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戰了解有線無線回程差異,網件WiFi6 路由Orbi RBK752深度體驗

2021-01-09 K星數碼站

hello,我又來了。

作為一個數碼深度發燒友,對於路由器這件事上,我也很執著。

2020年是WiFi6快速普及發展的一年,這一年各大品牌都紛紛推出了屬於自己的WiFi6產品,包括MESH路由器在內,數量很多。

我之前寫過兩套Mesh WiFi6路由器,總有讀者問我有線回程和無線回程的問題,從理論上來說,無線回程穩定性上肯定不及有線回程,但是差距真的有那麼大麼?

另外很多戶型阻礙無線回程的基本都是牆壁,WiFi6時代,牆壁的阻礙是信號有效穩定傳輸的最大障礙,尤其是隔了兩堵牆以上,哪怕是三頻WiFi6路由器,也會受到較大的影響。

至於Mesh原理,這次就不多聊了,Mesh核心就在於無線回程的穩定性上,三頻無線路由器由於多了一個頻段用於節點信號傳輸,能保證有效的傳輸速率。

在無法實現AC+AP的場景下,Mesh是唯一的最佳選擇。

在無法實現AC+AP的場景下,Mesh是唯一的最佳選擇。

在無法實現AC+AP的場景下,Mesh是唯一的最佳選擇。

重要的話說三遍,因為真的是沒精力去逐一回復「AC+AP不香嗎」的言論了。

本文就是實戰了解兩者之間不同環境下的差異,順帶深度體驗這套網件Orbi RBK752路由器。

來聊聊這套網件Orbi RBK752

這是網件Orbi系列的第二套WiFi6 Mesh路由了,目前三大主流品牌,基本都集齊了兩套WiFi 6 MESH路由器,或者有計劃推出第二套,Mesh 是大勢所趨。

硬體配置方面,高通的IPQ8174 1.4GHz主頻,1GB DDR4 內存,以及512MB快閃記憶體,三頻包括5.2G、5.8G以及2.4G WLAN,均支持WiFi6頻段。

2.4G頻段2X2 MU-MIMO,5.2G頻段2X2 MU-MIMO,80Mhz,最高1200Mbps,5.8G 4X4 MU-MIMO 80Mhz,也是標準的高通方案參數,不支持160Mhz,但是速率可以達到2400Mbps,這個頻段為Mesh專用的回傳頻段,有線回程下不能釋放出來。

除了Mesh為大勢所趨,簡潔純白的外觀設計也是這些年華碩、網件、領勢發展的主力方向,這樣可以更好的融入到家庭環境中,不至於特別突兀。

Orbi RBK752給我最大的感覺就是圓潤,你可以在機身上看到各種圓潤的邊角和曲線。

把設計思路還原到最簡潔,你在Orbi RBK752正面除了Logo外看不到任指示燈、開關和按鍵。

整套路由器只有轉過背部才能看到對應的黑色區域,也就是接口、電源等位置。

頂部圓潤,光滑,中間覆蓋了銀色面板,很巧妙的隱藏了開口,四個角也做了曲線設計,總體來說很好看,和之前黑色的路由器對比美感高下立判。

Orbi RBK752整體相對扁平,擺放不佔場地。

腰線這一圈設計,巧妙的隱藏了一個LED燈條,開機後才可以看到。

Orbi RBK752採用了子母路由設置,一隻為主路由,一隻為子路由,網線接口方面也有差異。

主路由提供了千兆網線wan接口以及三個lan接口,而子路由只有兩個lan口,數量略顯少。

底部有大面積防滑橡膠墊,配備了兩個螺絲安裝孔,底部的散熱孔洞也是最大的。

細節展現,Orbi RBK752的整體做工還不錯,精緻而又不失優雅,很適合點綴在家庭的各個角落裡。

實戰體驗

測試環境:本次測試環境依舊是接近常見的戶型,103平米,不算特別大,理論上位置優秀的話,單個旗艦路由就可以覆蓋絕大部分範圍,但是問題在於,很多家庭的路由器位置並不是在正中心,考慮到牆體的隔絕,實際上單個路由器無法覆蓋所有的死角,對於智能家居的用戶來說,邊緣的智能設備很容易掉線。

