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人】華語世界最牛的綜藝搞手 臺灣綜藝節目金牌製作人王偉忠專訪

2020-11-27 南方周末

和王偉忠接觸僅僅一個多小時
就發現這個並不帥的中年男人有股獨特的能量
吸引你認真聽他的每一句話
剛開始時,這個一米八幾的大個子會四仰八叉
地陷在沙發裡隨意地回答
不過這並不代表他和你很熟
而一旦聊開了,他就會慢慢從沙發中坐起來
挺直背蹺著二郎腿,揮舞著右手
用一口標準京片子
搖頭晃腦地悉數自己身邊的人和事
形神兼備地模仿母親攥著鞋底
拍炕痛哭的神情
毫無顧忌模仿一手捧紅的
曹啟泰、蔡康永、吳宗憲、大小S等人
剛出道時紅著臉討節目的樣子

王偉忠 圖/IC/CFP




《超級星光大道》,王偉忠說了算?
 第43屆臺灣金鐘獎剛剛落下帷幕。《我猜我猜我猜猜猜》、《超級星光大道》、《全民最大黨》入圍最佳綜藝節目獎;阿雅、吳宗憲、小S和蔡康永入圍最佳主持人。最後阿雅、吳宗憲捧得主持人桂冠。而為他們頒獎的嘉賓,就是當年帶他們出山的王偉忠。

王偉忠素有「臺灣綜藝教父」之稱,從二十年前的《老實樹》、《連環炮》到1990年代開始的《國光幫幫忙》、《我猜我猜我猜猜猜》,到如今紅得發紫的《康熙來了》和《超級星光大道》等大大小小五十來個節目,全都深深烙下「王氏風格」—獨特的節目設置和極具特色的主持人,成就了一批不少觀眾看了嘴上罵庸俗,但又不得不看的綜藝王牌。

自從真人秀《美國偶像》大紅大紫,王偉忠極為敏感地嗅到了隱藏的某些機遇—完全可以製造一個,或是一群「臺灣偶像」。由此《超級星光大道》正式於2007年亮相,用它富有戲劇張力和極具媒體炒作的議題,在臺灣乃至大陸造成轟動。這種叫好叫座的情形,除了讓該節目創造驚人收視率,也意外讓觀眾找到久違的「期待收視」效果。而該節目對臺灣年輕學生、上班族階層的種種影響,更被誇大成「星光症候群」,且因高人氣使得節目在網上有「明星預校」的稱號。

但王偉忠對這樣的轟動效應早已司空見慣—「怎可能不紅?」他純熟地操著京片子反問記者,「《超級星光大道》的內容設置比《超級女聲》、《加油!好男兒》甚至《美國偶像》更專業刺激。除了基本比賽和PK生死戰,我加了歌手和製作人合唱的環節,公開徵求實力唱者的『踢館賽』,強調聲音本質的『不插電演唱』,挑戰兩種極端歌曲類型的『地獄悲歌VS天堂High歌』和淘汰者的『老戰友默契合唱』,這些環節不是普通人能想出來的。」

「最近越來越多觀眾在網上說,從第三季開始,你成了『星光』的評委,等於從幕後走到臺前,更直接地操控節目,來直接選取你看好的潛質明星。甚至有人公開問,王偉忠會唱歌、懂唱歌嗎?」對於「星光」第三季開始越來越受質疑的「暗箱操作」,記者問道。

王偉忠大笑起來:「節目雖然是我製作的,但還有袁惟仁、黃韻玲、鄭建國、張宇這些真正懂唱歌的人作評委,我只是幾分之一而已。而我和他們最大的不同點,是看重『真人秀』這三個字。有些參賽者唱得既好,又懂得真人秀中真實體現自己存在的價值,我選他有什麼錯?唱歌讓袁惟仁他們盯著就可以了,我和詹仁雄關注的是這些人將來能否禁受得住娛樂圈的敲打,否則還是直接將他們送回去,免得將來不紅不紫地後悔。我還想再培養幾個小S或蔡康永。」

