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海門:用城市「含綠量」提升發展「含金量」 唱響新時代長江大...

2021-01-09 荔枝網新聞

  「要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努力探索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新路子。」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近年來,海門在「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思想指引下,進一步增強責任感、緊迫感,在水生態修復保護、水環境治理改善等方面精準發力,努力打造沿江特色示範段。如今,長江海門段水質持續向好,江岸再現碧水綿延,江海大地唱響了新時代長江大保護的海門之歌。

  鐵腕治理化工企業 激活綠色發展新引擎

  走進臨江新區,碧綠的草坪和設計感十足的酒紅色建築,讓人產生錯覺,仿佛走進了美麗的大學校園。而這個與崇明島隔江相望之地,曾經被規劃為化工集聚區。臨江本是傳統的農業鄉鎮,擁有11公裡長江岸線,與毗鄰的靈甸工業集中區合併成為臨江新區時,最初的發展定位為「精細化工」。從2012年開始,為推動綠色創新發展,臨江新區重新確立了打造產業科技生態人文小城的發展目標。當汙染防治攻堅戰的號角吹響,海門更加牢固樹立生態優先的理念,全面淘汰落後化工產能,大幅削減化工企業數量。2018年10月,海門印發了《海門化工園區整治工作方案》,明確整治範圍為靈甸工業集中區精細化工園區(含靈甸、青龍兩個片區)及所有化工生產企業。海門和臨江新區兩級政府「壯士斷腕」,對片區內所有化工生產企業堅決實施關停。2019年,海門先後關停退出化工生產企業19家,超額完成南通下達的關停18家的目標任務。2019年底,經南通市政府同意,海門靈甸工業集中區(含青龍片區)取消了化工定位。

  為配合新的發展定位,臨江新區採取政府主導、企業協同的方式開始轉型發展——「現代製藥」由傳統的醫藥中間體、原料藥生產加工向工藝開發、中試及建立貿易平臺等方面多元化發展;「百朗德生物化學」原料產品由化學工藝轉向生物發酵工藝,並向下遊化妝品產業發展……一批化工企業開始「騰籠換鳥」。

  2019年南通市化工企業大排查、2020年省化治辦化工產業安全環保整治提升攻堅行動,對海門化工生產企業開展了全覆蓋檢查,均未發現該淘汰的落後工藝裝備。

  全面整治入江河流 重現水清岸綠好生態

  「現在河道清理乾淨了,天氣好的時候,我們可以到河邊釣釣魚、散散步了。」三廠工業園區居民張先生笑著說。原本密布漂浮物、泛著臭味的青龍河,如今已經乾淨清澈,一些村民正悠閒地在河邊新建的休閒步道上散步。

  青龍河全長18.79公裡,北起運鹽河,南至長江,流經四甲、常樂、三廠3個區鎮,是海門區內的三級河道、14條入江支流之一。守護一江清水,要從破解入江問題開始。海門堅持系統思維,全域治理水系。2020年3月25日,海門成立了青龍河整治指揮部,抽調56名工作人員,分成9個工作組,圍繞沿線排汙口排查、化工園區安全環保提升整治、沿線生活汙水接管、沿線「散亂汙」整治、沿線畜禽養殖場整治、沿線碼頭堆場整治、強化長效管理等7個方面13項具體工作,以雷霆之勢對青龍河開展全面排查整治。經過3個多月奮力攻堅,累計投入資金近4億元,共拆違拆破7.8萬平方米,196家「六小行業」企業、17家無序畜禽養殖、11家「三場一站」、14個港口碼頭全部整改到位,水質達到消除劣Ⅴ類目標要求。今年7月2日,青龍河通過江蘇省生態環境廳牽頭的實地銷號核查。

  與此同時,四甲鎮、常樂鎮對青龍河東側的沿河省道222線兩側進行了行道樹修剪、補栽,以及雜草清理、草坪種植、花類點綴,使綠化「氛圍馥鬱、格局升級、品質提檔」,曾經的環境短板搖身一變成為「兩岸青翠、兩坡青美、河面清潔」的生態樣板。

