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試官:「木」字加一筆,變成什麼字?說出來6個的,被錄取了
大家覺得,面試的時候,考官想要從我們身上看到什麼能力的展現呢?之前的一些學習經歷,還有工作經驗,真的有那麼重要嗎?其實考官真的想看到的是來求職的人,他本身的學習能力,還有他去掌握一份新的工作,一個新的崗位所需要的時間有多長?
簡單概括來講的話,就是求職者的認知能力,還有接受能力要好,可以承認並且接受自己的錯誤,並且在這個錯誤中可以吸收到經驗和教訓。
有一家成立時間比較早的教育機構,一直致力於做教育行業。在之前的創業期間取得,還不錯的成果,但是隨著機構的發展越來越成熟,高端人才的缺失成為了一大弊端。考慮到機構未來的長期發展,負責人事招聘的部門,調整了招聘員工的方向,決定加大高端人才的選拔力度。
面試官在選拔人才的時候,面對求職者,覺得不應該局限於之前的工作經驗,還有學歷這些基本要素,更應該注重本身的思維本身的素質等等,於是面試官在面試中問到了這樣一道題目:日常生活中,「木」這個字屬於比較常見的字,那麼如果在這個字上面,加上一筆,會變成什麼字呢?大家可以開動腦筋想一想,想到了就可以舉手回答了,想到幾個字就可以說幾個字。
第一個回答問題的,是一個長頭髮的女孩子,看起來小鼻子小眼睛,在人群中有一點不顯眼,她慢吞吞的對面試官說:「木」字加一筆,會變成什麼字呢?我的第一反應就是在字的上面,加上一橫,這樣「木」字就可以變成「未」「末」了,至於是「未」還是「末」,就要看這一橫是有多長了。
第二個舉手發言的,是一個有點黑有點壯,看起來很是壯實的漢子,他撓了撓自己的頭髮,嘿嘿的憨笑著對考官說:這個問題可是把我給難住了,我小學的語文早就還給體育老師了。實在是想不起來了,嘿嘿嘿。
最後一位求職者,是個帶著金絲邊眼鏡,斯斯文文的男青年,他很穩重的對面試官說:這道題目我還是有點思路的。其實「木」字加一筆,是可以變成好幾個字的。比如「禾」「未」「末」「術」「本」「札」。其實只要我們有時間,有足夠的耐心,還是可以想出來很多這種字的。
面試掛聽完了他的答案,十分欣賞這名男青年,最終決定錄取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