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1年的第一天,很多人都在問我們這是不是進入了辛丑牛年,其實筆者想說的是,其實我們還是處在庚子鼠年,因為今天是冬月 十八,還有42天才進入辛丑年。雖然現在不是牛年,但牛年遲早都要來,我們對牛年的希望也會隨之而來。老話常講「牛馬年好種田」,2020年我們經歷了洪澇的洗禮,經歷了颱風的凜冽,深知種莊稼的不易,所以大家對這個有希望的年景尤為期盼。
大家都知道明年是辛丑年,那麼大家是否知道明年也是「寡婦年」呢,在民間寡婦年的出現其實就是無春年的另一種叫法。無春年指的就是兩頭沒有立春的年月,當然了這個指的是農曆的年月。在我國的曆法中,有農曆和陽曆的說法,陽曆是根據太陽和地球公轉一周所得出的時間為計算(365.24天),一般轉一周就是一個回歸年,而農曆的計算其實也是根據太陽和地球的關係設定的,但農曆在天數計算上是354天或者355天,和公曆的天數相差近11天,所以為了解決這個時間差,農曆設置了閏月,在不固定的年月設置不固定的閏月。
有了閏月的年月就是閏年,在閏年有13個月,而二十四節氣也會在閏年出現25個節氣的情況,這樣就會出現一年兩頭都有春的情況,立春既然出現在了上一年,那麼下一年肯定是沒有春的情況,所以一般在閏年的下一年都會是無春情況,這也是無春寡婦年的產生。
了解了牛年寡婦年的產生,下面咱們就來了解下這句俗語「寡婦遇牛,累斷牛筋」是啥意思吧?
在過去的農村,人們預知年景都是靠一些古老的民俗來判定,這些民俗多數都是經驗之談,也有當時一些主觀猜想,所以很缺乏科學性,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在一個兩頭都沒有立春的情況下,人們認為這會是一個異常現象,再加上人們的認知有限,所以就會感覺寡年種莊稼會不會好到哪去,但牛年不一樣,牛年代表著豐收之年,如果碰巧寡年碰到了牛年,那麼耕牛就會使出渾身力氣把這個田耕好,而牛筋則是牛蹄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活太多,把牛蹄累壞了牛筋勢必也會累斷。
在農村還有一句老話就是「年逢無春好種田」,說的就是如果逢到了沒有立春的年月,人們的耕田就會非常好種,同時加上牛的助力,在牛年、無處年、寡婦年,勢必會豐收在望。
總的來說,這句俗語是寄託著人們對於牛年豐收的期望,雖然缺乏科學依據,但這也是經過千百年農耕經驗的總結,就算論概率,人們也會認為牛年豐收的機率比較大,因此對於這句俗語,我們不必過去討論它的科學性,只要對農民種田有利,我們就應該學習宣傳,大家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