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網財經訊 12月31日,今日是2020年股市收官日,周邊市場多休市,A股市場高開高走,開盤後不久,創業板即快速突破前高2915.95點,創2015年7月以來新高,創業板指年漲幅64.96%;滬指今日突破前高3465.73點,創2018年2月以來新高,12月漲幅2.40%,年線漲幅13.87%。
具體指數方面,截止收盤,滬指報3473點,漲1.72%,12月漲幅2.40%,年線漲幅13.87%;
深證指數報14470點,漲1.89%,12月漲幅5.86%,年線漲幅38.73%;
創業板指報2966點,漲2.27%,12月漲幅12.70%,年線漲幅64.96%。
今日兩市成交9500多億元,截至A股收盤,統計數據顯示北向資金合計淨流入30.78億元。其中滬股通淨流入15.65億元,深股通淨流入15.13億元。統計發現,北向資金連續3日淨流入,淨流入額分別為44.71億元,64.40億元,30.78億元,合計139.89億元。
行業板塊方面:截止收盤,旅遊板塊暴漲6%以上,航空板塊暴漲近6%,證券、船舶等板塊大漲超過4%,電器儀表、軟體服務、IT設備、家電、保險、釀酒、公共運輸、家居等多數板塊全線大漲超過2%;
行業跌幅榜上,供氣供熱、煤炭兩個板塊收跌;
行業上漲板塊排行榜
僅兩個行業板塊收跌
旅遊板塊中的中國國免領漲,*ST海創漲停,西域旅遊、騰邦國際、宋城演藝等漲幅居前,板塊中大連聖亞微幅收跌;
旅遊板塊中個股全線上漲
航空板塊中的洪都航空、鍊石航空、中航機電等個股漲停,航發動力、中航重機等個股也暴漲8%以上;
航空板塊漲幅居前個股
券商板塊全面爆發,湘財證券、中原證券、方正證券、中銀證券、國盛金控等多隻個股漲停,招商證券最終收於漲停;
券商股漲幅居前個股
漲幅居前概念板塊
概念板塊:海南自貿、博彩概念股大漲4%以上,遠程辦公、跨境電商 、無人機、國防軍工、軍民融合、作業系統 等相關概念漲幅居前;生物疫苗、智能交通、大數據等概念板塊漲2%以上;沒有下跌概念板塊;
創業板漲幅超過7%個股
創業板跌幅居前個股
創業板:N火星人掛牌創業板,漲248.3%,藍海華騰、科恆股份、中孚信息、易華錄等個股漲幅居前,除藍海華騰外,其他個股漲幅均沒有超過10%;跌幅榜上,C法本跌幅居首,名家匯、安克創新、特發服務等個股跌幅居前,但跌幅並不大。
港股2020年收官只有半天行情,恆指今日收漲0.31%,科技、汽車等板塊走高,中芯國際、吉利汽車漲超8%。恒生指數全年收跌約3.3%。
閱讀推薦:
2020年A股人均盈利超10萬!明年最新策略梳理:有券商樂觀目標6200點
2020年即將結束,回顧今年來全球市場走勢,用跌宕起伏來形容,最合適不過。今年上半年,受新冠疫情影響,全球市場普遍大跌,A股曾一度跌至2646.8點,創年內新低。隨後,全球主要央行紛紛放水,美聯儲資產負債表迅速擴張,全球市場情緒逐漸修復,A股也不斷震蕩反彈,創業板指、深證成指、上證指數均刷新反彈以來新高紀錄。
鳳凰網財經記者根據公開資料查詢到,A股最新總市值較2019年末的59.2萬億元,增加18.36萬億元,也就是說人均盈利超10萬。剔除2020年新上市公司(最新市值6萬億元),2020年A股市值增加值為12.36萬億元,人均盈利7.06萬元。雖然很多散戶反映自己今年並沒有賺那麼多反而虧損嚴重,但今年A股總市值是實打實的增長,目前大多數券商也已經推出明年的年度策略報告。
鳳凰網財經記者梳理發現,大多數券商對A股明年的表現較為樂觀,有券商甚至喊出上證6200點;少部分持謹慎觀點的券商則認為A股呈震蕩態勢。
西部證券:樂觀目標價6200點
目前,上證指數在3400點徘徊。對於明年的表現,僅有少部分券商給出了點位的預測。從整體來看,大部分預測上證在4000點左右。
其中,西部證券最為樂觀。站在當下預計明年國內經濟復甦或將換擋至「主動擴張」,並驅動A股朝著「2007年牛市」的方向發展。期間,無論投資或是消費端均有望突破疫情前「瓶頸」創造出對國內經濟的增量貢獻。基於完整的國內經濟擴張周期及通暢的宏-微觀傳導邏輯,給予上證指數2021年保守、中性、樂觀目標價位分別為:4700、5800、6200點。
海通證券:春季行情已在路上,明年更像迷你版07年
