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五字對聯的創作技巧。
五字聯是常用聯,基礎聯,至關重要,也要體現主謂賓。格式有二:一為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二為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一三有時可不論。也屬於「我愛你」格式,「名詞」加「動詞」加「名詞」加「副詞(形容詞)」。
如: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重點在日依山,河入海,什麼日?白日,什麼河?黃河,偏正結構。再描寫狀態,盡,和流,意思是太陽快要落山了一會就天要黑了,而眼前的黃河也滔滔不絕地的向東流入大海了。
再如: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欲即想,窮即盡,更即再,千裡目對一層樓,想看盡眼前無邊的景色,再登上高層樓臺就能看得到的。
五字聯的寫作技巧,只要記牢「我愛你」格式就行,並要學會對景創作。五字聯只有十個字,不允許展開太多,只能抓主要的起筆。瞿宇輝。
2、六字對聯的創作技巧。
六對聯實際是在四字、五字對聯基礎上增加主語或加大程度,或增加新元素而已,其格式為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一三有時不論。
一是在四字聯上加內容的,如:人壽年豐福滿,花香柳綠春榮;原聯是花香柳綠,人壽年豐。二是在五字聯上加重程度、大小,如:雪映梅花更豔,春歸柳色尤青;原聯是雪映梅花豔,春歸柳色青;六字聯加了尤和更兩個副詞,使程度加深了。
還有一種是在四、五字聯前增加主語,如:一院芝蘭瑞氣,萬家楊柳春風;四字聯時是芝蘭瑞氣,楊柳春風;五字聯時是一院芝蘭氣,萬家楊柳風。六字聯只不過多哆嗦了一或兩個字「一院、萬家」。如果四、五字聯學好了,六字聯一樣淺。
說起六字名聯,總會說「豈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我心」,此是明朝皇帝朱元璋軍師劉伯溫的一句名言。原並不是作為對聯而出,但後人都當其是對聯而用,包括林則徐都書寫作為對聯掛在府中。其格式是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其實也是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的變格。
此聯詞性分析,副詞對副詞,豈能對但求,盡如對無愧,名詞人意對我心,是比較工整的,實則也是四字聯變過來的,盡如人意,無愧我心,是說做人做事應順從天理人情才能無愧即不愧我心,問心無愧。
然而,豈是這麼容易做到的呢?所以四字聯變六字聯,加了前置詞,豈能即無可能做到,但求是說儘可能儘量,但願問心無愧就不錯了。屬於家訓家風一類對聯,如從格式平仄是稍欠缺的,但教人為人處事直到今天仍有一定教育意義。瞿宇輝。
3、七字對聯的創作技巧。
七字聯是用得最廣泛的對聯形式。是對聯之首,如學楹聯不可不懂。七字聯就是挖出七律詩的心肝當頭條,格式為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或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一三有時不論,五還是論好。
認為一三五不論的人無非是為水平低披遮醜布而己。凡事有規矩,不講規矩是不行的。七字聯看上去會嚇死人,其實也簡單得很,就是五字聯穿衣戴帽的結果。
如:獨有英雄驅虎豹,更無豪傑怕熊罷。這是一副七字聯,精華是五字聯;是一反對的五字聯,英雄驅虎豹,豪傑怕熊羆;但站不住腳,那有英雄驅虎豹,而豪傑怕熊羆的,所以前面要加前置詞的動詞,有和無,獨有和更無,這就使原來意思對立成正確的了。
再如:紅雨隨心翻作浪,青山著意化為橋。核心在雨作浪,山為橋,加上偏正詞組紅雨翻作浪,青山化為橋。其實到此意思已全明。但是七字聯,五字是不行的,必須湊夠七個字,加上隨心,著意,擬人化的寫法更全面了。
還有: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重點是雲橫秦嶺,雪擁藍關,後者加重了程度而已,所以七字聯一般也是在四、五字聯上要麼增加主語,要麼增加動作、狀態,要麼加大程度、大小,要麼深化情緒。
魯迅稱先生的名聯: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橫眉和俯首都是加重了情緒。如此舉一反三,一理通,百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