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ma和Adam互為床伴的日子在快鏡下匆匆而過,無論何時,無論何處,一個電話,他們就會開始履行床伴的約定,這段情節確實有夠荒誕的。在一次次荒謬的約會中,Emma和Adam露出的笑容又會讓人有種是幸福而不單單只是性福的錯覺。 倘若我們去過度探討床伴男女的悲傷過往或是心靈裂縫,那影片就可以很灰色。
很沉重,也就不能稱之為好萊塢的愛情輕喜劇了。深度的挖掘或許可以更多的表現導演的功力,演員的演技,但是作為以愛情喜劇定義的電影,我們不需要那麼多晦澀的部分,不需要在看的過程中過多的去揣摩,去思考所謂的真諦。有些時候我們需要的只是一個圓滿的結局。
失去的人,傷不起啊,傷不起。是的,曾經的傷痛,刻骨銘心。看慣了發生在身邊乃至自己身上的背叛和失去,可是內心依然嚮往著完美的愛情。有愛就有痛,期望越大失望越大。於是,選擇不愛。
不去愛,不拿自己的真愛放在別人的手心。換來的是自由的來來去去,轉身後哪怕失去後也不會有心痛的感覺。因為從來就不曾愛過。愛或不愛,不是不能愛,而是害怕愛。誰讓現代的男人們越來越不能承載真愛。
故事老套得不能再老套,無數的愛情電影告訴我們帥哥靚女糾纏過之後必是愛火熊熊,何況一個通透的女人和一個善良的男人,這愛情來的意料之中,看的時候只是在想導演會不會讓這個故事多一點意外。美麗的娜塔莉·波特曼在愛情逡巡的路口恐慌猶豫若即若離患得患失,她的美為這個電影增色不少,同時電影裡的一些小喜劇也顯得輕鬆有愛,活潑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