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中國佛教四大名山其中的傳說典故你知道多少?

2021-01-09 山西百姓事

1.山西五臺山

相傳五臺山原名五峰山,氣候異常惡劣,冬天滴水成冰,春天飛沙走石,夏天酷熱難當,農民們根本無法到田裡種莊稼。文殊菩薩碰巧到這裡傳教,看到人們遭受苦難,決定改變這裡的氣候。

文殊菩薩了解到東海龍王那裡有一塊神石叫「歇龍石」,可以把乾燥的氣候變得溼潤,於是變成一個化緣的和尚,到龍王那裡借歇龍石。

文殊菩薩來到東海,見龍宮外面果然有一塊巨石。還沒有走到跟前,已經感覺到一股涼氣迎面撲來。文殊菩薩見到龍王,說明來意。龍王很抱歉地說:「大法師借什麼都行,唯獨這塊歇龍石不能借。因為它是花了幾百年工夫從海底打撈上來的,清涼異常,龍子們每天工作回來,汗水淋漓,燥熱難耐,便在上面歇息養神,你若借去,龍子們就沒有歇息的地方了。」文殊菩薩反覆說明自己是五峰山的和尚,是為了造福於人間特地來求援的。

龍王心裡不願意把神石借人,又不便直接回絕文殊菩薩的請求。估計這位老和尚一人無法將石頭運走,龍王勉強答應說:「神石很重,沒有人能幫助你,你如果能拿得動,就拿走吧!」

文殊菩薩謝過龍王,走到神石跟前,口念咒語,立刻使巨石變成了小小的彈丸。文殊菩薩將彈丸塞進袖筒,然後飄然而去。老龍王驚得目瞪口呆,後悔莫及。

文殊菩薩回到五峰山時,正是烈日當空,因為久旱不雨,大地乾裂,人們遭受著深深的苦難。文殊菩薩把神石安放在山中間的一條山谷中,奇蹟發生了:五峰山立刻變成一個清涼無比的天然牧場。於是,這條山谷被命名為清涼谷,人們又在這裡建了一座寺院,起名叫清涼寺,五峰山也改名叫作清涼山了。

2.浙江普陀山

洛迦來歷

普陀山是印度話的簡稱,具足稱是普陀洛迦山、補怛羅迦、布怛落伽等,中國話叫做小白華山。普陀洛迦原為一山之名,因為中國人習性好略,或稱普陀或單呼洛迦,久之遂成為兩個山了。

考普陀山之成為觀世音菩薩道場的原因,在佛教經典上也有明文,當時印度就有幾個補怛洛伽等之說。

我們在華嚴經第六十八卷讀到如下一段經文:「瑟鞞胝羅居士告善財言:善男子,於此南方有山,名補怛洛迦,彼有菩薩,名觀自在,汝詣彼問,菩薩云何,學菩薩行,修菩薩道。即說頌曰:『海上有山多聖賢,眾寶所成極清淨,華果樹林皆遍滿,泉流池沼悉具足,勇猛丈夫觀自在,為利眾生住此山,汝應往問諸功德,彼當示汝大方便。』時善財童子(中略)漸次遊行,至於彼山,處處求覓此大菩薩,見其西面,巖谷之中,泉流縈映,樹林蓊鬱,香草柔軟,右旋布地,觀自在菩薩,於金剛石上(今金剛石俗稱說法臺,石與陀石同在山之西面),結跏趺坐,無量菩薩,皆坐寶石,恭敬圍繞,而為宣說,大慈悲法,(中略)我以此菩薩,大悲行門,平等教化,一切眾生,相續不斷,(中略)或以布施,攝取眾生,或以愛語,或以利行,或以同事,攝取眾生;或現色身,攝取眾生,或現種種不思議色淨光明網,攝取眾生。或以音聲,或以威儀而為說法,或為神變,令其心悟,而得成就。(中略)願令一切眾生,若念於我,若稱我名,若見我身,皆得免離,一切怖畏;離怖畏已,復教令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永不退轉。」這就是有名的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第二十八參,參觀世音菩薩於此山中,所聞法要,大抵如是。再說觀世音菩薩乃過去正法明如來,早成正覺,因與我們娑婆世界有大因緣,所以他老人家才倒駕慈航尋聲救苦。三十二應,普門示現,無非是要令一切眾生,脫離苦海而登彼岸而已。

