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魚奶爸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之前「老許,你要老婆不要?」這句話火遍全網,清新脫俗的大自然風光,以及純粹質樸的人情,讓生活壓力巨大的網友們嚮往不已。
可能是職業病吧,看完這部上映於1982年,如今再度翻紅且甜炸全網的老劇,我發現其中不僅有純粹的感情,女主人公超正的育兒觀也值得很多家長學習。
先來了解一下大概劇情吧,男主人公許靈均的父親是資本家,貧窮年代他就拋下兒子前往美國發展事業了。
許靈均孤苦無依,成長過程也不順利,更因出身問題被下放敕勒川牧場,成為了一名牧馬人。
女主人公李秀芝是從四川逃荒過來的,剛來就被介紹給許靈均當了老婆。兩人的感情很純粹,小家變得越來越溫馨越來越富足,還有一個乖巧的兒子。
然而這時,許靈均的父親回國了,希望兒子和他一同前往美國繼承億萬資產。許靈均思前想後,還是決定留在敕勒川與妻兒共度餘生。
01女主人公超正的育兒觀,體現在哪裡?
1)爺爺的錢不是你的錢
當許靈均和李秀芝的兒子清清,從對話中得知自己有個很有錢的爺爺時,下意識地就說「我要汽車,我要爺爺的汽車。」
秀芝儘管年紀輕輕,但活得很通透,聽見兒子這麼說,她的回答是:
沒出息,清清,媽媽告訴你,那是爺爺的錢,只有咱們自己掙來的錢,花得才有意思、才安心。我買鹽的錢是賣雞蛋換來的,買辣椒的錢是割稻子換來的,給你買小人書的錢,也是我加班打場換來的,不是自己的錢一個子也不能要,這才叫志氣呢!
2)正當賺來的錢才是錢
許靈均被打壓多年,最後得到了一筆500塊錢的補償。
清清看著媽媽數好大一堆錢,便說自己也要跟爸爸經歷一樣的事,這樣就可以賺很多很多錢,給媽媽買雙好看的皮鞋。
雖是童言無忌,但聞聽此言,秀芝覺得事態很嚴重,就讓許靈均好好給兒子上了一課。之後清清認識到了錯誤,表示要和爸爸一樣當名老師。
秀芝不僅三觀很正,教育孩子時還會用淺顯易懂的比喻使其理解,這樣的孩子長大後也一定是質樸善良、積極樂觀的。
02在這個物慾橫流的世界,財商教育很重要
未成年人拿父母的錢充遊戲、打賞主播,甚至金額上萬元,這類事件屢見不鮮。為滿足攀比心、盲目消費,大學生網貸更是熱潮,甚至有的因無力償還債務而選擇結束生命。
即便堅持到就業,很多孩子也缺乏儲蓄和基本的危機意識,每個月賺多少花多少,成了典型的月光族。有的還透支信用卡,陷入提前消費的坑裡。
這些都是財商不正確導致的,物慾橫流的今天,我們更需要孩子擁有正確的財商,如此才能抵擋各類外界誘惑。
然而在中國,財商教育幾近空白,《牧馬人》中女主人公對待金錢的態度以及教育孩子的理念,現在仍是罕有。
03如何培養孩子的財商?
1)灌輸正確的金錢觀
秀芝的做法各位家長可以參考,正確的金錢觀不是錢越多越好,而是讓孩子知道金錢需要通過正當的途徑努力獲得。
除此之外,消費也必須理性,該花的地方花,該省的地方省,不要鋪張浪費,更不要跟風消費。
2)從存錢罐開始習得儲蓄和理財
人生哪有一帆風順的,總會遇到各種意外,如果沒有經濟基礎,很容易一擊即潰。
想避免孩子長大後成為月光族,要從小教他儲蓄和理財。送孩子一個存錢罐,從硬幣開始,培養他無意識攢錢的認知。
每次孩子驕傲地把錢放進存錢罐內,都是一種收穫。
當然,遇到想消費的情況可以拿出來,但最好保證裡面有定額數目不能動,這樣就不至於遭遇窘迫的經濟情況。
3)堅持記帳
記帳是為了讓孩子心裡有數,青少年時期好奇心重,總是按耐不住購買的衝動。家長不必強行遏制孩子的購買需求,只要他為自己的選擇負責就好。
讓孩子學會記帳,了解消費去向,並逐步梳理哪些是必需品,哪些是非必需品,哪些錢花冤枉了。
持續一段時間之後,孩子就會逐步養成消費規律,買單前先考慮這件東西是不是值得。
父母也是第一次當父母,教育孩子需要多學習,保持成長型心態~你的育兒觀對了,孩子才會更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