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虎嗅網
題圖來自視覺中國,作者:ACGx
從4月下旬開始,先是知名漢化組「鼠繪」的負責人王某因轉載盜版漫畫、通過廣告服務獲利被判3年,緩刑3年,並處罰金8萬元,然後又是各大漫畫平臺宣布,應集英社方面的要求,《海賊王》(航海王)《銀魂》兩部漫畫於5月1日起開始收費。
這一系列事件的發生,似乎都在不約而同地宣告,屬於漫畫漢化組的「好日子」,真的結束了。
不過令人感到意外的是,雖然這都是漢化組遲早都要面對的宿命,但在網絡上依然出現了不少類似「漢化組翻譯質量比官方好」、「正版翻譯名稱太噁心不想看」、「每一位漢化組都是英雄」、「舉報鼠繪的都什麼心態」等爭論。
正所謂「只要有人,就有恩怨,有恩怨,就有江湖」。在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裡,由於中國漫畫市場的不規範,不同漢化組之間的競爭,以及漢化組參與者的心態變化,早已存在一條非常明晰的鄙視鏈條,產生了各種恩恩怨怨。
因為「愛」,深藏功與名
相信所有參與漢化組工作的人,最初的動力都是「用愛發電」。
由於歷史和產業環境的問題,許多海外優秀的漫畫作品,並不是能夠在第一時間與中國的動漫愛好者見面,也沒有優質的官方引進中文版在圖書市場上銷售。隨著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大約在2005年前後,以「分享」為核心的漫畫漢化組,依附於網絡開始快速發展,很好地滿足了眾多中國動漫愛好者的內容需求。
通常來說,每一個漫畫漢化組,都有自己的重點漢化對象。例如元老級的熱情漢化組,就是以漢化《JOJO的奇妙冒險》而聞名;疾風漢化組,則是從漢化《火影忍者》漫畫入手,進而發展為以JUMP系漫畫為主;至於前段時間出事的鼠繪漢化組,除了《海賊王》以外,也同樣漢化了大量的JUMP系漫畫作品。
這些漢化組的運營模式,通常都是以動漫論壇、貼吧、QQ群為工作和交流的核心據點,在第一時間拿到漫畫圖源之後,成員開始快速展開各自工作,並將漢化完畢的作品以各類資源站、網盤進行發布。
在最開始的時候,很多漢化組在本質上都是因為對漫畫的「愛」,希望能夠讓更多同好感受到漫畫所講述的精彩故事,而聚集在一起的興趣小組。也因此,很多漫畫漢化組在成立和運營的過程中,都是比較反商業,且特別中二熱血的。
一個比較有代表性的例子,熱情漢化組的團長JOJO,就在網絡上公開提出過「漫畫公益」的概念,大致上就是希望借用漫畫人物製作的公益廣告,宣傳公益事業(雖然這曾遭到不少人的質疑)。時至今日,百度百科「熱情漢化組」詞條,仍然用文字保存著這家老牌漢化組成立時的滿腔熱血。
深藏功與名,正是各漫畫漢化組在成立早期,最真實的寫照。
不會引流、賣貨、畫畫的漢化組不是好翻譯
大量動漫愛好者的關注,自然帶來了名和利。
但正是名和利的出現,也恰恰改變了一些事物的發展方向。
相信很多動漫愛好者,都曾經在找漫畫漢化版資源的過程中,遇到了以下的情況:
好不容易找到的漫畫漢化資源壓縮包,除了文件名清晰明了地寫著論壇名以及論壇ID外,打開一看大概率還要解壓密碼;
通過搜尋引擎好不容易找到的論壇資源發布貼,一通註冊操作之後,發現查看隱藏起來的資源內容還要獲取權限;
在一些常用的漫畫資源站點,總是能看到各種花花綠綠的電商廣告,其中絕大部分都是奇怪的動漫周邊;
總是能在漢化版漫畫中,發現漢化組因為自我放飛植入的梗;
很多漢化版漫畫會出現劇情刪改,或者給畫面打「聖光」「暗幕」的情況;
更令人震驚的,莫過於漢化組的美工們甚至還能用自己的畫筆,為漫畫裡有些暴露的角色穿上衣服,只為了漢化後的漫畫能夠在平臺過審……
出現這些現象的原因,主要還是在於漢化組的崛起,不僅改變了中國動漫愛好者獲取漫畫內容的途徑和習慣,同時也還意外地讓實體盜版漫畫書徹底成為歷史——盜版漫畫的產業鏈也因此從線下轉到了線上。
我們不能否認的是,雖然絕大多數參與漢化的人員都是因為「愛」在驅動,但其中也有不少人獲得了名和利。也因此,不同的漢化組搶首發、拼翻譯和製作質量,甚至不惜主動刪改漫畫內容的過程,很多時候其實只是用戶流量的爭奪。畢竟有了流量,就能成為受人膜拜的「巨巨」,某些人也能依靠盜版產業鏈的運轉獲得相應的經濟收益。
面對漢化組這一系列令人窒息的操作,廣大的動漫愛好者們也是褒貶不一。
有人說,漢化組的工作本身就充滿了風險,設置高一點的門檻,謹慎發布資源本來就是安全的做法;有人說,沒有人是聖人,漢化組從自己的勞動中獲利無可厚非;也有人說,刪改劇情魔改畫面根本不是事兒,畢竟漢化組從來沒說自己提供原汁原味的內容,看不慣的話找原版生肉自己啃;還有人說,生於灰色地帶的東西,且看且珍惜,千萬別挑三揀四,說不定哪天就沒了……
總而言之,漢化組的出現不僅僅只是帶來中文版漫畫,它也同樣帶來許多組與組之間、盜版與正版之間的正面競爭,亦讓漢化組的各自擁躉之間,為爭奪「良心」的名號爭得面紅耳赤——中國漫畫漢化界早已形成了一個江湖。
未來?
對於中國的動漫產業來說,漢化組是一個十分微妙的存在。
一方面,它確實填補了長期以來中國漫畫市場優秀作品的空缺,不僅培養了大批的動漫愛好者,讓漫畫市場在網際網路時代依然能夠留存延續,還成為了不少優秀人才的入行啟蒙,對整個行業的發展起到了間接的促進作用。
甚至近些年來,有不少新成立漫畫平臺在引進作品的過程中,都會將盜版市場的人氣情況作為參考系,從而降低「踩雷」的風險。
另一方面,盜版終究是盜版,它所在的市場再繁榮,也無法讓真正的漫畫創作者獲益,這對中國動漫產業的長遠發展始終是不利的——即便是漢化組的翻譯質量再好,它也擺脫不了自己是「絆腳石」的事實。
於是,當網際網路漫畫行業開始步入版權時代,這些深受動漫愛好者喜愛的漢化組,都不得不面臨3個選擇:要麼是被大平臺「收編」,順勢完成自身從「野生」到「正規」的轉型;要麼是維持現狀,依靠漫畫的漢化獲得更高的收益,但這又不得不面對版權方隨時可能到來的追責;最壞的選擇就是原地解散,徹底退出漢化界。
在未來,迎接漢化組的結局到底是什麼?恐怕誰也說不準。
我們唯一可以確定的是,隨著越來越多海外優秀的漫畫通過平臺的運作引入國內,以及鼠繪漢化組負責人被判刑的事件,中國的動漫產業的發展已經進入了新的階段。
而拒絕擁抱時代的變化,註定沒有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