王偉忠與主持人對話 圖/IC/CFP


臺灣只有張大春能叫板易中天
從小在嘉義眷村長大的王偉忠,在18歲時才離開家鄉進入臺北文化大學讀書,一年後就入了電視製作這一行,從造拉電線的小工開始做起,一直到今天成為臺灣的金牌節目製作人。三十多年過去了,王偉忠從不否認打造眷村式的電視節目是他現在的心願,也不否認被很多人罵過:「眷村在我心裡就是最好的,經常可以看見我們左手打架,右手又勾肩搭背地在一起了,沒有隔夜仇。小時候上毛筆字課,經常是誰帶了一塊新墨,整個班的人一圈用下來,最後新的變成半塊,但沒人會對此斤斤計較。」 王偉忠還希望以後會有電視地球村:觀眾上午在臺灣的電視裡看見這個主持人,下午他又出現在了上海的節目裡。「主持人不是專屬哪個公司或者哪個節目的。只要他願意,全世界他都能去。」

對於如今大陸的媒體國學熱,王偉忠抱著一種「風水輪流轉」的觀望態度來看待。他說,當年大陸在鬧「文革」,臺灣卻在大搞中國文化復興的運動。那時,每一個電視臺必須要有文化節目,像 《百家講壇》這樣的節目比比皆是,  比如 《每日一字》之類的。很多電視臺都有這樣有趣的場景,前一刻鄧麗君還在唱「我一見你就笑,你那翩翩風姿多美妙」,下一刻就變成了愛國歌曲大聯播:「藍藍的天,白白的雲。」「六七十年代的臺灣,每隔一個小時,所有電視臺必須要放兩首愛國歌曲。現在卻倒了個個兒,臺灣拼命地想搞民粹,大陸卻轟轟烈烈地開始讀《史記》、《三國》、《論語》。要知道在當年我們讀古詩、古詞,讀袁枚,特別是《論語》,整本書我們都要背,因為那是必考科目。」在那些電視教授中,他最欣賞的就是易中天。

在王偉忠看來,如今臺灣能和易中天相比的只有張大春:「大春讀大學時,我就認識他了,幾十年的交情。講歷史的人裡我最佩服的是他,他是第一個把歷史讀通的人。現在大陸的《百家講壇》裡講的多是以古喻今,而很少以古諷今,因為以古諷今更棒,但更難說!全臺灣只有張大春做得到。假如給他一塊醒木、一把摺扇,他就可以說大書!我卻不能請他做,臺灣的文化教育專屬於公共電視臺。有時候我會幻想大春和易中天坐在一起講歷史,是多麼可樂的一個情景。」

而除了娛樂綜藝節目之外,王偉忠也製作類似於《百家講壇》的《全民大講堂》,此外還有很多動畫片、紀錄片和電視劇,甚至還準備和賴聲川一起搞個舞臺劇《寶島一家》。幾年前,他將世界上僅存的撐頭偶戲—山西撐頭偶做成了電視連續劇,還在紐約得了獎。「大陸電視真的很奇怪,本來對這種東西不感什麼興趣的。我這個節目在臺灣極受歡迎,一開始我想推廣到大陸,就是不行。一直到我在紐約獲獎了,中央電視臺找到了我,希望能和我談談撐頭偶的事情??」

王偉忠和「星光大道」的主持人陶子及兩位評委在一起 圖/IC/CFP


沒有眷村就沒有我
1949年,王偉忠的母親懷著大姐,跟隨在國民黨空軍專門開發電機車的父親來到了臺灣,住進嘉義眷村—那只是當時無數臺灣軍屬大院中的一個,卻填滿了王偉忠童年的全部記憶:「我們小時候,幾個人共用一個捕手手套打棒球,一旦把哪家的玻璃窗給砸了,沒有大人抓得到我們,但是全都知道會是誰幹的。斜對門的房伯伯家專做鹹魚,那個味道??我們一聞就是十多年,好多次看到鹹魚上的蛆掉在地上。2004年我和我媽趕在眷村拆遷前回去過一次,我還拍了一部紀錄片,叫《偉忠媽媽的眷村》,在我們那裡大受歡迎。因為如今臺灣2300萬人口中,有五分之一的人都流著眷村的血液。」

那時的眷村,就像北京的胡同,彎彎繞繞如同迷宮,當然也就成為了孩子捉迷藏的最好去處。而村裡的每一根電線桿子上都標了地名—南京、北京等等。1949年剛入臺灣時,國民黨曾發下豪言壯語:「一年準備,兩年反攻,三年回到大陸」。當然,一同回去的不僅包括眷村的男女老少,也包括這些電線桿子。而且說好了是標哪兒插哪兒:標南京的插南京,標北京的插北京。於是很多眷村的媽媽們都隨時準備著包裹回家。但這一等就等了二十多年,一直到1975年蔣介石去世,媽媽們舉村同哀,如夢初醒。其中也有王偉忠的母親—坐在床上喃喃自語:「看來是回不去了。」之後就放聲痛哭。說到這裡,他就模仿母親拍著床板,哭天搶地的樣子。這一幕對於兒時的他來說,分外的滑稽。

