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深圳交響樂團2021年的重磅演出之一,「匠心韶華系列之貝多芬&譚盾三重協奏曲--超越250年的東西音樂對話」音樂會,將於1月22日晚20:00在深圳音樂廳舉行。
在首席客座指揮譚盾執棒下,深圳交響樂團將呈現貝多芬《普羅米修斯序曲》《C大調小提琴、大提琴、鋼琴三重協奏曲》和譚盾《三重協奏曲》《網絡交響曲(英雄)》。兩首三重協奏曲由著名小提琴家呂思清,知名青年大提琴演奏家聶佳鵬,知名青年鋼琴家孫穎迪聯袂演奏。
貝多芬《為鋼琴、小提琴和大提琴而作的三重奏協奏曲》
這是一首優美動人的協奏曲,兼具室內樂的親密感和協奏曲的壯麗感。樂曲採用傳統的協奏曲形式,主題簡潔卻不失典禮儀式般的莊重、壯麗感。它沒有貝多芬慣有的英雄氣概和宏偉氣勢,但從中可體會到貝多芬性格中善良、敦厚的一面。
小提琴、大提琴、鋼琴,三件獨奏樂器,經常由大提琴奏出主題,再由小提琴協助,使幻想情調格外增強,音質更加豐厚。鋼琴雖只有較為簡單的技巧,但仍保持了高貴的氣質。管弦樂隊則以其強大而豐富的表現力,把三件獨奏樂器的音色完美融為一體。三件獨奏樂器相對獨立運行,但又像在融洽的氣氛中愉快交談,濃鬱的友愛氣氛讓人感動。
譚盾《三重協奏曲》
在二十世紀的古典音樂中,有很多作曲家的作品常源自於他們曾創作的電影音樂再現而成。當代著名作曲家譚盾採用電影音樂蒙太奇的手法,將三部武俠電影《臥虎藏龍》《英雄》《夜宴》,在音樂主題上重新規整為大提琴、小提琴、鋼琴的《三重協奏曲》,是我國第一部「武俠音樂」、敘寫「琴心劍膽」的神話。第一樂章武俠的節奏展現英雄氣概與情懷;第二樂章夜宴的愛情故事,因為一場夢,摔碎了山河;第三樂章三個主題的交融讓三種樂器有了更為戲劇性的展開。
此次譚盾電影音樂蒙太奇手法的《三重協奏曲》,也是與古典音樂貝多芬《三重協奏曲》形成了跨越250年的對話。
譚盾《網絡交響曲》(英雄)
這是一部極具網際網路時代精神的作品,創作於2008年。作曲家本人認為以「英雄」命名是為了對貝多芬作出致敬,在中段也可以清楚聽到運用了貝多芬第三交響樂「英雄」第一樂章主題的旋律。
另外,作品中使用了不同音高的汽車輪轂和剎車盤作為打擊樂器,分別稱之為「剎車鼓」(Brake Drum)和「剎車鑼」(Brake Gong)。樂曲中借鑑了貝多芬第三交響樂「英雄」的主題和中國民歌《茉莉花》,特別是小號吹奏的第一主題和全曲的高潮來自譚盾為2008年北京奧運會頒獎時創作的音樂,聽起來非常熟悉,溫暖。
深圳交響樂團2020-2021音樂季
匠心韶華系列 -- 貝多芬&譚盾三重協奏曲-超越250年的東西音樂對話
Mastery Magnitude Series – Beethoven & Tan Dun Triple Concerto - Over 250 years of Eastern & Western Music Dialogues
深圳音樂廳Shenzhen Concert Hall
2021/1/22星期五(Friday)20:00
貝多芬《普羅米修斯序曲》作品43
譚盾《三重協奏曲》
貝多芬《C大調小提琴、大提琴、鋼琴三重協奏曲》作品56
譚盾《網絡交響曲》(英雄)-- 致敬貝多芬第三交響曲《英雄》
Beethoven: The Creatures of Prometheus-Overture, op.43
Tan Dun: Triple Concerto
Beethoven: Triple Concerto for Violin, Cello and Piano in C major, op.56
