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評論員 吳巧齡
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對於全國人民,國家主席習近平在2021的新年賀詞中傳達了感謝、惦念,自豪和囑託。
感謝人民:平凡鑄就偉大,英雄來自人民。
人民,國家主席習近平念茲在茲,滿懷深情。「永遠同人民在一起」,這不僅是習近平總書記的執政理念,也是中國制度的真實寫照。
「每個人都了不起,都是平凡的英雄!」主席的聲音還在耳畔迴響,抗擊疫情的畫面已在眼前浮現。在國家主席習近平的親自指揮下,在中國共產黨的英明領導下,全國人民眾志成城、共克時艱,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日子裡,從白衣天使到人民子弟兵,從科研人員到社區工作者,從志願者到工程建設者,從古稀老人到「90後」、「00後」青年一代,無數人以生命赴使命、用摯愛護蒼生,將涓滴之力匯聚成磅礴偉力,構築起守護生命的銅牆鐵壁。我們有理由相信在始終以「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中國共產黨領導人的領導下,在黨員幹部的模範帶頭作用下,全國人民守望相助,團結一心,努力奮進下一定能夠應對一切挑戰、抵禦一切風險。
回顧2020:艱難方顯勇毅,磨礪始得玉成。
2020年,在疫情和嚴重洪澇災害的危難之下,中國發展的腳步未停歇。「十三五」圓滿收官,「十四五」全面擘畫。國內生產總值邁上百萬億元新臺階。糧食生產喜獲「十七連豐」。「天問一號」、「嫦娥五號」、「奮鬥者」號等科學探測實現重大突破。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蓬勃展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偉大歷史性成就,決戰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勝利。歷經8年,現行標準下近1億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832個貧困縣全部摘帽。深圳等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上海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我國成為疫情發生以來第一個恢復增長的主要經濟體,在疫情防控和經濟恢復上都走在世界前列,充分展現了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充分展現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力量。這一切讓國人自豪,令世界側目。
展望2021:胸懷千秋偉業,恰是百年風華。
新中國成立以來,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全國各族人民團結一心、艱苦奮鬥、開拓進取、奮力前行,國家從封閉落後邁向開放進步,從溫飽不足邁向全面小康,從「一窮二白」邁向繁榮富強,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新中國乘風破浪的歷史進一步驗證了一個結論:沒有共產黨,就不可能建設和發展新中國。
「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近百年來,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已經走過了萬水千山,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新長徵路上,只有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才能匯聚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磅礴力量,戰勝前進道路上一切困難、風險和挑戰,引領中華民族在新時代揚帆起航,抵達成功的彼岸。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百年徵程波瀾壯闊,百年初心歷久彌堅。曾經上海石庫門到嘉興南湖,一艘小小紅船承載著人民的重託、民族的希望,越過急流險灘,穿過驚濤駭浪,如今已成為領航中國行穩致遠的巍巍巨輪,它正乘風破浪於偉大的復興徵程上。
胸懷世界:大道不孤,天下一家。
在全球化的世界裡,人類命運休戚相關。面對全球公共衛生事件,任何一個國際社會成員都不可能獨善其身,惟有團結協作,才能共同抵禦病毒侵襲。
經歷了2020年的風風雨雨,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意義得到了更加深刻的詮釋。「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疫情期間許多國家和民眾積極向中國捐贈緊急醫用物資,建議治療方案,以多種方式聲援中國,令我們深受感動。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中國對遭受疫情的國家感同身受,主動對有需要的國家提供了力所能及的幫助。僅2020年3月24日之前中國已分4批組織實施對89個國家和4個國際組織的抗疫援助……截止目前,中國對全球其他國家的抗擊新冠肺炎的援助仍在持續。疫情防控雖任重道遠,只要世界各國人民攜起手來,風雨同舟,必定會驅散陰霾,迎來更加美好的未來。
直面未來:徵途漫漫,惟有奮鬥。
站在「兩個一百年」的歷史交匯點,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即將開啟。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鬆鬆就能實現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同樣如此。當前,世界進入動蕩變革期,我國新發展階段要在與動蕩變革期的碰撞交融中,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新的歷史進軍,是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關鍵時期遇到挑戰的形勢下展開的。
實現「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面臨著發展環境的深刻複雜變化,機遇和挑戰都有新的內容。確保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的第一個五年起步穩健、開局良好,第一個階段成效紮實、達到預期,關係重大、意義深遠。必須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切實解決新徵程中的新矛盾新問題,戰勝各種艱難險阻,徵途漫漫,惟有奮鬥才能創造更加燦爛的輝煌!
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新年賀詞中以「惟願山河錦繡、國泰民安!惟願和順致祥、幸福美滿!」的祝福送給全國人民,這是祝福,更是囑託,這是主席的新年願望,更是每個中國人的心聲,更是我們每一個人面向未來的奮鬥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