我兩位朋友,戶型均為小戶型,面積85平,一家單個就可以完美覆蓋,而另一家位置不佳,衛生間基本無信號,這就是位置帶來的差異性。

雙節點路由很適合這種場景,而三節點路由更適合面積150-200及以上的大戶型。

這類常見的戶型路由器位置非常重要,位置不好的話,單個路由器最多要穿3堵牆,這樣的信號顯然是不能接受的,如果不具備有線回程安裝條件,無線回程也會受比較多的影響,畢竟衰減的比較厲害。

網件節點路由的配置非常簡單和效率,是我用過最友好簡潔明了的界面之一,關鍵還效率,流程也不會讓人摸不著頭腦,這點是網件的優勢之一。

節點路由配置過程大約只花了5-10分鐘左右,我還依稀記得某品牌的配對過程,我全程用了好幾個小時,6隻配對差點沒把我弄成焦慮症。

小細節有時候真的會影響產品的體驗。

主路由位置為A處,C處為節點路由位置,中間無阻隔,而對比測試的環節為主路由在B位置。

可以看到A處所在位置為家庭的邊緣位置,理論上不是最好的路由器放置位置,也不是家庭正中心,而如果你裝修考慮到位的話,完全可以在走廊位置預留一個主路由的放置位置。

測試工具和環境:IOS和安卓系統(紅米note 8)下的WiFi魔盒,Mac平臺下的WiFi Exploer 以及流量監控軟體NetWorker Pro,兩臺用於測試的AX200無線網卡的PC。

A處的主路由位置,和B處的節點路由基本無阻礙,是理論上比較優秀的無線回程環境,雖然距離比較遠。

B處的節點路由放置位置較高,在路由器系統搭建的過程中,相對較高的位置可以提供更穩定一些的信號覆蓋。

Orbi RBK752無法分頻,所以測試環境均是在三頻合一的場景下測試的,三頻合一的優勢是使用起來方便,多頻段彌補信號不足的地方,可以做到無縫覆蓋,對現在只支持2.4G頻段的智能家居來說支持性也不錯。

漫遊測試

iPhone 11 Pro測試的漫遊結果,在無線回程兩臺路由器之間阻隔較少的場景下,多個戶型來回奔跑,一共產生了4次漫遊,3次丟包,延時均在25ms以內,對於手遊來說影響很小。

而紅米note 8測試結果是平均延遲33ms,平均信號強度-53dm,一共產生了5次漫遊,無丟包現象。

因為奔跑測試一致性比較差,所以測試結果僅供參考。

在漫遊測試的信號強度方面,我測試了8個地點,這次測試在主臥和次臥產生一次漫遊,各點的信號強度如上圖標識。

對於這個強度的解釋,正常來說-50dBm~0dBm是非常優秀水準,-50dBm~-70dBm也是屬於不錯的水平,完全不會影響設備的使用,而低於-90dBm才算的上差。

信號強度測試

信號強度穩定性方面,我用了WiFi Exploer 檢測了較長一段時間,可以從圖標曲線的波折程度來判定穩定性。

信噪比這個數值越大越好,他是接收端信號功率密度減去噪音信號功率密度計算得來的,例如,接收端的信號功率密度為-63dBm,噪聲的信號功率密度為-95dBm,則:信噪比(S/N)=(-63dBm)-(-95dBm)=33dBm。

書房噪音信號功率密度比較大,上圖為5G信號,下圖為2.4G信號,可以看到書房因為設備多,各種藍牙設備無線設備聚集,2.4G頻段信號相對幹擾比較厲害,信號強度53% ,信噪比26dB,而5G表現相對好很多,78%信號強度,信噪比26dB。

