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是世界通用的語言工具,未來五十年沒有任何語言可以替代。
這是已故國際語言學家David Graddol在2005年提出的論斷。鑑於世界各地的英語教育環境的差異,他同時還提出了Global English的概念,簡單地說,就是英語學習者無須過分糾結於發音和語法,因為發音的標準程度已經不再是國際交流的障礙,人們更加關注的是其作為語言的工具性。當然,這些觀點只是從語言運用層面出發,在考試和語言學習過程中,標準的發音仍然是英語學習者的重要目標之一。大家一定還記得奧黛麗·赫本在電影「My Fair Lady」中扮演的賣花女伊莉莎·杜利特爾,最終在語言學家希金斯教授的指導下,把一口倫敦音訓練成為標準英音,為她贏得了各種讚賞。
從語言學習的角度來看,語音、詞彙、語法是語言的三要素,而語音是其中最基本的要素,發音不準,對掌握其他幾項語言技能都會產生負面影響。而英語語音中,音標則是非常重要的輔助工具。
傳遞教育線上師訓課程
IATEFL(英國國際英語教師協會)前主席、語音教學專家Adrian Underhill設計的「Underhill 音標表」就是一個學習音標的好工具,據說他用這個音標表可以在兩個小時內教會學生完美的發音。
Underhill音標表中使用的是新版英式音標,這一點與舊版區別不大,它最大的優點是音標排序更加合理,所有音標都是根據發音時口型位置和變化程度排列的。
表中的單元音、雙元音和輔音三個音標區域中,每個區域內橫排音標從左到右是舌頭位置逐漸向口腔後部移動,縱排音標從上至下是口型逐漸增大。
從Underhill音標表的音標排列特點上看,所有音標和其上下左右臨近位置的音標在發音上都是漸變的關係。明確這種關係對發音的理解和實踐都有幫助。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這並不是讓學習者根據口腔結構圖去學習發音,對發音時的口型,舌頭位置等描述,只是起到參考作用,並不能做到保證我們的發音標準。
Adrian Underhill傳遞教育師訓專場
關於音標教學,還有許多需要關注的問題,下面列舉了兩個元音和輔音最典型的問題供英語老師參考:
元音發音
元音類似漢語拼音中的韻母。不過需要注意的是,英語元音發音的時候,口腔和舌頭位置是完全不動的,而是靠震動聲帶後固定口型來準確發出元音。而漢語拼音中的韻母往往會有口型上的變化。
比如:英語 [i:]/[i]和漢語拼音中的 i 的差異就在於此。英語中 [i:] 是口型完全不動,而漢語的 i 實際發音是漢字「一」的發音,口型有個收緊的動作,更接近於英語發音中有輔音參與的 [ji:] 。學生聽到英語發音後,通常會習慣性地去母語中尋找近似的發音,所以許多人會把 east [i:st]讀成 yeast [ji:st],把ear讀成了year。所以在教元音發音的時候,一定要提醒學生口型不能變化,不要讓輔音介入。
輔音發音
輔音類似漢語拼音中的聲母。但漢語拼音中聲母的發音往往有韻母參與。比如:漢語拼音中的b,實際發音是bo(波),與之相似的還有p, m, f等。
儘管發音時口型相似,但這種韻母參與的習慣一旦帶入輔音發音,特別是詞尾清輔音的情況,就會出現問題。比如學生會把清輔音t, d讀成te, de,所以head會被讀成「害得」。這個問題在印度英語裡尤其明顯。
Adrian Underhill傳遞教育師訓專場
總體來說,中國學生的發音在所有英語非母語國家中算是比較標準的,這與我們的語言學習習慣和教學方法有很大關係,歡迎英語老師們把語音教學的經驗和方法分享給大家,讓更多英語學習者掌握標準的發音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