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神經精神疾病在我國疾病總負擔中排名首位

2020-11-25 搜狐網

  10日是世界精神衛生日。北京市800餘名精神衛生工作者、精神疾病患者及家屬、普通市民在朝陽公園一起攜手健步行進,表達了社會對患者的接納和患者希望回歸社會的心聲。

  記者從衛生部了解到,我國目前共有精神疾病患者約1600萬人,還有約600萬癲癇患者。

神經精神疾病在我國疾病總負擔中排名首位,約佔疾病總負擔的20%。此外,受到情緒和行為問題困擾的17歲以下兒童和青少年約3000萬,婦女、老人和受災群眾特有的各類精神和行為問題也不容忽視。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推算,中國神經精神疾病負擔到2020年將上升至疾病總負擔的四分之一。

  但公眾對精神障礙患者還存在一定偏見,並且不知道對於精神障礙如何正確治療。中國醫師協會精神科醫師分會的一項調查顯示,56%的被訪者有「儘量遠離精神疾病患者」的想法;而在遇到心理障礙時,高達76%的人群不選擇向專業醫生尋求幫助。僅有四分之一的被調查者知道精神分裂症、抑鬱症是精神疾病,而知道多動症是一種童年和少年期的行為和情緒障礙的僅佔調查人群的一成。

  又訊,8日,安定醫院同時開放了工作、舞蹈、手工、娛樂、體育等五個工娛治療大廳,記者看到,患者們在這裡可以按自己的興趣選擇書法、陶藝或是扎染,這些看似輕鬆的娛樂休閒項目是北京市精神疾病患者接受個性化治療的一部分。

  安定醫院院長馬辛告訴記者,精神疾病有很高的致殘率,且易復發,漫長的病程使得病人的社會功能嚴重受損,人際交往能力、學習能力等下降。安定醫院在集體康復治療中開設了特色專項小組,依據病情特點,運用心理學、行為學的理論為治療的指導,體現個性化治療原則。病人在治療大廳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活動項目,治療師根據患者的病情安排患者有針對性地治療項目。在治療師的指導下,患者對各種治療項目經過認識、了解、產生興趣、實際操作和享受成果等不同階段的康復治療後,有利於幫患者穩定情緒,促進疾病康復,降低致殘率。

