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山海經》中記述的內容,在現實生活中是否存在?
記得小時候看《衛斯理傳奇》,有一個章節我印象特別深刻,裡面講述一個只有一隻眼睛的生物,藏在地殼深處,某一天由於人們開採過盛,打擾了這種生物的生活,導致他們從地殼深處走進並擾亂了人類的生活。
那時候我一直佩服作者想像力之豐富,以為其中的生物是作者杜撰出來的,可是實際上關於這種「獨眼人」的傳說,是從上古時期就有的。
《山海經》中曾記載,有一個位於大陸東部的國家,裡面的居民都只長了一隻眼睛,外表看來十分怪異,後來《大荒北經》中也出現了關於獨目人的描寫:「有人一目,當面中生」,說的大概也是同一種人,那麼這個世界上是否真有「獨目人」的存在呢?
公元前7世紀,古希臘有一個名叫亞裡斯底阿斯的勇士就曾為了弄清楚到底有沒有「獨目人」的問題,跋山涉水走了很多地方,後來來到了中國的阿爾泰山一帶,在那裡結束了自己的探索。
之後他創作了一本名為《獨目人》的書,裡面記載了一個種族——「阿里馬斯普人」,這個種族的人生活在山區,族人很多,大多靠養殖牛羊為生,但比較奇特的是,他們都只有一隻眼睛。
這個記載讓無數探險家為之興奮,成吉思汗也曾經來過阿爾泰山,而後來尋找成吉思汗的一些探險家們也來到了這裡,並且在當地的三道海子山谷裡面有所發現。
那個山谷中擺放著很多不規則的石頭,最高的有二十多米。巖壁上畫著許多壁畫,這些壁畫中色彩精美,內容豐富,除了常規的太陽鳥類的圖案之外,上面畫的人類形象也引起了大家的注意——這些人沒有五官,臉上只有一個圓圈或者是圓點,在場的人一致認為這便是獨目人。
由此可見,獨目人在古代是真實存在的,那麼也就是說《山海經》中所記載的很多異獸可能真的存在過。
除此以外,《山經》中還記載這麼一個動物:北次三經,有獸焉,其狀如兔而鼠首,以其背飛,其名曰飛鼠。
乍一看覺得會飛的老鼠很神奇,其實說的就是鼯鼠,鼯鼠不能飛,但是可以滑翔。
還有:北次三經,龍侯之山。無草木,多金玉。決決之水出焉,而東流注於河。其中多人魚,其狀如[魚帝](音提)魚,四足,其音如嬰兒,食之無痴疾。
從字面意思看,形容得挺嚇人,可其實很多朋友都聽說過這類魚,那就是娃娃魚。
再比如:「南海之外有鮫人,水居如魚,不廢織績。其眼泣則能出珠。」
這其實說的就是「美人魚」,也就是我們現在說的儒艮。
看,事實上《山海經》中大多數的奇珍異獸在現實生活中都能找到,只是古人知識和見識都有限,用來形容的語言也太過匱乏,導致我們讀起來很費勁,不知道都是什麼生物。加之古代人們迷信,慢慢地人們就把這本書上的動物「神」化了。
02、《山海經》是一本什麼樣的書?
那麼《山海經》到底是一本什麼書呢?
《山海經》是中國志怪古籍,也是一本荒誕不經的奇書,從戰國初年到漢代初年,經多人撰寫集成, 以神話故事為主流,它的內容包括範圍龐大,除此之外,還涉及到學術領域的各個方面,諸如宗教學、哲學、歷史學、民族學、天文學、地理學、動物學、植物學、醫藥衛生學等,此書內容包羅萬象,可以稱得上是一部當時的生活日用百科全書。
該書中記載的《大禹治水》、《夸父逐日》、《精衛填海》等經典故事老少皆知,還繪畫有上千種鳥獸蟲魚,更令人嘆為觀止的是神仙精怪、奇花異草、金石礦物、山川河流、宇宙星辰。
也就是說,如果我們的孩子從小讀《山海經》,那麼無異於足不出戶就了解了中國上古時代的山川河流、神怪異獸、異國部落。
那麼,《山海經》我們該怎麼引導孩子讀呢?
03、「死讀書」不如讓孩子「走進書中」
我們都知道,很多版本的《山海經》都是古文著作,別說孩子,對大人來說閱讀起來有一定難度,那麼我們如何引導孩子來閱讀這本書呢?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找到一本最適合孩子閱讀的版本。
推薦給大家一套《山海經世界》,這套書以孩子的視角出發,用故事的形式帶領孩子們穿越到山海經的世界。
每個少年都有一個武俠夢,而在書中,作者以主人公——一個叫艾昆的小男孩為主線,展開一系列由現代世界穿越到山海經世界的奇遇,孩子們在閱讀的時候,仿佛化身為艾昆,跟代表祥瑞的九尾狐一起,進行了一場山海經的冒險之旅。
孩子們在看這本書、感受艾昆行為的時候,能從艾昆的經歷中體會到「愛」,並且從他的身上學會如何用愛療愈他人、療愈自己,更能感受到英雄人物的使感和擔當意識,從而培養自己的「以天下為己任」的終極理念。
與此同時,孩子雖站在第三者的視角,卻像親臨現場一樣,把自己的生活與神話世界互動,觀照自己的成長,反思自己在面對複雜多變的世界時,如何堅守自己內心的信仰,在面對苦災難時,如何樹立自己如書中主人公一樣傲然屹立的精神力量。
與本書配套的,還有視頻課程以及《山海經》原文注釋,邊讀故事邊理解內容還能邊學習語文。
馬上就要放假了,趕緊點擊下面連結給孩子買一套吧,相信擁有這套書的孩子,在漫長的假期中便不再感覺到孤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