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歇性自律持續性懶散,我們到底做錯了什麼?

2021-01-18 前瞻網

(圖片來源:攝圖網)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自言稚語(ID: selfgrowing1118), 作者:Windy Liu

其實,大部分時候,你看到那些厲害的人,過得比別人好比別人優秀,不是因為他們自己有多牛逼,而是因為他們的對手太差。

我們都知道「正確的事情要重複做」,可是卻很少有人能踏踏實實靜下心來幹點事兒。

成長並沒有什麼捷徑和秘訣,無非是比別人多一點堅持,多一點努力,多做點反人性的事,可即使這些大道理我們都懂,但真正願意持續付諸實踐的人卻少之又少。

說好了要減肥,卻總是三天兩頭抽不出時間來健身;

說好了要早起,卻總是在鬧鈴響過之後繼續呼呼大睡;

說好了自學課程,卻總是在晚上花大把的時間刷微博玩遊戲。

而最近我一直呆在父母身邊,原來獨自生活的自律性也漸漸被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常所打斷。

必須承認,一向自律的我也正走在了「間歇性自律持續性懶散」的路上,而且感覺還越走越順了……

你我都明白,「自律 = 自由」,為了獲得真正的自由,就得給自己設定一些限制,自律地堅持做一些事情。

可事實卻常常相反,我們越想要自律,卻越求而不得,那我們到底做錯了什麼呢?

1   

意志力式的堅持,不靠譜

我相信,大部分人都有過給自己打雞血的經歷,在某個消沉的瞬間,在某個忍無可忍的時刻,衝著生活大吼大叫,心裡默念著努力奮鬥,未料到僅僅堅持了幾天,便打回原形,生活一如既往地慵懶,得過且過。

我們以為逼逼自己,再逼逼自己,就可以過上持續性自律充實的生活,但卻事與願違,慘敗收場,以致於後來很長一段時間裡,你對「自律」這個詞都有一種厭煩心理,堅持的勇氣和信仰早已碎了一地。

事實上,很多人的問題和誤區在於短時間內用力過猛,總是希望通過自己強大的意志力來維持長期的馬拉松式堅守。

也許存在這樣的人,每天早上5點醒來,每頓飯都吃清淡無油的簡餐,每天下午還要去健身房鍛鍊兩小時,對於他們來說,內心似乎有一個永不滿足的惡魔驅使他們像奴隸一樣,永遠都能去做那些「正確」的事情。

如果你真的見過生活如此自律的人,那你會發現另一個事實:他們非常享受這樣的生活方式。

於他們而言,做這些事情其實毫不費力,無需所謂的堅持,更不需要極強的意志力。

想要通過意志力來達成自律,強迫自己倒逼自己形成一種自律的生活方式,往往是行不通的。

實際上,它適得其反,正如任何曾經嘗試節食的人都會告訴你的那樣,這種強制性的自我約束只會使情況變得更糟。

意志力就像一塊肌肉一樣,如果你對它用力過猛,它就會變得疲倦,力量越來越弱。

就像你堅持新的飲食習慣或鍛鍊方案,第一周,一切看起來都不錯,但是到了第二周第三周,你又回到了深夜的買醉模式。

你無法像剛走進健身房一樣舉起100斤的啞鈴,也不能像剛開始一樣凌晨5點起床,你的意志力資源有限,要維持長期的自我約束,你得要讓意志力得到長期的鍛鍊,能夠穩定可持續地維持在很高的水平。

這時候,如果從意志力的角度去看自律,我們就陷入了一個類似於「雞生蛋,蛋生雞」的難題——

為了建立意志力,我們需要長期的自律;但是為了自律,我們又需要大量的意志力。

那到底是該先鍛鍊意志力,還是先自律呢?我們該從何開始?兩者之間自相矛盾。

用意志力來驅動自律就會產生這樣的悖論,因為任何一種可持續的自律模式,從來不是簡單地依賴於一個人的意志力。

你要知道,任何一件事情需要你費力地堅持,心累地持續,那往往你也堅持不了太久。

2   

你要追求的不是自律,而是自驅

人本來就有趨利避害的本性,我們喜歡做讓自己感覺良好的事情,不喜歡做讓自己感覺糟糕的事情。

當我們要啟動意志力來做一件事情的時候,是我們暫時違背人的本性,遠離讓自己的欲望以及感覺好的事情,去做那些會讓我們感到不適但卻「正確」的事情。

這種理念所帶來的一種策略就是——

自律 = 意志力 = 自我否定

它希望我們通過拒絕或否定自己的情緒來實現自我約束,但這種否定內心真實情感,壓抑內心真實欲望的做法,顯然行不通,因為意志力資源有限,人的本能過於強大,你很容易被內在糟糕的感受所影響,進而停止去做一件事情。

