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大朗傳統賀年小吃,「年」的味道!暖暖噠~

2021-01-16 荔香大朗

  「糖環」、「油角」、「松糕」、「硬餅」(炒米餅)、「魚龍」(年糕)、「紅團」(一種紅色的軟餅)等,都是大朗傳統的過年食品。雖然現在食品市場越來越豐富,但在大朗仍有不少市民選擇自己動手,DIY製作傳統過年食品,在拜年的時候送親友或款待客人。

  【糖環】開油鍋炸「糖環」寓意油潤富足

  「糖環」是大朗人過年必備的特色傳統小吃之一,而且有著悠久的歷史。根據《東莞縣誌》的記載,「糖環」是東莞先人南遷時由北方帶來的食品之一。「在應節食品當中,『糖環』大概是最為美觀吸引眼球的,它形狀別致,外面一個圓環,裡面像五角星,寓以環環相扣,生生不息之意。」據大朗水平村的孫婆婆介紹,過去離春節還有一二十天的時候,家家戶戶都要開油鍋,炸「糖環」,以求來年的日子也像油鍋一樣——油油潤潤、富富足足。  


  據悉,除了年前家家都有做「紅團」、「硬餅」、「糖環」,油角和「魚龍」(年糕)外,以前一些村還會有專門的人員上來爆「浮米(類似於撒奇瑪)」,特別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不少專業爆浮米的小販替人爆。只要給米、糖、柴,他們就替人做好糖浮米,加工費不高,很受家長和小朋友的歡迎,為節日加添氣氛。

  還有這些大朗傳統賀年小吃,你都吃過麼?

  【油角】:用麵粉拌上雞蛋、豬油做成皮,用砂糖、花生仁做成餡,包好後用拇指捏出一列整齊的紋,再放到油鍋裡炸成金黃色。做得好的油角是很鬆脆的,也很香。

  【松糕】:炊松糕,祈求來年高升。松糕亦用糯米粉做,將糖粉和入糯粉中,棲入松糕格內。到一半時,放人花生米碎與糖粉。然後再棲滿糯粉,蒸熟。新鮮時鬆軟香甜,美味可口。


  【碌堆】:以糯米粉加糖漿,做成團,中空,吹以氣,表面沾些芝麻,油炸而成,形似禾碌(沙田柚)。新鮮時香、甜、軟,十分可口。時間長後,中間的氣跑了,變硬,可切碎,加酒糟、番薯,煲糖水食。

  【「硬餅」】:也就是炒米餅,把米放到鐵鍋裡炒成金黃色,舂成米粉,拌上紅蔗糖,摻入炒花生仁,放在木製的模印裡,用小木槌敲實,印出各種吉祥的花紋,做成一個個米餅,用炭火烘乾。

  【「魚龍」】:也就是年糕,大朗人把年糕寫作「貽龍」,又稱為魚龍。魚龍製作很講究,先浸糯米,再磨粉、乾粉,再配料。魚龍有鹹、甜兩種口味,甜的只需要加紅糖;鹹魚龍的配料比較多,一般有蝦米、臘肉、火腿、油鴨、花生和紅棗等,有魚躍龍門一說。



