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無法理解5年前的那縱身一躍,無法理解。
之後的幾年裡,我一如既往地看著他的電影,《阿飛正傳》,《倩女幽魂》,《縱橫四海》,《東邪西毒》,《霸王別姬》那面孔依然鮮活,或調侃,或瀟灑,或痴情,或悱惻,或嫵媚,沒有什麼改變,沒有,就像他時時刻刻就這般性情。
他風情萬種,美麗而憂傷。他微笑,帶著一絲嘲諷;他注視,帶著一絲深情;他華麗,帶著一絲輕蔑;他妖嬈,帶著一絲漠然;他也輕狂,繞著一絲反抗。他在演繹別人,也演繹自己。
努力不去想為什麼沒有新作出現,只是簡單地認為他隱退了。為什麼一定要去追尋他隱退的方式呢?既然每個人都以自己的方式回答著這個世界,既然那是傷痛,沒有必要一定刻意去體會那份痛楚。
但是4月1日的到來,讓一切回顧都無法逃避。鋪天蓋地緬懷的百合花,千言萬語深情的祭文,都在講述一件事,那麼一個妙人的張國榮,早已離去。
他選擇了4月1日,一個愚人節的日子。世人都在哭訴著他的無情,拿這麼一件悲傷的事開了玩笑。其實不然,「不瘋魔,不成活」,那是程蝶衣,也是他自己,他只是活得太認真,直至承受不了自己。
「我渴望自由讓我沖天飛」這是他的淺淺低吟的歌詞。他選擇了自由。
在他俯身的那一霎那,他看見了什麼?我忽然這樣想到。世界已然渺小的在他的眼下和身下,或許還有一點眷戀?或許還有一點遺憾和歉意?或許是根本毅然決然的安詳?沒有人知道。就像他為什麼選擇了如天使般飛向了天堂,終將是個謎。
梅豔芳曾笑著對張國榮說,到了40如果她沒有嫁人的話,就嫁給他。他亦笑然默許。她未到40歲,他已離去。她不久也身故而去。那時她40歲。
忽然發現人生有很多玩笑,在生與死,真與假,喜與哀之間撲朔迷離。無法得到答案就唯有尊重上蒼的抉擇,「哥哥」的縱身一躍也許是他在世界的最後的快樂的演繹。
在一次節目採訪中,主持人問哥哥,你會在乎你容顏變老嗎?他毫不猶豫的回答,很在乎,從這細節當中可以了解到,哥哥是一個極致追求完美的人。
既然如此,我們悲傷。卻也只有祝願他,在天堂依然美麗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