在她父親年紀大了,行動不方便,但她根本不願意把父親接到身邊照顧,只想給點錢算了。
暴力包括冷暴力和肢體暴力,比起肢體暴力冷暴力雖然不會對身體造成傷害,但傷害有過之而無不及。
曾在網上看過這樣一個帖子,網友的父親是國家公職人員,雖然對他和其他家人從未動過手,但一直以來說話極其難聽,甚至給他造成了社交障礙。
如今父親年老了,但他一點都不想照顧他,能用錢解決的,堅決不露面。
所以任何事情都是輪迴,你做過的每一件傷害別人的事情,終有一天這些傷害會在自己身上反噬。
二、虐待兒媳
都說女人在月子裡的仇不共戴天,很多婆婆因為有重男輕女的守舊思想,當兒媳生了女孩之後,對兒媳各種怠慢,有些則不管兒媳生了男孩女孩,都只顧孩子,根本不管剛剛生育完虛弱的兒媳。
同事曾說起自己和婆婆的經歷,剖腹產第三天,自己的老公因為要外出工作,便委託婆婆照看自己,她還特意讓婆婆早點過來,結果婆婆10點才到。
中午同事的父母過來,婆婆說病房太悶了,於是自己出門逛街去了下午三點才回來,回來喊餓。
同事的母親意識到她十點過來沒吃飯,那自己的女兒豈不是也沒有吃飯?母親提起此事時,同事的委屈眼淚瞬間噴湧而出。
此類事情其實屢有發生,同事坦言不管婆婆以後好不好,就算纏綿病榻,也絕不伺候。
所以病榻上那些無人照顧的老人,有的時候或許並不可憐,只是命運輪迴到她這裡了。
三、溺愛孩子
有的父母在養育孩子的觀念上就不對,他們無止境無原則地溺愛孩子,把自己能拿出的一切都給孩子,以為這樣就能換回孩子的感恩戴德。
殊不知人類本質上就有強食弱肉的劣根本性,如果不教孩子感恩,那麼很多人都會將父母對自己的寵愛當做理所當然。
在極度寵愛下的孩子,從小要什麼有什麼,所以在進入社會以後,極其容易被社會打擊而喪失鬥志,當他們連自己都養活不了的時候,試問他們拿什麼來養活你?
寧靜在節目中斥責父母控訴孩子的一段話:
「特別討厭看那種節目,家長被孩子趕出去的,兒媳婦不聽話的,兒子幫著兒媳婦把父母整得很慘的那種,我看了就覺得活該啊,怎麼沒把你整死啊!我就不明白了怎麼就他就變成壞人了,你就是那可憐蟲,活該。你的孩子沒有錯,他從嬰兒時期就這麼壞嗎?是你自己把他教成這樣的,現在你要讓社會知道他是個壞人,太壞了這些家長。」
的確,一個孩子最終會成為什麼樣,還是由父母決定的,畢竟孩子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只是一張白紙,對這個世界呈現怎樣的態度,用什麼樣的方式去應對,都是由父母教授的。
雖然養兒防老的觀念的確已經過時,並且這對另一條獨立的生命來說也不公平。但如果你發自內心的付出了,那麼在未來的某個時間點,孩子給予父母一定的回饋是合理的。
人真的不能只貪圖眼前的舒服,做事情的時候要懂得從大局出發,這樣做出的決定才不至於太過偏差。
我們形容老人的時候會用慈眉善目這個詞,但並不是每一個老人都是這樣的。
很多老人在晚年時由於無人照顧,生活悽涼,總流露出一副慘兮兮的樣子,讓你覺得很可憐,但又同情不起來。
所謂沒有無緣無故的愛恨,也沒有無緣無故的可憐,一切皆事出有因。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Field T, Vega-Lahr N, Scafidi F, Goldstein S. Effects of maternal unavailability on mother-infant interactions. Infant Behavior and Development. 1986; 9:473–478.10.1016/0163-6383(86)900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