他從小就喜歡編劇,那時臺灣有一部風靡一時的武俠劇《義俠廖添丁》,王偉忠就開始自我幻想:用撿來紗窗的隔板,釘成小寶劍。還整天把那把寶劍揣在身上,開始自導自演如何行俠仗義。後來007偵探片流行,他又把小寶劍改成小手槍,整天在眷村小巷內導演著「跟蹤和反跟蹤」的戲碼,努力甩掉想像中跟蹤他的惡徒。

王偉忠說,自己的第一位表演老師是他父親—一個特別能「唬人」的傢伙,熱愛「角色扮演」。現實生活中只要有需要,他隨時可以變成另一個身份。那時在眷村,不論是棒球賽、電影、舞臺劇,只要跟著父親,從來不必買門票。他總是挺著大肚、戴副墨鏡,高深莫測地對收票員說:「我南門的!」接著指指王偉忠,「這我兒子!」就直接入場,收票員從沒質疑過他的身份。而「南門」代表的是嘉義南門派出所。「我從不認為他在說謊,小孩嘛,只覺得爸爸真神,唬人技巧真高明!」

他坦言,自己不是沒有討厭過眷村:「那時臺灣空軍有兩種軍屬大院,就看你的父親是飛官還是士官。飛官獨門獨戶,小孩能上高級班,士官就住大雜院,小孩只上普通班。那時我不僅有虛榮心,還有強烈的自卑感,曾經剪了一個飛官小孩的牛仔衣。18歲到了臺北上大學,別人一塊錢就是一塊錢的用法,我因為太窮了,就千方百計地要把一塊錢掰成六塊來用,那個時候我真的很討厭眷村,恨它的貧窮,讓我的日子過得很苦!後來靠著自己打拼,才慢慢地找回了自信心,現在再回頭看看,突然發現如果沒有眷村,就沒有現在的我。如今它帶給我的全是最美好的回憶!」

我再兇也不可能打女人
五十多歲的王偉忠,在臺灣綜藝節目中有「暴君」一稱。好友曾經這樣形容他:「喜歡打高爾夫,可以為了一個打壞的球,氣得把球桿丟得『滿山坪』,球童卻都愛看他生氣,像看秀一樣樂呵呵地去撿回來,希望他再摔幾次;下午進了攝影棚,看一位女演員NG了6次,始終入不了戲,他又氣得脫下了鞋子扔了過去,說時遲那時快,那女角接住了鞋,放下,開錄,文不加點,喜感十足,一次OK。」

談吐中王偉忠充滿俠氣,喜歡直來直往。用他的話形容就是:「我不喜歡和別人虛頭巴腦地去套近乎,或者假惺惺地誇讚某人。」對於記者提到的後面那個故事,王偉忠則堅決否認,並堅持說是一個誇大的笑話。

「我怎麼可能打女人,別說打了,我連和她們重語氣地說話都沒有過。倒是我經常被她們罵!」說到這裡,王偉忠一臉的委屈,「你要知道在我家,我太太、兩個女兒還有我媽,大姐也經常來我家住。一家六口人,就我一個男的,絕對的弱勢群體。有時候三個女人同時來大姨媽??家裡充滿了悽風苦雨的感覺,嚇得我連大氣都不敢喘!」他的這番解釋引得記者大笑不止。

採訪中,他操著一口標準的京片子,和我們天南地北地侃著,不時還模仿他熟悉的人:母親的哭泣、父親捧著肚子走路、當年全村的死黨怎麼打棒球、吳宗憲如何看待自己的節目、曹啟泰炫耀自己的文學素養、小S的無釐頭主持等等,沒有一個他不放過。他說他有很重的江湖恩怨情結:幾十年前幫過他忙的老師傅、小主持他全會記在心上。可能別人已經忘得一乾二淨,但只要每次他看見了那些恩人們,就會畢恭畢敬地打招呼,常常會弄得那些人很莫名其妙。而有些曾經在背地裡掐過他,或者在能幫他的時候袖手旁觀的人,不管有多麼出名,他則會堅持「老死不相往來」的原則。

