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和朋友聊天,朋友說,我發覺個問題,你說話老帶髒字,讓我很有想法。細細回想起來,確實也存在這種場景。我經常會不自覺帶入比如臥槽,nb,槽,……這種不文明語言。
每次回家,我媽都會說我這個問題,「你還是讀過大學的,還是在北京生活過的,一點都不文明,滿嘴髒話」,現在回想起來這確實是一個不好的習慣。就是這樣的不經意,也就會讓人對使用者的評價變得更加「多元」。
口頭禪最初是宗教用語,演變至今,口頭禪已經完全成了個人習慣用語的意思,按照現代心理學的觀點,口頭禪其實也不是完全不「用心」的,它背後隱含著一些心理活動和心理作用。
口頭禪具有一定的透露心理性。口頭禪的形成,大致與使用者的性格、生活遭遇或是精神狀態有關,可以算是個人標誌,同時也影響著其他人對這個人的感覺。比如一些常見的。
常說「差不多吧」、「隨便」的人大多安於現狀、缺乏主見、目標不明確;
常說「據說」、「也許」、「算了吧」的人大多自信心不足;
常說「看我的」、「沒問題」的人通常充滿自信,樂於承擔責任。
口頭禪還具有一定不記憶性。在寫這篇文章前,問過幾個小朋友,他們平時口頭禪有哪些,他們說怎麼記得,都是隨口的一說,最多的可能就是「臥槽,尼瑪」。這兩個詞可以一起用,也可以獨立成句,而且表達的意思是不一樣的,
比如「臥槽」,這次,可以有三層含義1、驚訝。2、憤怒。3、罵人。其他兩個詞就不列舉,因為比較惡劣,發文不一定能過,但是我知道看到這的朋友肯定知道那兩個詞連在一起的意思及使用場景。
不知道我們在日常的生活中是否會注意自己的口頭禪,又是否知道自己的口頭禪會給聽眾帶來什麼樣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