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婚幾十年都是AA制,忍了半輩子!56歲阿姨「拋夫」自駕遊獲贊百萬

2020-11-22 網易新聞

來源:瀟湘晨報綜合搜狐新聞、抖音短視頻、@50歲阿姨自駕遊

近日,一位阿姨講述獨自開車自駕遊原因的視頻引發熱議。

在近四分鐘的視頻中,這位阿姨平靜地敘述了自己的前半生和婚姻生活,解釋了獨自自駕遊的原因。

這位阿姨名叫蘇敏,河南人,今年56歲,車子是女兒給了三萬塊加上自己的錢付了首付買的,之所以出來自駕遊蘇敏稱是因為實在是忍受不了丈夫。

在視頻中蘇敏稱,以往的生活大多數時候她仿佛和丈夫生活在兩個世界。除了自己的工作,她要照顧丈夫和女兒,承擔所有的家務勞動。

經濟上,每一筆帳丈夫都要和她掰扯,一切AA制,除了她付出的家務勞動不算錢,一切都要算清楚。丈夫給車子上裝了ETC,由於綁的是他的卡,蘇敏偶爾過一次高速,丈夫還會問她要錢。

「和他住在一起,我不但不花他一分錢,我還要每天免費為他做飯、打掃衛生洗衣服,這些作為一家人是應該的,但是要經濟共同體啊!」但視頻中的蘇敏說,丈夫自己花錢大手大腳,可對卻自己總是斤斤計較。

蘇敏幾次想離婚但念著孩子,就勸自己等女兒上了大學再說吧。

女兒畢業了想著孩子要結婚,再忍忍吧;女兒結婚了又有了孩子,總不能讓女兒不工作只好幫忙帶娃,再忍忍吧一直忍到了外孫上學。

外孫上了學,蘇敏不好一直住在女兒家裡,回到自己家時,丈夫還是那個老樣子。想到那些壓抑的日子,蘇敏實在忍不下去了。

網上博主的自駕遊視頻啟發了她,開車,一個人,到處玩,她沒想到還有人可以這麼活。56歲的蘇敏下定決心要為自己活一次:離開家庭,獨自去自駕遊。

買什麼裝備,戶外怎麼用電,如何長途開車……她開始在網際網路上搜索一切與自駕遊相關的信息,把所需一件件加入購物車。

出發那天,她坐在屬於自己的小車上,手握方向盤,在網上發布了自駕遊的第一支短視頻。

「朋友們,我要出發了,一直往南開。」

自駕兩個月來,蘇敏稱,美景慢慢治癒著她抑鬱的心,心情好轉眼界也開闊了。

如今,蘇敏的視頻獲得了越來越多人的關注,在她的視頻的評論區裡,有各種女性吐露自己的心聲:

退休離婚的女性在這裡尋找勇氣:

同樣經歷的女性在這裡尋找共鳴:

年輕女性在這裡尋求婚姻建議:

也有熱愛自由的女性在遇到嚮往的生活:

最近,蘇敏去了昆明,來到麗江、大理,在洱海邊露營,聽著鳥鳴入睡。最後想去海南過年。

女婿本來想讓她趕在過年前趕回家,但蘇敏「不想給大家幹活了」。

對於更遠的將來,蘇敏回應稱:等對老伴沒有埋怨只有同情時,我可能會回去。

相關報導

女子婚後"不讓碰"被丈夫送醫院3個月 接回時懷孕了

劉雨晴出生於1997年8月。尚在襁褓中時,「介紹人」4800塊錢把她賣給了漳河北邊兒的劉家。媽媽從外地被拐賣到河北,生下她就跑了。養父劉沐恩,頭腦不算靈光,常年吃低保,打了一輩子光棍,多靠大哥幫襯。長到十來歲,她從鄰居的閒言碎語裡得知,她不是親生的。

劉雨晴嫁了兩回。按現在的婆家人的說法,最初的起因是她「不給碰」,才想到要送她去精神病院瞧病,回來後卻被發現懷了身孕。「沒人逼我。」她對警察說。可家裡人不讓她這麼說。現在,被問起那件事,她就一律說「不知道」,或是「吃藥迷(糊)了」。

丈夫楊剛一家上醫院找理,男護工郭某竟主動站了出來,攬下責任。「就是玩玩兒。」婆婆張雲說,這是她在現場親耳聽郭某說的。兩個男人,老家相隔二十裡地,某種程度上卻是同病相憐:郭某31歲還打著光棍,楊剛22歲還沒要上小孩,在農村是同等的「恥辱」。

年初,楊剛就有過抑鬱情緒。因為彩禮和操辦婚事,背上十多萬外債,卻沒能迎來正常的婚姻生活,他越想越氣。小臂上留下數道密集的刀疤,手腕也有淺淺的一道,甚至兩次有過跳樓的衝動。

醫院,是劉家為小雨選定的,聽說親戚家的一個小夥在那兒治好了——「不是什麼大病,就是離婚受了點刺激。」

婚育在村裡,是頭等大事,也是許多大悲大喜的來源。就在不久前,附近鄉裡有個老太當街被車撞死,傳聞肇事司機當時正去相親的路上。沒有駕照,車是借的,不這麼充門面,在當地幾乎別想討上老婆。