  2020年,海門還把入江河流進行綜合整治列為50項為民辦實事項目之一,專門制定了入江河流水質提升攻堅方案,對14條入江河流進行綜合整治,全面提升入江河流水質。在全面消除劣V類水質的基礎上,50%以上的入江河流水質達到Ⅲ類以上標準。

  打造精緻沿江風光帶 回歸生態岸線新面貌

  秋高氣爽時,如果你來到臨江新區江畔,綠樹成蔭、蘆葦蕩漾的東布洲長灘公園一定會讓你流連駐足。打造該公園是海門堅持規劃引領、綠色開發,大力實施沿江生態保護的有力舉措。

  東布洲長灘公園是2020年海門啟動實施的17公裡長江生態綠廊建設工程的重要內容,總長5公裡,寬50~150米,總佔地面積600畝,種植了5萬棵喬木和1萬平方米花海,形成「杉的王國,花的海洋」。有了這個公園和已建成的臨江玲瓏湖生態運動公園,江堤岸邊熱鬧了起來,「有江有岸,有花有草」的生態長廊不僅吸引了當地居民和員工跑步觀景,而且每到周末,有很多遊覽者前來放風箏、攝影,這裡儼然成了網紅打卡地。

  2018年開始,海門在江堤100米範圍內宜林地段建設生態防護林,共完成沿江生態防護林5336畝。與臨江新區隔江相望的海永鎮是海門連接上海的一塊「飛地」,2019年海門投資380萬元實施海永鎮沿江生態林綠化景觀工程,打造了具有圍墾文化與文藝特性的景觀大道,美化了長江立面和海永環境。

  海門還不斷加快沿江綠道與城市綠地溝通串聯,充分彰顯「河清、水淨、岸綠、景美」的濱江城市魅力。目前,青龍港區域正實施綠化美化工程,形成了河岸綠色生態緩衝帶,已完成河道景觀綠化5萬平方米,兩側景觀工程、親水平臺正有序建設中。此外,計劃總投資1億元,建設青龍港生態林地52萬平方米。2020年海門還規劃設計58公裡沿江風光帶,規劃建設的南布洲沿江景區將打造成以文化科普、運動休閒、生態度假為主題的長江入海門戶生態綠灣,同時,將繼續以城市綠肺——謇公湖為核心,打造一個集生態觀光、文化演藝、運動休閒、體育文化於一體的綜合旅遊區。

  水清、岸綠、江美,海門58公裡岸線生態向好的背後,是發展理念、路徑的深刻轉變。聚焦沿江而不局限於沿江,海門以全區域為單元,推進生態環境整體提升。沿江生態環境的打造也促進了內陸生態新格局的形成,大氣質量提升,水利短板補齊,溝河暢通,讓人居環境大大改善。江風海韻生態名片,成為海門集聚高端人才、優質項目的重要加分項。用城市「含綠量」提升發展「含金量」,海門在長三角一體化國家戰略的大背景下,正在加快邁進「全國百強區二十強」。 