就像你知道讀書很重要,你也希望自己像那些優秀的人那樣每天都能大量閱讀,所以你逼著自己不看微博不看朋友圈,減少和朋友的社交,晚上把自己關在屋子裡看書。

可是一整晚你並沒有專注去閱讀,反而內心有著各種掙扎,焦慮,無法靜下心來,結果第二天你不僅沒有繼續閱讀,反而出現了極大的反彈,你手機聊天聊到了半夜。

很多人追求自律,其實是壓制情感支持理性,以否認自身來以強制使用意志力。

這讓他們膽戰心驚,小心翼翼,甚至開始變得自我厭惡,對自己的欲望感到恐懼,甚至自我否定,無法發掘內在真正的潛能。

事實上,決定你堅持下去的不是某個理性的想法,而是你內在的某種真實的感覺。

有個特別有意思的人 —— 傑克·威林克(Jocko Wilink)。

他在海豹突擊隊服役了二十年,參與過伊拉克戰爭,之後負責訓練西海岸所有海豹突擊隊,退伍之後還跟人開了一家諮詢公司,教授領導力和管理經驗。

有一次,作家菲裡斯特意請他來家裡做客,還讓威林克在家裡住了一個晚上。結果菲裡斯的女友早上八點就把他叫醒了,說威林克好像四個小時之前就起床了,一直在看書,這讓她不知道如何是好。

做事特別有效率的菲裡斯就問威林克,為什麼非得早起呢?

威林克說,他的內心,總是有個感覺,時刻都可能有個敵人在某個地方,拿著衝鋒鎗隨時和他搏鬥。而早起,能讓他獲得一種戰勝敵人的感覺。

早起,於他而言只是件稀鬆平常的事情,而他也已經堅持這個習慣幾十年了。

其實,早起就是一種自律。在威林克的眼裡,自律,不僅毫不費勁,而且還理所應當。

理性思考可以影響我們的選擇,但最終,我們內在的真實感受決定了我們會去做什麼。

威林克的早起,其實不是自律,而是一種自驅。

所謂自驅,就是你順應了內心的某種真實的感受,然後讓那個感受來引導你去做那些「正確」的事情。

就像健身這件事情,除非去健身房讓你感覺良好,否則你將失去動力和意志力,並最終停止運動;你可以自己戒酒一天或者一周,但是除非你感受到了不喝酒的好處,否則你最終還是會回到喝酒的習慣裡。

最後的結論就是,自我約束不是基於否定自我的感受,而是基於相反的事實,自我接納。

任何情緒健康的自律方法都必須與你的情緒配合,而不是與之抗衡,否則只會事倍功半。

假設你現在正在嘗試減肥,可是你每天都想要吃一個冰淇淋。你知道這是不好的,可是沒有任何效果,你為此討厭自己,每次吃完冰淇淋都會有一種罪惡感。

可是,如果你想要真正地實現自我驅動,第一步就是接受自己沉迷於甜食,接受自己是個吃貨,其實每個人都有無法控制的衝動。

你不必為此感到罪惡,你不需要去否定自己身體的欲望,你可以屏蔽來自於外在的各種勸誡,更重要的是你要停止內心的自我評判——

我不夠好,我很醜,我不值得被愛,我會被人看不起……

一旦我們放棄對自己苛刻的信念,承認自己的欲望,將情緒與道德評判脫鉤,我們便開始了自我接納,這時候你就有了新的視角——

沒什麼大不了的,該怎樣就怎樣,然後突然之間,那些冰淇淋就顯得並沒有那麼有吸引力;

你不再為難自己,懲罰自己,相反,你喜歡自己,因此想要照顧好自己。更重要的是,照顧好自己讓你感覺很好;

而且,更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冰淇淋不再讓人感覺很好,相反,它有時候讓你感到不適和腹脹,你反而更想要照顧好自己。

自我接納引發的思維轉變,會讓人產生一種自驅力,這股張力會讓你的堅持毫不費力,甚至自得其樂,一如威林克的早起一樣。

從長遠來看,基於克己的自律是無法維持的,它只會滋生更大的功能障礙,並最終導致自我毀滅。

一個人在生活裡要追求的不是自律,而是自驅。

你早起,是因為早起讓你感覺自己是個積極向上的人;