這是今年夏天以來發生在河北魏縣一個村莊的故事,這裡的適婚男女性別比高達159:100,男人比女人多出一萬一千餘人。

六年前,這裡發生過「越南新娘集體逃跑」事件,轟動全國;2020年11月9日,媒體的聚光燈再次投射到這個貧苦的角落,故事的主角劉雨晴,卻長久失語,成為鏡頭遠焦的背景板,無處可逃。

01//// 關鍵詞:第一監護人與性防衛能力

劉雨晴很瘦,一件黑色羽絨服,一條牛仔褲,包裹住柔弱的身子。平常在院子裡走動,就赤腳趿拉著一雙棉鞋。以前楊剛見過她看快手視頻學化妝,唇膏塗得厚厚的,眉毛也紋過。現在雖說素麵朝天,但乍眼看去,仍然清秀。普通對話交流,也沒什麼異樣。

「你想要這個孩子嗎?」「不想,」劉雨晴捂著肚子說,「我胃痛,還有膽囊炎,現在都不能吃藥。」

孩子,隱約成了她的夫家告訟的證據和籌碼。9月1日,楊家人去醫院對質後報了警,魏縣警方宣稱,小雨和男護工郭某在訊問中都說,發生關係是自願的。但楊家堅決要求追究郭某涉嫌強姦的刑事責任和醫院的管理責任,並向醫院索賠。楊剛說,民警一直說「司法鑑定預約不上」,換了幾個時間,遲遲沒有下文,孕期從50多天,愣是拖到了4個多月。他們心裡沒底,「打掉孩子,誰知道醫院會不會賴帳呢?」

小腹日漸隆起,家人著急,劉雨晴也跟著害怕起來。孩子鐵定是不能要的,懷孕初期,她在住院,每天都吃藥。楊剛說,醫院至今不肯提供病例本和藥方,出院帶回家的藥,也都沒有藥盒和說明書。

楊剛展示醫院給妻子開具的每日服用藥物,均用粗糲的草紙團包裹。另有一個小藥瓶,貼著寫有「一天」字樣的膠布,撕開顯示,原包裝就是胃藥。

11月9日,在楊剛舅舅楊磊的努力下,本地都市報介入報導。兩天後,楊剛終於領著劉雨晴父女倆,走進河北醫科大學第一醫院司法鑑定中心。事情鬧得沸沸揚揚,劉家親戚不乏微詞。他們在意小雨的隱私,更納悶,「要說受害人,也應該是小雨本人吧?」

楊家耿耿於懷的是另一件事。院方稱,事發後,醫院曾兩次去劉家慰問看望,基本得到患者娘家諒解。「怎麼說他倆也是合法夫妻,不應該到我們家來談嗎?」當時在家的劉沐恩及其大嫂,特別向親家解釋,否認「諒解」一說:醫院只是來家裡問了問病情、有沒有繼續吃藥,沒談「強姦」這碼事,更談不到損害賠償。

在這番角力背後,牽扯到精神障礙者的一大疑難問題:民事行為能力認定。

「在《民法總則》時代,只要你有精神病史,即使病情處於緩解期或者已經恢復,你都會被理所當然地認定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但明年1月1日起即將生效的《民法典》,在立法上有所進步,精神病人只要不在發病期,理應是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一位不願具名的意定監護公證專家說,上述兩部法律都規定,配偶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成年人的第一監護人(順位高於父母和子女),因此,在《民法典》正式生效前,楊剛確實有權利代表妻子刑事報案、起訴或申訴,這些都屬於監護職責範疇。

院方向媒體透露了三個版本的病情,包括小雨「因出現精神分裂症狀入院治療」、「剛來的時候醫院判斷她是間歇性精神病」,以及最後診斷為雙相情感障礙(既有抑鬱又有躁狂發作的一種精神疾病,嚴重時影響患者的生活及社會功能),「具體表現為孤獨、不接觸人等,事發時已基本康復,因此對她管理比較松。」院長張付章說,經過三個月的治療,小雨已經恢復得非常好,基本康復,並據此否認「強姦」一說。他同時承認,「發生這樣的事情,確實是我們管理存在漏洞。」

值得注意的是,「間歇性精神病」並非臨床醫學專業術語,而是刑法中的法律術語。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1984年頒布的《當前辦理強姦案件中具體應用法律的若干問題的解答》指出,「明知婦女是精神病患者或者痴呆者(程度嚴重的)而與其發生性行為的,不管犯罪分子採取什麼手段,都應以強姦罪論處。與間歇性精神病患者在未發病期間發生性行為,婦女本人同意的,不構成強姦罪。」不過,這一司法解釋已在2013年被廢止。

司法部司法鑑定科學研究院張欽廷教授2019年發表論文建議,出現上述兩種情況,只需鑑定受害人的精神狀態,不必對其性自我防衛能力進行判定,以免人為造成案件審理複雜化。

在精神司法鑑定實踐中,性自我防衛能力鑑定,只針對疑似強姦案件中被性侵的女性精神障礙者,評定其對兩性行為的意義、性質及其對自身後果的辨識能力。劉雨晴接受的司法鑑定,就包括了精神狀態鑑定、行為觀察和治療、性自我防衛能力三項,只有最後一項是單獨進行的,其餘都有家屬陪同在旁。