相關焦點

  • 唱響新時代長江之歌
    長江岸線宜昌段已成為遊覽觀光的新景觀。 劉曙松攝(中經視覺)湖北全方位構建長江大保護長效機制,編制實施長江經濟帶生態保護和綠色發展「1+5+N」系列規劃,破立結合,最嚴立法,治水、治氣、治土、治江。湖北加快由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經濟發展「含新量」「含綠量」「含金量」不斷攀升。
  • 沿江高鐵唱響新時代長江之歌
    (中國經濟網)長江經濟帶覆蓋沿江11省市,橫跨我國東中西三大板塊,人口規模和經濟總量佔據全國「半壁江山」,生態地位突出,發展潛力巨大。為了響應國家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和「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要求,國鐵集團與長江六省市攜手推進沿江高鐵建設,以恢弘的大手筆畫出了長江沿岸綠色交通綜合運輸體系的新格局。沿江高鐵,為長江經濟發展注入「鐵力量」。道路通,百業興。
  • 沿江高鐵唱響新時代長江之歌_中國經濟網——國家經濟門戶
    (中國經濟網)  長江經濟帶覆蓋沿江11省市,橫跨我國東中西三大板塊,人口規模和經濟總量佔據全國「半壁江山」,生態地位突出,發展潛力巨大。為了響應國家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和「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要求,國鐵集團與長江六省市攜手推進沿江高鐵建設,以恢弘的大手筆畫出了長江沿岸綠色交通綜合運輸體系的新格局。  沿江高鐵,為長江經濟發展注入「鐵力量」。道路通,百業興。
  • 長江經濟帶五年答卷|(15)以文鑄魂,唱響新時代長江之歌
    2005年,亞太城市市長峰會在重慶召開,曹光裕受邀在重慶市人民大禮堂獻唱。第一次登上大舞臺吆喝那一聲聲川江號子,當聽到全場觀眾一起「嗨!嗨!」伴唱時,曹光裕哭了。2006年,川江號子成為重慶市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10餘年後,曹光裕成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川江號子漸漸告別碼頭,開始頻繁登上世界舞臺。
  • 迎轉折性變化 看歷史性成就 唱響新時代長江之歌
    長江,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在漫長的歲月中,奔流不息的她見證了歷史的滄桑巨變。今天,在長江兩岸廣袤的土地上,一場新的巨變正在發生。這場具有戰略意義的巨變始於5年前的今天。2016年1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重慶主持召開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強調「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
  • 這戶海門家庭,全國出名了!
    這戶海門家庭,全國出名了!其中,海門樊春娟家庭榮獲「全國五好家庭」全國婦聯主席沈躍躍出席會議並講話,要求各級婦聯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將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新時代家庭工作的首要任務,以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家庭家教家風的重要論述為指引,以「家家幸福安康工程」為抓手,培育新時代家庭,把服務大局服務婦女服務家庭的工作落細落實。
  • 選址在江蘇這座城市,力爭2028年建成通航
    一座城市的發展,離不開發達的交通網絡。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中小型城市開始新建機場,讓交通網絡更加立體化。我國已全面邁進航空時代,機場實力將決定城市的地位。相比中小城市,在一些大城市,舊的機場已經很難滿足城市快速發展的需要,規劃新的機場迫在眉睫。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座機場,位於上海市,即將規劃第三座國際機場。
  • 渴望被上海合併的城市,GDP發展也是佼佼者,是「上海的後花園」
    我們的生活每時每刻都在變化,而祖國的的面貌也日益月鑫,隨著祖國的強大我們也體驗到了作為中國人的驕傲,為了祖國更加美好的未來我們一起努力,在旅遊中不斷提升自我。今天說的這個城市,上海周邊的發展比較好,但省內一直是「鬱郁」的,這裡是屬於江蘇省的南通市,南通位於長江中下遊,臨海,是我們國家東部沿海非常重要的港口城市,這裡的建築行業在全國非常有名,往往在各城市都能看到類似「南通建設」的字樣。
  • GDP萬億城市俱樂部再次擴容,合肥、泉州和南通的喜和憂
