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11月23日7時內蒙古自治區新冠肺炎疫情最新情況
2020年11月22日9時至11月23日7時,內蒙古自治區報告無新增確診病例、疑似病例。
截止2020年11月23日7時,滿洲裡市現有2例本土確診病例,已在滿洲裡市定點醫院進行隔離治療,流調和溯源工作仍在同步進行。所有追蹤到的密接者和密接者的密接者已全部隔離並進行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目前滿洲裡正在組織開展全市居民全員核酸檢測工作。相關工作正在有序進行。
現有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6例,均在定點醫院隔離治療,所有密切接觸者均在指定場所進行集中隔離醫學觀察,全程實行閉環管理,嚴防疫情擴散蔓延。
截至2020年11月22日24時,內蒙古自治區報告無症狀感染者0例。
內蒙古多地發生雪災 直接經濟損失逾1700萬
北方新報正北方網記者11月22日從內蒙古自治區應急管理廳了解到,自11月18日以來,通遼市、赤峰市、錫林郭勒盟多地出現暴雪到大暴雪,局地出現特大暴雪。據氣象部門監測,通遼市奈曼旗、赤峰市敖漢旗、通遼市科爾沁區均出現特大暴雪,降雪量分別為43.2毫米、36.9毫米、35.9毫米。突來的強降雪導致上述3個盟市局部地區發生雪災,造成直接經濟損失逾1767.73萬元。
據統計,截至11月19日23時,雪災造成赤峰市、通遼市、錫林郭勒盟3個盟市18個旗縣4959人受災;倒塌房屋1戶1間,一般損壞房屋1戶1間,6000平方米廠房坍塌,部分牲畜棚圈、種植大棚被積雪壓塌,電力設施不同程度損壞;死亡大小牲畜318頭(只),死亡雞3000餘只。
其中,通遼市科爾沁區、奈曼旗、庫倫旗、開魯縣、科左後旗、科左中旗6個旗縣區3959人受災,受損養殖棚舍30000餘平方米,低壓供電線路、太陽能設備、電視接收器、居民住房風檔等不同程度受損,6000平方米廠房坍塌,死亡大小牲畜288頭(只),死亡雞3000餘只,直接經濟損失960.35萬元;
赤峰市紅山區、松山區、巴林左旗、巴林右旗、林西縣、喀喇沁旗、翁牛特旗、阿魯科爾沁旗、克什克騰旗、敖漢旗10個旗縣區988人受災,倒塌房屋1戶1間,一般損壞房屋1戶1間。積雪導致部分牲畜棚圈、種植大棚垮塌,造成30頭(只)大小牲畜死亡,7.54公頃農作物受災,直接經濟損失806.88萬元;
錫林郭勒盟西烏旗、多倫縣12人受災,積雪導致部分牲畜棚圈、種植大棚垮塌,直接經濟損失0.4萬元。(北方新報正北方網記者 張巧珍 實習生 烏蘭塔娜)
內蒙古2021年起對養老機構評級 5種情形終止評定
為進一步提高內蒙古自治區養老機構管理服務質量,促進養老機構健康發展,維護老年人合法權益,促進養老服務事業健康發展,2021年1月1日起實施《內蒙古自治區養老機構等級評定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辦法》明確,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養老機構等級劃分與評定》,養老機構等級評定分五個等級,從低到高依次為一級、二級、三級、四級、五級。養老機構等級評定工作由內蒙古自治區民政廳牽頭組織,由內蒙古自治區養老機構等級評定專家委員會或第三方評定機構開展評定工作。評定結果作為運營補貼(等級評定補貼)資金的撥付依據。
《辦法》指出,按照《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關於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實施意見》和《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關於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提升養老服務質量的實施意見》等規定,對社會力量舉辦的非營利性養老機構,自治區按其機構等級和實際入住人數每張床位每月給予100元至300元的運營補貼(等級評定補貼)。其中,一級養老機構按照其實際入住人數每張床位每月給予100元運營補貼,機構等級每增長一個級別床位運營補貼對應增長50元。公建民營養老機構與社會辦非營利性養老機構享受同等床位運營補貼政策。對提供相同服務的經營性養老機構應享受與公益性養老機構同等補貼政策。