  攝影:曹永富、李洪堆、林炳炎等

  編輯:葉美華


相關焦點

  • 廣東傳統賀年小吃,香脆可口兒時的味道,北方朋友:吃不膩真饞人
    廣東傳統賀年小吃,香脆可口兒時的味道,北方朋友:吃不膩真饞人聽說,關注「黑貓的廚房」的人,怎麼吃都不會胖!快過年了,今天已經年二十七了,雖然今年換了個地方和方式過新年,但是依然不忘記廣東人的賀年傳統小吃。
  • 惠州春節年味小吃「糖環」,甜香酥脆,是春節不可缺少的賀年食品
    糖環是廣東惠州人過年傳統小吃之一。對惠州人來說,過年必備的年貨是糖環。舊時惠州,每逢春節前幾天,大多數家庭都會親自動手油炸數斤糖環,春節用來接待拜年的親朋好友。糖環是惠州民間深受人們喜歡的傳統食品,是春節不可缺少的賀年食品之一。
  • 老廣必備的賀年食品
    豬年正朝氣蓬勃的向我們走來,家家戶戶都忙著買年貨過春節。一到過年,很多家庭都會準備一些傳統美食,那你知道哪些食物是廣州人過年必吃的嗎?油角油角,作為廣州傳統賀年小吃,是很多老廣過年的記憶。因為外觀像「荷包」(即錢包),麵皮裡面包著花生碎、芝麻、砂糖等等。油角「油角彎彎,家財百萬」被賦予了「家肥屋潤」的好意頭。
  • 華輝美食人:廣東人過年最愛的「賀年小吃」,本地人:太熱氣了
    全家齊上陣,傳統年味就會統統回歸,沒辦法,廣州人就是愛吃。過年前都會準備不少賀年小吃,讓我們一起來回味一下,看看「年味」究竟有哪些?煎堆「年晚煎堆,人有我有」——這是句廣東民間俗語,是說家家戶戶過年時都要油炸煎堆做年貨。廣東人把煎堆叫做碌煎堆,把糯米球下到油鍋裡,會越炸越大,直到顏色變成金黃。
  • 傳統賀年食品增重 港衛生署建議送禮要送健康
    傳統賀年食品增重 港衛生署建議送禮要送健康 2008年01月25日 13:51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 (圖片來源:大公報)   中新網1月25日電 據香港大公報報導,香港衛生署指出,一些傳統賀年食品都有高脂肪、高糖分、多油或多鹽,每日進食兩至三件朱古力或曲奇餅,如果不做運動,一個月後身體就會多了約一磅的脂肪。衛生署建議市民選擇茶葉、幹瑤柱或者水果作禮物送贈親友。
  • 盤點過年最不能少的九種小吃,寓意美好
    盤點過年最不能少的九種小吃,寓意美好過年吃什麼?咱今天不說那些硬菜,單表各種小吃,也可以叫它們主食。第一就是餃子餃子差不多各地都是要吃的,不論是南方還是北方。餃與交諧音,取「更歲交子」之意。湯圓並不是到了元宵節才吃,而是整個春節都是要吃的,在咱老家年初一早上是餃子湯圓一起吃。北方只有甜湯圓,而南方甜鹹都有。接下來就不分前後了。春卷春節一定要吃春卷,特別是上海人說沒有吃春卷這個年就沒有過。上海春卷有甜鹹兩種口味,甜的一般是豆沙餡;鹹的是爛糊肉絲。年糕年糕有年年高之意。
  • 被人誤解的南方小吃,味道不錯,名字難接受,網友:考慮改名吧?
    被人誤解的南方小吃,味道不錯,名字難接受,網友:考慮改名吧?中國是一個地大物博的國家,那麼我們也知道中國也是一個人口大國,而且有著地方環境的差異,還有人們的生活習慣不同,所以說就會形成了各種各樣不一樣的特色美食,還有小吃,可是我們都知道在我們的傳統觀念裡邊,還是特別喜歡把飲食習慣按照地理位置以南北方來劃分的,畢竟南方跟北方的差別還是非常大的。
  • 這6種夜市小吃深受喜愛,成本不高,味道好
    這6種夜市小吃深受喜愛,成本不高,味道好。前幾天在網上看到一個段子:有些事情都是冥冥之中都安排好的,上半年大家都在家苦練蒸饅頭、做涼皮、發發糕、烤蛋糕、炸油條等各種美食本領,原來是為了下半年出來擺地攤……不得不說,今年是特殊的一年,上半年全民廚子,下半年全民擺地攤。那麼問題來了?擺地攤賣什麼火呢?
  • 上海美食攻略:莫都十大傳統小吃,推薦當地特色美食
    上海十大特色小吃炸豬排炸豬排是上海的特色小吃,過去,每個夜市都有排長隊的炸豬排攤,他是上海人喜愛的零食,也是中國2推薦的美食之一。炸豬排的外殼酥脆,裡面鮮嫩,上面撒上甜/辣醬油,顏色和味道都很完美。推薦指標:2、油炸子優敦子上海人最喜歡的早餐之一。
  • 【吃得有意思】你知道賀年食品的寓意嗎?
    許多加拿大華人慶祝農曆新年的熱情濃烈,在新春佳節來臨之際,早已開始置辦年貨,為家裡布置充滿年味的裝飾
  • 廣東過年必備的8種年味零食,好吃又有好寓意,記憶中兒時的味道
    每一個地區,每一個城市,都有其獨特、聞名的過年零食小吃,今天分享一下我這廣東地區,過年必備的幾種特色零食小吃,大多都是陪伴我們從小長大,充滿童年回憶的美食。你吃過幾種?炒米餅,俗稱「硬餅」,又叫粉酥,將大米翻炒至金黃,而後碾成米粉,和上糖膠及加入各地特色的配料(可以是芝麻、花生、雞蛋、花生碎、椰絲等),用木製米餅模具碾壓後敲出,放入烤爐中烤制而成。