不肯去觀音院

相傳,在公元916年,有一個日本僧人慧鍔從五臺山請得觀音聖像回國,經普陀蓮花洋時,突然哪裡都是鐵蓮花,船不能通行,慧鍔以為觀音不肯東渡去日本,於是把觀音聖像供奉在當地姓張的居民家中。從此以後,普陀山慢慢發展成為專門供奉觀音的道場,慧鍔也成了普陀山的開山祖師。

短姑聖跡

相傳有姑嫂二人渡蓮花洋來朝山進香,船靠碼頭時,不巧小姑「天癸」來潮,自愧不潔,不敢下船入山。其嫂短(責備的意思)其無福朝聖,叫她呆在小船中等她,便獨自進山拜佛去了。時近中午,潮水大漲,小船與岸相隔,小姑坐在船中,餓得發慌。正在此時,只見一村婦拎著飯藍走到碼頭邊,向潮水裡投下一些石塊,踩著這石塊來到小巧玲瓏姑船上,說是其嫂進香託她捎來的,說罷,放下飯盒便離船而去。過了不久,其嫂進香歸來,問起這件事,感到奇怪。忽然想起剛才拜佛時,瞻仰蓮座,只見觀音大士衣裾溼了一片,心裡頓有所悟,原來這是觀世音菩薩做的善事。因其嫂曾在碼頭「短其姑」,從此,姑嫂泊舟處即被稱作「短姑道頭」,大士送食時投向潮水裡用以踩腳的石塊,稱為「短姑聖跡」。

二龜聽法石

一傳,觀音菩薩在說法臺上講經說法,東海龍王知道以後派了他的兩個龜相來聽經,沒想到兩相聽得入了迷,不願再回龍宮,龍王知道後非常生氣,就將他們化為了石頭。二傳,這是雌雄兩隻烏龜,因在聖地戲鬧而被懲罰變成了二龜。

3.四川峨眉山

雪魔芋

峨眉山由於山勢高峻,氣候寒冷,所以古人說它「山頂四時如大冬」。雖然山上多奇花異樹、仙草、仙藥,但卻不產蔬菜水果。因此,到峨眉山來遊玩的人,只能飽覽勝景,卻吃不到美味可口的菜餚。有一年冬天,一個白髮蒼蒼的老漢來到了金頂臥雲庵。當他到齋堂吃飯的時候,見和尚們吃的都是幹豆、泡椒、鹽筍之類。就問道:「峨眉山乃仙山寶地,有的是仙菜,你們怎麼吃這菜呢?」和尚們聽他這樣說,就問:「請問老居士,仙菜在哪裡?」老漢用手向山上一指說:「仙菜就在山上。」和尚們抬頭往山上看去,山上除了一片白茫茫的積雪,什麼也沒有。就奇怪地問:「老居士,你說的仙菜我們怎麼沒有看見呢?」老漢說:「我領你們去找吧!」