司法鑑定結論出爐需要一個月,公安部門將據此決定是否對郭某涉嫌強姦罪進行立案偵查。

楊磊回憶,「醫生說,腦部CT掃描看不出什麼問題,但智力測試下來,還不如十歲小孩。別人哄她兩下,她就信了那種。這談得上什麼自願?」

不過智商低,不等於沒有性自我防衛能力。杭州市公安局安康醫院的一份性防衛能力鑑定案例分析論文顯示,有的被鑑定人智商只有55,但是社會適應能力良好,仍被判定為性自我防衛能力存在,「因為測定智商的結果,可能與被鑑定人受教育程度、社會環境、當時的心理狀態等因素都有一定關係。」

02//// 娶一房媳婦五十萬:寧願生的是女娃

「我都23歲了,怎麼還把我當小孩兒?」後來,單獨談及智力測試結果時,劉雨晴靦腆地笑了,她不覺得自己有精神病。她說只是討厭婆婆「抓撓」她。她拿手提拉著胸口的衣服示意,「還會脫我衣裳,扒我褲子,這不是玩兒人嗎。」而婆婆張雲的解釋是:兒媳老是亂丟衣服,新買的衣服,穿過一次就扔。她乾脆鎖進衣櫃裡,拿什麼,小雨就穿什麼。

做司法鑑定時,法醫問劉雨晴,有沒有受婆婆「虐待」,她什麼都沒說,丈夫就站在身旁。眼下,懷孕和要做媽媽意味著什麼,她也答不上來。張雲還說,發現有孕不久時,劉雨晴曾隨口說,「孩子已經沒了。」

奔波了三天,從石家莊回到魏縣家中,劉雨晴脫掉黑短靴,照常往床上一鑽。手機落在邯鄲丈夫家親戚的車裡,她幾乎無事可做。她說,夜裡漆黑一片,聽到房梁上有聲響,好像有人在上面打洞。她睡不著,害怕極了,想起小的時候,有一次被噩夢驚醒。真想跑去隔壁爸爸住的小屋,往床邊的沙發上一躺,「可爸爸是男的呀。」她掙扎了一番,還是作罷。

她說比任何時候都想見到媽媽。她想像著和媽媽躺在一個被窩裡,在她的胳臂彎裡入睡。家裡人不是沒有幫她打聽過,可是當年的「介紹人」早就病死了,茫茫人海,線索全無。

婚後,劉雨晴常往娘家跑;事發後,她又想回夫家。有時是因為孤獨,有時則是念起楊剛的好。不過,只要婆婆在家,她說還是不敢住下去。

父母生前留下的水泥房,劉沐恩住了大半輩子。討不上老婆,自然也就沒有翻新的必要。紅磚裸露在外,大門就是光溜溜的鐵絲網。木柴堆在土院子裡,生火的煤爐靠著牆角,燻黑了一小面磚牆。

楊家原本也好不到哪兒去,如今蓋起了兩層樓房,大廳里舖滿瓷磚,天花板吊頂雕花也很考究,四角還掛著去年10月新婚時的大紅掛飾。楊父做建築工,兩次摔壞了腰,為了兒子的婚事,親自蓋房。

可光是買這些材料,就差不多掏空了家底。

「邯鄲市幾個縣如今彩禮都流行『三斤一響』,即百元人民幣要稱三斤,算下來大概12萬,然後再買一輛價值最少四五萬的小轎車。還有的彩禮要『萬紫千紅一片綠』,即一萬張面值五元(紫色)的鈔票,一千張面值100元的大紅票子,加上一堆面值50元(綠色)的鈔票,共約15萬。除了『三斤一響』和『萬紫千紅一片綠』,還必須有一套房子,再置辦上家具,這樣算下來娶個媳婦至少要花費50萬元。」

六年前有關「越南新娘集體逃跑事件」的報導中,詳細介紹了邯鄲農村的彩禮習俗,到今天也沒有過時。「我真得覺得虧欠家裡太多了,如果我們家只有我妹妹,絕不會過得這麼辛苦。」楊剛說。張雲也感嘆,「現在都寧願生女娃娃,也不想再生兒子嘍。」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統計顯示,魏縣10~14歲年齡段的男女性別比接近159:100,男性比女性多出11854人,如今他們正值適婚年齡;當年統計的10歲以下性別比也超過125。

而聯合國明確認定出生性別比的通常值域為102~107之間。

楊剛家臥室牆面上的結婚照。

讀到初中,楊剛跟人打了一架,就此輟學,出去打工。幾年前,他還對結婚這事沒概念,每個月的工資都花得七七八八。可轉眼,身邊的同齡人,孩子都兩三歲了。男孩子一到十七八歲,家裡就在忙著張羅了。在媽媽的催促下,楊剛也相過好幾次親。女方要的彩禮至少二三十萬,他剛見完,後面排著隊的男孩少說也有七八個。

第一次見到劉雨晴,他看她文文靜靜,還怕自己配不上她,「能成也不容易,就想著趕緊結婚。」她家條件不好,彩禮要得也少,只有14萬,在村裡算是最低檔了。楊剛許諾,「嫁到我們家,你不用做任何事,我們全包了。」就因為這句話,加上給她買的零食,劉雨晴覺得他人好,動了心。

