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星座呢?首先,星座只是佔星學當中的一個基礎的不能再基礎的理論,類似於數學當中的數字那樣的存在。會有人問:數字可信嗎?不會,因為數學至少要成立算式(比如1+1=2),才可以談可信不可信這個問題。因為星座是一個極其簡單的理論,大多數人也不想深入的了解佔星,所以就短平快的接受關於星座的一些論調:比如白羊座比較衝、雙子座很善變、處女座很龜毛。極少人去關注:為什麼是這樣的?
在一個職業佔星師的眼中,至少要知道這個星座是太陽星座呢、還是上升星座呢、還是月亮星座呢?才好去論斷這個星座在一個人的性格當中的作用是什麼。現在市面上流傳的十二星座解析,大多數是以太陽星座為主。) 至於可信不可信啊。其實人出生的時間跟它的人生軌跡呈現正相關。也就是佔星學是可信的。 那為什麼,有些人會覺得:我明明是某某星座,卻根本不像某某星座呢? 因為大家都有一個誤會。
上面提到,市面上的十二星座的解析只是簡單的太陽星座的解析。一般而言,太陽星座代表著人外展現的一些性格,而月亮星座代表著人內在的性格或者是自己認為的自己。 這是認知的偏差導致的不準。另外一方面則是,有一部人,太陽星座的特徵不是很強烈,反而其他星座在星盤上聚集了很多行星,會導致這個人的性格更加偏向於群星聚集的那個星座。所以,只看十二星座,只能當做娛樂和參考。正兒八經的,得看星盤。
星座是宏觀心理學的一類,基於每個人出生之後的大環境太陽月亮等等,對一個人一生的心理和性格有著很深的影響,每個人的星座具體到星盤中每一個配置會有很多組合,對於性格分析還是有一定科學性,很多星座的說法都是統計出來的結果,具有一定的概率。結合心理學來講,星座可以通過心理學的一些理念得到科學解釋:太陽星座-自我 太陽星座是一個人刻意或者起碼是有意識向外界表演出來的面具,從心理學上來說是這個人的自我。
星盤可以看到你家族性格在一家三代之間的世代遺傳。 星盤要結合原生家庭的基礎,可以看到許多共性,但是我覺得就像性格決定命運一樣,只是不同性格大概率的一種命運可能一樣,不能盡信命,但是可以作為自我性格的反思。星座學到底準不準?我的觀點是:星座學也是統計學的一種!沒有什麼準不準之說!大概率下相對來說準確的,但也有特例!俗話說3分命7分運,3分是註定,但有7分是掌握在自己手裡!所以說星座是參考,不是絕對。
我們可以根據星座學來規避一些風險。但這並不是說自己將來會大富貴,就不用努力了?在家吃喝睡過日子嗎?機會往往是留給有準備的人!沒有絕對!只有相對!科學、星座、統計、或心理學,都只是一種「看待世界」的觀點、都很有限的。而星座學,或者是說星座理論,更大程度上是基於主觀程度去建立的。就比如說,每個星座所對應的月份時節,它會影響這個人的初始性格,比如7月盛夏的獅子,陽光熱情,比如10月底11月初深秋的天蠍,憂鬱孤獨,再比如12月1月的嚴冬的摩羯,固執堅持,等等。
拿我摩羯座為例吧,我看星座講摩羯座勤快,認真。可我就是一個摩羯懶癌患者啊,我在家幾乎很少打掃衛生,從沒自己燒過飯。但這不說明每個摩羯座像我這樣啊?全世界就我一個人是摩羯座啊?全世界跟你一個星座的人性格都要像你啊?但有一點我是準的,就是沉默,我就是很少說話。我覺得星座這種東西,當娛樂看看就行。星座其實是一種概率,通過各種推理,最後得出可能出現的結果,然後提前預知希望你可避免,從而讓你自己變得更加完美、幸福。
先天的性格是有點道理。但是,人的生長背景,生活經歷都不一樣,後天形成的性格各有不同。拿我自己來說,我是巨蟹座,先天性格確實是敏感脆弱多疑,有事憋心裡不說,但是生活的經歷使我變成現在的模樣:有話就說,有疑就問,不怕丟臉,不糾結,無法選擇的事閉眼著眼隨便選了莽過去,所以我不暗戀,不會讓別人猜我的心思。即使依然敏感,卻心理強大。
在這一點上,星座學還是有一點可信度的,但是後面的家庭環境,人際關係,學校環境,等等,都會更大程度的去改變一個人的性格走向,這時又有參考太陽星座,月亮星座等等。所以,星座可以作為參考,但是不可全信,活在當下才是最真實的。別被星座左右了你的性格,命運與人生。主觀能動性才是主導生活的最大驅動力。星座是「死」的,人是「活」的。無論你信還是不信,還是不知道信不信,都該活出自己想要的模樣,而不是星座所描述刻畫出來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