第二天,老漢領著和尚們翻山越嶺,涉溪過澗,來到一個白雪皚皚,銀光閃閃的山坡上。老漢指著山坡說:「這裡就有仙菜。」和尚們說:「怎麼我們就沒有看到見呢?」老漢不慌不忙地從身上摸出一面金光鋥亮的銅鏡,他用銅鏡往雪地上一照,雪地上立即閃出一片金光。雪被金光一照,很快由白變黃,又漸漸融化成水,向山坡下流去。頓時,奇景出現了:山坡上長滿了各種綠樹、奇花、葛藤、野草。老漢指著一片鋸齒形葉片的矮樹叢說:「這就是仙菜。」和尚們一看都不相信地說:「這樹子長得又厚又尖,怎麼能吃呀?」老漢順手扯起一株,指著根上一個象芋頭一樣的東西說:「這就是菜呀?」和尚們半信半疑,也跟著扯了許多老漢扯的那種東西,背回廟裡。老漢又選了兩塊石頭,用白泥在上面畫了兩扇磨子,然後在磨眼上放了一隻大木桶,在磨盤下放了一口大鍋。他把扯來的東西洗淨放進大桶裡,又在磨旁繞了三圈,喊一聲:「轉!」那磨子就自動轉了起來。只見一股灰黑色的汁水從磨扇四周流到磨盤裡,又從磨盤裡流到鍋裡,鍋裡立即成了一塊塊象豆腐一樣的灰黑色的東西。老漢叫和尚們把這些東西全擺到山上去。此時,紛紛揚揚的雪花正不斷從天上飄落下來,和尚們奇怪地說:「老居士,天上在下大雪,擺到山上豈不被凍壞了?」老漢說:「你們只管按我的吩咐做吧,我自有道理。」和尚們懷著好奇心,把那些東西擺到山坡上。老頭看已經擺滿了一山坡,就用扇子往左面山坡輕輕一扇,只見左面山坡上忽然捲起了一陣大風,吹散了滿天雪花。大風過後,滿坡陽光燦爛,不一會兒,就把仙茶曬得洞洞眼眼,象凍豆腐一樣。老頭說:「這就是仙菜。」和尚們都忙著收拾,誰知剛把左面山坡上的菜收拾完。等右面山坡上的仙菜一曬乾。太陽已照到左面山坡上去了。這樣來回曬,來回擺,仙菜越積越多,和尚們收也收不完。後來人們把這種東西放在水裡泡軟,再放在熟油鍋裡加上筍乾燒得黃酥酥的,味道十分鮮美。峨眉山仙菜的美名很快就傳遍了四方。

飛來殿

很久以前,在峨眉城北面,有一座從別處飛來的小山峰,人們叫他飛來峰。峨眉山的和尚,請神匠魯班在飛來峰上修了一座廟子。神匠魯班在飛來峰上修了一座廟子。神匠魯班是有名的能工巧匠,他刻的牛兒能耕田,刻的雞公能叫明。他修的這座廟子也很精緻。真是碧瓦琉璃,飛簷鬥拱,殿門上還刻了經書上的故事。因為它的殿頂沒有用一根梁,所以人們叫它無梁殿。大殿裡的每根柱頭上,都刻上了一條栩栩如生的金龍,據說在夜裡人們常看見那金龍在柱頭上搖頭擺尾地遊動哩。八洞神仙裡的呂洞賓,聽說這廟是魯班修的,也特地來觀賞。走的時候還要大殿裡的壁頭上題了幾句詩:「教化先生特意來,世人有眼不能開,道童只接雲遊客,不識終南呂秀才。」