第二天,楊家準備了一些水果禮品,第三天就上門定親。去年10月,雙方辦了婚宴,正式進門。可楊剛說,媳婦就是不讓他碰,「男人都接受不了這種事,說出去太丟臉了。」他跟媽說,也跟老丈人說,都是干著急。有時候,小雨睡到半夜一兩點,也會突然跑去他妹妹的房間睡。不久,兩人就進入分房狀態,她跟婆婆合睡。

小雨在家從沒幹過活,婆婆叫她掃地洗衣服,她不願意,常常鬧得不歡而散。她賴在床上的時間越來越長,她說是因為無聊和困。後來飯也不想吃,光拿零食填肚子。有時也發脾氣,說胡話。除了玩手機上的小遊戲,看電視,她沒有別的娛樂。「她玩的是湯姆貓那種小遊戲,教她玩稍微有點操作難度的,她就不會。」楊剛說。

婆婆張雲說,打從她嫁到家裡,裡外的衣服都是她給洗的,把她當小孩一樣哄著,覺得忍忍也沒什麼。兒子能有個媳婦,生個娃,一起把日子過下去,就夠了。無論如何,傳宗接代是農村裡天大的事。

「討外地媳婦還是沒有本地的好,生完孩子跑了的太多了,」她隨口就舉了周邊好幾戶人家,「雖說孩子也不用他媽帶,都是我們老人操心。」

03//// 醫院裡發生了什麼?

按娘家人的話說,小雨的精神狀況一直挺正常的,只是不愛跟人說話,嫁人之後才發現她眼神呆呆的。「現在誰家的媳婦還會幹活啊,都是男人家供著,有的還是『扶弟魔』,三天兩頭往娘家拿東西,沒有那種結婚過日子、把男方家當作自己家的想法。」劉雨晴的堂哥劉威自己也有苦難言。

在農村,管那些不肯跟男人同房的女人叫「桃花女」。張雲四處打聽擅長做法事的人,每次帶劉雨晴上門,都要準備一大堆貢品和元寶,至少花掉兩千塊錢。他們上上下下地「瞧」,往她身上撒東西,叫魂驅鬼。甭管出了什麼意外,好像都能讓他們「瞧」出來;有人生病不吃藥,光看這個,他們家能跟醫院一樣,掛滿錦旗。先後跑了三家,可還是沒見起色。其實她心裡也明白,頂多是求個心理安慰。

楊剛反對「封建迷信」,他只是建議帶小雨去邯鄲大醫院看心理諮詢。他說自己從沒往精神病方面去想,「早知道會發生這種事,絕對不會選這種封閉管理的醫院。」

是劉家和楊母張雲商量下來,決定就近在魏縣選一家。魏縣精神康復醫院因為醫保報銷比例高、家屬不用陪護,被認為是最方便的選擇。

而劉雨晴說,她是被「騙」去醫院的。起因是幾天前,在自己家,和婆婆起的衝突。爸爸喊她一起吃飯,她不吃,婆婆又來「抓撓」她,連爸爸也在一旁幫著婆婆。劉雨晴氣頭上來,拿起棍子,差點打到爸爸的眼睛,「其實他們跑得快,打到身上也不痛。」沒多久,她就後悔了。

今年4月6日,在爸爸、大伯和婆婆的帶領下,劉雨晴住進了魏縣精神康復醫院。他們交了一千多塊押金,說好三個月一個療程。劉雨晴原本以為,那是看各科的綜合醫院,住了一陣子才發現不是。醫生怎麼給她診斷的,她沒有印象,「只記得一進去,屁股上就被打了一針。病房裡只有我一個人,疼得我在地上直打滾。」

還有一個女病人,曾經無端端在她背後踢了她一腳。但除此之外,她沒覺得醫院有什麼不好,每天下午有唱歌跳舞的活動時間,她想睡覺,也沒人非拖她起來不可。

十幾天後,楊剛和媽媽、大姑一起去看望了她一次,覺得還好。第二次,醫院就不給見人了,只管接收零食,說是封閉管理,否則會影響病情恢復。想辦出院,醫院不讓,押金也不給退,只好算了。整個療程下來,總共花了六千多,楊家堅持說,病情比進去之前反而加重了。

11月11日,官方通報稱,魏縣精神康復醫院已對男護工郭某(右一)解除聘用關係,當地衛生健康局已組建專項調查組,進駐魏縣精神康復醫院依法依規開展全面整頓。16日上午,全現在記者看到,醫院一樓至二樓通道鐵門關閉,已經上鎖。但院長張付章(右二)與部分工作人員仍在坐診。圖片來源:網絡

院長張付章的微信朋友圈顯示,6月21日和25日,他曾重複發布兩條消息,「急招護工五名,男女不限,年齡50歲以下,身體健康,勤勞有責任心。」醫院大廳裡公示的工作人員宣傳板顯示,全院僅有兩名男護工、一名女護工,還有一位男性負責生活管理。

根據醫院提供媒體的一份情況說明,郭某的日常工作就是分管患者家屬送來的食品、零食,及其日常用品,同時也負責患者的日常服藥等。

他和男病人同住二樓,女病人則住三樓,中間以鐵柵欄隔開,上著鎖,只有醫護人員才能打開。

「2020年7月19日,所有患者和護工人員等,都上三樓活動場所娛樂期間,小雨從三樓下來到二樓找郭某要零食吃,郭某對小雨說別人的零食你別拿是誰的誰才能要,這時,小雨非要拿,並且用雙手抱住了郭某,兩人抱了約兩三分鐘,之後便發生了不該發生的事。」醫院的上述情況說明寫道。