Tan Dun: Online Symphony 「Hero」 – tribute to Beethoven Symphony No.3 「Heroic」
指揮:譚盾
Conductor: Tan Dun
小提琴:呂思清
Violin: Lv Siqing
大提琴:聶佳鵬
Cello: Nie Jiapeng
鋼琴:孫穎迪
Piano: Sun Yingdi
音樂家知多D:
指揮家/作曲家 譚盾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球親善大使譚盾,畢業於北京中央音樂學院,並獲得紐約哥倫比亞大學音樂藝術博士學位,現任美國巴德音樂學院院長、深圳交響樂團首席客座指揮。譚盾一直以傳遞世界和平、綠色環保為音樂家的修行,他的藝術和音樂對世界產生了不可磨滅的影響,並贏得當今世界最具影響的藝術大獎,其中包括威尼斯雙年展藝術終身成就金獅獎、葛萊美獎、奧斯卡獎、德國巴赫獎、俄國的蕭士塔高維奇大獎、美國格文美爾大獎。
作為一名有思想、有創造力的中國作曲家,譚盾創作了很多具有世界影響力的交響樂作品:《慈悲頌》;有機音樂《水樂》《紙樂》《垚樂》及打擊樂協奏曲《大自然的眼淚》;多媒體協奏曲《女書》《地圖》;網絡交響曲《英雄》;歌劇《秦始皇》《馬可波羅》《茶》《九歌》《Water Passion:馬太受難曲》;電影音樂武俠三部曲《臥虎藏龍》《英雄》《夜宴》及小提琴、大提琴、鋼琴協奏曲和民樂等一百多部音樂作品。
譚盾還受邀為2008年北京奧運會、2010年中國世博會、2016年上海迪士尼開幕創作音樂,並在全球轉播開幕式音樂會,獲得了六千五百萬人的點擊量和收視率,刷新了世界音樂會轉播記錄,取得了世界性的成功;2019年應邀成為貝多芬250周年全球慶典音樂大使;2020年疫情期間,他為全球遇難者創作《Prayer and Blessing:武漢十二鑼》,連線武漢、上海、紐約直播並贏得全球7000萬收視率。
作為一名和平的音樂使者和環保衛士,他曾指揮世界眾多著名樂團:費城交響樂團、荷蘭皇家音樂廳樂團、倫敦交響樂團、波士頓交響樂團、洛杉磯愛樂、法國國家交響樂團、 英國 BBC交響樂團、米蘭斯卡拉歌劇院團、慕尼黑愛樂、義大利聖切契利亞管弦樂團、美國大都會歌劇院樂團等。
紐約時報曾評譚盾為「國際樂壇最重要的十位音樂家之一」,並被全球最重要的十家華文媒體評為影響世界的十位華人之一,2014 年還被「中華之光」評選為傳播中華文化年度人物。譚盾還曾擔任美國卡內基音樂廳中國委員會主席,荷蘭尼德蘭交響樂團終生榮譽指揮,青島交響樂團終生榮譽指揮,深圳交響樂團首席客席指揮和中國青年交響樂團藝術總監指揮,費城交響樂團巡演創意總監,英國BBC交響樂團駐團作曲家與指揮,英國倫敦巴比肯中心現代藝術節總監,美國「Tanglewood」國際現代音樂節的藝術總監。
小提琴家 呂思清
呂思清
作為當今最具影響力的傑出中國小提琴家,呂思清每年頻繁受邀與國內外知名樂團合作演出及舉辦獨奏音樂會並定期帶領他於2011年與鋼琴家孫穎迪,大提琴家秦立巍創辦的「美傑中國三重奏」舉行室內樂音樂會。
呂思清那美妙動聽、激動人心的琴聲早已遍布世界40多個國家、地區的著名演出場館,與世界頂尖指揮家、音樂家有過多次成功的合作。2011年,譚盾小提琴協奏曲《英雄》世界首演音樂會在波蘭舉行,呂思清受邀擔任獨奏,盛況空前。
2016年至今,呂思清任北京師範大學文化創新與傳播研究院教授。作為墨爾本交響樂團百年歷史上首位華人駐團藝術家,呂思清於2019年以超群的技藝奏響了當年的開幕音樂會。「魔弓傳奇Ⅱ——呂思清小提琴獨奏音樂會」在海內外近30個城市的巡演引來掌聲無數。