  • 中國郵政發布2021年賀年專用郵品以「生肖牛」為主題
    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5日在中國郵政郵票博物館發布以「生肖牛」為主題的賀年專用郵品。其中,2021年賀年有獎明信片、專用郵票全部邀請知名藝術家、設計師參與設計。  2021年賀年郵票小全張,《國裕家康》(右)由韓美林設計,《新春送福》(左)由陳楠設計。中國郵政供圖  賀年專用郵品是傳承書信文化的重要載體。
  • 2021年生肖主題賀年郵票發布,極限明信片首次亮相
    11月5日,中國郵政集團發布了2021年以「生肖牛」為主題的普通明信片、極限明信片、祝福卡及2021年賀年專用郵票。其中,極限明信片套裝屬中國郵政首次發行。 知名設計師參與設計 全力打造賀年精品 中國郵政在當天的發布會上發布了兩套《牛年快樂》普通明信片、兩套《辛丑吉祥》極限明信片、兩套祝福卡以及賀年郵票小全張、自創型明信片、卡函專送郵資封等產品。 據悉,此次系列產品全部邀請知名藝術家、設計師參與設計,精心策劃裝幀。
  • 寓意吉祥的傳統賀年食品
    油角又叫角仔,是廣東廣州等地著名的傳統小吃,屬於年節食品。各個地方口味不同,所用原料也不盡相同。在廣東過年,油角少不了。以前,離春節還有十天廿日,家家戶戶就要開油鑊,炸煎堆油角了。開開油鑊炸些煎堆油角,是為求來年的日子也像那隻油鑊似的—油油潤潤、富富足足。
  • 《牛年快樂》《辛丑吉祥》《牛年如意》 2021年賀年有獎明信片昨天...
    隨著2021年元旦的臨近,昨天,2021年辛丑牛年的賀年有獎明信片正式與廣大郵迷見面。早上8點不到,嘉興市集郵門市部迎來了第一撥明信片愛好者,大家趕早而來,希望第一時間買上新年明信片,送給親朋好友,寄給遠方摯友。
  • 十二星女更像哪種小吃
    盤點一下十二星座的好女生們,如果用一種小吃來形容的話,看看都會是什麼。巨蟹女:炸醬麵巨蟹座的女生,是一個典型的母性十足的女人,與這樣的女人在一起,總會有一種溫暖的感覺,有一種家的味道。用小吃來形容女人的話,老北京炸醬麵形成巨蟹座的女人非常的適合。他們看起來不是很精明,很簡單,很清爽,可以一下子看到底,但是卻有著極其豐富的碼子,這樣整體的搭配起來,營養豐富,吃的感覺是一種享受,而家一般的暖暖味道,不論走到哪都可以感受得到那份暖。
  • 廣東過年,必吃的幾種新年賀歲小吃!
    在廣東過年,小吃是必不可少的,都說「食在廣東「,廣東最常見的幾種新年賀歲小吃都在這了,看看有你吃過的嗎?1、鹹水角鹹水角是廣東春節傳統小吃,外皮用油炸的非常酥脆,鼓鼓的,入口外脆裡糯,甚是美味。2、煎堆煎堆也是過年家家必備的年味小吃。煎堆出鍋時鬆軟可口、外皮金黃微焦、香氣撲鼻。油炸煎堆的年俗含義是希望來年生意上賺個盆滿缽滿、全家老小團圓齊整!3、油角廣東過年油角是肯定不能少的,每個地方做的味道都不一樣,有甜的有鹹的。由於外形酷似荷包,內有各種餡料,有荷包鼓脹的好意頭。
  • 即將被遺忘的成都傳統小吃——三合泥(上)
    可見中國人的飲食生活中早已存在常饌和小食之分,儘管點心和小吃還有差別,但已經可以說小吃是中國飲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都說「食在中國,味在四川,小吃在成都」,成都小吃已經成為成都的一張名片(始終記得一位好友得知我要到成都讀書時,便做極羨慕狀,並切切囑託一定要好好吃遍成都小吃,而且一定要有良心記得給她帶回去些,實在不行她可就要親自入蜀了,那種眼冒綠光摩拳擦掌的樣子著實讓人印象深刻),說到成都小吃,人們自然會想到擔擔麵、酸辣粉、鍾水餃、夫妻肺片等等這些鮮香麻辣的美味,我對四川對成都的印象起初也離不開個「辣」字。
  • 2020中國小吃排行榜出爐!第一竟是它?
    近日,《2020年度中國特色小吃排行榜》在北京發布啦!吃貨們是不是也想知道自己喜愛的小吃上榜沒? 我們今天就來盤點一下,這排行榜上的美食~看官們管好自己的口水,注意不要流到手機上喲~
  • 老成都的味道:七旬大爺走街串巷52年,5元3個的蒸蒸糕你吃過嗎
    今天小尋就來帶著大家一起回憶一種即將「絕跡」的傳統名小吃—蒸蒸糕。蒸蒸糕,是上世紀成都大街小巷隨處可見的一種特色小吃。蒸蒸糕小販常常挑著一副擔子,前面擔著食具,木盒等材料,後面擔著木炭,火爐等,走街串巷叫賣著。無論盛夏還是嚴冬,白天還是晚上,都能聽到賣蒸蒸糕的梆梆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