04//// 外面的世界

劉家院子。

在自家的時候,劉雨晴會騎上電動車,去鎮上逛街買零食。爸爸對錢比較糊塗,也寵她,就往她手裡塞一卷紅紅綠綠的票子。手機前前後後買了4部,400塊到1300塊不等,有丟了的,也有被夫家拿去用的。

從小到大,劉雨晴都沒交過什麼朋友。印象最深的是有次在小賣部偷東西,被打了。村小讀到五年級,學校的男孩也沒少欺負她,說她是「沒媽的孩子」。爸爸只好帶她去基督徒姊妹辦的家庭學校,也沒讀下去。「學習別提了,成績不太好。」劉雨晴拿筆寫下村名,一邊不好意思地說,「這個字寫得太醜了。」

秋收過後,家家戶戶門前,玉米堆了老高,有的扔在地上曬,尖尖頭已經生了黴斑。田裡只剩低矮的青草,三三兩兩有人採著辣椒,都是上了年紀的老人。二三十歲的壯勞力,早就不會幹這些農活了,不是跟著親戚外出打工,就是做點小本買賣。

劉雨晴也想去看外面的世界,但是爸爸不讓。在本地,她找不到活幹。

原本說好,結了婚,就跟著丈夫一起出去下廠子,可是今年3月楊剛走了,也沒喊上她。上一次出遠門,還是十四五歲那年,拿著遠房親戚家孩子的身份證,去了青島的服裝廠。做的是出廠前的質檢、包裝,家人說她手腳慢。但她至今想起三千元的月薪,還是眼神放光。

她喜歡青島乾淨的街道,琳琅滿目的櫥窗,還有海邊的氣息。她買了很多新衣裳,短裙、短上衣,爸爸覺得不好,怕她小小年紀交男朋友學壞。那時,一個親戚家的孩子要跟她處對象,她還很懵懂,後來卻發生錢被他冒名領走的事。

少女時代的往事被塵封起來,家裡人都語焉不詳。「騙錢騙色」,大概是最言簡意賅的說法。回家後,大人們擔心影響不好,也沒對外聲張。後來對方來家裡訂親,也就一口答應下來。過了一兩年,劉雨晴覺得實在不喜歡他,這門親事才算告吹。

19歲那年,媒人給介紹了一個老實人,比她大6歲,對她挺好,也不讓她幹任何活。但她一開始就不情願嫁給他,跟爸爸吵了好久,爸爸總算同意她離婚。劉雨晴說,這也是一段性生活不和諧的婚姻,她把它歸結於前夫在性方面欠缺知識和經驗。

與楊剛說「她不讓我碰」相反,劉雨晴說,她沒有不願意。反而是她弄不懂,為什麼他老要趕她走,「把我攆到他妹妹屋裡去睡。有一次還往我臉上吐唾沫。」

「你說的是出院前還是出院後?」飯桌上,大伯家的堂姐劉蘭問她。

「出院後。」劉雨晴說。

「那你不冤。」劉蘭恨恨地說。

05//// 自主還是保護:智力殘障者性權兩難

剛結婚時,楊剛也會帶著劉雨晴,和要好的髮小、同學一起玩,但她有幾次突然不高興,非要鬧著回家。一位交遊甚廣的有錢朋友後來告訴他,你媳婦是二婚啊,好一陣子他都接受不了。「早知道是二婚,那我肯定不結啊。」楊剛往他媽身上撒氣,「我可從來沒對小雨動過手。」

可事實上,「村裡二婚的女人不在少數。」堂哥劉威說。而站在女性的角度,堂姐劉蘭則說,農村人都是婚後才開始培養感情,但男人三天兩頭在外打工,相處的時間其實很有限,這兩年農村離婚率也居高不下。

7月25日,三個月住院療程一滿,家人接了劉雨晴出院。最早發現她有孕吐的人是楊剛大姑。婆婆帶她驗過B超,發現胎兒已經8周左右。據她稱,那段時間,小雨在跟一個男人微信聊天、打電話,隨後證實就是郭某。這部手機,一度被他們家給沒收了。

11月10日,接受北青報採訪時,張付章評價郭某,「平時負責照顧病人,工作上還是挺耐心細緻的。」楊剛稱,報警後中途他們再找過醫院,竟發現郭某還在正常上班,張付章當時也坦然地說,他就是我們的員工,在這幹了三四年了。11日晚,官方通報才證實,郭某已被醫院解聘,警方也對他採取了監視居住措施。

「你想想,一個正常人,就是給他錢讓他強姦精神病人他會幹嗎,這次是兩個人自願發生的關係,只有病治癒了兩方才有溝通,這是感情愛情來了。」張付章說。這番話一經發布,在網上引起極大非議。

可是要問劉雨晴對郭某的印象,她很猶豫,「這個人,說不上好,也說不上不好。」

在2017年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主辦的兩岸殘障人權益保障論壇上,該院博士研究生張強介紹,聯合國2006年通過的《殘疾人權利公約》,是保護智力殘障者性權利的重要依據,中國是履約國之一,《公約》在中國也有直接的法律效力。

