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門滿分,總分796分,這是蜀山區五十中西校九(三)班學生程家源的中考成績。這一成績不僅今年排名第一,也是近十年來合肥中考的最好成績。不僅程家源獨佔鰲頭,五十中學新校集團的吳嘉琪總分792分,全市第二名;許修洋也考了790分。蜀山區如此多的學生佔據了合肥市中考790分以上的高分段,令人欣喜。昨天下午,15歲的程家源在學校接受了採訪,暢談和分享了自己的學習經驗。
談學習
不偏科,不懂及時問
昨天下午,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記者在合肥五十中西校見到了今年合肥中考第一名程家源。留著齊耳短髮的程家源說,雖然自己平時成績不錯,但知道中考成績後還是有些驚訝。
雖然拿到總成績第一名,四門滿分,但程家源並不滿意。「考完雖然沒有估分,但感覺數學考得不好。」數學平時經常能考到滿分的程家源,看到145分的中考成績有些懊惱,「可能是最後一題,雖然答案是對的,但答題過程有些瑕疵吧。」
說起自己的學習秘訣,程家源介紹,學習方法因人而異,但平時只要跟著老師走,按部就班地學就沒有問題。她告訴記者,她比較注重課堂上的學習效率。「上課認真聽講,回家抓緊時間集中注意力做作業,遇到不懂的及時問老師。」程家源說,自己一般不熬夜,11點左右睡覺。平時她也不上輔導班,有問題會直接問老師。不過,「奧數」是她堅持學習的,「我覺得可以鍛鍊思維能力。」
高效率的學習,讓程家源的成績一直比較穩定。她的班主任張桂雲老師介紹,程家源能取得這樣的成績,絕非偶然現象。從2011年開始,五十中西校每三年就會出一個像程家源這樣優秀的學生,這不僅得益於五十中西區良好的學風,也得益於蜀山區實施的優質教育集團化的辦學模式。
據介紹,五十中西區原本是合肥動力廠子弟學校,這個企業辦的子弟學校交給蜀山區政府管理以後,蜀山區實施名校帶弱校的辦法,將動力廠子弟學校更名為五十中西區,並與原五十中實施聯合辦學、集團化發展。這個原本薄弱的廠辦學校,在蜀山區集團化辦學政策引領下,經過幾年的快速發展,現已成為合肥市的一流名校。
談技巧
靠大量閱讀增加詞彙量
雖然各科成績都不錯,但程家源的英語和數學相對更為突出。特別是英語,程家源已經可以閱讀簡版的英文書籍了。
程家源的媽媽胡女士是合肥市17中的英語老師。程媽媽介紹,程家源從小對英語的語言感覺就不錯。「三年級的時候,我教一個朋友的孩子學音標,程家源就在旁邊聽,結果別人家孩子還沒學會,她就已經學會了。」
不過,程媽媽表示,自己並沒有刻意輔導過女兒。「她都是不會了才來問我,平時我們工作也忙,也很少有機會用英語直接交流。」程媽媽說,程家源喜歡閱讀與英語有關的書,這是她英語成績好的一大「法寶」。程家源認為,學英語並沒有什麼「訣竅」,大量閱讀是關鍵,要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她透露,自己從來不會硬背單詞,而是在閱讀中根據上下文關係和語境,來記憶單詞,這樣效率比較高。學習英語後,媽媽給她買了新概念英語,她讀半小時就能背完一篇文章了。現在,她已經可以閱讀簡版的英文著作了。
談讀書
花一個暑假研究《水滸傳》
生活中的程家源並非「宅女」,她喜歡打羽毛球,還喜歡和自己的「閨蜜」一起泡圖書館,分享學習心得。此外,和多數女孩子不同的是,程家源不追電視劇,也不玩手機和IPAD等電子產品。相反,她對時政新聞和歷史傳記卻有著濃厚的興趣。程媽媽介紹,每天一家人吃完晚飯,程家源就喜歡跟著爸爸一起在電視機前看新聞。「從川普到中韓關係,從『一帶一路』到共享單車,她都有關注。甚至有時候會說出我都不知道的時髦名詞。」
值得一提的是,程家源愛讀書,愛鑽研,愛研究。小時候,爺爺就給她訂了好幾本雜誌。對家裡的書,程家源總是「來者不拒」,這種海量的閱讀也極大地拓展了程家源的知識面。昨天下午,她接受採訪時,手裡還捧著史鐵生的《我和地壇》,「前幾天剛買的,今天剛開始看。」
去年,她突然迷上了《水滸傳》,還專門花了一個暑假的時間在安徽省圖書城研究各種版本的《水滸傳》。「一個暑假下來,水滸裡的108將和他們的綽號,她都如數家珍。」除了愛《水滸傳》,程家源還特別喜歡讀偵探推理小說,最喜歡「福爾摩斯」。而《哈利·波特》系列她也看了好幾遍。
談愛好
彈古箏,愛上古風音樂
除了讀書,她對音樂也十分熱愛。昨天,她還現場演唱了幾句英文歌《FLY》。
「還在小學時,我們建議她去學古箏,她一點也不排斥。」程媽媽說,在學習古箏的過程中,程家源還參加過不少比賽。五年級時,她考到了古箏十級,還在省級古箏大賽中拿過二等獎。「因為古箏,她就喜歡上了音樂,一個人的時候就自己聽歌放鬆。」程家源說,自己喜歡古風音樂,平時也愛聽英文歌。班級搞聯歡會,程家源也會為大家獻歌一曲。
當然,成績好興趣廣的程家源也有自己的「短板」:由於身體瘦弱,體育一直不是她的強項。為了不讓體育在中考「拖後腿」,從上初中開始,程家源就堅持跑步來提高800米成績。「每次繞著操場跑四五圈,最後800米成績終於達標了。」在中考中,程家源選考的是跳繩和坐位體前屈。為了能達標,程家源從初三寒假開始堅持加練「坐位體前屈」,由於練得過狠,開學初的體育課程家源腿疼得幾乎無法參加訓練。「經常能看到程家源在操場上加練的身影,她做起任何事情都非常認真專注。」班主任張桂雲說。
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記者吳碧琦/文王從啟/圖
相關報導
讓優質資源成火種照亮教育高位均衡發展
蜀山區:做好教育供給側改革,推進義務教育集團化辦學
2017年中考,合肥五十中西校程家源斬獲合肥市中考總分第一名,這是繼2011年周瀟溶、2014年鄭小雨奪得中考第一名後,又一次拿到合肥市中考第一名。7年獲得三個第一名,且連續出現在同一所中學,這在全合肥並不多見。
蜀山區五十中優秀學子頻出,是偶然還是必然?優秀學子名校背後,有著怎樣的教學管理「秘籍」?又帶來了哪些效應?