你運動,是因為運動讓你感覺自己是個有活力有自信的人;

你讀書,是因為閱讀讓你感覺自己一直在成長,非常充實。

只有當你開始自我接納,從心底願意自我負責的時候,你才會有足夠的動力去改變自己的壞習慣,持續去做那些有益於你人生的事情。

3   

自驅背後的心智模式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而所謂生活方式,就應該是可持續,毫不費力。

如果你把每一次的健身都當作一個苦差事,每一天吃飯都得要糾結半天,那圍繞健身和健康飲食的生活方式對你而言,就不可能是持續的。

相比起我們常常提到的克己式的自律,自驅才是一種更強大更有意義的生活方式,它會為你的生活提供源源不斷的前進動力。

當你做到自我接納的時候,外界的評判才不會影響到你,這時你就會開啟自驅模式,敢於去深究自己內心的真正需求—— 

我到底想要什麼?

就比如,有朋友讚賞我的畫,說我畫得很好。可是我心裡非常清楚,我畫畫的水平還只是初級水平的打磨階段。

而我持續畫畫的動力是因為畫畫而是我想成為有趣認真的人,一方面我可以從畫畫中獲得樂趣,另一方面畫畫可以提升我的專注力。

如果我不是真正喜歡畫畫,而僅僅為了避免自己刷手機玩遊戲,或者是以獲得別人的認可來畫畫,那我就很難堅持下去,更不可能樂此不疲了。

所以,一個人追求自驅,背後所隱藏的是一種「Be - Do - Have」的心智模式——

先明確了自己想成為什麼樣的人,然後才會去想做些什麼,之後才會有自律的行動,最後夢寐以求的東西也會隨之漸漸顯現。

當你想要減肥,那你的自驅心智模式應該像下面這樣:

Be: 先探索自己為什麼要減肥?

如果是因為你想成為一個有自信有魅力的人,那你就打開了思考的大門:有自信有魅力的人會做些什麼呢?

他們肯定會喜歡出去社交,參加活動,而不是宅在家裡。而這時候他們肯定也希望自己有一個好的身材,這樣才會自信地和別人社交。這麼一想,健身就成了剛需。

Do:既然健身已經成了自信的剛需,那我們自然會願意花時間去健身房運動了。

Have:自律健身的結果,就是你最後能夠擁有一直渴望的好身材。而減肥,不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麼?

人的內在定位準了,需求改變了,行動自然也就變了。而這樣的行動,因為有了持續的內在剛需作驅動,所以才會變得自律而長久。

「Be - Do - Have」的心智模式,其實就是為你所做的事情賦予了足夠的意義。

而一件事情,賦予了意義,你就能夠找到耐心堅持的動力。

最後的話

當你不再依賴於意志力,當你不再追求所謂的自虐式律己,而是接納自己,開啟一種自我驅動的模式去做一件事情,那你就會找到屬於你的生活節奏。

那種自我驅動式的自律模式,不是它減輕了你做事情的痛苦,不是它讓事情變得簡單變得快樂,不是這樣的。

痛苦仍然存在,只是痛苦現在變得有意義了,你經歷的痛苦有其目的和價值,這讓一切變得不一樣了。

在堅持的過程中,你不是與痛苦抗爭,而是苦中作樂,你不是去迴避痛苦,而是主動追求和承擔做一件事情所必然經歷的痛苦。

只有這樣一種自驅式律己,才會讓你日復一日地努力,年復一年的堅持。

最終,從外部看,別人看到的是你極為強大的自控力和意志力,但於你而言——

自律,不過就是內心明朗之後的順勢而為。 

作者簡介:

Windy Liu,探索人生哲學,追求自我成長的理性思考者,著有《心智突圍》,重構心智的底層邏輯來打破人生困局。

本文來源自言稚語,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前瞻網的立場。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相關焦點