張強曾就國內外對智力殘障者性權利的司法保護做過研究。他更支持英國採取的情境化認定模式。在2009年的R v. Cooper案中,英國上議院明確強調了能力的情境性:「很難想像有什麼行為比性行為更個人、更情境化。某人一般不同意進行性行為,但他 / 她同意在特定時間特定地點與特定的人的性行為。自治賦予其選擇是否進行性行為的自由和能力。這與《歐洲人權公約》第8條規定的尊重私生活中的自治是完全一致的……2003年法案的目標是擺脫先前基於『身份』的方法,該方法假設所有『有缺陷的人』缺少能力,因此否認其進行自主選擇的可能性,同時無法保護那些因精神障礙被剝奪自治權的人。」

「我國司法實踐中,與智力殘障者發生性關係,不論智力殘障者是否同意,一律定強姦罪的家長主義做法,忽視了智力殘障者的性自治,也不符合其最大利益。」張強稱。

公益法律組織衡平機構發起人黃雪濤律師,代理過多起全國著名的「被精神病」訴訟案件。她同樣認為,心智障礙者和其他人一樣有性慾望,擁有性自主權和生育權,都應正視,不該迴避。然而,中國現行法律中的民事行為能力制度,規限了殘障者的性自主權,他們的性自由權往往被過度保護,導致實際上的剝奪,出現自願性關係被刑事化的現象。

而另一面,心智障礙者的性侵救濟,也存在諸多困境。「比如事實認定上,如何區分其真實意願,如何設定標準?在日常生活中,具有性自主權的普通人,遭遇性侵尚且很難救濟,同樣存在被父母過度保護,以及生育期望等問題,而像女性出軌這樣的話題,非殘障人士公開討論也有困難,」黃雪濤認為,重點不在智障與否,不能直接推定他們表達無能。心智障礙者和收容機構的老師和社群,同樣需要性教育,其中自主決策能力的培養,才是關鍵。

「每個個體的殘障程度不同,不排斥有性需求,但是也要分階段、多個步驟才能促成。這一步對中國來說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胡敏婷長期從事殘障人士性教育工作。她坦言,對於心智障礙青年,目前也有異性社交的課程,但還遠未達到真實性行為的階段。性交以及結婚生子的需求只能說是個例,而不是絕大多數心智障礙者的核心需求。目前開發的課程更多是普及青春期生殖健康知識,訓練其拒絕有性騷擾嫌疑的「不恰當指令」,增強防範性侵害的能力。

「在低收入地區,心智障礙領域的買賣婚姻,觸目驚心,女性就是生育工具。而換作高收入地區,她們可能會被家人強制絕育,省去撫養的麻煩。」黃雪濤感嘆,「如果小雨這次不是因為懷孕,有人關心她是自願還是非自願嗎?自願的話,沒人支持他們的婚戀;非自願,也很難得到任何救濟。」她質疑,在劉雨晴事件中,人們到底是更關心自己的財產與利益,還是關心(疑似)受害者本身。

上述不願具名的專家經辦過許多精神障礙者的意定監護申請。為了防範家屬不顧當事人實際的精神狀態和意願將其送往精神病院,他們可以選擇另行指定監護人,但隨後家屬往往會提出投訴,要求撤銷原公證。

這位專家表示,涉及刑事犯罪案件,尤其是就特定時段和環境下的某項行為能力(比如性自我防衛能力)評定,司法鑑定機構時常感到力不從心而拒絕,其結論可能存在一定的主觀性,不宜成為法官判案的唯一依據。「希望整個社會改善對精神病人的舊有觀念,在他們能夠獨立表達且不傷害公共利益的情況下,幫助他們實現自己的意願。」

06//// 尾聲:父與女

網絡輿論的風暴眼,沒有席捲劉雨晴。她的臉上,看不出波瀾,總是笑眯眯的。她近期擔心的是:爸爸都快七十了,哪天要是走了,她可怎麼辦?回家路上,她看到他坐在副駕駛座上,捂著胸口,喘粗氣。幾年前,他突發腦溢血,留下腿腳不便的後遺症,現在還有高血壓和高血脂。

三年前,第一次離婚之後,有個聲音就住進了她的腦海,總是罵她「野種」。劉雨晴說,她知道那是誰,村裡一個女孩兒,不比她大幾歲。「就是她讓房梁上的人嚇唬我。她的妹妹也送給過別人,她也罵她是野種。她非要讓我給她磕頭,否則就不出去。她還說不逼死我,她也不活了。我幹嘛要聽她的呀。」說著,她自顧笑了起來,「這就是我的假面目,愛幻想些什麼,所以有時候才會感覺害怕。真面目不愛幻想,就是愛發脾氣。」

這個聲音笑話她第一次戀愛被騙,笑話她離婚,也等著看她第二次出醜;她給她老公楊剛磕頭,不讓她回夫家,還說他噁心她……劉雨晴抓了抓凌亂的頭髮,把自己深埋進被窩裡,不一會兒又探出半個腦袋。「我從來沒跟別人提過,做司法鑑定的時候也不敢說。爸爸只見我罵人,不知道我是在罵她,跟他說他也不信。」