相關焦點

  • 誘發心理疾病十大因子
    最近的一次調查表明,精神疾病已超過心血管病,躍居我國疾病患者的首位,約佔20%  據專家預測,二十一世紀初,我國精神病所佔比例將增加到25%  隨著現代化在我國的急速推進,生活節奏的加快,現代人產生心理問題和疾病的人群也急劇增加。  最近的一次調查表明,精神疾病已超過心血管病,躍居我國疾病患者的首位,約佔20%。
  • 精神疾病不用只靠心理狀態測試判斷了
    對於非精神性疾病,不僅可以準確診斷,還可以為患者制定合適的治療方案。然而,對於精神疾病,目前只能通過心理狀態測試來判斷一個人是否患有精神疾病。除了診斷之外,這種疾病還具有明顯的異質性和令人印象深刻的個體水平差異性。因此,到目前為止,尋找精神障礙的生物標誌物非常重要。在精神病早期患者的評估過程中,通過將生物標誌物納入臨床,可以擴大診斷和治療計劃。
  • ...痙攣 李世亭 肌 神經 外科 得不到 治療 疾病 眼瞼 診療-上海...
    東方網記者從今天舉行的「面肌痙攣診斷和治療專家共識研討會」上了解到,面肌痙攣目前在我國發病率較高,而目前對這一疾病的治療則缺乏規範。   面肌痙攣是顱神經系統疾病中較為常見的一種,據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神經外科主任李世亭介紹,目前該疾病在國內的發病率約為千分之1.5至1.8,平均發病年齡在60歲左右。近年來,這一疾病出現年輕化趨勢,新華醫院甚至收治過年僅六歲的患兒。
  • 四浙江人中有一人有精神疾病 八成人還蒙在鼓裡
    17.3%,這是最新調查得出的浙江省精神疾病患病比率。如果加上老年痴呆等不在調查範圍內的精神疾病,總的患病率正好在25%左右,與國際患病率驚人一致。  昨天,經過長達五年的調查和整理,全國首個由世界衛生組織發起,並採用多階段分層整群抽樣的精神病學調查———浙江省首個精神疾病流行病學調查結果出爐。  「結果比預想的糟糕!」
  • 關於精神心理疾病的11個常見誤解
    2001年,世界衛生組織(WHO)估計,「世界上每4人中就有1人在一生中的某個階段會受到精神或神經疾病的影響」。目前,有4.5億人正在經歷這樣的狀況。正如WHO解釋的那樣,精神障礙是「全球健康不良和殘疾的主要原因之一」。最常見的心理健康障礙之一是抑鬱症,2017年全球有超過2.64億人受到影響。
  • 心情經常「大起大落」,當心這種精神心理疾病
    文/金羊網記者 張華今年的10月10日是第27個「世界精神衛生日」,本次「世界精神衛生日」的主題是「健康心理,快樂人生」——關注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實際上,青少年的精神情緒問題一直是專家們關注的焦點,比如「雙相情感障礙」(俗稱躁鬱症),起病多在16-25歲年輕人,因其高自殺率,值得引起家長的高度重視。
  • 2020年自考《精神疾病護理學》真題練習題
    自考精神疾病護理學是自考的一門公共課,小編整理了一些模擬試題及答案,供大家參考。點擊進入:自考報名有疑問、不知道如何選擇主考院校及專業、自考當地政策不了解,點擊立即報考諮詢》》   2020年自考《精神疾病護理學》真題練習題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後的括號內
  • 心理疾病產生的十大誘因
    長期過度緊張可能會導致一系列的心理疾病。長期處於這種狀態可能使人產生精神病變。 隨著現代思想觀念的轉變,以及對婚姻質量的重視和要求,離婚率在我國也呈現不斷上升的趨勢。離婚後的受損方,尤其是女性,往往經受不住這種變故的打擊,造成心理傷害。一項相關調查表明,目前我國離婚人群中,感到心理壓力過重的約佔70%,這一群體非常需要心理支持與幫助。
  • 精神疾病的早期症狀有哪些?這些因素一定要當心
    在日常的生活當中,頭疼、肚子疼、感冒、發燒是非常常見的,可能是不注意保暖可能是不注意飲食,根據研究表明我們國家的慢性疼痛患者達到了一個億,若是不及時的去調理治療,會引起神經病變,所以如果我們生活中找不到原因的疼痛,不妨去精神科檢查一下。
  • 可能是精神疾病!
    雖然網絡成癮還沒有100%被認定就是一種病,但現有國際診斷體系已將網路遊戲成癮納入了疾病範疇。  大數據顯示:網絡成癮與精神疾病關係密切  雖然說目前網絡成癮算不上病,但並不能忽視它帶來的影響,尤其業內有研究提示網絡成癮與睡眠質量差、注意缺陷多動障礙、焦慮、抑鬱甚至自殺問題都有關係。
