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版《紅樓夢》劇中每一個角色,都有著鮮明的特點,賈府的女子個個貌美如花,卻有著很強的辨識度,一出場,我們馬上知道這是誰,這一切,要歸功於化妝師。
化妝師楊樹雲來到劇組後,和演員們一起聽紅學專家講課,一起讀《紅樓夢》,一起分析書中的人物。在熟讀七遍原著後,他對書中的人物性格特點,都了如指掌。
設計妝容時,他會根據書中的描寫,結合角色的特點,化與之相適應的妝容,保證每個人的獨一無二。
對於黛玉,楊樹雲抓住她「兩彎似蹙非蹙罥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的特點,考證了大量資料,畫出了「罥煙眉」。
對寶釵,他抓住「唇不點而紅,眉不畫而翠,臉若銀盆,眼如水杏」的特點,用「裸妝」的方式,畫出一個不施粉黛的寶釵。
對寶玉的髮型,「頭上周圍一轉的短髮,都結成小辮,紅絲結束,共攢至頂中胎髮,總編一根大辮,黑亮如漆,從頂至梢,一串四顆大珠,用金八寶墜角」,他查閱大量資料,梳出了與書中一模一樣的辮子。
……
楊樹雲很清楚的知道,一個角色化妝的成敗,在於是否能抓住反應角色性格特點的外部特徵。
這一點,楊樹雲做的很好,他嚴格遵循書中的描寫,不做絲毫篡改。曹公對林黛玉的容貌形象的描述,大家的認知是一樣的,不可能出現「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林黛玉」。
李少紅版《紅樓夢》就犯了這樣一個錯誤,且不論她拍攝如何,單單是妝容方面,不但千人一面,更貽笑大方的是,她居然認為,黛玉是胖的,寶釵是瘦的。
書中還有一個重要的角色,她的第一次出場是先聞其聲,後見其人,是一個特別引人注目的亮點。
這個人,就是王熙鳳。
她的一句「我來遲了,不曾迎接遠客」,丫環們個個斂聲屏氣,恭肅嚴整,我們心思和黛玉差不多——「此人是誰?敢如此放誕無理?」,也和黛玉一樣,忍不住要一探究竟,這是個怎樣的人物。
書中對王熙鳳是這樣描寫的:
這個人打扮與姑娘們不同,彩繡輝煌,恍若神仙妃子,頭上戴著金絲八寶攢珠髻,綰著朝陽五鳳掛珠釵;項上戴著赤金盤蠣螭瓔珞圈;身上穿著縷金百蝶穿花大紅洋緞窄裉襖,外罩五彩刻絲石青銀鼠褂;下著翡翠撒花洋縐裙。一雙丹鳳三角眼,兩彎柳葉掉梢眉,身量苗條,體格風騷。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啟笑先聞。
對楊樹雲來說,「一雙丹鳳三角眼,兩彎柳葉吊梢眉」是王熙鳳的神來之筆。
試了幾次妝容之後,楊樹雲始終覺得沒有抓住王熙鳳的特點,特別是那雙眉眼,遠遠沒有王熙鳳的味道。
王熙鳳的「三角眼」「吊梢眉」,讓楊樹雲傷透了腦筋。不論何時,何地,他都能在想這個問題。
既然是「柳葉吊梢眉」,那麼,就應該和柳葉有關係。正值四月份,楊樹雲去後海掐了幾片柳葉,然後拿回招待所,開始比劃,比來比去,這個平一點,那個翹一點,根本不是那麼回事。
那到底什麼才是「柳葉吊梢眉」呢?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楊樹雲。
直到有一天,半夜一點鐘,楊樹雲醒來,腦子裡還是想「柳葉吊梢眉」,突然一下子想起黃宗英,趙丹和上官雲珠演的《烏鴉與麻雀》這部電影。
黃宗英在電影中飾演侯殿坤的小老婆,她的那個眉毛,給楊樹雲留下很深的印象。她是一對弧度很大,很誇張的彎彎眉型。
對,王熙鳳就應該是這樣一對眉毛。
楊樹雲又想起有一次,沈從文曾經指著《雍正十二妃》的第七妃,對自己說:「此人很像王熙鳳,你看她眉毛上挑,面相精明厲害。」
這個第七妃的眉毛,是其中唯一一個上挑的。
於是,楊樹雲趕緊起床,伏案設計,畫出了王熙鳳的設計圖。畫好圖的他,心情非常激動,已經無法入睡,坐等天亮。
天亮後,楊樹雲趕緊找王扶林導演,把設計圖給導演看,王導看了後,說「有那麼點意思。」得到導演的肯定,楊樹雲迫不及待的找鄧婕化妝。
楊樹雲先用眉鑷子修鄧婕的眉毛,壓低眉頭,抬高眉弓,再用膠水定型,接著又用眉筆一根一根的畫出弧度很大的眉弓,內外眼角往兩邊延伸,多層次的眼影順著眼線,由淺入深消失在鬢間。
這樣,一雙「丹鳳三角眼」,一對「柳葉吊梢眉」,非常形象地出現在鄧婕臉上。此時的鄧婕,粉光豔脂,光彩照人,不怒自威。
王熙鳳的妝容和髮型,是《紅樓夢》中花樣最多,樣式最豐富的。
史延芹為王熙鳳設計了七十多套衣服,楊樹雲根據這些衣服,設計出與之相對應的妝容髮型,有大妝,盛妝,豔妝,晨妝,殘妝,病妝,家居妝,囚妝,死妝等等。
一部87版《紅樓夢》,之所以能成為經典,其中凝聚著多少人的心血呀。單單一個化妝師楊樹雲,就是現在的劇組的化妝師無法超越和比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