《辦法》明確等級評定過程中發現養老機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終止等級評定:一年內發生責任事故的;一年內發生虐老欺老行為,造成惡劣影響的;存在提供虛假申報資料、偽造有關檔案資料等情形的;無正當理由不配合或幹擾等級評定工作的;其他違反法律法規規定情形的。而且,在等級評定有效期內,養老機構須接受民政、財政部門的隨機抽查。抽查發現有不符合評定等級標準的情形,取消或降低相應等級和運營補貼。被取消評定等級的養老機構應當在收到通知書之日起15日內將原評定等級證書、牌匾退回自治區民政廳;被降低評定等級的養老機構應當在收到通知書之日起15個工作日內將原評定等級證書、牌匾退回自治區民政廳,補發相應的評定等級證書、牌匾。拒不退(換)回的,由自治區民政廳公告作廢。養老機構在等級評定有效期內,發生重大安全生產事故受到行政處罰、行政強制、刑事處罰的,旗縣(市、區)民政部門應當及時通知自治區民政廳。由自治區民政廳書面通知取消等級,收回牌匾並向社會公示。行政處罰、行政強制、刑事處罰結束滿兩年後可重新申請評定等級。(北方新報正北方網首席記者 劉曉君)
滿洲裡市計劃11月25日前完成市區所有人員核酸檢測
11月22日下午,內蒙古自治區政府新聞辦舉行疫情防控指揮部第69次新聞發布會,通報了滿洲裡市新增本土確診病例基本情況和流調情況及目前採取的防控措施。
11月21日16時,內蒙古自治區報告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2例,均為呼倫貝爾滿洲裡市確診病例。疫情發生後,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內蒙古自治區副主席歐陽曉暉帶領自治區衛生健康委和相關專家研究部署疫情處置工作並趕赴滿洲裡市現場指揮調度。自治區衛生健康委分別派出疾控流調、實驗室檢測和醫療救治專家隊伍指導滿洲裡市開展相關工作,調配全區和呼倫貝爾市醫療資源支援滿洲裡市開展流調、核酸檢測和患者救治等工作,疫情處置工作按照已制定的應對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和應急預案正在有序開展。
根據國務院應對新冠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工作關於科學劃分、精準管控等工作要求和滿洲裡市疫情形勢,滿洲裡市東山街道辦事處和北區街道辦事處被劃定為中風險地區,已經落實各項管控措施。滿洲裡市流行病學調查也同步開展,截至11月22日8時,共排查、流調密切接觸者194人,密切接觸者的密接者248人,所有密切接觸者均進行隔離醫學觀察,檢測結果均為陰性。目前已同步開展流調溯源工作。
內蒙古自治區衛生健康委主任許宏智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滿洲裡市正在有力、有效、有序地組織開展全員核酸檢測工作。目前已設核酸檢測點30個,投入採樣人員558人,計劃11月25日前完成滿洲裡市區所有人員核酸檢測工作。2名確診患者目前正在定點醫院接受治療,自治區救治專家組已趕赴滿洲裡市,與呼倫貝爾市和滿洲裡市組成專家團隊進行現場救治工作,確保救治工作有序開展。此外,當地政府已經在多方籌集防控物資,確保相關物資滿足30天疫情防控需求。
下一步,滿洲裡市疫情防控將繼續開展流調溯源,後續追蹤到的密切接觸者全部實施集中隔離醫學觀察,並持續加強口岸疫情防控工作。同時,自治區將加大對高危人群、重點人群的篩查力度,加強對醫療機構發熱門診篩查管理,築牢疫情監測的兩道防線。繼續加大秋冬季疫情防控措施的落實,加強應急能力建設,夯實核酸檢測能力基礎,加大院感防控力度,夯實隔離基礎,強化醫療救治,加大健康宣教的力度,紮實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北方新報正北方網記者 張巧珍)
「暖冬行動」千份愛心暖包送給需要的人
11月20日,「暖冬行動 護佑健康」暨內蒙古國大藥房「光耀十七載 十億新跨越」周年慶公益愛心行動在呼和浩特市啟動。烏蘭察布市涼城縣蠻漢鎮崞縣夭中心校的學生、辛苦工作在一線的環衛工人、社區工作者共千餘人收到愛心暖包。
活動現場,殘疾少年陳碩也得到了一份溫暖禮包,他坐著電動輪椅來到大家面前,表達了對主辦方的感謝。據介紹,陳碩小的時候因一場高燒留下後遺症,左臂和雙腿都失去了正常功能。家人每天推著自行車走兩公裡送陳碩上下學,一送就是8年。後來,陳碩通過媒體表達了心願,希望能有一輛電動輪椅。內蒙古國大藥房第一時間聯繫到陳碩家人並幫助他完成了心願。陳碩的講述讓參加活動的市民深受感動。
陳碩現場講述
陳碩現場講述
北方新報正北方網記者在現場看到,送出的愛心暖包中,學生溫暖包裡有棉服、手套、圍巾、帽子、口罩、保溫杯、棉坐墊等保暖裝備;一線工作人員暖包裡有手套、口罩、暖寶寶、保溫杯等。(北方新報正北方網首席記者 王樹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