有一年,飛來峰連同魯班在上面修的那座子,一齊飛走了。和尚們見廟子飛走了,就去見魯班說:「魯班師傅呀!你給我們在峨眉山飛來峰上修的廟子,連飛來峰一起飛走了。請再給我們修一座吧!」魯班一聽,就問和尚:「廟子飛到哪裡去了?」和尚說:「只看見向東飛去,不知飛到那裡去了。」魯班說:「你們先回去吧!我去找一找,把那座飛走的廟子給你們搬回來就是了。」和尚知道魯班的手藝很高明,他說了的話,就能做到,於是高高興興地回去了。 魯班等和尚走了以後,就帶上幾個徒弟去尋飛來峰。他想,天地這麼大,如果一地一地去尋,不知要尋到什麼時候,還是從天上往下看著尋吧。他用木頭刻了幾朵雲彩,他和徒弟們一人站上一朵。哪雲朵一下飛上了天。魯班站在雲朵上東尋西找,最後終於在杭州西湖找到了飛來峰和上面的廟子。魯班叫徒弟們先在大殿的每根柱頭上鑿上一朵朵雲彩,然後又在廟子外面的廟基上鑿上雲彩。雲彩一鑿好,魯班喊了一聲「起」!只見廟子四周白雲飄湧,那廟子一下騰空而起。魯班用手一指,那廟就一直往峨眉山飛去。就這樣,飛了一殿又一殿,魯班後最後一殿也慢慢飛起來了,就同徒弟們收拾工具,準備回去。這時突然發現少了一把斧子。原來魯班在柱頭上刻雲彩的時候,順手把斧子放在柱頭的孔眼裡,忘記取出來。他叫徒弟們先回去,自己趕忙一跳攀著廟子,爬到柱頭上去取斧子。誰知那座廟飛呀、飛呀,一直快飛攏峨眉山了,魯班還在抱著大殿的柱頭,摸斧子哩。這時,有一個姑娘,正在山下池塘裡洗衣服。聽見天上有什麼東西飛得呼呼直響,忙抬頭一看,見是一座廟子在天上飛。那廟子的柱頭上,還趴著一個人正往柱頭裡摸東西哩。姑娘驚奇地大叫起來:「大家快來看啊!一座廟子在天上飛啊!」這時,魯班東摸西摸還沒有摸到那把斧子,心裡正生氣呢,聽他一喊,大家都朝天上看,就大聲向下面喊:「你這小姑娘,在吼叫什麼?」一不小心,把大殿上的一根門枋弄掉下去了。那枋在天上翻翻滾滾,直往下落,正好落在姑娘洗衣的池塘裡,打得水花四濺,把姑娘的衣服也濺溼了一大片。姑娘見門枋從天上掉到池塘裡,以為是魯班甩下來打她的,嚇得衣服也不洗了,轉身就跑。 那座廟子飛回來仍舊落在原來的地方。後來人們就叫它「飛來殿」。把那掉枋的池塘叫「掉枋池」。

峨眉山

老寶樓

峨眉山十景之一的「聖積晚鐘」,說的是峨眉山下聖積寺裡一口鐘的故事。在聖積寺裡有一個鐘樓。這鐘樓約有三丈高,兩丈寬,修得翹簷飛閣,繡欞瑣闥。門坊上,鏤空雕飾五彩雲紋。閣門上有一黑漆大匾,上書「峨峰真境」四個金字。鐘樓的橫梁上,掛著一口大鐘。這鐘用生鐵鑄成,有一人多高,據說有二萬五千斤重。每到夜深人靜,和尚們撞鐘、擊鼓誦經。那渾厚宏亮的鐘聲,在萬籟俱寂的夜裡,越傳越遠,很遠的地方都能聽到。

據說,以前聖積寺裡有個叫做慧寶的老和尚。他四方化緣,修了聖積寺,但是還缺一口大鐘。廟無大鐘,太不相稱。於是他立下誓願,要化緣鑄一口大鐘。他出外化緣幾個月以後,用竹篾背了一口大鐘回來。和尚們見老師父用竹篾背鍾,都很驚奇地問:「我在外化緣鑄了這口二萬五千斤重的大鐘,正愁路遠沒法回來。這裡,來了一個老公公,給了我這皮竹篾,對我說:『你用它背鍾,一個人就能背回去。』我照他的話做,果然背回來了。」於是和尚們就七嘴八舌地商量著怎樣安放這口大鐘。有的說:「放在大殿裡,怕不佔了半個大殿?」有的說:「這麼重的鐘,乾脆掛在廟外黃桷樹上。」老和尚說:「哪有把鍾掛在廟外頭的道理?我們還是修個鐘樓吧!」他把廟裡的和尚都召集起來,在廟門前連夜趕修鐘樓。白天修、晚上修,整整作了七七四十九天,鐘樓修成了。老和尚仍然用那皮篾條把鍾掛上,然後對徒弟們說:「我還要出外去雲遊,你們等我走了三天以後再敲鐘。」和尚們都不知道老和尚是什麼用意,想問個明白。但老和尚走得急,只說了一句:「照我說的去做吧!」就出外雲遊去了。和尚們早就想聽聽這口鐘的聲音好不好。所以老和尚走了不多久,一個和尚就拿起鍾槌,想輕輕敲它一下,先聽聽聲音,只要老和尚聽不到就行了。他舉起鍾槌,剛剛一槌敲下去,只聽「咣」的一聲,那宏亮渾厚的鐘聲,在空中迥響,似春雷滾滾,越傳越遠,久久不絕,一直傳到了老和尚的耳朵裡。這時,老和尚剛走了五裡路,一聽這鐘聲,知道和尚們沒有按他的吩咐,提前敲了鍾。所以,以後這鐘聲就只能傳五裡遠了。