mangazine·名牌:你捧紅了好幾位明星主持:曹啟泰、方芳、吳宗憲,小S等等,你覺得這些主持人中,最讓你滿意的是哪個?最出乎你意料的是哪個?
王偉忠:這個很難說。比如方芳,我其實沒有怎麼捧啦,她是一個天生的演員。她可以在節目裡一個人演六個角色,但是個性都非常鮮明,而且不會串一起。曹啟泰那張寬歪嘴最喜歡蹦出幾個文化詞,而且嘴巴很甜,經常喊我「大哥,大哥」。比如描述一個男人,別人會直接說很帥,他則會說「唇紅齒白,玉樹臨風,貌似潘安」,很容易就把人唬住。

宗憲最會自娛娛人,他從不希望得到別人的尊重,他只希望觀眾喜歡他就行。不管是誰,他都一視同仁,而這一點,蔡康永和曹啟泰做不到。他是我見過最表裡如一的主持人。他有一個極度忠實的粉絲,是一個弱智。每期《我猜我猜我猜猜猜》,這個粉絲都會到現場來看他,經常跟在他屁股後面流著口水喊:「吳宗憲,我好喜歡你噢!」而宗憲每次都會和他打招呼說,你乖噢,我等會兒來陪你!
而和宗憲搭檔的大小S讓我第一次明白了什麼叫做無釐頭和另類。剛發現她們的時候,兩個小姑娘才十六七歲,做少兒節目。如今熙娣已經是兩個孩子的媽了,這十幾年,她在節目裡自說自話的特色幾乎沒有變過,我也從來沒有想讓她改變。甚至熙娣懷孕了以後,她想怎麼樣就怎麼樣,大著肚子主持《康熙來了》,比之前的收視率還要好!
熙娣談戀愛我從來沒反對,為此她特地找我,非常認真地說:「偉忠哥,我有一件很重要的事要和你講一下!」我一聽頭嗡的一下子就大了:「Something happened!」—我帶出的主持人全都是一個德行,平時都和我嘻嘻哈哈的,真有事了才會和我一本正經。等我冷靜了下來後,她站在原地對我說:「我懷孕了!」我覺得自己那時的表情,應該很精彩。

mangazine·名牌:你當年的《老實樹》這檔節目是專門抓明星撒謊,換句話說,就是揭明星的老底。你怎麼知道上你節目的明星哪句話是假的?萬一抓錯了怎麼辦?還是真的沒有錯過?
王偉忠:這個好玩嘛,當年第一期嘉賓是張帝,他很配合我們的節目,而且在這個節目中我發現了很多明星的本質其實都是非常好的。就比如說張帝,那棵樹要倒下來時,他不是抱住自己的頭,而是去扶那棵樹,他以為是道具突然出了問題,怕砸到旁邊的主持胡瓜。我們不會專門去查哪句話真的,哪句是假的,如果真的這樣會很累啊!就是有時候要逗逗那些明星,看看他們的反應,如果真的我們查得很清楚他每句話都是真的,很沒勁的,這個節目就做不下去了。

mangazine·名牌:有沒有想過退休?會是什麼時候呢?
王偉忠:退休?還沒有,我才五十歲呢,身體健康得很,沒想過要退休,不過萬一不幹製作人這一行的話,我會選擇在電視上說書,這個好玩!拿個醒木「啪」拍一下,然後和別人說眷村的故事!這個是我現在很想做的事情。

mangazine·名牌:你對自己孩子的寬容,就像你父母對你當年一樣,比如成績之類的,都看得很淡。在你看來,教育孩子最重要的是什麼?
王偉忠:我覺得父母能教會孩子做自己的事,你就成功了一半。還有就是要讓孩子能認清自己的本性—他到底喜歡什麼。就比如我的大女兒,她和我很像,很感性。寫文章很棒,畫畫也很好,現在在學藝術設計。但是她最怕的就是數學,當年我也是這樣,我只能和她說:爸爸知道你不喜歡,爸爸絕對不強迫你一定要學好數學,只要你能及格就可以。因為我很清楚我的女兒想要什麼,喜歡什麼。因為我當年也是這樣過來的,每次聽到那個有濃厚鼻音的數學老師喊著「Sin、Cos」我就會默默地把頭轉向窗口,看著外面,然後就開始幻想:為什麼天那麼藍,雲那麼白,為什麼我非要學Sin、Cos。

