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這首周敦頤的《愛蓮說》表達了作者對蓮的喜愛,更抒發了君子難為的事實,而現代人更喜歡後文中的隱逸者,「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
金庸筆下中的絕世美女繁多,像陳圓圓、王語嫣、霍青桐之人數不勝數,性格各異,出身不同,卻都是吸睛的經典,書裡書外,迷倒眾人。可要說金庸筆下最具靈性美女,非《天龍八部》中的梅、蘭、竹、菊四姐妹莫屬。
梅蘭竹菊原是天山童姥的四個侍女,得童姥傳授武藝,一出場就令靈鷲宮新主人出了個大醜。天龍八部中,恐怕只有這四女對虛竹肆無忌憚了。虛竹對少林前輩,更多的敬仰,而對梅蘭竹菊四女是真的束手無策,在虛竹成了靈鷲宮主人之後,靈鷲宮九天九部、三十六洞、七十二島所有人,要麼對因虛竹的武功對其懼怕,要麼對虛竹因虛竹不追究他們進攻靈鷲宮而敬仰,要麼是因為虛竹給他們解了生死符而感恩,只有梅蘭竹菊這四女敢在虛竹面前頑皮胡鬧。
虛竹剛到靈鷲宮,解了靈鷲宮之圍,和段譽二人醉了個一塌糊塗,次日醒來,卻發覺已然被別人弄到了一張溫軟的床上,蘭劍和菊劍,二人要來服侍虛竹換衣,那一段寫得極有趣,也最能體現梅蘭竹菊四姊妹的妙處。
我們來看一段書中原文,梅蘭竹菊四女在少林寺時的描述:
四姊妹卻你一言我一語,咭咭呱呱的,竟將玄慈等高僧視若無物。少林群僧相顧駭然,眼見四姊妹相貌一模一樣,明媚秀美,嬌憨活潑,一派無法無天,實不知是什麼來頭。原來四姝是大雪山下的貧家女兒,其母先前已生下七個兒女,再加上一胎四女,實在無力養育,生下後便棄在雪地之中。適逢童姥在雪山採藥,聽到啼哭,見是相貌相同的四個女嬰,覺得有趣,便攜回靈鷲宮撫養長大,授以武功。四姝從未下過縹緲峰一步,又怎懂得人情世故、大小輩份?她們生平只聽童姥一人吩咐。待虛竹接為靈鷲宮主人,她們也就死心塌地地侍奉。虛竹溫和謙遜,遠不如童姥御下有威,她們對之就不怎麼懼怕,只知對主人忠心耿耿,渾不知這些胡鬧妄為有什麼不該。
虛竹本是個君子,如果不是夢姑的出現,他甚至都不會有男女的想法。而鷲宮梅蘭竹菊四女也是純真爛漫,根本沒有俗世那些齷齪骯髒的汙染。她們的開始的想法很是簡單,我們是靈鷲宮的侍女,本該為主人分憂解難,便為為主人粉身碎骨也理所應當。虛竹本是一個小和尚出身,哪裡受到過這種對待,何況男女授受不親。
在虛竹醉醒之後,她們要服侍主人更衣,虛竹不敢讓她們服侍,梅蘭竹菊反而淚盈於眶。虛竹奇怪,便想安慰四女,可是奈何最笨,指手畫腳,說得情急,卻也解釋不清。四女見其意甚誠,這才破涕為笑。靈鷲宮中本無男人居住,梅蘭竹菊更從來沒沒和其他男子有過過多接觸。「主人是天,奴婢們是地,哪裡有什麼男女之別」一席話說得純潔之極,反倒顯出虛竹的迂腐和道學來。
梅蘭竹菊四女得天山童姥教養長大,對主人忠貞不二,開始可以說是對虛竹的尊敬。但是相處久了,發現虛竹並無威嚴,更加肆無忌憚,直到虛竹和西夏公主成婚後,才稍有收斂,倒不是她們的主人虛竹對她們嚴厲,而是西夏公主對她們御下有方,而她們對主母懼怕,作為主人虛竹卻依然對她們四姐妹束手無策。可見,到後期她們不光把虛竹當做主人,更把虛竹當成了一個剛剛出世,需要她們照顧的同伴甚至弟弟。
靈鷲宮梅蘭竹菊四姊妹,人美似玉,笑靨勝花,更兼一片冰心,心無塵滓,簡直是世外仙姝,讓人欣羨不已。連西夏公主都怕虛竹娶了她們做小老婆,這才把她們送給了段譽,做了四位郡主。
梅蘭竹菊,這四支世外仙株,怎能說不是君子呢?
另外,最近重溫天龍八部,發現蔣欣版的木婉清真的好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