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人術:飯局上有這3種「吃相」的人,多半是無用人脈,能避則避
人脈,在我們事業的發展中,能夠發揮很大的力量。所以我們平時在生活中,在工作中,要有意識地結交一些好人脈,這樣的話,在有需要的時候,才能從我們的人脈中,獲得資源或者幫助。不過,想要在生活中,工作中結識到好人脈,就要鍛鍊我們看人識人的能力。懂得哪些人值得我們去結識,哪些人不值得我們去結識,哪些人我們要儘量避免接觸。在工作中,判斷一個人值不值得我們去結交,就比較簡單。只要我們去看一下,他平時工作的狀態,工作的方法以及和同事相處的技巧。因為在工作中值得結交的人,工作狀態都會比較好,工作效率也會比較高,跟同事也會擁有比較好的口碑。
但是在生活中,因為我們沒有接觸到別人的生活狀態,以及對方為人處世的一些手段,所以難免無法判斷這個人值不值得我們結交,有時候只能通過他的談吐以及事業發展狀況來判斷。不過有時候,其實在飯局上也能夠判斷出一個人值不值得我們結交,因為一個人在飯局上表現如何,其實就間接地反映了他在生活中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尤其是他吃飯時的「吃相」,因為一個人吃飯的習慣養成了之後,會很難改變,即使能夠短暫地遮掩,也會不自覺地透露出來。所以飯局上有這3種「吃相」的人,往往不值得我們結交,多半是無用人脈,能避則避。
一、人沒到齊就自己先吃
有些人在飯局上,人還沒到齊,因為自己比較餓了,就算只上了一個菜,也會直接拆開碗筷開始吃。像是有這種習慣的人,在家裡面應該是,家人在炒菜的時候,因為還要很久,就讓他先吃。久而久之,就養成了吃飯不等人自己先吃的習慣,而且會帶到外面來。而這種習慣非常不好,不僅不禮貌,而且顯得很自私。因為外面的社交場合不比家裡,要是自己先吃,不等別人,那人家來了,看他都快吃好了,心裡肯定會覺得不高興,自然也不會願意跟他做朋友。此外,別人還沒到就先動筷,如果是自己請客並且已經到了約好的時間了,那倒還好,如果不是,就會顯得自己沒有禮貌。所以人沒到齊就自己先吃,如果不是跟朋友之間關係比較好的聚會,那就會很容易得罪人,這種人自然不值得我們學習,也不值得我們結交。
二、邊吃飯邊玩手機
有些人在吃飯的時候,喜歡邊吃邊玩手機,這個在自己家裡的話,當然沒什麼事情。和朋友吃飯的時候,邊吃邊玩,雖然會導致和朋友間交流溝通比較少,但是朋友一般不會介意。不過要是在比較正式的飯局場合,也邊吃邊玩手機,如果不是自己工作的需要,而一直看手機的話。別人會覺得這個是拒絕跟他們交流的信號,而且邊吃邊玩別人說到什麼了,他也不知道,別人問他問題也可能不在狀態愛答不上來。自然就沒有人願意在飯局上搭理邊吃飯邊玩手機的人,所以這種人社交會比較「簡單」,沒有什麼結交的價值。
三、把喜歡吃的菜挪到自己面前
還有些人在吃飯的時候,因為自己的口味習慣,就會把自己喜歡吃的菜,挪到自己的面前,或者固定轉的桌子。在自己家裡或者跟比較熟的人,不介意這種行為時倒還好。在外面吃飯時這種行為,往往反映了這個人沒有考慮桌上其他人的感受,因為別人也有可能喜歡吃這個菜。萬一別人坐他對面,他把菜挪到自己面前,那別人就根本夾不到。所以在飯桌上喜歡把自己愛吃的菜,挪到自己面前的人,在生活的一些行為也會很少考慮別人的感受。如果我們跟這種人結交,那到時候計較這種事情都計較不過來,還是避一避,免得給自己找麻煩。
總結:
雖然說,我們可以通過別人在飯桌上的「吃相」,來判斷這個人值不值得我們結交。但是,別人也同樣可以通過我們在飯桌上的「吃相」,來判斷我們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所以,我們在飯桌上也要注意自己的「吃相」,別不小心就破壞了自己的好形象。
如果大家對飯桌上的禮儀感興趣,想要了解這方面更多的知識,我向大家推薦下面這本書籍:《中國飯局裡的潛規則》
一本很實用的酒桌聖典,幫你運籌帷幄馬到成功,中國飯局的全新詮釋,潛規則的活學妙用,讓你在推杯換盞間遊刃有餘,於觥籌交錯中如魚得水。
【點擊下方小卡片即可購買】
我猜,你對以下內容感興趣:
退休延遲來臨,工資低的人注意了,別辭掉具備這3個條件的工作
中年辭職做生意,可以試試這3個暴利行業,未來前景很好
輪到你敬酒時,別怕自己嘴笨,學會這3句敬酒詞,不尷尬還有面子
明年不想再外出給人打工,可以做這3個小生意,自己翻身當老闆
求人辦事只送禮可不夠,高手會把這3件事也做好,人脈越變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