mangazine·名牌:你的母親在你父親去世後,封棺之前,在他額頭上落下了一個吻。這一段文字很感人,能和我說說你的父母嗎?
王偉忠:我母親是一個很重感情的人,我父親十八九歲時在北京的胡同裡玩,認識了我母親。她很愛我的父親,所以會在十六歲跟著我父親來到臺灣,我父親是國民黨空軍開發電機車的。他們兩個人是典型的早戀早婚,但是感情卻一直都很好。我爸一直都覺得對不起我媽,讓她一直在吃苦,所以在平時的生活中都會不停地在逗她開心,他叫我媽「司令員」,我媽則叫他「士官長」。我媽很會做飯,我從小就覺得她做的打滷是世界上最好吃的東西。而我爸則不停地發明和製作新東西:比如我眷村老家的浴缸和抽水馬桶,都是我爸爸自己動手做的。

mangazine·名牌:聽說你喜歡打高爾夫,有的球童很怕你,但是有的球童卻很喜歡你,原因卻都相同,因為你的脾氣?
王偉忠:哈哈哈哈,應該是吧。我準備在一個高爾夫雜誌上畫一個漫畫專欄,因為我會畫漫畫,名字就是《奧克與美芝》,奧克是閩南語,意思就是一個很難對付的牛人,球技差,脾氣也不好。美芝就是球童,因為臺灣的球童都是五六十歲的老阿媽,而且她們的名字基本上都帶有「芝」字。我會拿自己和球友的親身經歷來開涮,已經開始連載。比如有一個故事,講那個奧克準備推桿,他低聲問旁邊的美芝:「輕點,重點?往左,往右?」美芝倒是一臉無所謂:「我怎麼會知道,我只知道你肯定打不進。」接著就看見奧克舉著球桿追著美芝滿場跑。
 