主臥幾乎沒有多餘的無線和藍牙設備,2.4G信號覆蓋強度不錯,71%,信噪比38dB,不過信號強波曲線中途波折了一下。

而5G頻段信號相對表現平穩一些,隔了一堵牆61%的信號強度,信噪比32dB。

次臥同客廳的主路由相隔一堵牆,表現差不多,穩定性尚可,5G頻段56%信號強度,2.4G 66%信號強度,信噪比26dB和34dB。

客廳表現是最好的,畢竟主路由+低強度幹擾,5G前者90%信號強度,信噪比55dB;2.4G頻段93%信號強度,信噪比60dB。

衛生間型號強度,這應該是書房節點路由覆蓋的範圍內,2.4G頻段信號相對書房更好一些,總體表現還都算不錯,但是2.4G依舊出現了一個波谷,穩定性相對5G略差一些。

廚房需求不太大,主要是2.4G頻段下的智能設備,以及偶爾做飯聽音樂的需求,這裡2.4G頻段下穩定性可以。

陽臺表現也是優秀,雙70%信號強度,2.4G波折了一點,雙37db信噪比,5G頻段信號相對穩定一些。

數據吞吐量測試

在無線回程下,一臺主機信號可以達到1.2Gbps,另一臺徘徊在1.0Gbps-1.2Gbps之間,兩臺AX200 WiFi6網卡主機SMB協議下對拷數據差不多是50MB每秒,而換成千兆和WiF6對拷,則可以跑接近千兆的速度,差不多100MB每秒。

抱著Macbook Pro滿屋子奔跑拷貝文件,可以看到數據吞吐量,期間出現了兩次波谷是走到了信號漫遊區,這個延遲對於遊戲影響不大,但是對於正在拷貝數據的筆記本來說,效果立杆見影。

更換主路由和節點路由位置後無線回程對比測試

那麼如果將路由器調整位置,比如將主路由放在和節點路由隔了三堵牆的B位置,整體表現又如何呢?

從戶型圖能看到,B位置和C位置橫跨了兩堵牆,以及斜跨了一堵牆,對於無線回程來說肯定有影響,但是影響會有那麼誇張麼?

數據吞吐量變化

從數據吞吐量來看,無線信號斷開了很長一段時間,相對完全沒有阻隔的無線回程下,信號衰弱明顯有很大變化,所以我建議如果做無線回程,一堵牆以內最佳,三堵牆會非常影響體驗。

漫遊測試

從漫遊測試來看,也是不如無阻礙無線回程下的表現的,雖然部分位置信號表現更好,但是容易丟包,你可以理解為整體體驗不佳,個別區別體驗優秀。

這個意味著你在走動打王者榮耀或者刺激戰場的時候,很可能因為延時過大而耽誤時機。

有線回程下的漫遊表現

有線回程下,安卓平臺測試平均延遲為24ms,平均信號強度為-47dm,只產生了1次漫遊,0次丟包;而蘋果測試為1次漫遊,3次丟包,平均延時也比無線回程下更低一些。

有線回程下後臺可以看到協議類型,一般用有線連接會自動切換到有線回程,你要是等不及也可以手動快速配對,網件在這方面表現是非常優秀的。

從上面的對比測試中,無線回程三堵牆的隔離下,漫遊成了一個大問題,個別地區信號可能會變強,但是整體漫遊體驗是下降了。

在應對數據傳輸的時候,有線回程下穩定性,漫遊表現都要強上一圈。

但是無線回程,相隔三堵牆的表現也沒有我想像中那麼糟糕,考慮到Mesh用戶都是以無線覆蓋為主,不追求極致速度,打手遊也不會沒事跑來跑去,那麼兩堵牆或者一堵牆的無線回程表現還是比較合格的。

結論就是,有條件有線回程,沒有條件無線回程,儘量保證相隔不超過兩堵牆。

就算是相隔一兩堵牆外,無線回程對於要求不高的用戶來說也是足夠使用的。

總結

網件Orbi RBK752總體配置輕鬆,節點路由組網效率高,這是它強大的優勢。

在無線覆蓋、漫遊測試中無阻礙無線回程下的這套設備表現也屬於優異範疇,切換到有線回程穩定性進一步得到提升。

對於很多用戶來說,如果無法實現有線回程,那麼無線回程下第三頻作為專屬頻段就尤為重要了,這是很多雙頻無線Mesh路由器不具備的優勢。

另外穩定性也是非常重要的,追求全覆蓋,可以降低速率,但是穩定性不能下降。

網件Orbi RBK752依舊是有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比如不支持分頻,lan接口偏少,沒有USB接口。