她轉過頭不再說話。在睡夢中,她就能擺脫糾纏不休的咒罵了。

劉雨晴家中一角。養父是三十多年的基督徒。

這是11月14日下午,沒有其他人在。過了一會兒,劉沐恩進了屋,端著矮凳,坐在門邊,遠遠地望著我們。「抱來的時候,小孩剛滿月,我給她弄個奶瓶泡奶粉,半個小時就餵一次……」他開口講起小雨的身世,從小如何跟著他受苦,他知道她一直想找媽媽。濃重的口音裡,結尾反反覆覆一句,「不好找,是不是」。

之前,劉雨晴還請人幫她發尋人啟事,報完姓名和生日,靈機一動,抬起自己的右腳底板,「看這兒,中間有顆痣。」劉沐恩坐在一旁替女兒補充:「介紹人」叫王關西(音),以前坐過牢,腦血栓走的,生前一直是閨女在伺候他。

1988年春節,鄰村有人來傳福音,劉沐恩信了教,從此每周日去做禮拜。可自從青島打工回來後,小雨就不再跟著他去了。村裡七百口人,有三百多人信耶穌。隔壁大名縣有著中國第二大天主教堂,魏縣也屬於大名教區,信徒眾多。在老劉心目中,這都是主的恩典。無論飯前,還是閒時走在路上,碰到啥為難事,他都會禱告,這才感到一點內心的安慰:

「不仁愛,不憐憫,不謙卑,就沒法過。苦得沒法兒了,不靠主,寸步難行……」他喃喃著人的罪和耶穌的救贖,眼淚順著皺紋的溝壑滑落。他擤了一把鼻涕,甩在地上,過了良久,慢慢恢復了平靜和慈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相關焦點