    當然由於各地統計數據公布的時間偏差,目前尚不能確定其他四座城市是否已經進入萬億城市門檻,今天僅從已經官宣的合肥、南通、泉州三座城市進行一下分析,看看這三座新科萬億城市在發展上分別有哪些喜和憂。從2008年引入京東方到去年蔚來汽車落戶合肥,合肥已經在有意識地引入大數據和人工智慧類企業進入,並形成了以以裝備製造、家用電器、食品及農副產品加工、平板顯示及電子信息、光伏及新能源及汽車及零部件為六大主導產業的產業體系。有媒體說合肥已經成為最近10年中國發展最快的城市之一。
  • 江蘇境內「前途輝煌」的城市,佔據天時地利人和,不是無錫和南通
    江蘇地在長江經濟帶,自古以來,在我國的繁華地帶,管轄的13個地級市都進入了百強,是我國唯一的地級市,人均GDP、綜合競爭力、區域發展和民生指數(DLI)均居中國各省之首。今天我們想說的是江蘇境內的「前途輝煌」城市,佔據了天時地利人和,而不是無錫和南通,個人認為這個城市是連雲港,連雲港位於中國東部沿海地區,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城市建設歷史。連雲港位於南北過渡和陸海轉移點,是國際通道的新亞歐大陸橋東端橋頭堡,隴海鐵路、沿海鐵路的兩大國家幹線鐵路的交叉點,具有海運與陸運相結合的優勢,是國家計劃42個綜合交通樞紐之一。
  • 一心向黨 一往無前 一抓到底 讓長江以北最強縣市實至名歸、當之無...
    近兩年,如皋按照南通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積極搶抓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重大機遇,學習蘇州「三大法寶」,貫徹落實「三個全方位」要求,突出「三做一建」四大重點,優化「5+2」重點產業體系,明確「一城兩區三基地」基本抓手,取得了一批開創性的發展成果,「內聯外通」的綜合交通格局全面構建,綜合實力進一步增強,吹響了建設長江以北最強縣市的奮鬥號角。
  • 南通近代三位名人:一位是教育家,一位是院士,南通人的驕傲!
    南通是中國首批對外開放的14個沿海城市之一,東抵黃海,南望長江,與上海、蘇州燈火相邀,西、北與泰州、鹽城接壤。這裡人才輩出,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南通市歷史上知名的幾個人物,你都知道哪些呢?祖籍江蘇常熟,生於江蘇通州海門長樂鎮(今江蘇省南通市海門市常樂鎮)。光緒二十年(1894年)狀元,中國近代實業家、政治家、教育家、書法家。 光緒二十年(1894年),張謇考中狀元,授翰林院修撰。張謇主張 「實業救國」,是中國棉紡織領域早期的開拓者,一生創辦了20多家企業,370多所學校,為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的興起、教育事業的發展作出了寶貴貢獻。
  • 【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一周兩家企業上主板,南通「四兩撥千斤...
    「南通周」背後,政府有形之手起到關鍵作用。「堅持『算大帳放小帳』。」許向前介紹,自2016年起,南通將支持培育優質上市及擬上市企業作為重點工作,不斷加大企業上市扶持力度。2017年,南通市財政對市區上市企業的獎勵額度從150萬增加到250萬,同時對境內上市按輔導備案、報會、上市節點進行獎勵,新三板掛牌予以50萬元獎勵。神馬電力、瑞慈醫療、宏德特種等成為財政補貼的直接受益者。
  • 江蘇南通一個縣,強勢入圍「百強縣榜」,未來前途一片光明
    人口規模大 目前該縣市常住人口已經超過100萬人, 從規模上來說在江蘇屬於人口大縣。 地理位置優越 南通的地理位置非常好,是江蘇連接長江入海口最重要的城市。
  • 2019年南通將全面爆發!今天起,南通人的身價要暴漲了!
    02 長三角一體化邁向新時代 《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已正式審議通過並印發,《綱要》明確了長三角「一極三區一高地」的戰略定位
  • 項目解讀|星月智創園·南通高端智能製造產業園區
    項目效果圖項目定位南通星月智創園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跨江融合發展等多重政策疊加為背書,以智慧創造為主題,立意高遠,前瞻性的精心打造集智能製造、高端裝備、先進材料、集成電路、總部經濟、文化創意六大主導產業於一體的現代智慧科技工業園區
  • 海門魚仔的私域運營之路
    影響力頗大的美食榜單——米其林指南中,有一個「必比登」推薦,目的是讓消費者能夠在旅程中享受美食樂趣,上榜的餐館通常人均價在200元以內,但卻提供物超所值的美味。海門魚仔,正是一家連續三年入選「必比登」榜單的餐廳。這家主打潮汕風味海鮮的餐飲企業,已經深耕廣州 13 年,目前共開出了 7 家門店,每家門店面積約 3000-4000 平方米。
  • 星月智創園攜手華為,打造南通首家一體化智造產業園!
    在政府的大力推進下,全國各地的城市園區產業便受此影響開始從傳統園區向以智慧科技、智慧信息為核心的智慧園區產業方向發展。為了推動南通市的產城融合,南通星月園區管理諮詢有限公司於2020年便開始了「智能製造產業園區建設計劃」,同時還與國內ICT行業先驅者-華為公司達成合作共識,未來南通星月智創園將與華為攜手共建星月智創園,這將是南通首家一體化智慧製造產業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