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婚後六年,我的婚姻如一潭死水
"洗完澡,我們並排躺在床上,他刷他的手機,我看我的書,一句話都懶得說"。
當閨蜜若雪跟我說出這句話時,我正盯著桌上的咖啡,內心如一陣冷風吹過,倍感悽涼。
若雪和老公已經結婚六年了,還沒熬到七年之癢,在婚後的第四個年頭就兩兩相厭了。
"六年了,從我兒子出生,就感覺婚姻像一潭死水,蕩不起一絲漣漪。"若雪平時喜歡讀書、寫作,深沉的語氣中依然透著一股文藝風。
"你是不是覺得婚姻很乏味?"我問。
"不是乏味,是厭倦,是那種飄蕩在虛無中的無力感",閨蜜狠狠地糾正到。
閨蜜和老公是大學同學,兩人知根知底、門當戶對。剛結婚那會兒,也曾經有過一段"蜜裡調油"的好時光,兩個人有說不完的情話、看不完的電影、聊不盡的人生。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彼此看對方越來越不順眼,到最後連架都懶得吵了。
"我感覺現在跟他就是搭夥過日子,有他沒他都一樣,不過是孩子有個爸爸。我們家除了輔導孩子作業'熱鬧'一點,其餘的時間都安靜得要命。我討厭現在的生活,可又不知道如何改變,想想很多人不都這樣嗎?得過且過!"
一句"得過且過"道出了閨蜜的辛酸,也道出了無數婚姻的真相。
現實生活中,大部人的婚姻還是始於愛情的,當最初的熱情與浪漫退去,婚姻仿佛有種魔力讓愛情漸行漸遠。我們從最初的相知、相愛到彼此嫌棄、兩兩相厭,到最後感覺生活如同白開水、寡然無味。
這個過程讓我們覺得痛苦,卻又似乎有些茫然。我們不知道發生了什麼,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關係的改變,讓彼此厭倦。
02 厭倦的婚姻,只會把對方越推越遠
前不久,我重新看了一遍《愛情保衛戰》。
有一期節目中,妻子厭倦了平淡的婚姻,嫌棄"直男癌"的丈夫太不懂浪漫,而丈夫嫌棄妻子要求太高、"事兒"太多,兩個人在節目中橫眉冷對、互相指責。
這期節目中,有個橋段讓人印象深刻——
妻子說她平時喜歡曬曬"幸福時刻",所以在家自己動手蒸出一鍋大包子也會拍拍照、發個朋友圈。可丈夫不僅不理解她這種樂於分享的行為,還在一邊潑冷水:"我和兒子都吃完了,你有啥好曬的!"在洗完澡後,妻子刻意把自己的腳往丈夫身上一搭,丈夫絲毫不顧及對方的感受,"不解風情"地給了妻子一個冰冷的後背。
在丈夫看來,妻子的行為讓他厭煩。
妻子對丈夫的態度非常不滿,丈夫對妻子也有諸多抱怨,兩個人在節目中"針尖對麥芒"、爭吵不斷。
這樣彼此厭倦的婚姻,只會把對方越推越遠。
從心理學角度分析,為什麼婚姻中的兩個人會彼此厭倦,大概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 對彼此的身體缺乏新鮮感
男女之間,情慾的產生往往需要一些"神秘感"。因為這是人類本能的欲望,它從某種意義上意味著吸引、好奇、想像力,因為不可預知,所以充滿誘惑。
當夫妻之間"同床共枕"多年,毫無顧忌地將自己暴露在對方面前:吃飯剔牙、打嗝放屁、換衣服不避諱對方、上廁所不關門……這種距離過近的關係,反而阻礙了情慾的喚起。
· 伴侶無法滿足自我拓展的需求
心理學"自我延伸"理論認為:我們希望能通過伴侶來滿足拓寬自我的需要。因此,在關係中能擴展我們興趣、技能與經驗的伴侶會更具有吸引力。我們可以在和伴侶相處的過程中,通過理解和學習對方與我們的"相異之處",來拓展自己的視野、提升自己的學習和工作能力,滿足自我拓展的需求。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伴侶帶給我們的自我延伸感會逐步降低。因為隨著我們對伴侶的了解日益加深,伴侶身上新鮮的、充滿吸引力的部分會越來越少,加上有些伴侶缺乏自我成長的動力,所以我們能從對方身上汲取的"養分"就會減少。