  • 結婚幾十年都是AA,忍了半輩子!56歲阿姨「拋夫」自駕成網紅
    結婚幾十年都是AA,忍了半輩子!56歲阿姨「拋夫」自駕成網紅 2020-11-28 18: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結婚30年AA制的56歲阿姨:扔下老公自駕旅行,晚年不想當免費長工!
    結婚30年AA制的56歲阿姨:扔下老公自駕全國遊,晚年不想當免費長工!最近有一位河南56歲的阿姨一個人開車自駕在全國旅遊,她一邊旅行一邊講述當地的景觀,十分自得其樂,還向網友敘述了自己30年的婚姻生活,說出了為什麼56歲開始自駕遊的原因,原來阿姨辛辛苦苦一輩子為了丈夫孩子操持,現在退休了,自己想出來玩一下,為自己活一把。
  • 56歲離婚自駕遊火遍全網,了不起的阿姨:最好的婚姻是愛自己
    在搖晃的視頻裡,56歲的蘇敏,一個人,駕駛著經過改造之後的「床車」,冷靜地向鏡頭後面的觀眾,講述著自己離婚獨身開始自駕遊的原因,克制地談及自己前半生沒有絲毫歡樂可言的婚姻生活——原本以為婚後的生活是夫妻之間相互支撐扶持,誰想到,結婚後,沒有相濡以沫,只有漠不關心,各自過各自的生活,所有生活開支明算帳,除了不算上妻子承擔所有家務勞動的付出
  • 56歲,在忍受了30年無性AA制婚姻後,我決定拋夫棄子
    多多關注隨時更新兄弟們,姐妹們你們知道最近有一個超酷的56歲阿姨火了嗎?▼她叫蘇敏在這個本應安心在家養老、含飴弄孫的年紀裡她卻選擇了「拋夫棄女」的生活獨自一人離家,開車遊遍全國蘇敏為什麼會做出這樣的選擇?
  • 「我,56歲,可算離家出走啦!」
    五六十歲的年紀,大部分人都會在家幫忙帶孫子,可是56歲的蘇敏卻選擇「拋夫棄子」,一個人,一輛車,一箱物資,離開老公和孩子。她說,這是她第一次感到自由。
  • 56歲,她終於第一次逃離了「肖申克的監獄」!
    看到閱讀「極晝」裡的這篇專稿《五十六歲女人的一次「逃離」》(原創:文 | 殷盛琳,編輯 | 王珊),我居然對這一句話最感概。這種快樂,有點像是安迪衝出肖申克監獄時,大雨夜裡站在汙水溝裡,仰天長嘯:「freedom!」《肖申克的救贖》1/3蘇敏今年56歲。
  • 56歲老太太換個活法兒 逃離家庭自駕遊,「這於我來說是一場自救!」
    大象新聞·信息戲曲一體化團隊記者 郭珂視頻中這位逃離家庭,自駕出遊的老太太叫蘇敏,今年56歲,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鄭州市民,然而她的這個自駕逃離視頻一經播出卻引發了全網的廣泛關注。與大部分「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的銀髮自駕遊群體不同的是,蘇敏的自駕出遊完全是為了逃離令人窒息的家庭氛圍,是一場擺脫抑鬱症、重獲新生的自救!
  • 無愛無性30年,56歲的她因「私奔」爆紅:女人後半生,自私就對了
    最近,一個56歲的阿姨火了:「蓄謀」一年後,留下丈夫和女兒,一個人自駕遊了3個多月。一個人開車、一個人搭帳篷、一個人吃飯、一個人睡停車場...從鄭州一路南下,從成都玩到了麗江。不問歸期,決心過年也都不回家了。生活之多姿多彩,迅速引起了無數網友的圍觀。
  • 要麼忍,要麼走的星座,誰把她逼急了她就成了「在逃公主」
    我昨天在小破站看到一位50歲的阿姨自駕遊的視頻,她在視頻中表達了自己為什麼要出來自駕遊的原因,看得我都想衝過屏幕去擁抱她。她的自駕遊一切都是為了逃離,逃離那個沒有愛的家,逃離那個她為了承諾而堅持幾十年的圍城。忍不了我就走吧,一輛汽車,一臺手機我也能活得好好的。
  • 王源生日動態獲贊百萬,易烊千璽的祝福很用心,李佳琦稱呼親密
    王源生日動態獲贊百萬,易烊千璽的祝福很用心,李佳琦稱呼親密。 話說每個明星過生日的時候,娛樂圈都會格外熱鬧,今天11月8日正是知名藝人王源的生日,剛過零點,他的生日社交動態便更新了。短短幾個小時王源生日動態便獲得了百萬之多的點讚,不得不讓人感慨:王源的人緣之好,粉絲之多,人氣之高。
  • 「辰龍人」過了56歲,一定要花幾分鐘好好看看,後半輩子依靠誰?
    2020-12-23 08:34:09 來源: 暴笑的生活 舉報   「辰龍人」過了56
  • 喪偶10年,65歲的阿姨坦言:享受孤獨,一個人的生活真香
    喪偶10年的周阿姨周阿姨今年65歲了,她老伴已經去世10年了,她老伴走後,她一直一個人生活,老伴去世後,她反而覺得輕鬆了許多,享受孤獨,一個人的生活真香。周阿姨只有一個女兒,那時因為計劃生育的原因,周阿姨只生了一個女兒。女兒剛出生的時候,婆家人就嫌棄是女孩,所以月子裡沒人照顧周阿姨。
  • 56歲女人:30年的婚姻,因一句話走到盡頭,傷人最深的是舌頭
    院區裡56歲的孟阿姨說:我和前夫結婚30年了,一直在忍受著他和婆婆的語言暴力,最終還是因一句話,我們的婚姻走到了盡頭,婚姻傷人最深的是舌頭。02、傾訴人:56歲的孟阿姨我今年56歲了,退休6年,現在還在幫別人看店,掙些額外補貼,獨生女兒已經成家有孩子了,去年,我離婚。
  • 6天開了6000公裡的自駕遊 是怎麼夭折的
    我們都有創造幸福的能力,只是長大後,就有些忘記了。這是一個神奇的電臺,這裡只聊孩子的話題。就連主播人陽陽,都不知道電話另一端的孩子是如何找到她的。這就是《陽陽的陽光在線》。——四時小仙原創親子成長小說2020年還剩最後三天,主管大汪挑今天開例會,多少有些回顧、整理再出發的意思。大汪說:「前兩周做完年終總結,想必大家心裡也都有數了。
  • 56歲周星馳近照:鬍子白了、眉毛淡了,網友感嘆:星爺真的老了
    1962年出生的周星馳是影壇上不可多得的人才,他是專業的演員,是認真的導演,為大家帶來了很多好的作品,也帶來了無數的歡樂,曾有人評價周星馳是中國版的卓別林,只能說評價非常貼切。周星馳踏入影視圈也已經30多年,期間取得的成就很少有人能夠匹敵……5月25日,周星馳56歲的近照被曝光,照片上的周星馳蒼老了很多,讓人不敢相信,網友們也直呼心疼。當看到周星馳的照片時,很多網友都大呼我們的星爺怎麼變成這樣了?
  • 天津這對結婚57年的夫妻離了,冷戰半世紀連用菜刀都AA制
    天津這對結婚57年的夫妻離了,冷戰半世紀連用菜刀都AA制 2020-08-15 09: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18年前拋夫棄子,與男友私奔,得病後讓前夫來買單?
    天下很多愛情都很本分,在結婚之前,大家都可以肆無忌憚地談一場戀愛,結婚之後各自都會收斂,尤其是小夫妻有了孩子之後,他們都會統一「瞄準」這個家庭,共同去維護這個家庭,以及他們之間的感情。但,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夠做到這點。
  • 他畫了半輩子松鼠,看看怎麼樣?
    文/翰藝杭州有這麼一位耄耋畫家,觀察了半輩子的松鼠,也畫了半輩子的松鼠。他就是朱穎人。畫了半輩子松鼠「家裡的紗窗都被咬壞啦!」如果從1981年第一幅《水墨松鼠畫》到現在,爬的、跳的、打架的、吃食的,各種姿態的松鼠,朱老先生幾乎都畫了個遍。
  • 「女版陳道明」陳瑾:與親哥約定一生不結婚,56歲無婚姻孑然一身
    在陳瑾幾十年的演藝歷史上,給觀眾帶來了很多經典的作品。張藝謀對她評價到:「陳瑾有豐富的情感表達,尤其在一些需要激情的戲份上,她的情緒跌宕與悲憫情懷恰到好處「。她獲得的獎項無數,將國內的各種大獎都拿了一個遍。金雞獎、百花獎、華表獎、飛天獎、白玉蘭獎等她都獲得過。但是她卻很低調,是演藝圈中最低調的「大滿貫影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