教育均衡是優秀學子成長的土壤
「全市前100名的學生,都有可能考取第一名,五十中的孩子只不過是幸運罷了。」採訪中,面對2017年五十中西校的學生考取第一名後,不少人發出這樣的質疑。「是運氣更是實力!」對這些疑問,五十中西校的校長拿著2011年以來的高考成績統計表向記者解釋。
一次奪得第一名或是偶然,但頻出第一名,就是一個必然事件。前不久,在合肥市第六中學頒發的校長獎中,蜀山區輸送出去的孩子,佔了獲獎者的一半:合肥市琥珀中學、五十中東校、五十中西校、五十中新校......一所又一所蜀山名校的畢業生走上合肥六中的校長獎領獎臺,王瞻權、胡志傑等一位又一位蜀山名校長被合肥六中請到領獎臺上。
出現優秀的學子、拿到優秀成績的土壤是什麼?「這樣的成績,是『以品質實現優質均衡以民生促進教育公平』的最直接體現。」合肥市蜀山區教體局的一位領導這樣介紹說。譬如,2016年望江路校區成為合肥市五十中東校教育集團下的學校,從五十中東校直接輸出文化、管理、師資等資源,使得望江路校區迅速提升了辦學水平,這為均衡教育提供了牢固的基礎。
像合肥市五十中學東校(望江路校區)並非個例,更多的學校在蜀山區「充分發揮區屬優質品牌學校優勢,優化資源配置,深度推進學校之間合作,創新管理機制和辦學模式,以區屬優質品牌學校為龍頭,實現優質教育資源倍增,全面提高全區義務教育辦學水平和教育質量」的指引下,得到了十足的發展。
品質課程是優秀學子的助推動力
有成長的土壤,沒有成才的保障,同樣出不了優秀的學子。採訪中,記者了解到,蜀山區特別注重中小學校的高品質課程。在這方面,蜀山區教體局同樣下足了功夫——近年來,蜀山區勇當全國校本課程開發與建設「排頭兵」,以課程建設營造學生「樂學」的空間,並打造「一校一特」的教育態勢,以此促進中小學校的內涵品質提升。
樂農新村小學構建「樂和教育」。學校把「樂教樂學樂成長,與己與人自然和」的願景,作為「樂和課程」理念。構建出的「樂和課程」,讓學生在知識、品質、能力、個性、素養等方面得到和諧、全面、可持續的發展。
安居苑小學致力於為童年編織一個「經典夢」,通過組織校內的多次專題研討,對每個年級的校本教材內容進行了科學的規劃。按照規劃,各年級的經典誦讀讀本均涵蓋「國學經典」、「經典古詩詞」和「優秀兒童文學作品推薦」三大方面內容。針對各年級學生的知識結構及年齡特點各年級的內容都有所區別……
去年11月14日,以「推進課程深度變革,提升學校課程品質」為主題的首屆中小學品質課程研討會在合肥蜀山區開幕。會議由上海市教育科學研究院普通教育研究所、合肥市蜀山區教育體育局及全國中小學(幼兒園)品質課程聯盟聯合主辦。會上,蜀山區的16所課程建設試點校通過主題報告、成果展示的方式,與同行分享經驗、展示了課程圖景。
百花齊放的「校本課程」極大地豐富了學生的學習生活,開闊了文化視野,張揚了學生的個性,培養了學生的興趣特長及創新意識,提升了學生的實踐能力,滿足了學生個人成長的需要。同時也讓學生更加明確自己的興趣、愛好、特長,為他們的生涯規劃提供依據。同時,在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過程中,蜀山區各校教師的理念也在逐步轉變,課程開發意識變強,研究能力、反思能力、課程的執行能力得到了明顯提高,教師的責任意識、教育觀念和教學行為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這又助推了優秀學子成長。
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記者吳碧琦張洪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