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研究生畢業那天開始,曉卓的爸爸媽媽就整天在她的耳邊嘮叨,「該找男朋友了啊!」研究生畢業那年,曉卓26歲。時間一溜煙地過去,今年,曉卓已經30歲了,她還是一個人,沒結婚,也沒找到合適的男朋友。她的終身大事成了父母外婆的一塊心病,眼看著閨女年齡是越來越大,家裡的氣氛也越發凝重。爸爸每天愁眉不展,媽媽每天嘮嘮叨叨,連外婆也跟著幫腔,叫曉卓把精力放在找男人上。其實曉卓自己還覺得挺委屈,她沒有說不找男朋友不結婚啊,看著身邊的同學一個個走進了婚姻的殿堂,看著結了婚生了娃的同學整天在朋友圈裡曬幸福,她心裡比誰都著急。
一路從重點中學念到名牌大學,結果在婚姻問題上成了後進生,可不讓人著急嘛!可著急有什麼用,她曉卓運氣不好,老也遇不到合適的人,難道能怨她嗎?曉卓把她遲遲遇不到合適的男人,歸為運氣不好。實際上呢?真的是她運氣不夠好嗎?其實,居住在自己從小長大的城市,七大姑八大姨外加同學、同事,給她介紹對象的人還真不少,只不過,相中了她的,她沒相中人家,她相中了的,人家又沒相中她。所以,多少輪相親下來,還是孤家寡人一個。爸爸媽媽姥姥都勸她,適合放低門檻,她嘴一嘟,小脾氣立刻就上來了,「我為要湊合著找一個人呀,要是這樣,還不如不找。」
實事求是地講,曉卓個人條件的確不錯,名牌大學碩士畢業,公檢法的公務員,家裡條件也算小康,她結婚的房子、車子家裡人早早就準備好了,她本人相貌稱不上美麗動人,但也當得起清秀端正,個子不高,屬於嬌小玲瓏的那一款。但是,曉卓找男朋友的條件也真不低。她是這樣給未來男友定位的,必須是本市人,外縣市的一律不找,農村出身的更不要,學歷至少本科以上,自考的不行,必須同樣在行政機關或是事業單位工作,但是男老師不找,這個男人年齡必須比她大,不能比她小。
除此之外,曉卓還堅定地不找屬馬的男人。也不知道是從哪裡看來的,曉卓認定馬和鼠這兩個屬相不合,所以屬鼠的她一旦被介紹了屬馬的男人,她是連見都不會見的。偏也湊巧,好幾個給她介紹的男人都是屬馬的男人。曉卓雖然條件不錯,但是她要求的這些條件,已經可以稱為苛刻,這樣的條件框子框起來,找男朋友的難度就可想而知了。到了男大當婚女大當嫁的年紀,很多人都是以結婚為目的,少了浪漫,多了現實,基本上都是待價而沽。要價太高,就容易把自己晾在架上,無人問津。原因何在?
因為你沒有那麼高的價值!打個比方,曉卓的整體條件在未婚女性裡,可以打85分,但是,她想找的是同樣85分甚至90分的男人。而分值在85分以上的男人呢,可以說是社會裡的A男,他們的擇偶空間非常大,A女、B女C女全都有可能成為他們的目標,如果曉卓沒有特別打動他的地方,他為什麼要選擇曉卓呢?而且我發現,男人的年齡超過三十歲,在某種程度上還會給他加分,因為這個年齡段的男人相對成熟,事業上又有一定的成績。但是,女人超過三十歲,擇偶的機會卻在逐年降低,因為很多男人都想找三十歲以下的女人。所以,曉卓就是這樣把自己逼到了嫁不出去的境地。
現代社會,很多女人成為「剩女」,「剩女」這個詞雖然帶些貶義,對人不夠尊重,卻也鮮明生動地道出了一個事實,就是你還沒嫁出去。是這麼多女人不想嫁人嗎?不是,這裡面有很多女人想嫁人都想瘋了,但是,她們就像曉卓一樣,總是找不到合適的人。為什麼會這樣呢?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把自己擇偶的條件限制得太死了。通常來說,擇偶條件越高,嫁出去的機率就越小,擇偶條件越低,嫁出去的機率就越大。人還沒見面,光看條件就PASS了一大批人,這浪費掉的機會,生生讓人心疼啊。我常常說,為什麼不多給自己一點機會?並不需要你多付出什麼,只要多花一點時間,去見見這些或許條件沒有達標的男人,也許就有轉機。
很多時候,眼緣比那些所謂的條件還重要。這不是說要把自己的條件降得很低,而是有選擇地把條件放寬。就像上文中的曉卓,未來老公家在不在本市,有那麼重要嗎?難道土生土長的本市男人就一定比外地男人優秀嗎?我認識的很多外地男人都比本地人優秀,各方麵條件也很不錯。如果只是因為一個出生地,就錯過一個好男人,難道不可惜嗎?能不能找到合適的人,說到底,還是機會的問題。見的男人多了,才更有可能遇到適合自己的人。規定是死的,人是活的。要是死守自己的原則,不做靈活的妥協,隨著年齡的增長,遇到合適男人的機會就更少了。我們每個人都需要對自己的人生負責,該堅持的要堅持,該妥協的時候,就要學著妥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