  • 這種疾病,94%都是從眼皮跳開始的
    抽搐呈陣發性且不規則,程度不等,可因精神緊張、疲倦及自主運動等而加重。面肌痙攣的發病原因比較複雜,目前已知,90%以上的面肌痙攣,是由於血管壓迫面神經出腦幹區所致。少數的繼發性面肌痙攣,是由於橋腦小腦角區的佔位性病變,如腫瘤和囊腫等因素引起。
  • 眼皮跳可能是疾病徵兆
    眼皮跳雖不能預知未來吉兇禍福,但在神經內科和眼科醫生的眼裡,卻可能預示著某些疾病。眼皮在醫學中稱為眼瞼,組成眼瞼的肌肉中包括眼眶匝肌,它環繞著眼睛,就像一個扁圓的車輪。兩隻眼睛的眼眶匝肌分別被兩根「面神經」掌控。「眼皮跳不是皮膚在跳動,而是眼輪匝肌、眼瞼舉肌在神經的支配下進行收縮,帶動表麵皮膚隨之而動。」
  • 性格類型及其與疾病的關係
    在介於A型和B型之間的中間型中,偏向A型的稱為A-型,偏向B型的稱為B-型。A型與A-型統稱為A型性格;餘者統稱為非A型性格。  C型性格的主要特徵:內心痛苦與憤怒不善表達與發洩,委曲求全,過分忍耐或迴避矛盾,強制自己屈服於外界壓力,是一種有眼淚往肚子裡咽的人。
  • 可能是網絡成癮,還可能是精神疾病!
    因此,在國際公認的疾病診斷及分類標準中,尚未將網絡成癮正式定義為一種疾病。然而,隨著病理性網絡使用/網絡成癮對心身健康的不良影響越來越受到公眾的關注,學界對網絡成癮相關問題的研究日益深入,也對形成了基本的共識。
  • 海南日報數字報-性格大變 可能是精神疾病早期症狀
    精神疾病的早期表現不是很明顯,一般情況下看不出來。很多家人認為這些表現只是患者性格改變而已,沒有給予過多關注。
  • 別再被忽悠 掌紋診斷疾病不靠譜
    目前有三種解釋指紋形成的假說:以摺疊假說為代表的力學假說,神經假說以及成纖維細胞假說。皮紋是如何形成的尚無定論,但就目前的研究發現而言,遺傳、發育和環境因素共同造就了具有個體特異性的皮紋。雖然人們對皮紋形態千差萬別的原因莫衷一是,但沒有爭議的部分是,皮紋圖案一旦形成便保持固定,基本不會發生變化。
  • 患上這種疾病的因素又是什麼呢?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我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斷的提高,生活中的壓力也就自然而然的越來越大了,生活的快節奏讓很多人很難適應,在這種情況下,人的身體和身心都長期處於一種高壓以及超負荷的狀態中,不僅身體很容易受到損害,其實人的精神也會很容易出現萎靡,長時間下去抑鬱症就會找上門。
  • 手腳麻木是重大疾病的先兆嗎 小心疾病的發生
    手腳麻木是生活中比較常出現的症狀,不管是老年人還是年輕人都有可能因為疾病出現麻木症狀。大多數都發生在老年人的身上。那麼,手腳麻木是重大疾病的先兆嗎?手腳麻木怎麼辦?下面就具體的來了解一下吧。手腳麻木是重大疾病的先兆嗎很多重大疾病發作前都會出現手腳麻木的症狀,而也有一些其它原因會導致手腳出現麻木,不管是什麼原因,都需要及時就醫檢查出病因。
  • 降溫1℃,這種要命的疾病風險增2%!
    哈佛大學研究發現,「壞膽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會在1月份升至高點,而「壞膽固醇」和甘油三酯正是引發心腦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哈爾濱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研究發現,當氣溫低於-19℃時,冠心病、腦梗死的日均超額死亡數顯現統計學意義。為什麼冬季更容易發生心梗?
  • 騙人的,小心是疾病
    其實這只是一種迷信的說法,純粹是騙人的,眼皮跳和運氣沒有任何關係,不過,如果眼皮頻繁的跳動,那麼的確應當去檢查一下,以防是疾病的先兆。在醫學中,眼皮跳叫做「眼瞼震顫」,也稱「眼瞼痙攣」,是控制眼瞼肌肉的神經(VII面神經)非正常興奮,而引起部分眼輪匝肌肌纖維在短時間內收縮顫動(痙攣、抽筋),以致牽動其上附著的皮膚出現顫動的一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