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身符、符咒、法事……在淘寶上搜索相關關鍵詞,會出現多個售賣具有迷信色彩商品的店鋪。有賣家坦言,他們的道觀是私人的;還有的表示,他們的寺廟是自己建的,並無和尚在裡面。北京青年報記者發現,多個售賣符咒等商品的店鋪,此前都是以銷售服裝等其他類型商品起家,銷售符咒是近期的新業務。對此,淘寶方面並未回應。
現狀
淘寶多個商家售賣符咒法事
在淘寶網上搜索「法事」,則出現上百個結果,如「回心轉意符和合術法事」「開補財庫法事」等,最高收費為7萬元一場。一家標價199元一支法事蠟燭的店鋪,目前已有943條累計評論,照此計算,該賣家至少依靠該商品收入18萬元;另一標價900元一場法事的賣家,銷量250件,收入22萬多元。
淘寶上還有不少出售護身符、符袋、符咒等商品的商家,這些商家幾乎遍布全國各地,商品標價從幾元到幾萬元不等,已經完成交易的店鋪不在少數。有店主介紹稱,這些護身符可以根據善男信女的心願定製,可以滿足任何心願;如果沒有特別的願望,也可以請一個萬能的回家,隨時許願。
調查
店主稱自建寺廟「沒有和尚」
不過,這些售賣符咒的店鋪卻並非正規寺廟、道觀。一家名為「護心閣」的店鋪內,售價9.9元的「靈符」已收到1430條評價。店主告訴北青報記者,他們是佛教,具體寺廟是位於河北保定的「白林禪寺」,不過,該寺廟卻「名不見經傳」。北青報記者搜索到較有名氣的「柏林禪寺」,店主否認並表示,「不是那個,我們沒什麼名氣,是自建的。」店主表示,「我們寺廟只有居士,沒有和尚常駐。」
另一名為「蓮花觀」的店鋪,也售出了幾百件護身符。店主在北青報記者的詢問下直接表示自己的道觀「肯定是不正規的,私人的道觀,哪來的正規?」該店主還對北青報記者解釋稱,「道觀相關規定,公立的不允許對外,現在私人的都網絡化了。」
北青報記者查詢到2017年11月國家宗教事務局出臺的《關於進一步治理佛教道教商業化問題的若干意見》中明確規定,依法加強網際網路宗教信息服務管理。從事網際網路宗教信息服務,應當經省級以上政府宗教事務部門審核同意後,按照國家有關網際網路信息服務管理和宗教事務管理的相關規定辦理。非宗教活動場所、非宗教團體、非宗教院校和個人設立的網際網路宗教信息平臺不得組織宗教活動,不得開展「網上燒香」「網上禮佛敬佛」、網上功德箱募款和售賣佛教道教衍生商品等活動。另外,佛教道教團體、場所應當執行國家統一的財務、稅收、資產、會計制度,開設單位銀行結算帳戶,依法辦理稅務登記。
質疑
賣符咒店鋪此前多在賣服裝
這些商家是如何通過淘寶審核的?某道觀一位名為「騰訊QQ點券」的客服介紹稱,該店鋪是8年前道長的孫子註冊的,之前一直賣服裝、虛擬物品等,最近半年才開始賣符咒。他表示,這是因為師傅的年紀大了,身份證弄不了,所以才用自己孫子註冊的店鋪;但自己最近連續10期被淘寶評為「金牌賣家」,因此肯定是通過淘寶審核的正規商家。北青報記者看到,店鋪頁的確顯示該賣家為淘寶認證的「金牌賣家」。
北青報記者發現,多個店鋪都存在類似情況,從以往的成交記錄來看,店鋪以往都是以「服裝」、「QQ點券充值」、「戶外用品」等起家,直到最近才轉到符咒;而此前的店鋪好評也一直延續,為店鋪增添了幾分信用。
北青報記者就上述事實諮詢淘寶方面,截至發稿,對方並未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