後來,人們來到峨眉山,都要到聖積寺去看看那口一皮竹篾吊萬斤的大鐘。大家看到一皮竹篾能夠吊這麼重的一口鐘,都感到很奇怪。因此一傳十、十傳百,不久就傳到當地縣官的耳朵裡。這峨眉的縣官姓錢名迷,因為他愛財如命,所以老百姓就給他取了個綽號「錢如命」。這錢如命一貫貪得無厭,搜刮民膏。到峨眉縣不幾年,就搜颳了幾萬兩銀子。這傢伙又善於逢迎拍馬,每逢上司來縣巡察,他又送禮,又擺宴,整天跟在上司屁股後面轉。所以,雖然老百姓怨聲載道,但由於官官相護,也就被包庇過去了。

錢如命聽說聖積寺有口幾萬斤重的大鐘是用一皮竹篾吊的,他不相信,就親自去看,果然是真。他想,一皮竹篾又細又薄,怎能吊起萬斤重量?這皮竹篾一定是件寶物。當今皇上正在到處尋寶,要是我能把這件寶物送到皇宮去,皇上一定很高興,這一下不升官也要發財。

第二天,他就帶著兵丁來到寺積寺鐘樓,命人把事先準備好的鐵鏈,去換那皮篾條。寺裡和尚呼說縣太爺帶人來取吊鐘的竹篾,都跑來請求道。「大人呀!這皮竹篾是我們老和尚背鍾帶回來的,取不得呀!取了菩薩就要降罪的!」那錢如命把眼睛一瞪:「什麼取不得?本官是一縣之主,為什麼一皮篾條都取不得?這竹篾我是取去獻給皇上的,皇上乃當今天子,菩薩也要讓他三分。」說罷,叫人把竹篾換了下來。那竹篾因為掛得久了,上面沾滿了灰塵,又黑又髒。錢如命一想,進貢給皇帝的寶物,就這樣送去,會惹得萬歲生氣。於是就拿著竹篾到附近一個池塘去洗。這池塘裡,池水又乾淨又清亮。錢如命把竹篾放到水中擺來擺去地洗。隨著竹篾的擺動,池水忽然掀起幾丈高的浪濤,那竹篾在水裡遊來遊去,越遊越長,一下變成了一條青龍,竄出水面,搖頭擺尾直向天上飛去。縣官嚇呆了,兩隻腳象篩糠一親,嘴裡不住地喊:「快救命!快救命!」那些兵丁只顧自己逃命要緊,誰還顧得上去救縣太爺?突然塘水掀起一個大浪,把縣官卷到水裡淹死了。以後,人們就把這個塘叫做「化寶塘」,把那座掛鐘的樓。叫做「老寶樓。」

4.安徽九華山

閔公施地

相傳九華山有一代主人名叫閔讓和,為人樂善好施,在九子山中修橋補路,行醫送藥,齋僧布道。人們都稱他為閔公。閩公家中,經常開設齋會,款待四方僧眾。常來他家參加齋會的僧人共有九十九位,閔公因所齋僧眾不滿整百深感遺憾。有一日,閔公聽說山中來了一位被稱為洞僧的苦行僧,住在南臺的一個山洞裡。心中頗為高興。希望洞僧也來參加齋會,以實現齋僧百人的心願;這年農曆七月三十日,閔公又邀請山上的僧人齋會,並派兒子親自去南臺拜請洞僧前來參加。金喬覺想,自己是異鄉人,也該向施主討一塊立足之地。於是欣然赴約,來到閔家。閔公見洞僧前來,上前就拜,並提出:「高僧如不嫌棄,日後還請多多光臨」的請求。金喬覺稱謝畢,說出:「小僧外鄉之人,來貴地修行,還望施主慈悲為懷,借小僧一席之地為貧僧作棲息之所」的心願。