但是總的來說,穩定性夠強,能覆蓋相對應的面積,無縫漫遊和低延遲,就足夠了。

相關焦點

  • 無線回程實戰—網件次旗艦 Orbi RBK752 測試
    三頻是良好無線回程 Mesh 體驗的基礎之前在 WiFi 5 的時代,我就是第一批用 Mesh 的人,但是那時候最大的問題就在於只有雙頻,一個 2.4G 一個 5G 都是對外用的頻段,所以如果選擇無線回程,那麼理論速度就要直接 5 折,實際上的速度甚至會更低,也就是說千兆直接變五百,體驗實在難說好。
  • 誰都買得起的WiFi 6+Mesh套餐,榮耀路由3評測:還有160頻寬
    提起路由大家最先想到的一般是華碩網件領勢等,但在多數人自己購買路由時並不會選擇這三個品牌,原因並不是這些路由大廠的產品不夠好,而是貴,「我為什麼要花這個價格買一個路由器呢?」,這是消費者在做購買決策時一定會問自己的一個問題。儘管我不想花過多的費用,但是我又想體驗到最新的路由技術以及改善家中的WiFi質量,又該怎麼辦?
  • 體驗300M的激情 11N無線路由器推薦
    TP-LINK TL-WR841N    TP-LINK TL-WR841N無線路由集有線/無線於一體,符合802.11n(Draft 2.0)標準,最高無線傳輸速率可達到300M。它整體性能出色,目前售價僅為240元,是符合11n的產品中最便宜的一款。
  • 一拖三、無線MESH、WiFi6,領勢LINKSYS MX5300套裝體驗點評
    無線MESH網絡從出現到現在,品牌種類和硬體配置上也有了巨大的提升,不過價格差異明顯、不同規格無線MESH路由器的增加,為用戶帶來了更多的選擇的同時也帶來了一個問題,就是存在斷流、緩衝等一些細節的問題,往往這些都是影響到實際使用的部分,尤其是會嚴重影響到遊戲玩家的使用,比如自己這種單排上王者的遊戲玩家,所以選購上還是建議提高預算來選擇大品牌旗下的無線MESH路由器,不單單是售後上有保證
  • 解決280平無線覆蓋問題只需一套Linksys 領勢 VELOP AC6600路由器
    之前玩過的類似MESH組網的很多了,這次看別人評價這款VELOP支持有線回程,我必須來一套試試。 基礎思路就是主要保證朋友家全覆蓋。我還可以在他家這一側測試一下有線回程的情況。整個體驗還是想給大家一個新的參考吧。這裡很想說一下我選擇這套VELOP的原因,首先是朋友託我幫忙解決家裡信號問題,朋友對網絡這塊不是很感冒,就希望簡單,手機可以管理,出現問題不需要在請我來跑一趟,當然我自己也不想沒事就跑來。
  • 289買WiFi6+路由,華為AX3 Pro評測,9大測試讓這貨無處遁形
    年初,華為終於入局WiFi 6路由。雖說時間上晚於用戶的期待值,但好在華為在WiFi 6的基礎上搞了更新的技術私有協議,取名WiFi 6+,速度自然要比WiFi聯盟定義的WiFi 6協議更快。一時之間,華為WiFi 6+路由也自然成為了科技圈的談論焦點。
  • 首款節能11N無線路由 華碩RT-N15震撼登場
    雖然臨近歲末,11N無線路由市場仍然熱鬧異常。近日華碩對外公布,採用了最新 802.11n 草案2.0標準的高端力作——RT-N15正式上市,讓歲末11N無線路由市場更是風生水起。在更高的傳輸速度的基礎之上,華碩RT-N15還能按照需求自主分配帶寬,提供超乎尋常的無線網絡體驗。
  • 大玩家 裝修新房,家庭WiFi覆蓋指南
    這種方案主要適合公寓或者小戶型,一般在五六十平方米的室內空間中,只要戶型周正,以客廳為中心點,布設一臺無線路由器,基本上就能實現全房覆蓋。單體無線路由器的方案價格比較實惠,而且布線簡單,目前大多數戶型都將弱電箱設置在進門處,電信運營商的光纖一般也只會預埋到弱電箱位置,那麼從弱電箱到電視櫃一般預埋兩根網線即可,一根作為無線路由器連接光貓的通路,一根作為光貓連接IPTV電視機頂盒的通路。
  • WiFi提速必備LinksysEA7500v2路由評測
    無線這裡是主要的設置wifi無線的,我們可以設置2.4GHz的無線網絡和5GHz的無線網絡,無線功能裡面有四個功能,分別是,無線設置,MAC地址過濾,WI-FI保護設置,無線調度程序,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進行設置更改。