  • 持續性單身的4個星座,天秤座太過成熟,獅子間歇性戀愛
    持續性單身的4個星座,天秤座太過成熟,獅子間歇性戀愛獅子座就是間歇性談戀愛,持續性單身的星座。持續性單身的4個星座,天秤座太過成熟,獅子間歇性戀愛持續性單身的4個星座,天秤座太過成熟,獅子間歇性戀愛持續性單身的4個星座,天秤座太過成熟,獅子間歇性戀愛
  • 什麼是間歇性精神病 間歇性精神病有哪些表現
    精神病患者在現代生活中並不少見,間歇性精神病是其中的一種,到底什麼是間歇性精神病呢?小編給大家一一講解。什麼是間歇性精神病間歇性精神病是一個法律概念,而非精神醫學概念。醫學上的精神病,可以有不同程度的緩解期。
  • 反覆輕度間歇性吞咽困難,到底是什麼原因? | 腹裡乾坤
    原創 陳徐佳 醫學界消化肝病頻道 一例罕見病因的吞咽困難消化科來了一個患者,主訴數年來反覆輕度間歇性吞咽困難,到底是什麼原因呢?病例摘要■ 主訴及現病史患者主訴反覆輕度間歇性吞咽困難數年。患者數年來反覆輕度間歇性吞咽困難,以吞咽多渣、固體食物時明顯,無胸痛、咯血、消瘦、進行性吞咽困難加重,無反酸、燒心、腹痛、腹脹、噯氣等。
  • 杰倫-史密斯:我曾是一個懶散的孩子,父親幫我變得自律
    無論遇到什麼情況,你都需要走在正確的道路上,必須把每件事都做到最好,這就是我從小跟我父親的相處方式。」「我曾是一個很懶散的小孩,但我的父親很討厭懶散的人,所以他並沒有因為我是他兒子就對我網開一面,」杰倫-史密斯繼續說道,「他幫助我讓我變得自律,也讓我對自己更加負責。」
  • 自律的人最自由,每個金字塔頂尖的神背後都是極度自律苦逼的牛人
    這些都是他們極度的自律成就了佳績!這些人平時在生活中都有著自己的作息規律和計劃,不被外界打擾。他們在生活中每天猶如苦行僧般極度自律,這些人生活在金字塔頂尖的人,每天在人群中都那麼熠熠生輝,他們都過著人前顯貴,背後遭罪自律苦逼的人生。世界上哪有什麼天賦異稟,看似輕鬆平常的取得耀人業績的背後,不知默默付出多少的汗水。牛人之所以牛,就是因為自律,還有日復一日不懈的堅持!
  • 「夜讀」知乎高贊:年輕人如何有效地保持自律?
    「3+6放鬆型自我管理法」結構圖所謂「3+6放鬆型自我管理法」,就是3種有用的自律類型+6個幫助你實現自律的方法,看完去行動,改變和驚喜才會向你走來。什麼才是有用的自律?3個自律類型1.持續性的自律。我們經常會立flag:明天一定六點起床、背50個單詞,結果說完沒兩天就宣布放棄了,然而我們不知道間歇性的躊躇滿志=持續性的混吃等死。能「開始」自律的人很多,但「堅持」自律的沒多少。我以前就這樣,計劃七點起床練瑜伽,結果隨便賴個床就到8點。比不自律最可怕的,是你還沉醉在間歇性「偽自律」的假象中,享受著它帶給你的自我滿足。
  • 總是間歇性奮鬥的三個星座,白羊沒有耐性,雙子希望不勞而獲
    我就是奮鬥幾天就徹底不幹了,總是間歇性奮鬥,持續性混吃等死,下面我們來看看,十二星座當中,總是間歇性奮鬥的三大星座。第三名:天秤座天秤是個耳根子特別軟的人,常常別人說什麼是什麼
  • 金牛座女生到底做錯了什麼?無緣無故受人討厭
    接觸過金牛女生的大部分人,都會覺得她們不是很好相處, 具體是因為什麼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 金牛座女生到底做錯了什麼?
  • 聊聊摩羯座我們的自律
    摩羯座竟然是這樣一個自律的人,之前沒有接觸摩羯座,我還真不知道摩羯座,他竟然是這樣自律,我身邊就有一位老師,雖然他現在已經60多了,可是他仍然把她的生活過得非常的好,而且這就像40多歲的樣子,可以說他對自己要求真的是特別的嚴格,而且他的工作中也是十分的踏實認真,而且他,現在已經得過很多獎,已經是一個非常優秀的老師了
  • 不熬夜,才是一個人最頂級的自律
    這幾年,我們總是在聊「自律」這個話題。提到自律,大家腦子裡就會出現一個人常年堅持健身,對飲食有著嚴格的控制,每天雷打不動地堅持學習等等印象。以至於,自律時常會與「成功」掛鈎,不自律似乎成了一個人不夠成功的原罪。當然了,這兩者確實是有關聯的。在個人成長和事業努力方面,能做到足夠自律的人,混得基本都不會差到哪裡去。