明年不像18年:當時貨幣政策明顯收緊、企業盈利回落,明年政策略緊、盈利回升,16-17年是結構市,19年來是牛市。明年更像迷你版07年:宏觀流動性收緊+企業盈利加速回升,牛市進入第三階段,居民資金加速入市。
春季行情重視低估滯漲的大金融,明年全年主線仍是代表轉型升級的科技和內需。
天風證券:2021年春季躁動風格或更加均衡
天風證券發布策略觀點稱,2021年春季行情仍值得期待。當前對春季行情最大擔憂來自資金面。但從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的表態出發,下一階段宏觀政策難以出現大開大合,「盈利擴張+資金面中性不差」的組合有望帶來不差的春季行情。新的財報披露規則不再要求所有創業板公司披露年報預告,業績兌現邏輯順暢的有望提前被布局。滬深300業績階段性佔優的情況下,2021春季躁動風格或更加均衡。
中信建投:2021股票市場整體沒有明顯的趨勢性機會
2021年伴隨著經濟復甦和利率上行,股票市場整體沒有明顯的趨勢性機會。在經濟增長下臺階和轉型升級的過程中,從總量到結構是2021年策略研究工作的重點。
建議投資者沿著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投資方向,重點是新能源(光伏、風電等)、新能源汽車、國防軍工、工業機器人等細分行業的龍頭公司。
國海證券:外圍經濟復甦、國內經濟仍強
2021,放水已去,通脹歸來。屆時,中美攻守將異勢,政策導向將變遷,資產牛熊將轉換。
「外圍經濟復甦、國內經濟仍強」將成為2021年開年第一條投資的主邏輯,在此背景下,股票市場將率先迎來上行周期。但漸漸地「國內經濟增速築頂、美聯儲緊縮預期抬升」的邏輯將會佔據主導因素,這時,股票最好的時間窗口期已經過去,而債券則會在「央媽不松、經濟不差」的格局下,變得比較糾結。
國海證券建議,2021年上半年,在國內外經濟向好仍在的基調下,可重點關注以下兩條主線:①「十四五」規劃下,國家重點支持的主要科技產業。②海外需求復甦下,受益「量價齊升」的出口導向產業。而進入下半年,如果美聯儲加息預期如期出現,屆時在風險偏好收縮的環境下,兩大板塊可能會受到投資青睞:①消費、醫療板塊;②盈利穩健的「核心資產」。
興業證券:四點因素助推A股「長牛」
興業證券認為,2021年作為「十四五」開局之年和A股「三十而立」後的第一年,無論在制度環境、投資者結構、還是上市公司質量上都呈現出一片新氣象,2021年市場整體將波動向上。全球經濟基本面從疫情中恢復向上,流動性預期變化是引導行情的主要矛盾。
歲末年初是重要的投資時點:基本面持續向上,內外經濟改善,景氣向上補庫存品種有望成為受益方向。待經濟增速拐頭向下,流動性將階段性成為市場焦點,其預期改善有望為投資者提供較好買點,此時流動性受益的方向值得投資者重點關注。
興業證券認為,四點因素將成為「長牛」的助推器:
(1)制度因素,資本市場基礎制度體系不斷完善,全面註冊制即將實施,退市制度有望出臺,為A股美股化趨勢的確定提供了優良的政策土壤;
(2)監管因素,資本市場進入「嚴監管」時代,市場運行健康平穩、融資功能顯著發揮、上市公司質量提升、市場秩序明顯好轉;
(3)公司因素,經歷30年的「賽馬」,優質龍頭核心資產已經勝出,且越來越多好企業登陸資本市場,能讓投資者更能分享到國家發展的紅利;
(4)投資者機構化,機構投資者持股佔A股流通市值比例達到30%,投資者結構逐漸優化、去散戶化,更加有利於A股「長牛」。
在具體投資建議方面,興業證券建議,關注三條主線:
(1)從疫情中梯隊式恢復的服務業:航空、影視、餐飲旅遊、金融、醫療服務等。(2)構建雙循環體系+國內經濟率先復甦下的製造業:高端製造鏈條、優勢出口鏈條、工業金屬。(3)科技成長是長期主線。頂層設計+高質量發展需求驅動+降低融資難度,多因素推動科技成長進入長期向上通道。
太平洋證券:2021年A股轉向業績驅動 建議均衡配置
太平洋證券指出,2021年A股從估值驅動轉向業績驅動。2021年上半年迎來階段性盈利高點,國內外貨幣正常化,難以支撐市場估值大幅提升,需要業績增長消化估值,業績能否兌現將決定走勢,市場波動放大。基於當前消費和成長高估值的背景下,後續消費和成長更多賺盈利的錢,金融地產等權重行業隨著經濟復甦趨勢的確立仍有估值提升的空間。2021Q1將有經濟復甦(經濟高點)、流動性充裕(年初銀行放貸相對活躍、貨幣政策階段性對衝)、政策催化(兩會、十四五)、外部緩和(疫苗問世、中美關係階段緩和)等多重催化,預計成為全年投資較好的窗口。一季度科技消費領漲,二季度風格再平衡,全年指數呈「M」型。