  • 功能強大 D-Link三天線11N無線路由器
    泡泡網無線頻道2月28日 為了滿足企業、高端家庭用戶對於網絡的需求,D-Link推出了一款DIR-655無線路由,這款產品採用3天線設計,可以提供大範圍的網絡覆蓋,在面積較大的辦公場所、住房中也能提供穩定的無線連接,實現高速的數據傳輸,並具有帶寬管理、外接存儲等強大的功能,讓用戶享受到強勁網絡帶來的便捷。
  • 經典升級,華碩 AC66U B1 無線路由器開箱小曬
    華碩路由三年質保,第一年換新,後面兩年保修,比網件多一年。除了無線路由器模式以外還可以設置橋接或者AP,即使以後更換更好的路由器,現在這個路由還可以繼續發揮餘熱。最後測了一下無線信號和USB的讀寫速度,無線網卡是網件A6210,主臥和書房是信號最弱的地方,不過遊戲裡面的ping值依然比較穩定,下載速度也沒有影響,總體的信號水平與之前用的四天線網件
  • 求同存異 八款11N無線路由器參數對比
    表格中只標出了這些產品的品牌,它們的具體型號分別是:網件WNR834B、Buffalo WZR2-G300N、D-Link DIR-655、TP-Link TL-WR841N、SMC SMCWGBR14-N、華碩WL-500W、Linksys WRT150N、貝爾金N1 Vision。
  • PEAKDO 60Hz毫米波無線投屏器:媲美有線的無線投屏體驗
    所以最近入手了來自 PEAKDO 60Hz 毫米波無線投屏器,經過一段時間的使用感覺這款產品不僅用起來非常方便,而且完全做到了零延遲,可以說整體的體驗和有線傳輸不分上下,接下來就和大家分享一下這款來自 PEAKDO 的毫米波無線投屏器。
  • WiFi有死角? 巧用舊無線路由器擴展覆蓋
    那麼是不是換臺新的主流無線路由,家裡的無線覆蓋又會有明顯改善呢?  一般來說,對於一居室房屋,一款百元價位的主流150M或300M無線路由,在無線覆蓋或傳輸上就可以滿足日常的WiFi需求了。功能,一些老式無線路由產品中甚至沒有內置WDS功能硬體。
  • 單兵肉搏 2008入門11n無線路由器年度評測
    正面分別標註出了四個交換埠一個WAN埠以及路由工作狀態,無線工作狀態的指示燈。方便普通用戶查找故障原因。側面成排的大柵格散熱孔,讓那些長時間不關機的用戶放心。背面兩根不可拆全向天線可以做180度旋轉。  WR841N集有線/無線網絡連接於一體,專為滿足小型企業、辦公室和家庭辦公室的上網需要而設計。
  • 經典150M無線路由 水星MW150R超值75元
    【3月29日太平洋電腦網廣州站】MW150R是水星網絡旗下一款經典的150M無線路由器,它採用全球領先的ATHEROS晶片方案,性能表現非常出眾;MW150R採用11N技術,無線傳輸速率最高可達150Mbps,同時內置了「WPS一鍵安全設定」、「WDS無線橋接」、「IP帶寬控制」等實用功能,為廣大用戶提供更好的無線上網體驗。
  • 騰達wifi怎麼設置密碼?
    騰達路由器是在市面上使用比較廣泛的一個品牌,如果想要設置或更改wifi密碼的話,就需要進入騰達無線路由器管理後臺進行操作,但是很多用戶並不知道要怎麼操作,下面小編就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騰達無線路由器wifi密碼設置步驟。
  • 華碩旗艦無線路由RT-AC66U發布會
    為現場1000平米中近百臺智慧型手機提供穩定流暢WIFI網絡體驗的幕後英雄就是--華碩RT-AC66U千兆雙頻無線路由器,接下來讓小編來揭開這款旗艦級無線路由的神秘面紗吧!  據介紹,這位幕後英雄RT-AC66U是全球首款採用802.11ac、高達1.75Gbps、搭載AiCloud雲端應用的雙頻無線路由器,同時也是實現智能數位化家庭的核心組網利器
  • 低於6 GHz的點到點 (PTP) 無線回程解決方案
    無線寬帶解決方案供應商 Cambium Networks今天推出 PTP 650S ,它是全新的專為小型蜂窩網絡設計的低於 6 GHz 的點到點 (PTP) 無線回程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