閔公問:「不知高僧相中了何處風水,需要多大道場?」金喬覺表示:「貧僧但求一袈裟之地足矣!」閔公說:「這有何難,九子山中九十九峰,山山水水都是老夫的領地,高僧盡可隨意選定」。此時,金喬覺說聲:「蒙施主厚賜」。隨即脫下身上的袈裟,向空中一展,頓時山風驟起,一襲袈裟,越旋越高,越展越大,最後將九子山大大小小九十九座峰嶺一齊罩住。閔公一見大驚,趕緊匍伏於地,說:「老朽鄉野俗人,不知神僧今日駕到,罪過,罪過!老夫願將這九子山中九十九座山峰,方園百裡領地,盡獻神僧,以作道場,請神僧笑納。」金喬覺連忙伸出雙手伏起閔公,連說:「多謝施主,多謝施主。」後來,閔公受佛家影響越來越深,他先送兒子出家,自己也隨後出家,父子倆都拜金地藏為師。從此,閔公父子就和金喬覺一起在九子山中虔誠苦修。終成正果。

娘娘塔井

相傳金地藏的母親,因思兒心切,也親臨九華山。她面對金地藏修行的決意,自己也在九華山留了下來。一日,金地藏對母親說:「這廣場中有一口井,井下別有天地,可超脫娑婆世界之人,免受地獄之苦,登臨法堂「此後,一天黃昏,娘娘見兒子在池邊臺上作晚課,但她在井邊,卻又分明看到兒子在井底誦經,感到奇怪,便不顧一切,躍身跳下井去。眾僧人急忙救人,卻撈不到。此時但見西邊天際,暮靄升騰,現出娘娘的身影。識者皆說,這是地藏菩薩的法力,超度母親升天,嗣後,世人建七層鐵塔於井上,以志紀念。該塔原位於九華山化城寺廣場東南側,清末被毀,後在原塔址掘井,恢復了當年廣場原貌,待福德之人重建此塔。