投資機會上,太平洋證券建議,均衡配置。科技方面,關注5G和雲計算產業的率先落地應用領域(物聯網、4K視頻、IDC),「雙循環」下的進口替代(醫療器械、半導體),「十四五」的產業升級(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光伏產業鏈、軍工);消費方面,關注全球復甦、拜登上臺後降低關稅促進出口的領域(蘋果產業鏈、家電)、「疫後」可選消費的復甦(白酒、休閒旅遊、航運航空);順周期方面,關注受益全球經濟復甦、補庫存帶來的漲價品種(玻纖、聚氨酯、鈦白粉);金融方面,關注低估值、邊際改善行業(銀行、保險)。
華西證券:聚焦「雙循環」
華西證券表示,隨著創業板註冊制改革推進,資本市場的基礎制度改革繼續發力。資本市場改革紅利釋放,有於風險偏好的回升。金融結構性供給側改革、「國內國際雙循環」成為2021年改革的頂層設計。對於「雙循環」,其核心在於:擴內需,促消費、自主可控、國家安全、保民生。
在市場風格方面,華西證券認為,在估值尺子的選擇上,一方面客觀的宏觀環境&產業發展決定了績優個存在「估值溢價」的特性,但另一方面,「估值不可承受之重」。華西證券預計2021年消費、科技板塊的股指波動會加大,其細分子行業股價表現會進一步分化。低估值行業2021年或有階段性的、脈衝式估值修復的機會(季節性因素,或機構因為籌碼擁擠後的調倉)。
華西證券建議投資者逢低布局「新五朵金花」,即:新金融、新科技、新消費、新健康、新能源等。
中信證券:跨年慢漲行情至少延續到春節前後,警惕機構抱團瓦解
2021慢漲「三部曲」的第一階段預計至少延續到春節前後,歲末年初的多重擾動預計會導致市場局部投機性抱團瓦解,配置上,在堅守順周期主線的同時圍繞「五個安全」戰略布局高性價比品種。
首先,短期因疫情帶來的潛在經濟擾動會促使政策邊際上繼續放鬆,地產投資和出口將推動經濟基本面向好,基本面不斷抬升加之政策邊際寬鬆將推動潛在增量觀望資金持續入場,推動跨年慢漲行情至少延續到春節前後。其次,局部散發性病例將壓制「疫情受損股」的修復行情,反壟斷舉措的升溫將導致市場對平臺型企業短期情緒承壓,加之跨年後資金博弈行為趨於緩和,多重擾動共振預計會導致市場局部投機性抱團瓦解。最後,建議配置上堅守順周期主線,重點關注工業板塊的基本金屬和能源金屬,可選消費板塊的家電、汽車、家居等品種;跨年後建議布局十四五「五個安全」戰略背景前期相對滯漲、具備長期空間的高性價比品種,主要包括軍工、半導體、消費電子、種植鏈和種子等;局部抱團瓦解後,借調整繼續配置前期快速輪動的新能源、醫藥和食品飲料中的龍頭。
申萬宏源:2021年是A股市場的小年 總量機會需要精確擇時
申萬宏源認為,2021年是A股市場的小年,2021Q2-Q3大部分時間裡市場可能處於弱勢。2021年總量機會需要精確擇時。
經濟復甦之後還有過熱,2021Q2「過熱期投資」可能開啟,「業績消化估值」是關鍵詞。業績消化估值是美股在經濟過熱期的典型特徵,但這種情況在A股歷史上並不多見。這一次,長期景氣資產已處於高估值狀態,而低估值資產基本面改善的穩定性仍存疑。一旦經濟過熱帶來緊縮預期,可能出現「基本面預期穩定的核心資產業績消化估值,基本面擾動或風險偏好驅動資產回調消化估值,極少數新增景氣資產提估值」的格局。
申萬宏源指出,2021年把握趨勢向依然至關重要。A股小盤股2020Q2三項現金流全面改善,2020Q3歸母淨利潤同比開始體現出高彈性,但盈利能力繼續回落,財務費用率仍在上行。小企業改善處於不穩定的早周期,行業集中、龍頭溢價依然是A股最強趨勢項。
具體可關注四條主線:
(1)上遊周期和中遊製造要尋找龍頭資本開支,而行業產能收縮的方向,經濟復甦到過熱,龍頭可能量價齊升。但從美國經驗來看,周期行業龍頭集中不穩定,長期也是周期往復的。
(2)必需消費龍頭地位正在遭遇挑戰,可選消費龍頭地位相對穩固,關注後周期景氣的機會。
(3)醫療保健和消費服務龍頭集中趨勢最強,且有龍頭再集中,底倉配置順勢而為。
(4)科技硬體行業集中度全面提升,且行業龍頭公司齊頭並進,選股難度相對較低。科技軟體行業則需優中選優,聚焦絕對龍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