  • 星座水逆到底是什麼,到底會帶來多大的影響
    水逆其實就是「水星逆行」的簡稱,學過物理的同學都知道,九大行星繞著太陽的,公轉速度是時快時慢的,所以當地球的速度比水星快時,那麼看起來就像是水星在逆行,所以我們稱之為「水逆」。那有什麼影響呢,因為在佔星學裡面水星算是最大的,主管的是我們的思維方式,情緒控制,人際溝通,日常出行,如果它們出現了問題,那影響的就比較多了。
  • 做人鐵杵成針,做事自律得體的三大星座,大事不糊塗,小事不計較
    因為很多時候,取得成功並沒有我們想像得那麼複雜,有時只要努力去堅持就好。誠然,摩羯看似懶散的背後,實則潛藏著一股巨大的潛能,只要正確去開發,就能夠迸發出強大的能量。當然,當摩羯看似意識到了努力付出和堅持到底的重要性之後
  • 做人鐵杵成針,做事自律得體的三大星座,大事不糊塗,小事不計較
    經過一番閱歷之後,我們每個大概都會有這樣的感悟,就是一個人只要有毅力,肯下苦功,事情就能夠成功。因為很多時候,取得成功並沒有我們想像得那麼複雜,有時只要努力去堅持就好。當然,許多人看似並非天才,甚至在年輕的時候一直都有一身臭毛病,還跟其他人差著一段距離,但是,做人鐵杵成針,做事自律得體的個性,使得他們始終可以堅持做好自己,做好事業,進而終究能夠取得一番成就。那麼,具備著這些屬性的星座都有誰呢?
  • 自律到底,機智敏銳的三大星座,天生善解人意,能夠熬成大智慧
    可以說,我們只有活出自己的態度,面對形形色色的難題和困境時,才能做到機智敏銳地面對,勇敢解決問題,進而變得更加出色,隨時迎接未知的生活。那麼都有哪幾個星座能夠做到這樣的呢?不過,有時他們會顯得有些冷漠,尤其在專注於事業或是自己的事情時,他們是自律的,但同時也是冷淡的。
  • 嗲裡嗲氣的星座女,正常說話總認為很作,這麼可愛到底做錯了什麼
    嗲裡嗲氣的星座女,正常說話總認為很作,這麼可愛到底做錯了什麼第一名 雙魚座面對身邊人的時候幾乎沒什麼脾氣,總能輕易讓喜歡ta們的人感覺到溫暖甜美第二名 獅子座從來不會無理取鬧的撒嬌,經常在發生爭吵後為化解矛盾而撒嬌,是用真心在維護關係第三名 雙子座撒嬌都是下意識舉動,用自己的魅力去掌控他人的內心
  • 張靚穎落淚自曝10年前右耳已間歇性耳聾,這七點你也要注意
    5月5日,張靚穎在北京舉行演唱會,她透露08、09年的時候開始,右邊的耳朵就會間歇性聽不見,她流淚表示,「我很珍惜每次在舞臺唱歌的機會,我希望可以唱很久…」張靚穎還稱自己沒有公主命,很多時間都需要說服自己,「我的快樂在哪裡?」
  • 自律起來讓人怕的星座,為何你如此優秀?
    今天,摘星工廠—星吧就來聊聊,哪些星座不論何時何地總能堅持良好的自我管理,自律起來讓人怕:為何你如此優秀?處女座做事情,有著極其認真的態度;對自我,有著極為嚴苛的要求——這就是超級自律的處女座!這個星座的人一直都很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並且,這些想法還會具體落實在行動中,摩羯座人總能積極主動地給自己制定目標並嚴格執行,絕不偷懶、絕不打折,過程之中,也絲毫沒有懈怠的念頭!摩羯座偷懶,絕不會出現在摩羯座的工作、學習和生活中!
  • 看著「大大咧咧」,卻很自律的星座,有野心,不一樣的人生格局
    往往這種大大咧咧的人內心卻是十分的睿智、嚴謹的,雖然有人說他們表裡不一,但是這就是為人處事的一種方式,而下面就要和大家說一說這幾個星座的人,表面看著大大咧咧,內心卻是很自律,有野心,有著不一樣的人生格局。
  • 自律到底是什麼意思?很多人都沒理解對,我想去闢謠
    莫名其妙,近期手機和電腦總出現關於「自律」的文章推薦。有的說人需要自律,自律就能變成億萬富豪;有的說,試了自律之後,幾乎抑鬱崩潰。為什麼會這樣?因為大多人,對自律的理解都錯了。這些所謂的「自律」,說得難聽點兒,要變成「自殺」,已經錯到沒邊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