呂思清經常受邀參加世界各地頂尖藝術節、音樂節演出活動並應邀擔任了北京國家大劇院「五月音樂節」的藝術總監和耶胡迪梅紐因國際青少年小提琴比賽與上海伊薩克斯特恩國際比賽的評委。2016年秋,呂思清在深圳創辦了首屆「呂思清深圳福田國際弦樂藝術周」並出任藝術總監。
呂思清與包括飛利浦、拿索斯、馬可波羅及BIS在內的世界知名唱片公司合作出版過20多張個人專輯。先後錄製的五版《梁祝》小提琴協奏曲(發行達百萬張以上)被喻為最佳版本。最新錄製「小提琴之美-呂思清協奏曲專輯」(與墨爾本交響樂團合作)曲目包括孟德爾頌、布魯赫的小提琴協奏曲及中國作曲家譚盾的小提琴協奏曲《戲韻》,由澳大利亞最大的唱片公司ABC Classics出版並全球發行。
呂思清以傑出的藝術成就及廣泛的社會影響力獲得榮譽多多,包括:美國國會眾議院榮譽證書、美國新澤西州「傑出亞裔藝術成就獎」、美國加州參議院榮譽證書、美國加州眾議院執委會榮譽證書、德國萬寶龍卓越藝術大獎等等。他是《中國青年》雜誌評選的「影響21世紀中國的100個青年人物」之一,亦是奧迪英傑匯文化大使。美國加州Millbrae市將2006年9月16日定為「呂思清日」。
呂思清1969年出生於中國青島。四歲開始學習小提琴,八歲被中央音樂學院附小破格錄取(師從王振山教授)成為這所著名學府有史以來最為年幼的學生,11歲時,他被世界著名小提琴家耶胡迪梅紐因選拔到由他創辦的在英國天才音樂學校學習。1984年,呂思清回國繼續攻讀。19歲時,則赴紐約朱麗亞音樂學院(師從世界著名小提琴教育家德羅希迪蕾女士、姜孝先生)深造。
大提琴家 聶佳鵬
聶佳鵬
生於深圳一音樂家庭。4 歲學習鋼琴, 9 歲師從張益浩教授和俄羅斯大提琴家阿爾喬姆學習大提琴。16 歲以優異成績被新加坡國立大學楊秀桃音樂學院破格錄取,投著名大提琴演奏家秦立巍教授門下深造。20 歲獲全額獎學金赴德國漢堡國立音樂學院攻讀碩士學位,師從著名大提琴大師演奏大師阿爾圖諾蘭斯。23 歲以優異成績獲漢堡音樂學院碩士學位並以第一名成績入門攻讀德國最高演奏家博士學位,2016年11月以滿分成績獲德國最高演奏家博士文憑。
聶佳鵬演出足跡遍布全世界,被美國華盛頓古典樂評讚譽為「擁有光亮與甜美音色的大提琴家」。
他與眾多的中外知名樂團有過成功合作,先後受邀在歐洲多個著名音樂節(如盧布爾雅那音樂節、卡尼亞莫尼音樂節、艾米利亞-羅馬涅音樂節、拉維羅音樂節、厄爾音樂節等)上成功演出,聲名鵲起。他與世界級鋼琴大師 Bruno Canino在義大利聯袂舉辦的多場獨奏專場音樂會,迷倒了無數歐洲聽眾並受到了Bruno Canino大師的高度讚揚。
聶佳鵬目前任教於廣州星海音樂學院管弦系。
鋼琴家 孫穎迪
孫穎迪
上海音樂學院鋼琴系副系主任。
2005年,孫穎迪在第七屆荷蘭李斯特國際鋼琴大賽上奪得金獎,成為了第一位摘取此項桂冠的華人鋼琴家。因其對李斯特作品的出色演繹而被西方主流媒體稱為「原色李斯特」。
近年來,他活躍於國內外音樂舞臺,合作許多的中外知名樂團。孫穎迪與著名小提琴演奏家呂思清、著名大提琴演奏家秦立巍組建的「美傑中國三重奏」每年不定期舉行音樂會,成為目前中國最具影響力的室內樂組合。
孫穎迪自幼年起便進入上海音樂學院學習鋼琴,先後師從張崇芳、羅霄、陳彥新、盛一奇等教授,多次受到法國鋼琴泰鬥菲利浦昂特芒、多米尼克墨赫萊和李斯特作品權威萊斯利 霍華德及傅聰先生、許忠先生等大師的指點。
孫穎迪現為上海音樂學院鋼琴系副教授,碩士生導師;曾任中央電視臺鋼琴小提琴大賽、安東魯賓斯坦國際鋼琴比賽及荷蘭李斯特國際鋼琴大賽評委。
【記者】郭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