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研究人員表示,那些將自我價值建立在經濟成功基礎上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往往會感到孤獨,但布法羅大學和哈佛商學院新近發表的一項研究已經採取初步步驟,以更好地理解為什麼會存在這種聯繫。
「當人們將自我價值建立在經濟成功的基礎上時,他們會感到壓力和缺乏自主性,這與消極的社會結果有關,」烏蘭巴託大學的心理學副教授、該論文的合著者之一蘿拉·帕克說。
「感覺壓力達到財務目標意味著我們將自己工作的成本與所愛的人在一起,這缺乏時間和我們親近的人感到孤獨和斷開連接,」黛博拉·沃德說,烏蘭巴託和研究生兼職教員在烏蘭巴託的心理系領導的研究團隊還包括阿什利Whillans,哈佛商學院助理教授克裡斯汀Naragon-Gainey來自西澳大利亞大學的韓揚(Han Young Jung,音譯),曾在布法羅大學讀研究生。
這項研究結果發表在《個性與社會心理學通報》期刊上。研究強調了社交網絡和人際關係在保持良好心理健康方面的作用,以及為什麼人們應該保持這些聯繫,即使面臨障礙或追求具有挑戰性的目標。
沃德說:「抑鬱和焦慮與孤立聯繫在一起,我們在19年流行性感冒期間與朋友聯繫的困難中也看到了這一點。」「這些社會聯繫很重要。我們需要他們作為人類來感到安全,感到心理健康和快樂。但在金融領域取得成功所需的很多東西,都是以犧牲與家人和朋友相處的時間為代價的。」
沃德說,並不是經濟上的成功有問題,也不是對金錢的渴望導致了這些聯繫。
在這項研究的中心是一個概念,心理學家認為自我價值的財務偶然性。當人們的自我價值與金錢掛鈎時,他們會把財務上的成功看作是與他們作為人的本質聯繫在一起的。他們在經濟上的成功程度與他們對自己的感覺有關——當他們認為自己在經濟上做得很好的時候感覺很好,但如果他們在經濟上感到不安全,就會覺得自己毫無價值。
這項研究涉及了超過2500名參與者,他們參與了五項不同的研究,旨在尋找自我價值的經濟偶然性與關鍵變量之間的關係,比如與他人相處的時間、孤獨感和社會脫節。其中包括一項為期兩周的每日日記研究,跟蹤調查參與者,以評估他們在一段較長時間內對金錢和花在各種社會活動上的時間的重要性的感受。
沃德說:「我們發現,看重金錢與你是誰以及在以前的工作中經歷過的負面社會結果之間存在著一致的關聯。因此,我們不禁要問,為什麼這些關聯會存在。」「我們認為這些發現進一步證明,那些將自我價值建立在金錢基礎上的人可能會感到獲得財務成功的壓力,而這與他們與他人關係的質量有關。」
沃德說,目前的研究代表著揭示自我價值經濟偶發因素的努力的開始。
沃德說:「我希望這是研究金錢價值和社會相關變量之間機制的更長期研究的一部分。」「我們沒有最終的答案,但有很多證據表明,壓力在很大程度上發揮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