相關焦點

  • "達人秀"錄製"衝刺夜" 趙薇和選手大聊星座(圖)
    說完,四人立刻衝到媒體評審席旁邊,親和態度令人大為驚喜,劉燁還大喇喇地找了個空位,坐在記者們中間玩起了自拍,「今天的投票很不容易,你們做出了最艱難的選擇,謝謝你們!」  隨後接受採訪時,四位觀察員表示,雖然部分「達人」的去留讓他們存有遺憾,但最終媒體評審的選擇和他們的預期基本保持一致。
  • 投資1.3億砸出土味選秀,號稱臺灣最貴女團,卻淪為搞笑綜藝
    近些年,中國大陸的選秀節目層出不窮,尤其是男團女團的實力強勁,從《創造101》到前不久才結束的《創造營2020》已經開播三季了。但曾經作為大量男團女團的出產地的臺灣在近幾年卻沒能延續曾經的輝煌,出現女團、男團的斷層。
  • 臺灣藝人高以翔錄節目猝死,危險性綜藝的底線在哪?
    閱讀背景11月27日凌晨,藝人高以翔被爆在錄製浙江衛視綜藝節目《追我吧》時暈倒。據現場網友回憶,當時高以翔正在跑步項目中全力奔跑,大約凌晨1:45時,高以翔高喊一聲「我不行了」,便摔倒在地。當時攝製組還以為是劇本安排,在其他明星嘉賓上前後才發現高以翔已經失去意識,醫護人員趕到現場後,對高以翔進行了十多分鐘的心臟復甦搶救,隨後送往醫院進一步救治。
  • 《十三星座女主播》3+1綜藝節目主持人10萬保底年薪招募
    +1 即同名綜藝節目《13星座女主播》,是一檔自媒體脫口秀節目,由13位不同星座的美女主播擔任主持人,邀請網際網路知名嘉賓,以實時性話題策劃每期不同。通過優酷、土豆、愛奇藝、騰訊視頻、樂視網、搜狐視頻等平臺全網鋪開。
  • 綜藝《我們的歌》,周深和李克勤,就等於這個節目的天花板了
    第一季如果不是有周深這個黑馬,那按節目走向就是肖戰奪冠。明顯捧流量的一個節目,只不過低開高走,節目從第一期到結束越來越火,討論度越來越高,節目製作組沒膽量搞黑幕。看節目時我一開始覺得第二季可能想復刻第一季。看到後面又覺得這一季跟第一季似乎毫無關係,活似換了個節目組,就賽制來說為啥不能照著第一季來呢,唱得越好直通得越快唱的歌卻越少,想不明白。本身KEY就高,再加上周深唱的歌都是音區跨度很大的,太難唱。
  • 專訪沈黎暉:在綜藝風口上,彭磊與楊超越沒有本質的區別
    他認為當下的獨立音樂市場還沒到拼個你死我活的地步,而摩登天空只有扮演好平臺的角色,連接起更多其他的廠牌,才最符合當下摩登和行業的利益。「以前我們能看到所謂的音樂類綜藝其實都是在翻唱,而今天原創音樂綜藝正在變得越來越多。所以從這點來講,綜藝是在為原創音樂設計、支持和創造平臺。當一個綜藝邁向原創方面後,摩登天空就變成了一個不可忽視的存在。」而也正是原創音樂綜藝比例的加大,讓包括樂迷和音樂圈對綜藝的看法產生了改觀。
  • 綜藝節目"文化味"濃 益智答題類成主打
    近期,記者發現螢屏綜藝除了真人秀、相親等傳統節目外,文化類節目突然多了起來。除貴州衛視的《最愛是中華》、河南衛視的《成語英雄2》這種傳統的選手益智答題類節目以外,還新增了人文紀錄類節目、話劇類節目等多種新鮮的形式。這也是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加強版限娛令」出臺後各家衛視「改版」較為集中的一次。
  • 謝娜新節目對綜藝界蔡徐坤太偏心了,蔡康永都看不下去!
    —真相吧花花萬物—是一檔全新集購物談話於一體的新節目,是康熙之後蔡康永小S的首度合作。第一期嘉賓是謝娜。兩個戲精女主持人湊一塊各種吐槽扎刀子,小S嫌棄娜娜胖,娜娜吐槽小S矮,兩人互動笑點特別多。現場還有六位推薦好貨的達人,觀眾發現謝娜對這位綜藝界蔡徐坤特別照顧,總幫他圓場。
  • 韓國綜藝7月第二周節目一覽,李孝利李秀根新節目來襲!
    導語:李孝利、李先鎬、李秀根新節目播出,7月第二周的韓綜百花齊放!小柒決定想要在每周的周一左右給大家分享一篇關於上周韓國綜藝的節目表,讓朋友們可以有選擇性的在節目播出後找到自己喜歡的來觀看。最近有很多新節目播出,不過可能還有些朋友不知道呢,希望可以通過小柒來幫助到大家。
  • 央視綜藝相親節目走進鳳陽搭起「鵲橋」
    人民網滁州11月26日電(周坤) 26日上午,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藝頻道的大型綜藝相親節目《喜上加喜》在安徽省鳳陽縣鐘樓廣場錄製,於青山綠水間搭建舞臺,以相親交友形式為載體,在歡聲笑語中展現鳳陽的建設成就。3000餘名市民慕名而來,親眼見證了家門口這樁大喜事。
  • 臺灣綜藝到底玩多大挑戰男性生理極限,女嘉賓:我要「夾」你喔!