相關焦點

  • 中國最大地藏菩薩佛像—九華山,被稱為「中國佛教四大名山」
    自從佛教傳入中國,中國就成了世界佛教的巨大支持者,從中國境內無數的佛教建築中,可以看出佛教對中國影響之深遠。很多佛教寺院已經成為著名的景點,每年都要接受無數的佛教信徒的禮拜。正如我們今天所介紹的九華山,是著名的佛教名山之一,自古以來就對傳承佛教文化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 中國四大佛教名山,傳承兩千餘年,你知道是哪幾座嗎
    俗話說「山不在高,有仙則靈」,我們中國有很多的名山,其中不乏也有佛教聖地。從古代開始,那些山中就居住的僧人,他們讓寺廟一直延續至今,這也成為了我國的佛教名山,中國一共有四大佛教名山,傳承了兩千餘年,你知道是那幾座嗎?
  • 我國佛教四大名山的故事
    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四大菩薩的四大道場在我國哪幾座名山,又有哪些奇聞異事。一:文殊菩薩道場---山西五臺山山西五臺山是我國四大佛教名山之首,為什麼是文殊菩薩道場呢。因為《華嚴經》有云:「東北方有處,名清涼山。從昔以來,諸菩薩眾,於中止住。
  • 大家都知道佛教四大道場,那麼第五道場在哪裡?
    中國佛教四大道場,即通常所說的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五臺山位於山西五臺縣內,山有五臺,故名五臺山。傳說它是文殊師利菩薩顯靈說法的道場。普陀山位於浙江普陀縣,相傳為觀音顯靈說法道場。峨眉山位於四川峨眉縣,傳說是普賢菩薩顯靈說法的道場。
  • 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中,只有它是世界地質公園,被譽「東南第一山」
    我們都知道,我們國家地域遼闊,物產豐富,其中有著名的山川,如安徽黃山,中華十大名山之一,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美稱,當然,除了黃山,安徽也有著名的山,但是低山多,這就是九華山。談起九華山,很多人不知道九華山在哪裡,第一個反應就是想到了陝西華山,當然,九華山與華山並無關聯,它位於安徽池州市青陽縣境內,是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是國家5A級旅遊景區,享有「東南第一山」之稱,並於2010年9月被認定為世界地質公園,這是繼黃山和天柱山之後安徽的第三個世界地質公園,是中國佛教名山中唯一的世界地質公園。
  • 「中國佛教四大名山」,個個聲揚海外,深受國內外遊客喜愛!
    綿延數千年的佛教活動,使鍾靈毓秀之淨土的普陀山積澱了深厚的佛教文化。「人人阿彌陀,戶戶觀世音」,觀音信仰被世界稱為「半個亞洲的信仰」。九華山位於安徽省池州市青陽縣,被譽為「東南第一山」,「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九華山從山腳一直延伸到天台山,有許多著名的寺廟和眾多的文物。有化城寺、月身寶殿、慧居寺、百歲宮等古剎78座,佛像1500多尊。
  • 中國五大佛教名山,飽受爭議的第五佛山,你認為該是哪一座
    五臺山位於中國五大佛教名山之首,被稱為「金五臺」,是文殊菩薩的道場,五臺山是中國唯一一座青廟(漢傳佛教)的黃廟(西藏佛教)交配的佛教道場,寺院128座,現存的寺院47座,臺內39處,臺外8處,其中多敕建造寺院,很多朝代皇帝參拜,有名的有顯通寺、塔院寺、菩薩頂、南山寺、黛螺頂、廣濟寺、萬佛閣等。
  • 海天佛國指的是我國哪一座佛教名山 支付寶螞蟻莊園8月10日答案
    海天佛國指的是我國哪一座佛教名山 支付寶螞蟻莊園8月10日答案 2020年8月10日,支付寶螞蟻莊園小課堂的問題有人是關於人文地理的
  • 我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被譽「東南第一山」,還是世界地質公園
    是日本佛教四大名山之一,被稱為「東南第一山」嗎?還是世界地質公園?帶你去三千裡,吃商品見面忘恩負義,RR帶你去看世界,大家好,我是靠那張臉吃飯的小R。這座山的山峰是九華山,也許很多朋友聽到這個名字都知道,這座山還是我們國家佛教的四大名山之一,同時也被稱為東南第一山,但是,對於大多數朋友來說,這座山峰只有名字,今天帶著同伴詳細調查一下,真是座有名的山啊。
  • 中國十大名山,爬過三關,都爬過太牛了!
    當時只覺得中國的山那麼多!學了地理,才知道中國的博大精深。中國的山比電視上說的要多。今天,我就給大家講講中國最著名的十座山。泰山又名岱山,自古以來就是百姓崇拜,帝王祭祀的神山。有道是「泰山安天下」。泰山作為五嶽之首,已入選世界自然文化雙遺產。黃山是安徽旅遊的象徵,也是中國唯一的山嶽風光。四絕瀑布奇觀別具一格。「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山」的詩句歌頌的是黃山。
