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的教育就一直在說人要有愛心,實際上真的是這樣,在學生時代大多數的孩子都是有愛心的,甚至可以說是愛心泛濫。但隨著慢慢長大之後,愛心仿佛開始遠離我們,並不是愛心離開了我們,而是我們在離開愛心。每年那麼多的流浪貓狗,就足以證明這一切。
「狗來富,貓來窮」。這也不知道是傳了多久的俗話。
什麼土貓被丟棄在樓道裡之類的,雖然說不常見,但也絕對不罕見。遇到這樣的貓咪,突然因為一句俗話就不伸出援手,就有些不可理喻了。而且,狗來得真的富?貓來得真是窮?
一、狗不富,貓不窮
狗身上還是肚子裡有寶貝?為什麼狗來了就富?當然,也有人說這就是迷信,信則靈不信則不靈的東西,既然如此,我們就來分析也闢謠一下,為什麼狗不富貓不窮。
從古至今狗都是貶義詞,當然,農村人會將其比喻財富,因為已經窮得揭不開鍋了,只要不是殺生之禍,來什麼都是好的。狗是普遍存在的生物,不管是達官貴人還是市井小民的家中,都有狗,所以,哪裡來的狗來富之說?
再說貓咪,在幾百年前其實貓這種寵物並不普遍存在,說時候,貓對於一般的農民來說並沒有什麼太大幫助,貓能夠吃害莊家的老鼠,但其實大多數貓咪都是地主養來守穀倉。
因為貓咪的罕見和可愛,甚至於說,貓咪經常是貴人家的寵物。和狗不同,狗是拴在前門或者後院的,但貓咪就是抱在懷裡摸的,所以以前的貓咪就比狗更加高貴。
古代文字中有狗的詩句都帶有貶義,就比如李白的《答王十二寒夜獨酌有懷》「孔聖猶聞傷鳳麟,董龍更是何雞狗。」這是在說董龍算什麼東西。亦或者元稹《說劍》中的「留斬泓下蛟,莫試街中狗。」但對於貓咪,似乎文人們就情有獨鍾多了,「捫蝨欣時泰,迎貓達歲豐」、「貓也本虎屬,能為義士舉」。從這樣的詩詞中不難發現,貓咪可不是「窮人」。
二、深入理解「狗來富,貓來窮」
很多人只理解這句話的字面意思,但深入的剖析之後,可能大家就都明白了,什麼叫做狗來富貓來窮。
1. 狗來富
大家想到的「來富」就是來了富貴,但其實並非這樣。狗鼻子靈,窮人家裡揭不開鍋,怎麼可能到窮人家去,一般流浪的狗都是到有美食的富人家,所以這裡的「來富」其實不是窮人說的,而是富人說的。狗來到我家,證明我很富貴。
2. 貓來窮
和前面一樣,一般鄉下才老鼠多。貓咪可吃不慣人吃的東西,古代又沒有貓糧。所以貓咪走了之後就往鄉下鑽,找老鼠去了。貓來窮,貓會去的地方就是窮地方。
三、救命不求富貴
看見有這麼一隻貓咪,有人會無視,有人會帶回家也正常。但不救就是不救,所謂狗來富貓來窮不過是藉口罷了。本來就富的人,見到生命凋零也不救,是冷血;本就不富裕的人,見到瀕臨死亡而不救,是一無所有。
救命不要求富與貴,在古代如此,現在也是如此。將貓咪帶回家怎麼了?救貓不是非要養貓,救下貓咪將其照顧,然後打電話給專門的救助中心等,讓有能力的人養。救下貓咪不過耽誤一時,不救貓咪就是拋棄它一世。
狗來富,貓來窮,雞來上頂白布。前兩句或許聽不出來,但後一句就證明了,這句話並非是雞來了頭上就得頂白布,而是人死了要殺雞,所以雞才來。當然這句話還有許多版本,「豬來窮,狗來富,貓來開當鋪」其實都一樣,不同時期的俗話而已,窮人家裡養豬,富人家裡養狗,當鋪的老闆喜歡養貓。
結束語:不是說見到任何生靈陷入困境都要拯救,自然法則我們不能干預。但這些貓阿狗的是如何來的,我們還不清楚嗎?人為人做孽,我們應該彌補自己犯下的惡果,這裡的自己是指整個人類,而非單獨的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