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看文章的讀者都知道,在國內遊戲本中,牛叔重點推薦的品牌是機械革命,因為這個品牌研發實力的確強大,不僅機型素質在平均水準之上,並且不同機型還各具特色。最近,機械革命又推出了一款新遊戲本:17.3英寸/2.2kg重的鈦鉭,這款機型集成了多個賣點,之前牛叔簡單介紹過,現在牛叔拿到了真機。今天主要重點談一談這款機型的散熱、性能釋放和使用體驗。
配置和規格:
■屏幕:17.3英寸240Hz FHD 100%sRGB IPS屏
■處理器:i7 9750H 六核十二線程
■內存:32GB DDR4 2666
■顯卡:GeForce RTX 2060 6GB
■存儲:2TB PCIe SSD
■網絡:英特爾AC9560 802.11ac無線+千兆有線網口+藍牙
■重量:機身2.23kg;機身+適配器2.79kg
■參考價格:14499元
17.3英寸大屏「輕薄」遊戲本,實測僅為2.23kg
窄邊框工藝廣泛運用到遊戲本上之後,不僅讓遊戲本整體尺寸變小,重量也大為降低,有效改善了遊戲本「傻大黑粗」的情況。這一點在機械革命鈦鉭身上體現得尤其明顯,該機為17.3英寸的大屏遊戲本,但是實測機身重量僅有2.23kg——目前主流價位15.6英寸的遊戲本也就這個重量,機身厚度在20mm左右。一款17.3的大屏遊戲本能做到15.6英寸機型的重量,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ACD三面採用了超輕本上常見的鎂合金材質。
▲實測重量2.23kg,加適配器為2.79kg
機械革命鈦鉭的整體外觀風格非常低調,A面沒有LOGO或者彰顯定位之類的遊戲/設計元素,純黑色外觀。關於這點見仁見智,有的用戶覺得是「西裝暴徒」路線,喜歡這種風格,低調沉穩外觀的好處是,即便是在辦公場合也不會覺得突兀。不過也有用戶覺得外觀太平淡了些。
顯卡測試:
RTX光線追蹤效果顯著,遊戲性能強悍
先看看顯卡性能測試,機械革命鈦鉭搭載的RTX2060 6GB支持光追功能,通過對光源進行逆向跟蹤計算,模擬光線在各個視野物體表面上的吸收、反射以及螢光反應,能構建出更逼真的光影效果,有效提升遊戲畫質。目前已有多款遊戲支持光線追蹤,包括《戰地5》、《古墓麗影 暗影》、《最終幻想15》在內的3A大作和《逆水寒》、《劍網三》、《方舟 生存進化》、《絕地求生 大逃殺》在內的客戶端網遊。
下圖英偉達演示的《我的世界》畫面中,打開RTX功能後,河流、質感、場景中的陰暗面更加真實。之前場景中光線一致的地方,在RTX技術加持後,鏡面的反射和粗糙物體的漫反射都變得更加自然。
▲水面不再是以前的藍色,而是變得非常透明,並且水的表面也有波紋,「像素」畫面得到了極大提升。
▲來個直觀的對比,上圖開啟光追後,畫面更加真實,光線、影音更為立體,下面關閉光追,呈現出來的就是像素風。
▲劍網3關閉/開啟RTX對比,右側開啟後,水體質感明顯提升。
▲顯卡遊戲性能基準測試,Unigine Valley得分5909,fps為141.2,滿血RTX2060 6GB的水準。
▲最終幻想15的Benchmark,默認FHD標準畫質,8131分。對應的,GTX 1660Ti 6GB分數一般在7000~7500分之間。
▲《古墓麗影:暗影》預設高畫質(關閉抗鋸齒),平均幀率為89fps,GTX1660Ti為83fps左右。
CPU性能釋放:
見識下瞬時爆發100W的威力
機械革命鈦鉭處理器為i7 9750H處理器,英特爾移動端標準TDP 45W的六核十二線程處理器,最高睿頻4.5GHz,遊戲/設計/視頻製作都可以勝任。
那麼,這款17.3英寸的「輕薄」遊戲本,CPU實際性能釋放如何?相信這是很多人都想問的問題。根據我們一貫的測試方法,測試基準性能主要是Cinebench R15和Cinebench R20。Cinebench是處理器的基準測試軟體,同時也是基於真實應用的——它源自三維建模/渲染軟體Cinema 4D,得分越高,速度越快。
▲機械革命鈦鉭的Cinebench R15測試成績,連續測試了10輪以上,整個測試過程中,i7 9750H處理器穩定在85W/4GHz狀態, 測試成績穩定在1290cb左右,最高則達到了1302cb。作為對比:穩定60W的i7 9750H的Cinebench R15跑分1242cb;穩定40W的i7 9750H的Cinebench R15跑分1014cb。從中可以就看出機械革命鈦鉭的強悍性能釋放,測試Cinebench R15中全程滿血狀態——實際上,市面上絕大多數遊戲本的i7 9750H處理器的性能釋放在1100cb左右。