· 衝突過度、溝通不暢
在婚姻關係中,衝突是不可避免的。偶爾有些小衝突從心理學角度講,是彼此"親密"的一種表現。這類衝突實際上也是給伴侶提供一個"契機",讓彼此增進了解,在試圖妥協與和解的過程中,尋求繼續維持關係的方法。
然而,一旦關係中的衝突過度,我們就得消耗大量的精力去化解矛盾、解決衝突,這個過程中如果溝通不暢,衝突反而會泛化,最終讓我們感到耗竭和疲倦。
03 好的婚姻,需要共同成長
劉嘉玲曾經說過:"沒有永遠的婚姻,只有共同成長的夫妻。"
在婚姻關係中的能夠長久走下去的夫妻,都是能在這段親密關係中共同成長的。
佟大為和妻子關悅在娛樂圈中,也算是一對恩愛夫妻。
他們倆結婚十年,依然保持著每天說"我愛你"的習慣,就連紀念日都堅持要一起過。
如果佟大為拍戲沒空趕回去,關悅就主動會去找他。
對於為什麼每次都要一起慶祝,佟大為的回答是:"這是婚姻的儀式感,如果一次不過,兩次不過,那麼這個事兒就淡了,就像每天說'愛你喲'是一種習慣,也是在提醒我自己。"
確實如此,那些看似麻煩的儀式感,其實都是在提醒自己不要忘記曾經相愛的感覺。
他們倆的婚姻很幸福,但這幸福的背後是共同成長的信念在支撐。
關悅在做好佟大為"賢內助"的同時,並沒有丟失自己。這些年,她一直在不斷成長,努力提升自己——
2010年,進入長江商學院攻讀EMBA工商管理碩士;
2012年,重回北京電影學院攻讀MFA藝術碩士;
2015年6月獲得MFA碩士學位,同時,擔任北京電影學院老師。
《簡愛》中有這樣的一句話:"愛是一場博弈,必須保持永遠與對方不分伯仲、勢均力敵,才能長此以往地相依相息。因為過強的對手讓人疲憊,太弱的對手令人厭倦。"
這句話恰恰道出了高質量婚姻關係中,共同成長的重要性。
好的婚姻裡,雙方一定能夠保持同頻的節奏,一起進步、共同成長。要想實現這個目標,提升婚姻的滿意度,每一對夫妻請務必做好以下幾點:
1. 適當妥協、求同存異
在走入婚姻關係之前,男女雙方都有各自的原生家庭,生活習慣、興趣愛好、對事物的認知方式等。然而,婚姻關係從本質講是一種"合作關係",這種關係在某種程度上對彼此都具有一定的約束和限制性。我們能在關係中懂得適當妥協、求同存異,就是給關係注入能量、提供氧氣。
2. 積極創造正面體驗
在孩子生日、父母生日、婚姻紀念日、過節聚會等這些特殊的日子,邀請自己的伴侶一起策劃、安排活動、布置現場,這個過程中,雖然不是兩個人獨處,但是需要面對相同的問題、同一種情境,這就是一種創造性的儀式感。
如果條件允許,在閒暇之餘,不妨兩個人一起共讀一本好書、學一項新的技能、共同探討感興趣的話題,牽手漫步、去看場電影,去積極創造更多的正面體驗。
這種體驗,可以連接彼此的親密感。
3. 採取積極的溝通方式
面對衝突,有很多夫妻會採取指責、抱怨等無效的溝通方式。我們以為自己是在"溝通",實際上是更多的是在攻擊對方、發洩情緒。這種溝通方式只會"加劇衝突",讓關係惡化,如果我們能在溝通時嘗試傾聽對方,學會換位思考,採取更積極、有效的溝通方式,關係就會得到改善。
婚姻是一場修行,世界上沒有完美的人,所以不可能有完美的婚姻。在平淡的婚姻生活中,我們難免會產生厭倦,但只要你用心創造、積極改變,就可以"重塑關係",同樣可以讓平淡的生活開出幸福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