  • 中國最著名的十大名山:爬過三關,爬完這一生!
    但我們的祖國如此遼闊,很難去到每一個地方,並在其中度過一生。今天,蝸牛就給大家介紹一些中國的十大名山,它們遍布祖國各地,富有特色又極具代表性,只要在有生之年都爬上去,自稱走遍大江南北都不夠,無愧於一生!。01、陝西華山在中國十大名山中,華山位居第一。也許很多人會感到困惑。雖然華山的名氣不小,但中國還有幾座名山能與之並駕齊驅,它為何能從中脫穎而出?
  • 中國這2座名山,都被稱為「東南第一山」,相隔千裡一佛一道
    中國的名山大川怎麼也看不完,幅員遼闊,廣闊的大地上,森林總大小不同的山川,都有各自的山魂數百座,說起名山,最有名、知名度最高的是三山五嶽、佛教四大名山、道教四大名山等代表性山脈,其中兩座山都有「東南第一山」的名聲,外號可以說是「撞車」,和我一起看看是哪兩個山脈!
  • 名山和寺廟_中國網
    佛教十小名山(上) 五臺山、峨眉山、普陀山、九華山是我國的佛教四大名山,可謂遊人盡知,但對佛教十大小名山卻知之不多。我國佛教十大小名山分別是:江蘇狼山、南嶽衡山、中嶽嵩山、江西廬山、雲南雞足山、浙東天台山、陝西終南山、北京香山、遼寧千山、梵淨山。
  • 四大佛教聖地之一,假期人特別多,是文殊菩薩的道場
    這裡有你想去的地方,想看的風景。人生是一個說不完道不盡的話題。古往今來,多少人在談論這個問題,多少文章在闡述人生的道理。其實,人生說來也很簡單,它不過是一次單程旅行。歡迎各位的到來,小編帶你玩轉國內外各大風景名勝,喜歡您就往下看四大佛教聖地之一,假期人特別多,是文殊菩薩的道場,好多人都是來給孩子求學業、聰慧等。初一、十五人也特別多,香火最旺的該數五爺廟了,好多人都是凌晨三四點鐘都在門外排隊,要燒頭柱香!這個主要是求財運官運的!
  • 中國最靈驗的10大許願地,排名第一是?盤點最有祈福文化名山寺院
    中國有很多的名川大山,千年古剎;也有佛教發揚傳播聖地,各地遍布,這10處許願最靈驗的名山寺院,您去過嗎?1、五臺山五臺山位於山西忻州市,位居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首,也是世界五大佛教聖地,被稱為金五臺,為文殊菩薩的道場。民間俗話說:金五臺,銀普陀。銅峨眉,鐵九華,可見五臺山的地位。
  • 佛教四大天王的含義你知道嗎?
    四大天王是佛教的護法,俗稱「四大金剛」是錯誤的。應該叫四大天王,又稱護世四天王,是佛教二十諸天中的四位天神,位於娑婆欲界第一重天,第一重天又叫四天王天位於須彌山腰,四大天王塑像通常分列在佛寺的第一重殿的兩側,天王殿因此得名。相傳四大天王住在須彌山山腰的四座山峰上。
  • 中國古代神話一一你聽說過幾個中國關於狗的傳說
    咱們先看看傳說故事:第一則:傳說古時候,人們秋冬沒有糧食吃,往往挨餓。聽說天上有谷種,但谷田有天兵守衛。人就派狗去偷,並對它說,要去哪個谷穗六尺的田裡偷。狗答應了,就上了天,在過天庭門檻時,摔了一跤,忘記了人囑咐的話,看見一片谷田就進去打了幾個滾,不知道這是六寸谷穗的田。
  • 最火十大名山排名,每山必與佛或道相關
    閒來無事,小鐵整了份最火名山榜單了,這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這些山或多或少都有佛或是道的痕跡,似乎山的文化和宗教文化之間已經密不可分了。不過不得不說,有了這些文化的支撐,山是死的山,卻也成了活的山,變得有靈性起來了。跟小鐵去看看這些山都是哪些?
  • 中國道教四大名山,很多人都記不全,你知道幾個?
    眾所周知,道教是我國本土宗教,祖天師張道陵在東漢順帝年間在四川鶴鳴山創始,到現在為止有近兩千年的歷史,在道教漫長發展的歷史中,影響力逐漸擴大,並成為中國三大宗教之一,影響著人們的生活方面。今天,向大家介紹道教中的四座名山,黃山、武當山,現在很多人都不記得這個道教的四大名山,但不能否定道教中崇高的地位和深遠的影響力,此外,道教四大名山不僅文化底蘊深厚,而且都是風景秀麗的古蹟繁多的旅遊勝地,被國家旅遊局評為4A、5A旅遊勝地,是假期旅遊的絕好目的地,去玩一天或兩天的話,可以說有修養身體的效果,但也可以親近自然放鬆身心。
  • 中國最靈驗的四大寺廟,既能了解到古今佛教文化,又可保家人安順
    一、佛光寺(五臺山)佛光寺是中國唐代佛殿及北魏至清代佛教建築。196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山西省忻州市五臺縣城東北30公裡佛光山中。佛光寺建在半山坡上。東、南、北三面環山,西面地勢低下開闊。寺因勢而建,坐東朝西。佛光寺的唐代建築、唐代雕塑、唐代壁畫、唐代題記,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都很高,被人們稱為「四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