▲機械革命鈦鉭的Cinebench R20測試成績,與Cinebench R15相比,它的渲染時間更長。這項測試中中,我們重點觀察了該機的運行狀態,發現測試Cinebench R20時,其i7 9750H處理器最開始會時間爆發到100W狀態上,並持續10S左右的時間,然後回落到95W-90W,最終穩定在85W附近。測試成績則突破了3000pts,達到了3028pts,也成了我們測試i7 9750H的一個新高度。作為對比,普通的i7 9750H成績大概在2500pts左右,45W標準狀態下的i7 9750H為2200pts左右。
顯卡、CPU性能測試評價:從兩個核心基準性能測試中,大家就能感受到發現機械革命鈦鉭的性能釋放——完全稱得上「滿血」、「殘暴」。尤其是CPU,測試中穩定85W運行。而其搭載的RTX2060 6GB則可以在FHD下最高畫質流暢運行當前的3A大作,並且支持光追功能。當然,小提示大家一下,高負載時風扇噪聲也是比較明顯的。
散熱測試:
單考CPU 80W/3.7GH
雙考CPU 50W+GPU 80W
接下來再看看機械革命鈦鉭的持續高負載考機散熱測試,在室溫23℃左右,利用Aida 64和FurMark對機械革命鈦鉭進行考機測試。
▲這是單考處理器30分鐘以上的情況,Aida 64系統穩定性測試默認勾選前四項。最開始CPU會爆發在95W狀態上,最終穩定在80W,頻率為3.7GHz左右,溫度則在95℃。如果單勾FPU,CPU的功耗和溫度基本一致,頻率則處於3.4~3.45GHz之間。
▲同室溫下進行雙考機,先看CPU,功耗處於50W左右,頻率則為3.2GHz以上,溫度90℃。GPU(RTX2060 6GB)處於滿血80W狀態,核心頻率為1350MHz,溫度75℃。
表面溫度及噪音:雙核心硬體高負載時,機械革命鈦鉭鍵盤面高溫區域處於字母「J」「K」位置,最高溫度在47℃左右,熱感比較明顯,但好在不處於遊戲玩家常用按鍵區域。左半部的「W」「S」等按鍵溫度為30℃左右,比較涼爽。噪聲比較明顯,當然也有用戶對此不敏感。
考機散熱小結:考機是考察筆記本的長時間滿載狀態表現,單考CPU機械革命鈦鉭可以穩定在80W/3.7GHz上,溫度控制在95℃以內,這樣的表現,說明該機能長時間高頻率高功耗運行大型軟體;雙考機優先保證GPU滿血釋放,雙核心溫度也不算高,CPU依然超過標準TDP,持續遊戲也沒有問題。
▲內部設計,雙M.2硬碟、雙通道內存,雙風扇4熱管
基礎配置:32GB內存和240Hz屏是大亮點
機械革命鈦鉭的基礎硬體規格堪稱豪華:標配32GB雙通道內存、2TB PCIe SSD和240Hz超高刷新率屏幕。先說內存,一般RTX2060的遊戲本較高規格的也就是16GB內存,鈦鉭的32GB內存對普通用戶來說容量完全綽綽有餘,可以說能用到該機退役。而另一方面,對有大內存需求的用戶來說,也免去了自行升級的麻煩。
硬碟規格是2TB PCIe SSD,為雙M.2插槽,組成了RAID 0磁碟陣列,測試讀取速度如下所示,連續讀寫速度非常高,容量超大。屏幕參數為240Hz/100%sRGB色域屏——它也是目前筆記本屏幕裡的頂級貨,響應時間3ms,配合高刷新率,電競遊戲的體驗較好。
RGB鍵盤有一定可玩性,超大容量電池
在使用體驗方面,機械革命鈦鉭還是有不少細節可以談一談。其中一個特點是配置了RGB分區背光鍵盤,可以在自帶的軟體中自定義各種效果,鍵盤手感是遊戲本常見的比較偏軟的風格,鍵程中規中矩。並且在機身邊緣處還有一條燈帶,可玩性增強了不少,燈帶也提升了一些檔次感,讓平淡的外殼有了一些炫酷的元素。
屏幕是人機互動非常重要的一點,鈦鉭的這塊240Hz刷新率的高色域屏觀感不錯,亮度也高,無論是日常工作看視頻還是玩遊戲,或者做一些平面設計,體驗都不錯——畢竟屏幕參數規格在遊戲本中本身就屬於一流水準。觸控盤為大面積玻璃觸控板,觸感和操控定位都較好。電池容量值得一提,是的,依然是大家熟悉的91Wh電池——屬於機械革命品牌的「標誌性」容量電池,輕度使用堅持七八個小時是沒有問題的。
▲觸控板上的貼紙:雙擊燈滅表示觸控板可用,再次雙擊燈亮表示觸控板不可用
接口方面,鈦鉭的機身左側、右側和尾部都分布有接口。3個USB大口、音頻口和TF卡槽分布在左右兩側,雷電3、HDMI2.0、電源口和RJ-45網口則分布在尾部,比較合理。電源線和網線在尾部可以讓機身走線看起來更為簡潔,雷電3的加入也增強了擴展性和可玩性。但挑剔的看,有SD大卡槽的話,對攝影愛好者來說,接口會更加方面。
▲右側接口,機身厚度可以參考USB接口大小,離地間隙較高
最後,牛叔簡單總結下機械革命鈦鉭的評測情況:
機型看點:超強性能釋放,散熱非常靠譜
高色域240Hz刷新率屏,91Wh電池,使用體驗較好
大屏僅重2.23kg,便攜性高,正面觀感不錯
機型遺憾點:外觀太低調
容易沾染指紋,需常常擦拭
作為一款大屏且便攜度不錯的遊戲本,機械革命鈦鉭本身的素質的確說得上優秀。其性能釋放、散熱表現、使用體驗都比較好,基礎配置也夠豪華,稱得上「高端電競」四個字,當然價格不算便宜。該機的遺憾點在於外觀太低調,另外僅有一款RTX2060 6GB版本,其實,從之前文章的留言反饋來看,不少讀者希望該系列機型能有更強的顯卡可供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