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顯示,自9月26日,聚划算啟動「金秋超值購」大促以來,打造出1個過億「超級單品」、10個「千萬爆款團」、100個「百萬爆款團」和1000個「萬人團」。
▲聚划算頁面
這波活動可謂是幫聚划算賺得盆滿缽滿,但它並沒有「滿足」,反而國慶一過,就又立刻開始「搞事情」了。而這一次,也顯示了淘系的新風向。
去掉「中間商」,阿里力推「廠銷通」
國慶剛過去,阿里就傳出消息稱,將通過集合淘系、阿里雲、菜鳥、螞蟻金服等全經濟體的生態資源,用「廠銷通」幫助中小企業以更低成本實現數位化轉型。
那麼,這個「廠銷通」到底是什麼?
用阿里的說法,這是在C2M方面最新的系統解決方案,可以幫助中小商家實現智慧生產、智慧物流和高效營銷,降低他們的資金和運營成本。通俗地說,就是給予廠商平臺和資金便利,幫助他們的產品直接面向消費者。
說白了,這是阿里為吸引更多廠商加入C2M所推出的策略,以擴大「沒有中間商」模式帶來的價格優勢。
▲C2M模式
不過,同樣是工廠直供,C2M和以往的M2C差別是非常大的。C2M是由消費者推動廠商生產,意味著是由消費者主導,消費風向更明確,與M2C的「廠商盲目生產、顧客選擇受限」的模式完全相反。
而對於C2M模式,阿里有著巨大的信心和決心。
去年,聚划算提出了產業帶升級計劃,旨在選取全球1000個產業帶,進行數位化升級改造,繼而將品質惠生活帶到全國200餘個下沉城市。
現在,阿里更是下狠手推廣這一模式——相關商家接入阿里雲和菜鳥,都會有相應的補貼政策;參與C2M改造的商家,在向螞蟻金服申請小額貸款時還可享受利率優惠。最重要的是,聚划算有關負責人表示,淘系將給中小商家的數位化改造提供「不設上限」的資金支持。
狙擊下沉市場,「爆款」成敲門磚
這麼大手筆,聚划算的信心到底在哪裡?
自然是ROI說話。從2018年提出了產業帶升級計劃以來,聚划算就捷報頻傳——
數據顯示,今年618期間,聚划算天天特賣為中國產業帶商家帶來了4.66億筆訂單。被這一數值帶動,聚划算的同比成交增長達到86.5%,帶動的同比訂單增長更達到106%。
其後,「99划算節」當天淘系成交同比大增40%,同時當天訂單數破萬單品達933個,銷售額破百萬元單品達917件;9月9日、10日兩天下來,GMV更是達585億。
如果你仔細看這些數字,就會發現「單品」、「訂單」往往是他們側重的指標。
原因很簡單,因為在聚划算推行的模式是多人團購同一款商品,所以商品的下單數量是重中之重——只有訂單夠多,大規模生產,才能為廠商帶來充足的利潤空間,也能反過來促使廠商敢於標更低的價格。
而這樣低價的商品,在618期間,為聚划算的品牌商家帶來了3億新客,也讓聚划算在三至五線城市的購買用戶和購買金額同比增長雙雙超過了100%。
由此可見,低價量大的「爆款」正成為聚划算敲開下沉市場的利器。
在這種模式之下,平臺和廠商共同協作,可以先去掉中間環節的成本,再打造「爆款」,形成規模生產,通過薄利多銷再度降低商品的成本。
這樣的模式,即使不降低質量,商品售價也能比普通零售更低。也因此,聚划算一經回歸,便成功敲開了下沉市場的大門。
數據先行,讓「爆款」真的「爆」
按理說,「爆款」很早就有,比如「低價秒殺」、「拼團」等,都是我們所熟知的打造「爆款」的方式。那為什麼聚划算這次大張旗鼓地搞「爆款」,卻得到了巨大的成功呢?
其一,如前文所說的,結合C2M模式,去掉中間庫存、物流、總銷、分銷等環節成本,進一步降低商品成本;
其二,則是降低了「爆款」不「爆」的風險。
所謂的「爆款」,在真正「爆」了之前,都是「偽爆款」。因為它是廠商推出的預測品,並沒有得到過市場的反饋。因此,商家推出「爆款」是要承擔風險的,一旦不是消費者喜歡的、需要的「爆款」,那這個「爆款」計劃就破產了。
聚划算這次推行「廠銷通」,正是為了避免這種情況。
一般來說,要用什麼商品來做「爆款」,廠商只能根據自己的銷售情況和經驗來「下賭注」。尤其是對於中小廠商來說,經驗不足、市場風向把握不準等問題,都可能會導致預測失敗,造成貨源積壓。
但是,對於背靠淘系7億用戶的聚划算來說,這種預測根本沒有難度。
聚划算下的天天特賣自主研發了一套「數據大腦」,能夠根據用戶反饋判斷商品趨勢,進而指導商家生產,減少測款、賭款的風險。
這樣的方式奏效了嗎?
當然。在618中,天天特賣共為全國產業帶商家帶來4.66億筆訂單,其中訂單數排名前50的爆款中,有49個源於C2M生態的孵化。
再舉些具體的例子。
靠著「數據大腦」的分析,某款C2M定製垃圾桶在淘寶上登上月銷量榜首。因為實施垃圾分類政策後,「乾濕分離」、「多桶」等成了買家關注的新元素,所以廠商推出的針對性商品,能一舉成為爆款。
又比如,有廠家通過「數據大腦」發現,在一款電腦清潔軟膠產品的評價中,顧客紛紛表示希望有同類的汽車清潔產品。廠家抓住這個需求點進行研發生產,成功打造出三天狂賣十萬件的爆款。
總而言之,精準的數據不僅能幫助廠商瞄準新消費點,也能幫助改善產品、適時調整不同產品的生產數量。
而這也是「廠銷通」的作用——幫助中小企業以更低成本實現數位化轉型。
早在今年3月,天天特賣已經實現對2000家工廠的數位化改造。如今,在「廠銷通」既提供技術支持,也給予補貼和貸款優惠的情況下,加入C2M的廠商將會越來越多。
屆時,聚划算在下沉市場也將迎來更大的發展。
原創不易,請按規則轉載,否則視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