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圖「吉利」抱「豬寶」豬年或將迎來生育高峰
本報記者 楊曼藝
豬年到,好運繞。今年是乙亥豬年,生活中,由於大家喜愛「豬」這個屬相,不少適齡夫妻想趕在這個點上生個「豬寶寶」。記者從平涼市第二人民醫院了解到,開年以來「豬寶寶」相對來的比較快,從2月5日(正月初一)截至3月6日,已有195個「豬寶寶」降生。
生「豬寶寶」為討吉利
自從二胎政策開放以來,不少家庭將生二胎列入計劃當中。受傳統觀念影響,大家認為屬豬的人有福氣,所以許多家庭早早備孕一心想要生一個「豬寶寶」。
「老人總說『豬寶寶』有福,一輩子不愁吃喝。」市民閆明告訴記者,他的妻子在3月1日剛生下一個七斤六兩的「豬寶寶」,全家都還沉浸在喜悅之中。雖然是第二次做爸爸,但是他感覺自己的心情跟三歲的大女兒出生那會是一模一樣的。
「我和老公本來還打算再過一兩年『兩人世界』呢,可家裡長輩們說今年豬年,生個『豬寶寶』有福氣,就整天催著我們趕快要個寶寶。沒辦法,為了孩子,寧可信其有吧。」市民錢歡說。已懷有七個多月身孕的準媽媽張倩,想到自己即將生下「豬寶寶」很是開心,她告訴記者,大家都在說「豬寶寶」有福氣,看來自己的寶寶趕上好兆頭了。
3月6日下午,記者在平涼市第二人民醫院門診看到,三四位準媽媽在等待交完費之後做檢查。醫生告訴記者,最近來做檢查的孕婦比平時增加了一些。記者在醫生的登記簿上看到,截至當天下午5點左右,已有將近40位準媽媽做常規檢查。
扎堆生娃帶動「嬰兒經濟」
隨著「豬寶寶」相繼出生,嬰幼兒消費品市場也隨之火了起來。
3月7日中午,記者在人民廣場附近一家嬰幼兒用品店內看到,各類商品琳琅滿目,服裝、生活用品、嬰兒玩具一應俱全。「今年生意比往年要好些,出生的孩子比較多,家長也捨得花錢。」該店銷售員說道。
前來選購商品的翟亮亮告訴記者,「我老婆預產期在月底,想先買張嬰兒床。現在身邊的朋友為孩子選購的嬰兒用品全都是進口產品,孩子的消費已成家庭的主要經濟開支,但為了孩子,再貴也不吝嗇。」
此外,記者從身邊的一些準媽媽了解到,他們為孩子網上購物也很瘋狂。曹林婷的預產期在五月份。她告訴記者,最近家裡狂收快遞,嬰兒衣服、尿不溼、奶瓶……「現在寶寶用的東西能堆滿一床。」
隨後,記者走訪了家政公司了解到,目前平涼市月嫂需求十分火爆,大部分都早已被預訂。
記者以給家人找月嫂的名義走進南環路一家家政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月嫂的等級不同價格也不同,基本是按照月嫂的經驗來劃分等級。「一般七八年以上經驗,都是一些金牌月嫂,價格相對高一些,基本在7000-9000元以上,我這裡經驗豐富的月嫂已經預約到七月份了。」
曹林婷告訴記者,「去年8月份家裡人就已經去家政公司提前預約好了月嫂,我建議準媽媽可以在臨產前半年預約,以免經驗豐富的月嫂供不應求。」
「豬寶」有福並無科學依據
記者在採訪時遇到一位正在做檢查的準媽媽。她告訴記者,「我不在意孩子的屬相是什麼,只要他出生以後能健康成長就好。」
平涼市第二人民醫院副院長羅惠告訴記者,其實豬年生豬寶這種生育觀毫無科學依據,羅惠認為,如果為「豬寶寶有福」這一說法就扎堆生寶寶,對孩子的將來不見得是一件好事情。她說,有一些孕婦還挑一個吉利的日子生孩子,2月2日(臘月二十八)那天,他們醫院婦產科就做了10個剖腹產,這些都可能會給孩子的成長帶來不利的因素,比如說同一時間入學的孩子特別多,可能導致孩子在將來的入學、就業時會面臨更多的競爭。