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蝸居》的小說和電視劇都很好看,它的作者六六女士也是個奇人。看她的文章,除了覺得她關於女人婚姻的觀點有些偏執外,其他都還是很有趣味的。
最近,六六的作品《少年派》熱播,引發了觀眾對高考家庭的熱議,其中很多人對主角林妙妙和錢三一沒有在一起而不滿。為此,六六在公眾號發文稱自己是寫現實題材劇的!「我不想像其他人那樣騙你!」
你們為什麼不自己去尋找愛情?為什麼不自己去爭取成功?如果你希望林妙妙和錢三一在一起,就要鼓勵林妙妙拼盡全力優秀,從而配得上優秀的錢三一。王子與灰姑娘的故事,只能用來麻痺普通的你。真正的王子,娶的愛人,個個都有超能力。
是不是很有道理?
流行割韭菜的年代,這種敢對年輕孩子說真話的編劇不多了。環境太容易迷惑人,讓年輕人覺得做自己就好,卻不知道對自己眼前的放縱都需要將來的悔恨來償還。
六六21對大專畢業,24歲與青梅竹馬的老公結婚(大概是這個事,待考),25歲的時候被老公導師的太太批評:「別人家的老婆,都是碩士博士,都有正當工作,而你那麼年輕,就是累贅。你的孩子以後會以你這樣的媽媽為恥!」
這句話給當時的六六帶來了一萬點的暴擊,「我羞憤難當,卻又不得不承認她說的是實話。從那時候起,我立志要讓我的孩子為我驕傲!」
導師夫人的批評固然苛刻,但我覺得她應該是出於對六六好的善意批評。畢竟,不惜得罪人而指正他人錯誤的做法是成本高而受益小的「傻事」。
你看現在誰還會願意管閒事、為別人操心呢?
那時候的六六是個什麼狀態呢,用她自己的話說,「過著昏昏噩噩的生活,不知自己擅長什麼,也不知未來會怎樣。過一天算一天。徹夜打麻將。經常蓬頭垢面踩著朝霞回家補覺。」
她畢業後去了當時安徽最好的單位,但沒有編制,因為覺得被不平等對待,出於自卑而辭職。然後去了上海一家賽艇俱樂部裡賣卡,又因為業績太差辭職。
「要麼懊惱高中大學荒廢了讀書光陰,要麼幻想有一天白馬王子忽然撞到自己。」處於潦倒迷茫期的六六連同學聚會也不好意思去,「過得不如意,卻也沒辦法。今天不知道明天在何方。」
在被導師夫人批評後,六六知恥而後勇,從此奮筆寫作,不眠不休,認真讀書,雖然讀了也不知道有什麼用。「堅持了七到八年,風水就轉過來了,幹啥啥行,學啥啥靈。」
如今的六六,已經是國內最成功的編劇、作家之一。
但是,六六這樣能夠中盤反擊成功的人能有多少呢?
絕大多數人,可能少時在打麻將,現在還在打麻將;少時看電視,現在還在看電視;少時憧憬幸福,現在還在憧憬孩子們幸福。即使有人諷刺你或者咒罵你,你除了生悶氣,卻不願意改變自己。
在社會上,這種人到中年仍然荒唐活著的人比比皆是。不是每個人都能走出人生迷局的。
也許,我們應該自尊心再強一些,至少被人羞辱的時候知道「知恥而後勇」,而不是只是生悶氣。人必須先要願意改變,然後再持續努力,才有翻盤的機會。
舉個例子,也是上海的作家郭敬明。很多人不喜歡郭敬明,我也不喜歡,但你不能因為個人好惡而否定他的成績和存在。(話說韓寒一直想跟他好好聊聊、交朋友,而郭敬明直接說自己沒時間交朋友)
郭敬明出身於四川的自貢小城,在上中學的時候,郭敬明一連投了七篇參賽文章參加新概念作文大賽,就是為了逃離家鄉。結果雖然得獎,但他那一屆沒有了保送的機會(韓寒有上復旦的機會但他不屑),然後參加高考上了一個「非常變態的大學」上海大學。
在學校裡,郭敬明的班上只有他一個外地生,「那一刻,我感覺自己孤獨又渺小。」別人用最新款手機,買最新潮衣服,而他因為沒錢只能在一旁看著。在那個時候,郭敬明感受到了錢的深刻教育。
他開始努力學上海話,堅持每天寫兩萬字掙稿費,慢慢打造出了自己的文學王國,成了6家公司的老闆。郭敬明常年在作家富豪榜排名前幾位,他26歲就在豪宅湯臣一品買了房子,他後來還買了好多房子,包括整幢樓和名人的別墅。功成名就後的郭敬明說,「我所擁有的一切都是我一寸寸搶回來的。」
不管是六六還是郭敬明,客觀來看,兩個人都是通過努力改變命運的,當然努力不一定成功,但我們也沒得選擇是吧?
生活從來是艱難的,如巴爾扎克在《高老頭》所說,「到處都是真苦惱,假歡喜。」太多時候,你除了對自己用功之外,沒有其他的辦法。
總而言之,還是「蛇口之父」袁庚的意見好——無論人類的歷史怎樣彎彎曲曲,它都是走向前去的。愛迪生發明的那個電燈泡,最初實驗的時候只是半秒鐘亮一下,但它後來卻把整個世界照得燦爛光明。
誰年輕時不是又迷茫又荒唐?但我們只能是「往前走,莫回頭。」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