    眾所周知,臺灣的綜藝節目還是非常大膽的,因為他們經常會有一些吸引眼球的東西。這確實是能夠提高一些收視率,適當的大膽還是可取的。比如說有一款節目是《綜藝玩很大》,光聽這個名字就很有吸引力啦,很多人都是衝著這個名字來的,更別說這還是吳宗憲老師主持的一款節目,吳宗憲在主持界上可以說是一個老手了,而且他是非常有經驗的。這期節目的遊戲規則也非常的新奇,最吸引觀眾的就是一個叫生理計時的遊戲,聽名字就非常的有看點,遊戲規則就是男嘉賓站外原地,女嘉賓不斷做出動作挑逗,看男嘉賓的心理忍耐極限。!
  • 《康熙來了》停播五年,綜藝咖們過得怎麼樣?
    如今5年過去了,就像一個班級畢業後各奔東西,很多臺灣藝人來大陸闖蕩之後,「康熙綜藝咖」這個特殊的群體中,不少人雖然沒有徹底銷聲匿跡,但已經在很多觀眾記憶中漸漸暗淡了下去。
  • 製作人曝李升基「私下愛聊小孩」!傲嬌李瑞鎮出演新綜藝也因為他
    記者吳孟庭/綜合報導 南韓綜藝節目《小森林》找來4位藝人帶領一批萌娃,在毫無幼兒經驗下成為稱職的幼兒園老師,而男神李升基竟是促成此節目的最初靈感來源,原來他私下總是會跟製作人聊起小孩話題,連「死都不想動」的《一日三餐》李瑞鎮也因他同意參與拍攝!
  • 黃曉明退出節目錄製,暴露綜藝節目新套路,臺上臺下全是戲
    黃曉明是退賽了,可是暴露出綜藝節目的新套路,臺上臺下都是戲,抓熱點,吸眼球,博看點,角色越來越多,魚龍混雜每個人都是一身戲。那麼好了,亮點來了,熱度來了…… 第一《演員請就位》 節目未播先火,熱點話題每期都有,節目最大的熱點討論不在演員功底演技上,臺上仿佛關注度很少,最搶眼球的精彩戲都在臺下,導演評委懟演員,評委懟評委,也都看到了,李成儒和郭敬明的氣氛很強烈,爾冬陞和郭敬明,陳凱歌之間也有對手戲,頭條新聞基本在臺下。
  • 文化氣質悅目又潤心 綜藝節目有意思也有意義了
    這種時代需要和受眾訴求作用於綜藝領域,一批以多樣形式創新傳播主流價值理念的綜藝節目順勢而起,因悅目又潤心的文化氣質俘獲了觀眾的芳心。文化類節目以親民樣式走向大眾由於生活節奏快,工作壓力大,一些電視受眾對被動傳播教育的方式不買帳。
  • sbs演藝大賞Running Man獲最佳綜藝 其他名單公開
    具體如下:    大賞:劉在石、金炳萬    觀眾們選出的最高人氣賞:劉在石    綜藝部門最優秀賞:Gary、宋智孝(《Running Man》)    Show脫口秀部門最優秀賞:金媛熙(《親愛的-百年客人》)    綜藝部門優秀賞:池石鎮(《Running Man》)    Show脫口秀部門優秀賞:金俊賢(《
  • 羅志祥出身臺灣綜藝有多亂?6位女友,周杰倫十幾年感情糊塗帳!
    最近羅志祥事件鬧的是沸沸揚揚,但是從臺灣綜藝出身的藝人身上多少都有些黑點,其實說出來大家都知道且無傷大雅。比如哈林、周杰倫以及好多男藝人都有點大男子主義(這個不算黑點吧)。有些藝人會講自己怎麼去算卦啊、正兒八經講什麼迷信偽科學之類的東西,也不是什麼黑點,但就是會讓我覺得不太有文化;還有比如大小S姐妹團的很多女生,人品不見得有什麼問題,就是給我的感覺像一群家長裡短嚼舌根的八卦婆(當然這本身就是綜藝節目的一大看點)再比如羅志祥和蔡依林,我個人感覺他倆是絕對清白的,互相看不上所以能成為很好的朋友,至少我個人感覺蔡依林不太看得上羅志祥(這裡的看得上指的是談戀愛
  • 不愛看日本綜藝?那是你沒看對節目
    比起韓綜,日本綜藝的關注度在國內要弱許多。   一是因為門檻高,需要觀眾對日本文化有一定了解。其次,日本綜藝的熟肉比較少,限制了大眾觀賞。但是金子總會發光,你不愛看日本綜藝?那是你沒看對節目。
  • 流年不利,郎朗、沙溢們不接綜藝接啥?誰還沒有三、四個綜藝節目
    沙溢參加《演員請就位》接著我們把今年跑綜藝通告比較頻繁的人物都分別盤點一下。我們先說一下大家非常熟悉的演員沙溢吧。他現在跑綜藝節目跑得太頻了,大家除了記得他的作品白展堂之外,其他的就很少知道了。但是他後來跑了那麼多的綜藝通告,以至於他綜藝節目裡的印象已經把之前的影視形象給掩蓋得差不多了。
  • 綜藝觸達率為什麼會這麼高?品牌+節目契合度最重要
    隨著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綜藝營銷逐漸受到奶粉品牌的青睞,尤其是親子類綜藝節目,更是備受母嬰行業歡迎。作為專注母嬰營養與健康的品牌,新西特不僅橫向做到了產品端精準捕捉9095後消費人群的敏感點,縱向充分籌備產品營銷曝光與渠道維護,動銷精準傳播,助力品牌愈加深入打開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